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篇語】
潮人們的世界,有不一樣的玩法。他們看似特立獨行,但也是真實的生活家。即日起,「一面」南方號推出「潮人說」系列報導,帶你一起走進他們的世界。
拖著衝浪板,跳入海水中,湛藍海水被劃開一道白色的弧線,那是阿傑入海的方向。近十年前,這個來自湖南的小夥子因為這個動作,愛上了大海,留在了深圳大鵬灣。
剛剛過去的6月20日是世界衝浪日,從峇里島、夏威夷到國內的三亞、青島、深圳、惠州……世界各地的衝浪愛好者們以他們的方式慶祝這個節日。阿傑也在他大鵬灣的俱樂部舉辦了一場以衝浪為主題的派對。
近年來,衝浪運動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2016年起,衝浪運動進入奧運會。作為大鵬灣的第一批衝浪人、現任深圳市衝浪隊教練團成員,阿傑和他的夥伴們正在向更多的人推廣這項與眾不同的運動。
當皮膚越來越黑的時候,已經離不開大海
「很難描述,就感覺到了自由,完全放空,忘掉了一切。」2011年11月7日,阿傑在記事本上認認真真地記下了這個日期,那是他在深圳大鵬灣西湧沙灘第一次衝浪的日子。
那天很冷,下海之後,阿傑只專注在眼前這塊飄忽不定、難以駕馭的浪板上。他沒穿衣服,在海裡泡了半個小時,上岸之後,才發覺寒冷難耐,但更令他回味無窮的,是站在板上的感覺。
就這樣,19歲渴望自由的阿傑,與追求極限的衝浪運動,一經相遇,就再也無法分別。
出海、等浪、划水、起乘、站板……從此,阿傑在西湧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苦練。多年以後,阿傑才知道,深圳西湧與海南後海,並列成為中國衝浪的兩個「搖籃」。
「後海的長板,西湧的短板」這是中國衝浪愛好者之間流傳的一句俗語,來表達後海適宜長板浪,而西湧則是中國短板浪的濫觴。阿傑和他的夥伴們,也成了西湧的第一批衝浪人。
每天衝完浪,一上岸,阿傑就徹底癱下來,腰稍微一用力就會痛,甚至呼吸也是煎熬,胸部會隱隱作痛。「最瘋狂的時候,是剛開始的兩年,每天能在海裡泡八九個小時。」阿傑說。
開始的頭一年,阿傑還在一家公司上班,只能利用業餘時間訓練,當皮膚越來越黑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已經徹底離不開大海了。「辭職了,徹底住在海邊,專心衝浪。」他說。
從衝浪的野孩子,到深圳隊教練
在衝浪進入奧運會之前,阿傑曾陷入過很長的迷茫期。在西湧,乃至全國,他們都是短板浪的先驅,沒有前人的經驗可循。只能自己一次次地摸索、感受海浪的起伏。
「那時候真的進步很慢,走了太多彎路」。哪只腳在前、哪只腳在後?應該站在什麼位置?阿傑一開始一竅不通,只能看著一些專業選手的動作,慢慢學習。
比海浪更難駕馭的,是生活的暗湧。剛剛接觸衝浪時,阿傑只是二十出頭的愣頭青,沒有生活的負擔,一心想著自由。可當他對衝浪愈加痴迷的時候,親友的不理解、生活的負擔都隨之而來。
「畢竟要生活,要掙錢。25歲的時候,看著身邊的人工作、結婚,而除了衝浪,我似乎啥也不會。」生活的焦慮讓阿傑在衝浪入奧前的兩年時間裡,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到底能不能把衝浪當作一輩子的事業?」
2016年,當得知衝浪運動進入奧運會後,阿傑和夥伴們興奮了幾天。「以前國內很多人提到衝浪,總覺得很危險,其實大部分時候,衝浪並不像大家想像中的那樣可怕,甚至不會遊泳的人都可以衝浪。」阿傑說。
2017年,阿傑參加了全國衝浪錦標賽、巡迴賽,並拿下了錦標賽的短板季軍。獲獎的意義於阿傑而言,遠超越了比賽,它仿佛是對阿傑人生選擇的一次肯定。
2018年5月,阿傑和一群好友在西湧成立了SURFERS俱樂部。當年9月,颱風肆虐西湧,阿傑帶著俱樂部遷址數公裡外的東湧,在這裡開始新的旅程,一年後,俱樂部更名「山海裡」。
如今,阿傑還是深圳市衝浪隊教練團成員、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中心一級衝浪教練和衝浪裁判員,指導年輕的衝浪隊員進行學習。「現在隊裡的孩子們,都成長得很快,我會把我走過的彎路總結成經驗,傳授給他們。」阿傑說。
和越來越多的人分享衝浪,是欣慰又是不捨得
在世界衝浪日活動上,記者看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衝浪愛好者,有近百人。他們上午學衝浪,下午在沙灘上打排球、玩飛盤。「身邊有朋友開始玩衝浪了,自己也感興趣,就來參加培訓活動了。」一位來自南京的小蘭說。
而在阿傑之後,東、西湧也有近10家衝浪俱樂部成立起來。如今在大鵬灣,越來越多的人拖著衝浪板走向大海,在金色的沙灘上,留下縱橫交錯的印痕。
除了自己衝浪,阿傑一直努力在把衝浪的感覺帶給更多人。阿傑的俱樂部名叫山海裡。「裡,是聚集的意思。不僅是我,來到這裡的人,都是跨越山海,因為同一個愛好聚集在一起。」他說。
一走進俱樂部,一隻鬥牛犬四仰八叉睡在門口。這隻睡姿慵懶,走路呆呆的鬥牛犬,曾經也和阿傑一起下海衝過浪。阿傑現在有一個兒子,一歲多。在一歲生日那天,阿傑抱著兒子,下水衝浪,給了他一份最特別的滿歲禮物——一片無盡的大海。
看著衝浪逐漸走進公眾視野之際,阿傑心裡竟然出現了一絲矛盾的情緒。一方面他需要分擔太多的精力在俱樂部的經營上,不能純粹的享受衝浪;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衝浪人要和他們分享一道好浪。「我們現在去各個浪點衝浪,會發現人越來越多了。」阿傑說。
「不管怎麼樣,我就繼續衝,也許能衝一輩子。」他說。儘管諸多因素夾雜,但阿傑心裡,依然留了一塊純粹的淨土給衝浪。正如衝浪日當天,原本還在沙灘活動現場的阿傑,一轉眼,自己拿著衝浪板已經扎向海中。那一刻,他仿如又回到了最初的樣子。
【對話】
Q:大海帶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A:我現在已經離不開大海。大海總能平復人心,有時候我心情浮躁,我在海邊就能平復下來,它能讓我放空很多東西,在海邊的生活也非常簡單,我現在半年就只去一次市區,物慾會變得很低。
Q:如今衝浪對你意味著什麼?
A:現在衝浪對我來說也許不是完全的競技運動,但依然是我一生的愛好和事業。現在衝浪訓練開始更加專業了,許多年輕的衝浪運動員水平都很高,他們是能夠去參加競技的。而對我來說,這是我的事業和愛好,也許我不能夠和競技選手相比較,但這依然不會影響我把衝浪當作我畢生的事業去實現。
Q:接下去還會繼續堅持衝浪嗎?
A:也許我會一輩子就待在海邊了,會一直堅持衝浪。我衝浪已經近十年了,對於這項運動、這份事業,已經有了難以割捨的感情。我也知道越往下走,會遇到越多困難。畢竟作為一項事業,我可能會遇到很多東西是我無法控制的。我能控制的,就是我對衝浪的熱情。只要我保持熱情,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都能夠繼續在衝浪這條路上走下去。
南方日報記者 金祖臻
攝影:董天健 徐昊
剪輯:王俊濤
實習生:馬子浩
統籌:曹嬡嬡 張由瓊 王良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