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授意的編撰的《四庫全書》,是思想文化的總匯,更有插曲!

2020-12-04 霞綺江練聊歷史

雍正六年(1728)年,呂留良被扣以「夷夏之防」的反清言行,被雍正開棺戮屍,他的兒子和一批學生被梟首示眾,他的孫子被發配到新疆為奴;

只因《虯蜂集》中的「翹首待重明」的詩句,被誣陷為企圖光復明朝,構成叛逆之罪,《虯蜂集》的作者李驎的九族被誅,他的小兒子李應曾,當時正在吉林,聞訊後,匆匆化妝逃亡安南,才倖免被害;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就可以看出當時清初的文字獄是相當嚴酷的。

今天我要講的歷史事件就是編撰《四庫全書》的插曲!

乾隆為了崇儒興學,體現出出本朝的文治之功,他決定要編撰一部史無前例的巨著,將五千年中國文明史囊括在這部《四庫全書》的大書之內。

於是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二月下旨,廣招天下名士、學者四五千人,搜集歷代稀見的真本和常見的慣用的案頭讀物萬餘種書籍,按照經、史、子、集分類為四部分。

編撰這本《四庫全書》歷時十年,它被譽為當代的思想文化的總匯,其中包括歷代書籍3503中,79333卷,46304冊,它的卷數為《永樂大典》的三倍半。

看見上面的數據是很喜人,也不由得為乾隆鼓掌點讚。是他為後人做了一件不世之功。

其實編撰《四庫全書》,乾隆是有用意的。

當《四庫全書》初步編成之後,乾隆從子集中隨手抽出宋代孫光憲的《北夢瑣言》,發現很多的錯漏之處,並且也發現了很多已經命令禁毀的書也抄錄在內的,他勃然大怒。

總撰官紀曉嵐和陸錫熊聞訊後,大驚失色,伏地請罪,並詔令罰俸一年,並且命他二人戴罪立功。

結果查出應銷毀違礙書132部。

從乾隆的這些行為,就可以看出乾隆編撰《四庫全書》,是別有用意的。

其實,乾隆親政以後,為了加強滿洲貴族的專制統治,於是就打著文治的幌子,去幹一些滅絕文化的壞事,雖然這麼所,有些嚴重,但用意就是如此的。

乾隆的這樣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強烈不滿。為了實行抗議,他們進行了不同的行動。

就在乾隆廣招天下名士的時候,這些知識分子通過各種的辦法,混進了纂修《四庫全書》的班子。

其中告破壞最嚴重的就是上面提及的呂留良的曾孫呂仁發、呂任跡的呂家兄弟,從邊疆逃回,因寫得一首好字,改名換姓,被召入書館。

再就是李驎的兒子李應曾,懷著極大的仇恨,也設法混入書館,其實目的也是圖謀報復。

總之,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加入,將本來幾十部被乾隆圈定銷毀的圖書,也設法選進了《四庫全書》。

讓我們能夠更加真實的看到歷史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四庫全書》對古籍有什麼傷害嗎?
    》對古籍有什麼傷害嗎?修《四庫全書》從某種角度來講是一場文化浩劫,統治者「寓禁於徵」,據載整個乾隆時期焚「禁書」七十餘萬卷。我以為這之後,則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變亂舊式,刪改原文;今人(民國)標點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亂點一通。四庫館臣對經典的改動如說嶽飛《滿江紅》,將「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改為「壯志飢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變成射飛鳥和灑自己的血了,氣勢全無。
  • 京杭對話:杭州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重返北京展出
    文瀾閣《四庫全書》。浙江圖書館供圖中新網杭州9月21日電 (童笑雨)9月21日,記者從浙江圖書館獲悉,該館鎮館之寶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於9月23日重回「誕生地」北京向公眾展示。此次展出的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共計兩種,反映了運河誕生以來的千年變遷。杭州文瀾閣。
  • 浙江圖書館影印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入藏國圖
    影印精裝本文瀾閣《四庫全書》。 童笑雨 攝8月26日,浙江圖書館(下稱「浙圖」)向中國國家圖書館(下稱「國圖」)贈送影印精裝本文瀾閣《四庫全書》。據悉,影印本文瀾閣《四庫全書》入藏國圖,尚屬首次。浙江圖書館館長褚樹青表示,文瀾閣本《四庫全書》重新回到北京,是浙江人民的回贈,也是一次文化交流。《四庫全書》由清乾隆帝召集360多位官員、學者,歷時十餘載編纂而成。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共有3500多種書、7.9萬卷、3.6萬冊,基本囊括中國古代所有圖書。編撰結束後,《四庫全書》共抄錄七套,但因屢經戰火,七套中的三套已蕩然無存。
  • 抗戰時期,文瀾閣《四庫全書》秘藏貴陽
    抗戰時期文瀾閣《四庫全書》秘藏貴陽地母洞5年8個月(1939年4月8日-1944年12月6日)。乾隆三十七(1772)年正月,為編纂《四庫全書》,乾隆皇帝下旨全國徵集書籍,貴州巡撫圖思德上奏,稱「黔省夙號荒徼,人文卑陋」,無書可獻。
  • 線裝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杭州展出 將對民眾免費開放
    讀者站在書架前仔細觀摩線裝《四庫全書》。 童笑雨 攝中新網杭州6月18日電(童笑雨)古色古香的木質外包,乾淨整潔的手工印刷,6月18日,線裝全套文淵閣《四庫全書》在浙江杭州展出。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套叢書將對民眾免費開放,各界人士均可來「西湖會客廳」閱讀、研究。
  • 嘉慶掌權後,和珅被賜死家中,乾隆的另一寵臣紀曉嵐結局如何?
    尤其是在清朝那樣的大環境下,君臣之間戰戰兢兢的關係比唐朝的那種君臣平和的關係更可謂難以維持,畢竟自古都有「伴君如伴虎」的說法。但是,紀曉嵐和和珅作為乾隆的兩大寵臣,在嘉慶登帝位之後,為何只有和珅落馬?紀曉嵐卻活到了81歲呢?甚至死後皇帝還贈予諡號「文達」,這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在電視劇形象中,紀曉嵐總是拿著一桿煙杆子不放手。歷史事實上,紀曉嵐確實經常拿著煙杆子。
  • 多版本《四庫全書》「現身」中華古籍大展
    今日,匯集全國330餘種典籍藏品的「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觀眾既可以看到司馬光《資治通鑑》殘稿,也可欣賞不同版本的《四庫全書》。新京報訊 「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今日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這是數量、規模、等級最高的一次古籍展,也是國家圖書館110周年館慶大展。國圖將於9月9日迎來110歲生日。
  • 乾隆皇帝下令修建7座樓閣,專為存「天下第一書」,如今少有人知
    這次我們就圍繞著這段往事,為大家介紹一番當年乾隆皇帝在全國各地建造的7座赫赫有名的樓閣。清乾隆三十八年,也就是1773年間,乾隆皇帝下詔書開始編纂《四庫全書》,由紀曉嵐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共收錄了3462中圖書,共計79338卷,因此名為《四庫全書》。
  • ...臣對宋人筆記分類的早期認知——從《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談起
    摘 要:《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四庫學」的重要文獻之一,處於四庫館臣纂修分類稿與《四庫全書總目》的過渡階段,有承上啟下的特點。《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撰者在對前代書目分類批判繼承的基礎上,搭建起較為完整的圖書分類體系,反映了四庫館臣對傳統學術史和學術體系的基本建構。
  • 劉鋒丨文淵閣《四庫全書》所收《六臣注文選》底本考辨
    範志新先生在研究贛州本時,則對《四庫》六臣本有所研究和利用。範先生徑稱此本為贛州本,但經比對,發現其與傳世贛州本差異較多,遂認為此本所據是別一種贛州本,進而認為建本即出自「館鈔所據之贛州本」[4]。李佳則通過對《四庫全書》以及《四庫全書薈要》所收《六臣注文選》的研究,認為兩本的底本皆是贛州本,但《薈要》本更能保存底本原貌,而《四庫》六臣本則作了不少校改,這是《四庫》本與傳世贛州本差異的原因[5]。
  • 和珅在乾隆去世後十五天被處死!同為寵臣的紀曉嵐,他的結局怎麼樣?
    小方閱盡萬千篇史記,只為展現歷史長河;歷史長河孕育了真理,讓小方帶你走進歷史文化,學習歷史智慧! 《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想必看過的朋友絕不在少數,畢竟這可以算得上是一部相當經典的電視劇,尤其是劇中張國立扮演的紀曉嵐和王剛扮演的和珅,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乾隆罵了紀曉嵐一句話,埋下了清朝滅亡的禍根!
    乾隆對紀曉嵐的態度:視同妓女  紀曉嵐是乾隆欽點的《四庫全書》總編輯官。因此,紀曉嵐看起來頗得聖寵,地位顯赫,在乾隆心目中的分量應該很重。但事實很具有顛覆性!甚至乾隆罵了紀曉嵐一句話,直接點出了清朝滅亡的根源。乾隆對紀曉嵐說了什麼話呢?
  • 迎接新春,國家圖書館將再次展示《四庫全書》庫房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展示《四庫全書》庫房、書法名家題寫春聯、地鐵掃碼獲贈電子書……記者從國家圖書館獲悉,從1月下旬開始,國圖將舉辦系列活動,迎接己亥新春的到來。2018年10月,國圖曾展示《四庫全書》庫房,觀眾可以近距離目睹庫房內林立的《四庫全書》書架。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名家與觀眾一起寫春聯1月31日下午,國家圖書館將在國家典籍博物館舉辦「迎春送福-武強年畫專題展」及「名家帶你寫春聯」活動。
  • 《儒藏》全本規模將超《四庫全書》
    第一步:《儒藏》「精華編」選取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儒學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500餘種,以及韓、日、越三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漢文儒學文獻150餘種,編為339冊,約2.3億字  ■第二步:《儒藏》全本將進一步收錄中、韓、日、越四國歷史上重要的儒學文獻3000多種,約10-12億字,計劃用10-15年的時間完成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
  • 嘉慶掌權後,立刻賜死和珅,乾隆另一寵臣紀曉嵐的結局如何?
    他們並沒有過節,從沒正面對上過,最大的牽扯可能是《四庫全書》。 和珅是《四庫全書》的正總裁官,紀曉嵐則是《四庫全書》的總纂官。相當於紀曉嵐是幹實事的,和珅是項目的負責人。 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真實的紀曉嵐好色如命,《嘯亭雜錄》中記載「公(紀曉嵐)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蟲鳴漫錄》則說他「日御數女」,據說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乾隆都特意賜過宮女給他。 倘若因此而將紀曉嵐定義為一個沉迷女色的老頭,可就大錯特錯了。
  • 紀曉嵐修《四庫全書》,把《山海經》列為禁書,原來書中有個秘密
    此外,《山海經》有大量中國神話,也是中國神話的來源,神話基本上是歷史。郭璞可以說是古代的另一個文明。作為中國古書之一,它詳細描述了古代的各種地理現象和文化習俗,寫作技巧嫻熟,內容通俗易懂。當古人閱讀時,他們感到奇怪。事實上,本書描述的許多物種已經被證明是存在的。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描述歷史、文化和藝術的書籍。其中有一部《山海經》,這是我們古代非常特別的書。
  • 清朝滅亡早有先兆,乾隆對紀曉嵐說的這段話,已為清朝埋下禍根
    大家好,這裡是「歷史自習室tv」,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清朝滅亡早有先兆,乾隆對紀曉嵐說的這段話,已為清朝埋下禍根,他們倆使得大清朝的歷史在厚重之外,多了幾分民間的情趣,如果說滿朝的官員是大清朝天空裡的一群星星,那麼紀曉嵐就堪稱是星星裡的月亮,他不恃寵而驕,而是無論逆境順境,都忠心耿耿,為大清朝盡心盡力,毫無怨言,他是乾隆欽點的《四庫全書》策劃兼總編輯,在為乾隆效忠的時候,他的每一天都極具分量,言談舉止間的分寸尺度,拿捏得也是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