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吉祥鳥再次飛往東瀛 中日兩國共續朱䴉情緣

2021-01-09 國際在線

「朱䴉號」新幹線 李軼豪攝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李軼豪):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40年來,中日關係歷經風雨考驗,但和平、友好、合作始終是主流,雙方合作成果豐碩。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關係已重回正常發展軌道,重現積極向好勢頭。

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今年10月中國政府向日本提供了一對朱䴉「樓樓」和「關關」。這是時隔11年中方再次向日本提供朱䴉,為了幫助日本的朱䴉繁衍生息,也為再續兩國的朱䴉情緣。朱䴉在中國被稱為「吉祥之鳥」,在日本則被視為傳說中的 「仙鶴 」,深受兩國人民喜愛,已經成為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目前這兩位中日友好「小使者」已經在它們的新家——新潟縣佐渡朱䴉保護中心生活了一段時間,它們現在情況怎樣,適應了新環境嗎?

時隔近兩個月,記者再次來到了佐渡朱䴉保護中心,也就是這兩隻中國朱䴉——「樓樓」和「關關」在日本的新家。記者了解到,它們不僅在這裡安了家,還分別有了自己的「伴侶」,正為明年春季的繁殖做著準備。這兩隻朱䴉中,「樓樓」是雄性,「關關」是雌性。佐渡朱䴉保護中心的金子良則博士介紹說,「『樓樓』和『關關』很健康,剛來的時候,瘦了一些,現在應該恢復到原來的體重了。現在食慾非常好。(一切順利的話),3月份產卵,4、5月份會生出雛鳥。」

在日本,如果想見到野生的朱䴉,就只有來新潟縣的佐渡島。在佐渡朱䴉森林公園,記者就見到了幾位專程趕來的遊客。

「朱䴉長著白色的羽毛,紅色的臉,是日本的象徵。最近聽說野生的朱䴉增多了,很高興。」

「在日本已經滅絕,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鳥類。」

在佐渡隨處可見各種朱䴉的元素,朱䴉也是新潟縣的「縣鳥」,往返東京與新潟之間的新幹線列車也以「朱䴉號」命名。當地人驕傲地說,朱䴉就是佐渡的名片。

佐渡島人口雖然只有5.5萬人,但是來島遊客每年約有50萬人,佐渡市市長三浦基裕介紹說,絕大多數遊客都是為了目睹野生朱䴉在空中飛翔的樣子,「朱䴉只有佐渡這裡有,只有到這裡才能看到。遊客們為了能夠看到朱䴉,經常開著車在田間慢慢地尋找。」

據記載,朱䴉在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曾廣泛分布於日本境內,但進入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以後,由於人為過度捕殺而數量銳減。此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因地區開發和濫用農藥而導致朱䴉生存環境日益惡化,有日本血統的朱䴉一度滅絕。

1998年,中國將兩隻朱䴉作為禮物贈送給日本人民。之後,又有3只朱䴉作為友好使者從中國送往日本,並在佐渡朱䴉保護中心實現了人工繁殖,創造了「朱䴉奇蹟」,使朱䴉文化在日本得以延續。目前,日本全境約有550隻朱䴉,其中372隻為野外自然繁殖,主要棲息在佐渡島。

在佐渡朱䴉森林公園做義務講解員的品川三郎老先生向記者詳細講述了這段 " 朱䴉奇蹟 ":「中國的朱䴉和日本的朱䴉是同種的,從基因學上來講只有0.065%的差別,在世界自然保護協會被認定是同一種鳥類。在佐渡,朱䴉一度滅絕,因為送來了同樣的品種,經過孵化而重新出現。我經常會說,因為中國最初的5隻朱䴉,才有了現在的550隻,這些都是他們的後代。」

新潟縣環境規劃課的課長米田和廣說,日本上空飛翔的朱䴉是中日兩國共同研究的成果,也是兩國友好的象徵,「這些都不是原來就生存在日本的朱䴉,它們是中國贈送的朱䴉的子孫。這是兩國共同進行朱䴉培育研究的成果,也是兩國友好合作的典範。」

正如米田和廣所說,目前日本的朱䴉多為「近親」繁殖,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免疫力弱、抗病能力差等先天缺點。所以「樓樓」和「關關」的到來,為日本朱䴉的保護和繁衍提供了新的希望。佐渡朱䴉保護中心的金子良則博士說,「主要是因為遺傳的多樣性。如果只是最初的一對,恐怕數量不會增加。如果不加入新的血統,就沒有未來。」

佐渡朱䴉保護中心所長長谷川修治回憶說,當時他聽到中國贈送朱䴉的消息非常高興,感謝中國為提高日本朱䴉種群遺傳多樣性給予的支持:「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講,人們擔心朱䴉會進行近親繁殖。所以十分感謝(中方的提供),希望可以多多生育幼鳥,飛翔在佐渡的上空,乃至日本的上空。」

在中國幫助日本重新建立朱䴉種群的同時,日本也通過官方和民間保護項目支持中國朱䴉棲息地保護工作,中日朱䴉保護合作共贏已經成為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史上的成功範例。佐渡市市長三浦基裕說,朱䴉已經成為與中國聯繫的紐帶,「在(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這個節點,中國再次提供兩隻朱䴉,意義重大。正因為有了朱䴉,雙方才有了很多共同的話題,促進了各個年齡層廣泛的交流。朱䴉成為連接中日之間的紐帶,而且將永遠持續下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此前也表示,朱䴉已經成為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此次,中方再次向日方提供兩隻朱䴉用於兩國開展合作繁育研究,這不僅有利於繼續提高日方朱䴉種群的遺傳多樣性,也將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相關焦點

  • 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朱䴉》傳遞了中日兩國人民的情感
    人民網東京8月31日電(許永新)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9日至30日,上海歌舞團攜原創舞劇《朱䴉》在東京文化村果園劇場拉開了第三次日本巡演的序幕。在30日下午的演出結束後,上海歌舞團團長、一級導演陳飛華接受了人民網駐日記者的專訪。 《朱䴉》搭建中日友好橋梁 陳飛華首先介紹了這次演出的重要性。
  • 時隔11年再現朱䴉「大使」 中國吉祥鳥跨洋棲息日本山林
    一種神似仙鶴的「吉祥之鳥」,已成為中日外交互動中的「親善大使」。日本政府5月9日宣布,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首相安倍晉三就中國向日本提供一對朱䴉達成協議。當天,日本環境相中川雅治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籤署了關於協議的備忘錄。中川表示,「非常高興」,「期待兩國友好關係進一步加深」。
  • 時隔11年,中國再次給日本提供朱䴉,朱䴉在中日之間扮演什麼角色
    目前中國和日本的交往中間的紐帶就是一種珍稀動物——朱䴉。說到這種動物就不得不提一下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朱䴉對於日本人來說它的意義是非常特殊的,因為它的拉丁文名字直接翻譯過來的話就是「日本的日本」。這種鳥它長得十分像仙鶴,而對於日本人來說仙鶴就是日本皇室的最重要的象徵。
  • 朱䴉,被日本人奉為聖鳥,中日兩國攜手保護燦若紅霞的東方寶石
    因而,「吉祥之鳥」和「東方寶石」的美譽也只能企及其美麗的十分之一。朱䴉的一個別名——「日本鳳頭䴉」是個很有意義的名字,它寄託著自古以來日本人對朱䴉的喜愛與崇拜。但在20世紀後期,血統純正的日本朱䴉不幸羽化後,便宣告朱䴉在日本境內絕跡。這個噩耗一經傳出,舉國為之悲慟!而這時,中國的科考人員在陝西洋縣發現了幾隻野生朱䴉,千裡迢迢,跋山涉水找到的這幾隻倖存者讓全體人員興奮得直跳,而這些倖存者也是中國境內絕無僅有的野生朱䴉,數量真的少得可憐,若失去這幾隻鳥,「朱䴉」這個名字將被列入世界已滅絕生物的名單之中。一刻都等不了,沒法等了!
  • 中國時隔11年再送朱䴉,日本人究竟有多愛朱䴉?
    撰文 | 董鑫5月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見記者時宣布,此次訪問期間,中方將向日方新提供1對朱䴉種鳥,以體現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友誼。這是中國時隔11年再次向日本提供朱䴉。朱䴉曾廣泛分布在東亞各地。䴉科鳥類生活在距今6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是一枚難得的「活化石」。一對朱䴉,為什麼可以體現中日友誼?
  • 李克強訪日送了一對朱䴉 你知道這種鳥對日本人意味著什麼嗎?
    原標題:李克強訪日送了一對朱䴉 你知道這種鳥對日本人意味著什麼嗎?  5月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見記者時宣布,此次訪問期間,中方將向日方新提供1對朱䴉種鳥,以體現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友誼。  這是中國時隔11年再次向日本提供朱䴉。  朱䴉曾廣泛分布在東亞各地。
  • 朱䴉——日本山林間的中國吉祥鳥
    然而,如果不是因為來自中國的朱䴉,日本早在1981年就徹底告別了野生朱䴉。佐渡島曾是日本朱䴉的棲息地。島上的山林河川、村落稻田為朱䴉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它們在村落附近的山林中築巢,在水田和溼地中捕食。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現代化進程,朱䴉生存環境日益惡化。戰後,日本現代農業將「農藥和化肥萬能」奉為圭臬,導致朱䴉的食物銳減,曾遍布日本各地的日本朱䴉數量逐年減少,走向滅絕。
  • 中國提供的一對朱䴉抵達日本佐渡朱䴉保護中心
    新華社東京10月17日電(記者姜俏梅)一對來自中國陝西的朱䴉17日下午乘飛機抵達日本千葉縣成田國際機場,隨後運至新潟縣佐渡機場,並於當晚送達佐渡朱䴉保護中心。這是中國自2007年以來時隔11年再度向日本提供朱䴉。
  • 日本民族為何崇拜朱䴉
    1998年江澤民出訪日本,代表中國政府向日本人民贈送兩隻朱䴉「友友」和「洋洋」。  2000年朱鎔基訪日,應日方要求又提供了另一隻朱䴉「美美」(給友友和洋洋當時惟一的兒子「優優」配對)。  2007年溫家寶總理出訪日本,決定代表中國政府再向日本贈送一對朱䴉。於是,作為友好使者的「華陽」和「溢水」於2007年11月18日抵達日本。
  • 這隻「吉祥鳥」,從秦嶺飛向世界
    秦嶺裡的老百姓相信,朱䴉是「富貴鳥」「吉祥鳥」。他們知道,有朱䴉的地方有好生態,有好生態的地方有好生活。不噴農藥、不放鞭炮、不用化肥,成了朱䴉棲息地附近百姓的共識。留住了青山綠水,也就留住了朱䴉賴以生存的根基。
  • 中國給日本送去大熊貓、朱䴉,日本送了中國什麼?
    此前已有日媒透露,安倍在訪問期間計劃向中國提出租借大熊貓的申請。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在中日兩國外交關係的重要時刻,曾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第一次收到中國贈送的大熊貓是在1972年。其實早在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際,上野動物園就期望中國能再贈送一隻大熊貓。但受時任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因素影響,中日關係處於低潮,熊貓贈送事宜一直擱淺。直到2011年,上野動物園才迎來了新的熊貓真真(中國名仙女)和力力(中國名比力)。
  • 中國朱䴉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為何又突然復活?
    朱䴉的外表特徵十分明顯,它有一個火紅的頭部,而且長了一張修長的喙,雙翼羽毛是橙紅色的,遠遠望去就像一隻被火燒著的鳥,因此人們將其稱為朱䴉。據了解雌性朱䴉在繁殖的時候會利用自身色素來偽裝自己,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它們母子的安全,而且生出來的幼崽也多是黑色的。朱䴉一般以水中的小魚為食,主要分布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
  • 國家林業局:朱䴉在中國已基本擺脫瀕危狀況
    新華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丘昭易凌)國家林業局10日公布的中國野生動植物普查結果顯示,中國瀕危鳥類朱䴉的數量正在穩步上升,已達到了560只以上,已基本擺脫瀕危狀況。  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司長卓榕生說,上世紀初,朱䴉還廣泛分布在俄羅斯、朝鮮、日本和中國大部分地區,然而到上世紀50年代,由於捕獵、使用農藥、工業汙染等人為活動的影響,朱䴉數量急劇下降。到八十年代初,中國僅存7只朱䴉。  通過艱苦的努力,現在中國的朱䴉野外種群已經從7只發展到270只,人工飼養的種群已經達到了290只。
  • 吉祥之鳥、東方瑰寶!信陽董寨自然保護區第三次放飛朱䴉(圖)
    首席記者何正權記者餘淼通訊員汪星晨祝文平文記者洪波攝影  本報信陽訊臉頰呈朱紅色,一身羽毛潔白如雪,兩個翅膀下側和圓形尾羽閃爍著朱紅色光輝……18隻有「吉祥之鳥」和「東方瑰寶」之稱的朱䴉,昨日上午在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飛
  • 39年,從7隻到4000餘只,「吉祥鳥」朱䴉從秦嶺飛向世界
    「中國還有野生朱䴉?」已經成為全世界生態保護工作者最深沉的思考和最熱切的期待。早在1972年,日本政府就曾向中國政府提出過尋找野生朱䴉的請求。當時中國林業部、中科院給國務院答覆:1930年以前,中國14個省份普遍見到朱䴉;1950年前後,陝西、甘肅部分地方稻田、河壩可見朱䴉;1960年代,鳥類學家在秦嶺採集過標本;1970年代,已無朱䴉消息。
  • 「國鳥」評選 朱䴉不敵丹頂鶴(組圖)
    為此,國家林業局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2003年啟動了「國鳥」評選活動,並於2004年聯合全國20多家新聞網站舉辦了網上推選「國鳥」活動。首次發現於我省洋縣的稀世珍禽———朱䴉,也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提供的10個候選鳥類的名單之列。  網上「國鳥」推選活動共收到包括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東南亞華僑、華人在內的300萬網民投票510多萬張。
  • 第31屆東京電影節閉幕 中日電影人看好兩國合拍前景
    本屆電影節上,「中日合拍」成為熱點話題之一。電影節期間,由日本文部科學省文化廳主辦的研討會「中日電影製作的新展開」吸引了近200名電影人和愛好者參加。中國香港製片人張家振和日本知名攝影指導柳島克己分別就「中日合拍的現狀與未來」「國際合作項目的現狀」發表演講並回答現場觀眾提問。  張家振表示,中日電影合作前景值得期待,但當前最缺少的是好的劇本。
  • 寧陝「吉祥鳥」
    寧陝「吉祥鳥」朱䴉俗稱吉祥鳥、美人鳥,被譽為「東方寶石」,它棲息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溼地、沼澤和水田。朱䴉的棲息地不是很多,洋縣是一個,更靠近西安的寧陝寨溝,也算是朱䴉的一個棲息地,準確地說,它是朱䴉的一個野化放飛基地。周末的一天,我們跟隨雪豹戶外,踏上了前往寧陝的路程,去尋找心目中的「吉祥鳥」,欣賞朱䴉修長纖瘦的優美體態,飄飄如仙的驚豔飛姿。
  • 寧陝吉祥鳥
    寧陝「吉祥鳥」朱䴉俗稱吉祥鳥、美人鳥,被譽為「東方寶石」,它棲息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溼地、沼澤和水田。朱䴉的棲息地不是很多,洋縣是一個,更靠近西安的寧陝寨溝,也算是朱䴉的一個棲息地,準確地說,它是朱䴉的一個野化放飛基地。周末的一天,我們跟隨雪豹戶外,踏上了前往寧陝的路程,去尋找心目中的「吉祥鳥」,欣賞朱䴉修長纖瘦的優美體態,飄飄如仙的驚豔飛姿。
  • 我國八九十年代朱䴉發現與保護老照片
    這次共發現七隻朱䴉,其中一隻雛鳥因食物不足,從樹上掉下來,經人工飼養,生長正常。現在,這隻朱䴉幼鳥已運到北京,由有關單位飼養和觀察研究。1984年8月14日 楊禮門瀕於絕種的朱䴉鳥,1984年又在陝西省洋縣境內孵出兩窩五隻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