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裝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杭州展出 將對民眾免費開放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讀者站在書架前仔細觀摩線裝《四庫全書》。 童笑雨 攝

中新網杭州6月18日電(童笑雨)古色古香的木質外包,乾淨整潔的手工印刷,6月18日,線裝全套文淵閣《四庫全書》在浙江杭州展出。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套叢書將對民眾免費開放,各界人士均可來「西湖會客廳」閱讀、研究。

《四庫全書》由清乾隆帝召集360多位官員、學者,歷時十餘載編纂而成。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共有3500多種書、7.9萬卷、3.6萬冊,基本囊括中國古代所有圖書。

線裝文淵閣《四庫全書》外觀。 童笑雨 攝

編撰結束後,《四庫全書》共抄錄七套,但因屢經戰火,七套中的三套已蕩然無存,僅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文溯閣本傳世至今。文瀾閣本在戰火中多處殘缺,後經補抄,基本補齊,現藏於浙江圖書館。

此次展出的是文淵閣本線裝版。該套書由故宮博物院監製,由鷺江出版社出版。全書為大八開,共1184冊,分裝148函,採用木質外包和手工印刷、手工裝幀等工藝。

線裝文淵閣《四庫全書》為大八開。 童笑雨 攝

該套叢書的收藏者,為杭州吉尚生活創始人張國禮。在她看來,將線裝全套《四庫全書》供各界人士查閱與研究,是企業家服務、反哺社會的表現。「它存在的意義不是束之高閣,而是讓更多人一起研讀經典,追溯歷史。」

《四庫全書》保存了中國歷代大量文獻,有很多是珍貴善本,包括宋元刻本或舊抄本。還有不少是已失傳很久的書籍,也有的是從古書中輯錄出來的佚書。

線裝文淵閣《四庫全書》內頁。 童笑雨 攝

「這套書重約1噸,是原版藏書規模的八分之一。儘管它並非原物,但也再現了當年《四庫全書》的風採,是文化的延續。」江西白鹿洞書院常住、傳習導師劉長煥說,浙江圖書館有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如今線裝全套文淵閣《四庫全書》再次落地杭州,供民眾閱讀,可謂是傳統典籍再入「尋常百姓家」,具有別樣的意義。(完)

相關焦點

  • 京杭對話:杭州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重返北京展出
    文瀾閣《四庫全書》。浙江圖書館供圖中新網杭州9月21日電 (童笑雨)9月21日,記者從浙江圖書館獲悉,該館鎮館之寶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於9月23日重回「誕生地」北京向公眾展示。此次展出的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共計兩種,反映了運河誕生以來的千年變遷。杭州文瀾閣。
  • 浙江圖書館影印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入藏國圖
    影印精裝本文瀾閣《四庫全書》。 童笑雨 攝8月26日,浙江圖書館(下稱「浙圖」)向中國國家圖書館(下稱「國圖」)贈送影印精裝本文瀾閣《四庫全書》。據悉,影印本文瀾閣《四庫全書》入藏國圖,尚屬首次。浙江圖書館館長褚樹青表示,文瀾閣本《四庫全書》重新回到北京,是浙江人民的回贈,也是一次文化交流。《四庫全書》由清乾隆帝召集360多位官員、學者,歷時十餘載編纂而成。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共有3500多種書、7.9萬卷、3.6萬冊,基本囊括中國古代所有圖書。編撰結束後,《四庫全書》共抄錄七套,但因屢經戰火,七套中的三套已蕩然無存。
  • 劉鋒丨文淵閣《四庫全書》所收《六臣注文選》底本考辨
    摘要:文淵閣《四庫全書》所收的《六臣注文選》底本並非宋贛州本,《四庫全書考證》所指出的其底本的訛誤基本都同於明翻六臣本,而《洛神賦》曹子建名下的注文也可證《四庫》六臣本與明翻六臣本相同,《四庫全書》與《四庫全書薈要》所收六臣本的密切關係,進一步證明《四庫》六臣本的底本屬於明翻六臣本系統,確切應是明吳勉學本。
  • 多版本《四庫全書》「現身」中華古籍大展
    在「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上展出的宋代皇族譜牒。《注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宋嘉定六年淮東倉司刻本。此本傳世孤罕,曾經火燎。展覽匯集三百餘種典籍藏品,多本海內孤本、《資治通鑑》殘稿、宋代「譜牒雙璧」等參展大量宋刻本集中展示,數本海內孤本匯集,眾多善本首次亮相。
  • 迎接新春,國家圖書館將再次展示《四庫全書》庫房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展示《四庫全書》庫房、書法名家題寫春聯、地鐵掃碼獲贈電子書……記者從國家圖書館獲悉,從1月下旬開始,國圖將舉辦系列活動,迎接己亥新春的到來。2018年10月,國圖曾展示《四庫全書》庫房,觀眾可以近距離目睹庫房內林立的《四庫全書》書架。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名家與觀眾一起寫春聯1月31日下午,國家圖書館將在國家典籍博物館舉辦「迎春送福-武強年畫專題展」及「名家帶你寫春聯」活動。
  • 浙江圖書館七夕依古制「曬書」,展出《四庫全書》等館藏珍品
    8月7日是七夕節,國內創辦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之一浙江圖書館將舉辦「中華傳統曬書活動」,曬出館藏珍貴古籍供愛書人參觀。「在閱讀日趨多元化的當下,我們曬出館藏珍貴古籍,意在讓公眾走近古籍、了解古籍、感知古籍,做到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 文淵閣——金紅宮中一抹綠
    官方藏書樓的典範文淵閣位於文化殿後明聖濟殿舊址上,清乾隆三十九年建,四十一年建成,為貯藏《四庫全書》之所。建築至今保存完好。乾隆一代,國泰民安,宮廷內興建頻繁。文淵閣落成後不僅存放《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告成典禮及每年春秋的經筵賜茶也舉行於此。可以說文淵閣的修建加強了文華殿區域文化功能,體現了乾隆皇帝對於文化大一統的重視。
  • 抗戰時期,文瀾閣《四庫全書》秘藏貴陽
    《四庫全書》修成後,抄成7部,分藏於南三閣(文瀾、文匯、文宗)和北四閣(文溯、文津、文源、文淵)。北四閣的《四庫全書》專為御覽,而南三閣的《四庫全書》,江浙兩省的地方官員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選擇專人掌管書籍,並允許當地士子進閣閱讀抄寫。其中,文瀾閣位於浙江杭州。抗日戰爭爆發後,文瀾閣《四庫全書》(以下簡稱《四庫全書》)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 《四庫全書》對古籍有什麼傷害嗎?
    X 《四庫全書已輸入0字 提交 有2個回答 王政冬 2017-06-26 修《四庫全書
  • 乾隆授意的編撰的《四庫全書》,是思想文化的總匯,更有插曲!
    今天我要講的歷史事件就是編撰《四庫全書》的插曲!乾隆為了崇儒興學,體現出出本朝的文治之功,他決定要編撰一部史無前例的巨著,將五千年中國文明史囊括在這部《四庫全書》的大書之內。編撰這本《四庫全書》歷時十年,它被譽為當代的思想文化的總匯,其中包括歷代書籍3503中,79333卷,46304冊,它的卷數為《永樂大典》的三倍半。看見上面的數據是很喜人,也不由得為乾隆鼓掌點讚。是他為後人做了一件不世之功。其實編撰《四庫全書》,乾隆是有用意的。
  • ...臣對宋人筆記分類的早期認知——從《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談起
    摘 要:《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四庫學」的重要文獻之一,處於四庫館臣纂修分類稿與《四庫全書總目》的過渡階段,有承上啟下的特點。《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撰者在對前代書目分類批判繼承的基礎上,搭建起較為完整的圖書分類體系,反映了四庫館臣對傳統學術史和學術體系的基本建構。
  • 「古藉分享」《三命通會》.四庫版.十二卷全
    《三命通會》作者為明朝進士萬民英,清朝編修的四庫全書,將其著作《三命通會》和《星學大成》收錄,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此書共十二卷,前九卷分列了十天幹,每天幹以日為主,以月為核心時為輔,定人吉兇。後三卷記載了,大量的平古歌賦極具實際操作指導意義。義。
  • 《儒藏》全本規模將超《四庫全書》
    《儒藏》編纂工程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儒藏》「精華編」選取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儒學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500餘種,以及韓、日、越三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漢文儒學文獻150餘種,編為339冊,約2.3億字  ■第二步:《儒藏》全本將進一步收錄中
  • 紀曉嵐修《四庫全書》,把《山海經》列為禁書,原來書中有個秘密
    眾所周知,紀曉嵐一開始就寫了《四庫全書》,這也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文明洗禮。正如你所見,紀曉嵐在電影和電視劇中非常有才華,幽默,並有紀曉嵐的稱號,一個浪漫的才子。然而,他在圖例和屏幕上的形象並不一致。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當時甘龍和紀曉嵐的關係非常好。君主和大臣之間有信任,不僅如此,而且還互相嘲笑。然而,歷史並非如此。
  • 中國美術館將對公眾免費開放 需提前一天預約
    即日至10月23日     參觀前一天須電話或網上預約     成功後憑有效證件現場領票     美術館今起免費開放但得預約  本報訊(記者郝洪捷)即日至10月23日,中國美術館對公眾免費開放,但需要提前預約,這是記者今天上午獲悉的。
  • 馬英九狗年春聯公布 全臺24處開放民眾免費領取
    馬英九狗年春聯公布 全臺24處開放民眾免費領取 2018年01月30日 15: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馬英九日前至臺南永康區揮毫送上「狗年旺旺 財源滾滾」吉祥賀詞給民眾,引來網友紛紛直呼「字太美」。馬英九30日公布正式春聯,內容是「海宇熙春金雞去,乾坤生意駿犬來」,全臺有24個地點提供民眾免費領取,送完為止。
  • 8月8日,杭州遊泳健身館所屬的兩家遊泳館免費開放
    天氣越來越熱,想免費遊泳嗎?2020年8月8日是第12個「全民健身日」,杭州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杭州遊泳健身館所屬的天水館和政苑館當天均對公眾免費開放,兩個館開放場次安排如下:天水館:早場 5:30—7:00上午場:8:30—10:30中午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