胭脂魚一聽這個名字就很好聽,胭脂魚是一個很特殊的魚,別說見過了,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胭脂魚。胭脂魚又被稱為黃排、血排、粉排、火燒鯿、木葉盤、紅魚、紫編、燕雀魚、火排、中國帆,鰭吸魚等,主要棲息於中國的長江流域。胭脂魚屬於國家級的保護動物,屬於觀賞性的魚類,是卵生魚類。胭脂魚原產於長江和閩江,但20世紀70年代至今,筆者從未見過閩江產的胭脂魚,極可能已絕種。
有很多人說胭脂魚不適合家養,因為胭脂魚不吃魚食,並不是它挑食。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胭脂魚稚魚體長1~2釐米,以硅藻、單胞藻、草履蟲輪蟲為食,體長2~9釐米的幼魚以搖蚊幼蟲和水蚯蚓為主食,均為底棲魚類。此時魚的體色呈深褐色,幼魚後期至中魚,體長8.5-23釐米時,原先3條黑色斜寬帶逐漸退化變淡。
胭脂魚最大體長可達1.5米左右,成魚體呈胭脂紅色,故名胭脂魚,且兩側各有條曙紅縱紋,有「中國美魚」之稱。間養穩式因所養的胭脂魚一般體長不超過30釐米,故可用中大型玻璃缸或小水泥池等,一般都要不間斷過濾最好要養在可生長底棲硅藻的缸、池中,所以光線不宜太弱或太強小質適宜中性水質等。
但體長30釐米以上的魚可忍受江河的自然水質漸變與波動。商品胭脂魚,均可以鯉魚等人工餌或水蚯蚓為主食,輔以底棲藻類或磊蚊幼蟲等小動物。體長30釐米以上的魚宜養在較大水體,除大型蚤類外,還吞食多種適口餌料,如蚯蚓。拿殖春季在江河上遊及支流產卵,繁殖一度被認為大大難於四大家魚,如今我國一些淡水魚科研和飼養繁殖機構早已能進行人工繁殖,且有小部分供觀賞魚市場,貨源穩定。
胭脂魚為鯉形目中國江河魚類,有無一般鯉科魚類的共性?胭脂魚並不屬於鯉科,而屬於胭脂魚科,它們只是姐妹科,故生活習慣與鯉科魚有所不同。幼魚稍顯得嬌氣,雖可耐低程度缺氧,但時間一長易生病甚至猝死。稚幼魚階段胭脂魚遊動緩慢,似乎永遠體能不足。然而就是這樣的慢速「蝸牛」,竟然可以擴散到海河天津市附近的中上遊水系及湖泊中,可能是從長江順運河或洪水通道大量抵達海河水系。
胭脂魚也對水溫比較等感,它不屬於熱帶魚,所以它們一般都生活在水溫15攝氏度到2攝氏度的水域,水溫太高就會使其尾部資到傷害。脂魚通常都息於水底,任何食物都會去吸食,但大小必須要合適。也有人認為海河可能有原種胭脂魚,這已成為一個謎。不過現在可能也見不到了。奇怪的是,胭脂魚在亞成魚及成魚階段卻一反常態,行動敏捷矯健,遊速極快,活潑好動,比四大家魚及其他大魚有過之而無不及。此時的胭脂魚耐粗放,有股「闖勁」此外,胭脂魚的成魚比幼魚漂亮,像是兩種魚,這也是多半鯉科魚類所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