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了。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無數人通過這本書,第一次走近神秘又壯闊的草原,重新認識狼這種動物。書中對自然和勇氣的歌頌,跨越了時間與國界的藩籬,得到海內外讀者長久熱烈的回應。
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他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對姜戎而言,這部新作的完成,意味著他完成了生命中另一塊重要的拼圖。
從黑色的狼圖騰,到白色的天鵝圖騰
《天鵝圖騰》的故事圍繞一段純粹濃烈的愛情展開:草原女歌手薩日娜命途多舛,將守護天鵝視為畢生信仰;鍾情於薩日娜的草原漢子巴格納,為心上人排除萬難,不離不棄。在愛情故事之外,作者還細膩描寫了天鵝這一不為人熟知的草原生靈,再現了神秘的天鵝湖,並採用人鵝交融、人鵝不分的方式刻畫了愛與美這一主題。在一場百年不遇的雪災下,一段動人的傳奇就此走向高潮。
11年的內蒙古插隊生涯給姜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原是他創作的重要源泉,也使其作品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呈現出獨特的風貌。但同樣是寫草原,《天鵝圖騰》卻開闢出了與《狼圖騰》截然不同的風格。正如姜戎所說:「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狼圖騰象徵著自由和剛勇,天鵝圖騰象徵著愛與美。」
回憶起《狼圖騰》,出版人安波舜講述了這本書在出版過程中所發生的許多意外而有趣的故事。而談到《天鵝圖騰》,安波舜感慨,這部小說是在2020年冬天出版的,又恰逢疫情。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閱讀《天鵝圖騰》,他「絲毫沒有感覺到寒冷、孤獨、慌亂」,而是因作品所呈現出的人與自然的和諧而倍感溫暖。
草原上的「愛」與「美」
「內蒙古草原的美,是每年早春北歸故鄉的天鵝帶來的。」
這是《天鵝圖騰》的開篇,也奠定了全書的基調。純粹、自由和專一,使天鵝成為飛翔在草原天空中的美神、愛神和守護神;而愛與美,正是貫穿全書的主題。
在新作中,姜戎嘗試突破和顛覆,在天鵝起飛的天堂,以一個大膽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奉上另一塊愛與美的生命拼圖。首次書寫愛情,姜戎選擇了「天鵝」這個愛情的經典象徵,下筆卻頗為大膽。正如《狼圖騰》毫不逢迎流行文學一樣,他也幾乎拋開一切愛情故事的迂迴與鋪陳,描寫了一種乍看堪稱「奇特」的感情:當少女薩日娜在天鵝湖邊,用歌聲呼喚自己救養的天鵝,孤身一人的巴格納便感到「在這世上有了想要守護的人」。
當薩日娜冷漠拒絕巴格納的追求時,他選擇近乎孤注一擲地守候,決意以天鵝之愛,用自己「無望的人生」換取她的「自由和永恆的歌」。
故事圍繞這段始於無望的追逐,牽引出一段百年不遇的雪災下的傳奇。在明媚的豔陽下,一場巨大的災禍即將劈頭砸下。留給所有生命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天,古老薩滿傳說中的「羊屍山」竟然重現草原……
姜戎在一春一冬的時間尺度上,精巧地融入密集的人物群像、鮮活的遊牧生活,側面呈現出草原豐饒的自然、蓬勃原始的經濟、殘酷的生存抗爭,讓人閱盡蒼茫草原的千年更迭。
「如果做一個形象對比的話,我個人覺得,《狼圖騰》是貝多芬,《天鵝圖騰》是莫扎特。」出生於內蒙古大草原的著名主持人白巖松這樣形容道。在他看來,《天鵝圖騰》「是一種成人的童話」。白巖松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認為比起引人注目的草原漢子巴格納,「薩日娜是《天鵝圖騰》真正的主角」,因為他在薩日娜身上看到了「女性是如何善待生命、如何看待愛的」。這種愛超越了男女,是對一切生靈的關懷,而這正是草原的特質。「草原上最關鍵的兩個詞是美和愛,此外就是對生命的平等的尊重」。本書的讀者之一,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說。
在他看來,《狼圖騰》講的是人與自然的衝突、人與動物的衝突,以及在衝突中的共存關係,衝突而又離不開的關係。但是,到了《天鵝圖騰》很少看到有真正的衝突,衝突變成一種底色,所以這本書中包括狼和人的關係、天鵝和人的關係、馬和人的關係、狗和人的關係,都處於和諧狀態。這能勾引出人內心中的很多美好的東西和願望。
草原上的風物與生活一直都是作者姜戎寫作的重點,也是其作品中最重要的構成,其好友白巖松也談道,草原的冬天尤其讓人印象深刻。在這裡苦難、壓力和人們的喜悅興奮都與四季緊密相關,這也是這本書的另一個背景:冬天很難過,但喜悅也因此而生。草原人要「貓冬」半年,十裡八鄉見不到遠方來人,所以到了春天、夏天,蒙古族人會格外熱情地款待你,因為人和人有時候被迫要相隔甚遠,所以相聚時才格外貼近;冬天可能面臨「白災」,春天夏天雪化了,第一株野草長出來,第一朵野花綻放時,人們就會珍惜它;如果你挺過了冬天的嚴酷,春天會在前方等你。只有在草原上才更能讀懂,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重回草原,人生再出發
截至目前,《狼圖騰》這部小說在中國的發行量已達650萬冊;它更被翻譯為37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成為一部成功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作品。2019年,《狼圖騰》被收入「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但姜戎並未因此止步。許多年來,他潛心醞釀著新的作品。在姜戎看來,「天鵝」與「狼」一樣,是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圖騰,是「剛柔相濟、相互作用的整體」。他坦言,讓人們能更全面地了解內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族人民,了解狼和天鵝各自象徵的精神風貌,讓更多人愛上草原,正是他寫作的意義。《天鵝圖騰》想要傳達的是,人生並不只有進取和剛勇,愛與美能夠讓靈魂變得更加完滿。「補上了這個空缺,總算了卻了我一生的夢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