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鬥牛與逗牛,精彩各不同

2021-01-08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西班牙特約記者 何 西】「你看過一次鬥牛就可以了,每場鬥牛都一樣,不過是殺戮而已,都是變著法地把牛殺死。那麼血腥,有什麼好看的!」西班牙小夥何塞聽說我不止一次看鬥牛,直言不諱批判這種「虐殺」遊戲,並對我表示不解和質疑。21歲的他從來沒去過鬥牛場,他從內到外不認可這 「西班牙國粹」,而我作為一個外國人,卻在一次次觀看鬥牛的過程中對人性和獸性,都有了更深的體悟。 而且,我發現,西班牙不僅有鬥牛,還有不殺牛的「逗牛」,從另外一個層面展現了人性。

每場鬥牛有變幻無窮的可能

我在馬德裡逗留期間趕上了鬥牛季。每周末都有好幾場鬥牛。我都是到馬德裡最著名的拉斯本塔斯鬥牛場看鬥牛,每次選不同角度的座位,而且入鄉隨俗地帶上瓜子和啤酒。

通常每一場有三位鬥牛士表演,每位鬥牛士要鬥兩頭牛,整場下來持續兩三個小時。每場鬥牛都有不同的精彩。鬥牛士們風格、技術不一,同一位鬥牛士面對不同鬥牛也要「看牛下菜碟」,更別提各種穿插其間的花絮、驚喜,甚至意外了。這就是我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看鬥牛的緣故,因為當殺戮被藝術化,就會有變幻無窮的可能。我這樣說,何塞還是不明所以,於是,我給他講了整個鬥牛季中,令我印象格外深刻的一頭鬥牛,它以「不識時務的倔強」,而讓鬥牛無法進行下去。

它被趕進鬥牛場後,不像其他牛那樣怒氣衝衝地一通亂跑,而是就站在鬥牛場入口,環顧了一下四周,想了想,扭頭就走回到通道裡。可是,通道的另一頭大門緊閉。

它又走了出來,可還是站在入口處,場內噓聲四起,輔鬥士千方百計引逗,它不為所動,想了想,扭頭又踱回通道裡。現場一片譁然,場面有點尷尬。

它第三次走出來,觀眾的耐心已經到了臨界點,口哨聲、噓聲不斷,特別刺耳,我在心裡默念,你就這樣一直站在通道口就好,等到所有人耐心耗盡,他們會把你趕下場,哪怕你被罵不是一頭好鬥牛,又有什麼關係?

可是,它到底還是跑了起來,跑進了鬥牛場,跑向它生命的最後15分鐘。

實際上,它在場上的表現相當不錯,它的求生欲很強,像其他鬥牛一樣,被長矛手刺穿脊背鮮血橫流時,它異常憤怒,拼命衝撞,可悲的是,這也正是它在這場血腥遊戲裡被期待和被需要的:它的憤怒和鮮血成全了鬥牛士的鬥志和驕傲。

「牛當然不想死,但如果要赴死,就拼死一搏,死得有尊嚴。」我的西班牙房東是個鐵桿鬥牛粉,在他眼裡,它死得其所,算得上是好鬥牛了。而何塞依然不能接受觀賞殺戮。

不見血的逗牛非常刺激

鬥牛,其實還有一個「分支」,那就是「逗牛」,是不殺牛的,就是刺激、養眼又好玩,不定期以專場形式穿插在鬥牛之間。「逗牛」是我的房東給起的花名,它和美國近些年興起的「美式自由鬥牛」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美式的因為牛角已被磨去稜角,場地也多在牛欄之間騰出一小片空地,相較之下隨意很多,西班牙的則更講究儀式感和鬥牛術,牛角也並未特意磨平,因此兼具觀賞性和刺激性。15個20多歲的小夥子兵分三組,每組5人,他們赤手空拳輪番上場,當鬥牛奔來時,他們要在眼看被牛角頂到的瞬間閃躲開,稍有不慎就會被頂翻在地,驚險無比。此間,還會根據他們的閃躲技巧和精彩程度評出三甲。

「逗牛」養眼,因為上場的小夥子們個個精神抖擻,身穿白色貼身運動服,肌肉線條畢露,隨著他們在場內的奔跑、閃躲、引逗,觀眾的情緒被他們帶著節奏走,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他們也會隨著觀眾的反應越戰越勇,挑戰危險性更高的動作,青春的荷爾蒙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逗牛』偶爾也會有受傷的情況,不過不會很重。」鑑於何塞對「鬥牛」血腥性的牴觸,我還是提醒他做好心理準備。在我看的那場「逗牛」中,就有兩個小夥子被頂翻在地,一人撞破了頭,另一人被頂破了腿。萬幸的是,沒有感到生命受到威脅的牛並不會把人往死裡頂,所以擦傷剮蹭也就在可容忍範圍內,可能也正因為這一點,「逗牛」的觀眾席上才能看到很多孩子。

看鬥牛亦如望內心

為什麼我會去看血腥的鬥牛?我這樣回答何塞:因為人是矛盾的,都有善惡兩面,如果嗜血是惡的一面,那我承認我有,也接受它,所以我會去看鬥牛,邁進鬥牛場的那一刻,我就已經把自己善的一面放在一邊了。無論「鬥牛」還是「逗牛」,都是嗜血的人性毫無掩飾的展示,都以藝術之名追求淋漓盡致,用鮮血和生命為追求驚險和刺激的荷爾蒙獻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作為觀者,看鬥牛亦如望內心,你可能會發現以前未曾意識到的自己。

相關焦點

  • 西班牙鬥牛士點殺了義大利牛
    結果,西班牙在點球大戰中4比2擊敗義大利,晉級半決賽。兩隊在120分鐘時間裡踢得相當沉悶,好的機會很少,最終0比0收場進入點球大戰。之後,義大利的德羅西和迪納塔萊的射門都被卡西利亞斯撲出,而西班牙只有古伊薩的射門被布馮擋下,最終西班牙4比2點球淘汰義大利,晉級半決賽,義大利慘遭淘汰。兩強相遇勇者勝,兩強相遇智者勝。足球場上不是戰場又恰似戰場,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都是戰場的主體。
  • 中國版鬥牛精彩不輸西班牙鬥牛
    導語中國版鬥牛精彩不輸西班牙鬥牛很多人都以為鬥牛只是西班牙的一種傳統,其實在中國西南部,雲南貴州也有鬥牛的傳統,尤其是瑤族人更加喜歡這種鬥牛表演,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很多村裡的勇士都會把精心訓練的牛拉出來鬥。這種傳統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 西班牙鬥牛史
    參與鬥牛的人稱為鬥牛士,主要流行於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拉丁美洲,更是西班牙的國技。鬥牛的歷史可追溯至史前時代的牛崇拜以及壁畫中。而主鬥牛士是場內唯一佩戴頭飾的人,這又演變為主鬥牛士身份的象徵。 此外,紅布和鬥篷也是兩件非常重要的工具。紅布是主鬥牛士的專利,其實所謂的紅布是一面紅色一面黃色,這正好與西班牙國旗的顏色一致。三名鬥牛士助手則手持鬥篷,鬥篷與紅布的區別是其中紅色的一面被粉紅色取代。 全套鬥牛士的工具包括:一把長矛、六支花標、四把不同的利劍以及一把匕首。
  • 鬥牛士意外被牛刺死 西班牙鬥牛為何如此風靡?
    巴裡奧與妻子生前的合影照片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 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西班牙電視轉播鬥牛也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而在2012年,西班牙國家電視臺在9月5日晚間播出了北部城市的鬥牛比賽盛況,被禁播6年的鬥牛節目終於重回西班牙電視熒幕。長達6年的鬥牛電視節目禁播令被解除,令鬥牛愛好者興奮不已,他們認為,在當前鬥牛比賽觀眾席越來越空曠的情況下,電視臺播出鬥牛節目將給這項傳統帶來新的活力。對於巴裡奧的被刺身亡,網友們不淡定了。
  • 不僅僅只有西班牙,位於中國這裡的鬥牛也同樣精彩
    最早的時候,鬥牛其實是在西班牙那個地方開始盛行的,而其最初的目的也並非是單純的娛樂節目,更是當地世代傳承下來的宗教活動。它具體的起源確切的說是從公元18世紀,在當地從一個傳統的活動,開始逐漸的轉變成一種表演項目,一經舉辦便迅速流傳開來並一直盛行至今,到現在這項活動已然成為了西班牙的一大特色之一,同時還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專業場地,以及最為專業的鬥牛技術!
  • 親臨現場看鬥牛!西班牙鬥牛,到底應不應該被廢除?
    西班牙鬥牛起源於古代殺牛供神的宗教祭祀活動,後來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的鬥牛表演在18世紀中葉才出現。歷史記載,曾經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愷撒大帝就熱衷於騎在馬上鬥牛。早期的鬥牛,也一直是貴族們專享的競技和娛樂活動,還是鬥牛士驍勇善戰的象徵。起初,他們和凱撒大帝一樣,都是騎在馬上進行鬥牛。
  • 跟著華晨宇《鬥牛》,一起看西班牙鬥牛運動,帶你了解性向善(上)
    、感同身受,當鬥牛士以優雅矯健的動作引逗公牛,最終將公牛刺殺,收穫的將是全場歡呼。西班牙鬥牛場那華晨宇在歌曲《鬥牛》裡是描述鬥牛,我們來根據分段來逐一的還原一下,小編希望能用文字帶領大家一起進入那個熱血、慘烈的鬥牛表演中去,這裡請允許小編先介紹一下鬥牛表演的人員配置,每一場鬥牛表演都有3位主鬥牛士,每位鬥牛士都有自己的助手班子
  • 西班牙奔牛節 鬥牛表演精彩刺激
    西班牙奔牛節 鬥牛表演精彩刺激 (8/10)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激情澎湃的西班牙鬥牛,作為西班牙國粹,你對它了解多少?
    西班牙是個熱情如火的民族,它的子民仿佛永遠擁有燃燒著的熱情,連同它的文化也有著如火的激情。在電影鏡頭裡關於對西班牙的的刻畫總是少不了那個經典的畫面,鬥牛士的表演總是那麼精彩,讓人熱血沸騰。"西班牙鬥牛",起源於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動(殺牛供神祭品)。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祭神活動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鬥牛表演則18世紀中葉)。現在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鬥牛節,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為鬥牛日(使用體重4千公斤的非洲純種公牛)。2、鬥牛文化的發展 西班牙鬥牛已經有好幾個世紀甚至上千年的歷史。
  • 西班牙鬥牛
    我們和西班牙離得太遠了。15世紀中葉,西班牙和葡萄牙兩牙相磕,在西班牙的小鎮託爾德西拉斯鎮籤訂瓜分世界的《託爾德西拉斯條約》時,分到東方的是葡萄牙人,相當多的西班牙人連中國的京劇是何物一點都不知道。假如你在中國問一百位從未到過西班牙的中國人知道不知道西班牙的鬥牛,可能有九十九位都會回答知道。
  • 西班牙鬥牛是如何讓世界瘋狂的?
    鬥牛所用的牛體重都在370-500公斤之間,是在很少見到人的環境中飼養的,一般需要4-6年。每場鬥六頭牛,每鬥一條牛需20分鐘左右。鬥牛的整個過程是扣人心弦的,鬥牛士必須以他的智慧和勇氣戰勝被紅布激怒的蠻牛! 在西班牙的鬥牛活動中,旁普羅納鎮舉辦的奔牛節是一個高潮。
  • 西班牙鬥牛 死亡之角上的弗拉明戈舞
    西班牙鬥牛是西班牙國粹,其中最具藝術性的非鬥牛士揮舞著紅鬥篷的翩翩「舞姿」莫屬,如同西班牙弗拉明戈舞一般,剛柔並濟為力量穿上優雅的外衣。但面對兇猛的公牛,鬥牛過程中每一刻都兇險萬分,西班牙鬥牛,或許可稱為死亡之角上的弗拉明戈舞,最接近死亡的藝術。西班牙鬥牛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鬥牛以場面激烈富有刺激性風靡全球,雖然在動物保護方面頗受爭議,但作為西班牙傳統,依舊很受歡迎。(策劃 棕櫚)
  • 西班牙鬥牛日:血腥鬥牛 驚心動魄(組圖)
    2008年4月2日,在西班牙賽維亞著名的Maestranza鬥牛場中進行了一場激烈又殘酷的鬥牛比賽。牛鬥士安東尼奧·巴雷拉正與公牛進行「拉鋸戰」。     每年3月至11月是西班牙鬥牛節,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為鬥牛日(使用體重4千公斤的非洲純種公牛)。西班牙鬥牛起源於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動(殺牛供神祭品)。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祭神活動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鬥牛表演則18世紀中葉)。一場鬥牛由三個鬥牛士出場,角鬥六條公牛,每人兩個回合。在西班牙,所有的鬥牛表演都安排在下午舉行。
  • 西班牙鬥牛,讓上海人長了什麼"見識"?
    10月23日在上海,完全與西班牙傳統鬥牛一樣:逗牛、長矛穿刺、插花標和鬥牛士表演,僅最後結果牛性命的一劍,為照顧中國人的觀賞習慣換成了不能致命的花標。這場在體育場上演的西班牙鬥牛,讓久在城市的上海人見識了自然的野性,雖然很多人對牛身上流血的傷口不適應,但大多數人還願意再看一場(上海《青年報》體育綜合版10月24日)。讀了這則消息,正如報導所說,筆者真的是長了一些見識。
  • 西班牙鬥牛節 每年被殺死的牛大約有25200頭
    (來源·網易)西班牙鬥牛起源於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動(殺牛供神祭品),現今,鬥牛已成為西班牙的一部分,西班牙人會從鬥牛中找到某種快感、刺激感。但是這些對於我們來說,覺得鬥牛實在是太殘忍。    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鬥牛節,有些時候每天都鬥,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為鬥牛日。每年舉辦約1.5萬場鬥牛活動,其中有1萬多名專業鬥牛士參加,而每年在鬥牛節中被殺死的牛大約有25200頭。
  • 全國最牛鬥牛場,天天上演鬥牛大賽,引領東方式鬥牛潮流
    說到鬥牛,大家都會不約而同想到西班牙鬥牛,但在我國的黔東南地區,也有精彩激烈的鬥牛表演,在貴州的丹寨萬達小鎮,就有這麼一個全國最牛鬥牛場,天天上演著激烈的鬥牛大賽,是我國唯一常態化的鬥牛場,且引領著東方式鬥牛的時尚潮流。
  • 上海 西班牙鬥牛亮相、杭州 西湖狂歡節開幕(組圖)
    上海 西班牙鬥牛亮相、杭州 西湖狂歡節開幕(組圖) 點擊進入>>> 上海西班牙鬥牛亮相  10月23日,一名西班牙主鬥牛士用長矛刺牛背部。當日?燻「上海2004精彩西班牙」鬥牛表演在上海楊浦體育場舉行,來自西班牙的三位鬥牛士為中國觀眾進行了一場原汁原味的西班牙鬥牛表演。鬥牛是西班牙國粹之一,西班牙鬥牛表演在中國尚屬首次。
  • 西班牙的這家鬥牛餐廳,裡頭的故事夠你聽一年
    鬥牛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運動,與美食一樣,它擁有大批忠實粉絲。 ▲可以親自感受鬥牛士的鬥篷,與咱們平時的認知完全不同,它重量驚人。餐廳的頂樓有一間特別的房間,裡面陳列了西班牙近百年最偉大的一位鬥牛士生前的物件。他一生從未在鬥牛場失敗過,卻死於一場空難。
  • 西班牙鬥牛有怎樣的歷史?
    一談到西班牙的代表性運動,首先映入我們腦海中的,除了足球豪門巴薩和皇馬,恐怕就是被稱為西班牙國粹的鬥牛了。
  • 剛知道一個殘酷的事實,原來西班牙鬥牛裡無論輸贏牛都會死
    西班牙鬥牛已經有好幾個世紀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在阿爾達米拉巖洞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巖壁畫裡,人們看到了一些記錄著人與牛搏鬥的描繪。根據歷史記載,曾經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愷撒大帝就熱衷於騎在馬上鬥牛。而後,鬥牛發展成站立在地上與牛搏鬥。至此,現代鬥牛的雛形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