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奇聞:霍氏鮟鱇魚終身「吃軟飯」

2021-01-08 搜狐網

  深海是一個未知卻生機勃勃的世界:估計深海有1300萬到3000萬之間的物種尚待被發現。深海也是一個脆弱且亟待拯救的世界:一條深海魚,往往160年才能長成40釐米;過去10年,由於人類捕撈過度,深海鯊魚8—9成已經消失……

十字蛸

未知物種

克萊爾·露芙安

  日前,《深海奇珍》的策展人克萊爾·露芙安,詳細向讀者揭開深海神奇的面紗和其當下面臨的危機。克萊爾·露芙安介紹,廣州《深海奇珍》展覽中,帶來了43件由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資深標本製作專家精心製作保存在濃度為2%福馬林中的深海生物標本,一共有12種大型深海生物標本、13種中型深海生物標本和18種小型深海生物標本。帶著數千條有毒發光觸手的煙火管水母;遇到險情身體即刻膨脹成圓球的大眼魷魚;長著大紅耳朵好像外星人的章魚;圓乎乎的十字蛸貌似小豬;最為奇怪的是霍氏鮟鱇魚,其雄性體長僅有十幾釐米,要終生依附體長1.2米的妻子身上吃軟飯。

  《深海奇珍》中兩個方面堪稱世界之最。首先,去過各個大洋6500米、甚至7000米的深度,收集的深海生物展品真正是世界頂級,獨一無二的,其中一些生物是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從小小的浮遊魚類(生活在中層水域)到大型標本如黑鯊和大西洋銀鮫。其次,這些生物的展示方式非常有創意,此前從未有人用過。此次展覽的照片除了南極洲和北冰洋的深海,全球其他範圍的深海生物均是收集的目標,如此一共有了7000 張照片可供選擇,所有照片都在深海拍攝,且來源多種多樣,如:在中洋脊、在深海平原、在海底峽谷附近、在海山、在中層水域等等。

  《深海奇珍》展覽就是要喚起人們對深海的認知。深海物種是長壽的,生長緩慢,它們在其生命周期晚期才達到性成熟,且繁殖後代的數量較少。這種天性決定了它們容易受到過度開發的破壞。科學家擔憂,如果拖網作業持續,可能在不久的未來,讓需要萬年才成形的珊瑚礁,在瞬間內被數噸巨網夷為平地。不久聯合國方面可能出臺限制拖網作業的倡議。時下,全球各地不時有鯨、海豚集體擱淺自殺的案例,其中原因為何?

  科學家們相信,人類海洋活動頻繁,發出的聲吶給鯨、海豚等深海生物傳遞了錯誤信息。

相關焦點

  • 深海怪魚終身「吃軟飯」
    ■ 地球故事   深海是一個未知卻生機勃勃的世界:估計深海有1300萬到3000萬之間的物種尚待被發現。深海也是一個脆弱且亟待拯救的世界:一條深海魚,往往160年才能長成40釐米;過去10年,由於人類捕撈過度,深海鯊魚8―9成已經消失……  日前,《深海奇珍》的策展人克萊爾?
  • 鮟鱇魚:魚類中的奇葩上門女婿,論吃軟飯的能力,本魚就沒服過誰
    在很多關於深海的影視動畫中,許多情況下一定會有一條頭頂掛著小燈籠,優哉遊哉遊泳的小魚,俗稱燈籠魚,這類燈籠魚的學名就叫做「鮟鱇魚」,普遍遍布於各大洋中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底水域中,是一類全球性魚種。鮟鱇魚鮟鱇魚長得又兇又醜很容易使人望而生畏,大部分鮟鱇魚長期定居在幾千米深的深海水域,像海底幽靈一樣生存在孤寂且漆黑的海底
  • 鮟鱇魚雄性「吃軟飯」依靠雌性存活,長相醜陋,但肉很好吃!
    記得在小時候就一直對動物世界這個節目十分的有興趣,因為在當中可以看見形形色色的動物,很多的知識也是從那上面學習的,最喜歡的就是非洲草原和深海的動物了,在動物的世界當中是典型的肉肉強食,適者生存,弱者就只有被淘汰,所以動物們不管體型大小,都是身懷絕技啊!
  • 吃軟飯的終極方式,與雌性合為一體,雄鮟鱇魚究竟有多弱
    隨意感受一下這類生活在深海中的魚自打19世紀被研究後,科學界家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咋發現的鮟鱇魚都是雌性,雄魚都跑哪去了?科學家們滿頭問號的研究了許久,就是找不到雄鮟鱇魚,直到1924年英國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查爾斯·裡根一次偶然的觀察,才終於揭開雄鮟鱇魚神秘的面紗。在最初研究鮟鱇魚的時候,科學家們就發現有的鮟鱇魚身上附著的幾條小魚,他們一直以為這是鮟鱇魚的幼年形態,小魚通過雌鮟鱇魚獲得養分。
  • 揭秘長相奇怪、愛吃軟飯的深海醜魚——鮟鱇魚
    鮟鱇魚常年居住在200~4000米的深海,自然得想辦法練就一身震懾力十足的本事來防身。深色的皮膚是它的保護色,而肥大的體型和猙獰的一口尖牙利齒則讓它樹立了崇高的威嚴。它的體表沒有鱗片,卻遍布了粗糙起伏的皮質。這樣的形象也難怪人類把它列為醜魚的榜首。然而龐大的身軀作為累贅使鮟鱇魚遊泳相當困難。它大部分時間都棲息在海底,用鰭棘支撐著身體緩慢爬行。
  • 一直找不到的雄性鮟鱇魚,竟然在雌魚的身上,而且已經融為一體
    在深海之中,有著一種相貌醜陋、總愛打著一個燈籠的魚,我們叫它鮟鱇魚。因為鮟鱇魚的外貌實在是過於隨意,以至於它在人類社會頗具知名度,特別是在涉及到海洋的科幻或動畫作品之中,如果沒有鮟鱇魚的出現,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 鮟鱇魚的交配方式:把軟飯吃到極致,最後變成配偶的「器官」
    今天要說到的這種動物,大部分人應該都吃過,叫做鮟鱇魚。鮟鱇魚長得特別地醜,在它的頭部上方有一個肉狀十分突出,形狀像一個小燈籠。它能夠分泌出一些特殊的物質,在酶的作用下能夠與氧發生反應,從而發光吸引深海中的許多魚類。
  • 世界上最會吃軟飯的魚,沒有之一!我真是服了
    眾所周知,鮟鱇魚又名蛤蟆魚、結巴魚等,是一種深海魚,雖然長得比較難看,但是它的營養價值卻很高,在日本的江戶時期甚至作為最高級的貢品,有著「東部吃安康,西部吃河豚」的美稱,並且鮟鱇魚還是專業的釣魚能手,在它背鰭的皮瓣頂端有一個肉質的小球內有螢光物質,用來吸引小魚的注意,等魚類靠近便一口吞下,這使得鮟鱇魚的釣魚業績非常卓越。
  • 為了完成交配,雄性鮟鱇魚居然變成了雌性身上的一對睪丸
    >又叫蛤蟆魚、結巴魚等,是一種深海魚,它們遍布於世界的溫帶海洋中50米到100米深的海底,鮟鱇魚長得青面獠牙,面目猙獰,號稱海裡最醜的魚,可能是因為生活在深海裡,反正也看不見,所以也就隨便長長了。在鮟鱇魚的世界裡,雄性和雌性是顛倒的,雄性鮟鱇魚是脆弱不堪的,是沒有資格獨立生存的,雌性則是兇猛的獵食者。下圖就是雄性鮟鱇魚,簡直毫無雄風,看起來像乳臭未乾的幼崽,但實際上是一條成年雄性。一看就知道它肯定牙口不怎麼樣,說道吃軟飯,雄性鮟鱇魚也確實是動物世界裡數一數二的。
  • 方舟:在深海裡打著燈籠的鮟鱇魚,一眼就能看到它
    鮟鱇魚的頭上有一個類似燈籠的發光體,所以在深海中我們一眼就能看到它。它打著燈籠吸引一些具有趨光性的生物,然後進行捕食,但是同時它也是其他大型生物的食物。鮟鱇魚、魚龍鮟鱇魚在深海裡,想要馴服它是有一定危險性的。
  • 雌性鮟鱇魚:同時被8個「軟飯男」寄生是什麼體驗?
    很醜但很會「吃軟飯」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在看顏值的人類社會,似乎不太容易發生,但在魚界卻是有可能的。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今天的主角——鮟鱇魚身上。鮟鱇魚本魚,圖片來源 Flickr雖然長相漫不經心,但鮟鱇魚是絕對的技術流派。為了在黑暗的深海中捕獲獵物,有些鮟鱇魚在頭頂長出了一盞精緻的小燈,這根棒狀發光物被稱為「擬餌」,它就像一根掛著誘餌的釣竿一樣可以用來引誘獵物,因此鮟鱇魚也叫做燈籠魚。
  • 鮟鱇魚都很醜?人家活在深海的時候明明是小仙女!
    在此之前,人們的這些深海魚類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依靠捕撈上來的死亡個體,科學家們從這些標本中鑑定出了超過160個鮟鱇魚物種,而關於它們的視頻記錄真的還很少。圖片來源:masakari-maturi.com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段活生生的鮟鱇魚的影像。
  • 《創造與魔法》鮟鱇魚怎麼得 鮟鱇魚屬性分享
    創造與魔法鮟鱇魚獲取方法 金槍魚:24,珍珠:12,海帶:19,東星... 創造與魔法鮟鱇魚該怎麼獲取,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是很清楚,那麼具體的獲取方式有哪些呢,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具體的刷新點分享。
  • 世界上最醜的魚-鮟鱇魚
    除適時變色適應環境外,其生存絕招還在於身上的斑點、條紋和飾穗,儼然一副紅海藻的模樣,尤其那種身披飾穗的鮟鱇魚,更擅長潛伏捕食和逃避天敵追殺。生物學上把這個小燈籠稱為擬餌。小燈籠是由鮟鱇魚的第一背鰭逐漸向上延伸形成的。前段好象釣竿一樣,末端膨大形成「誘餌」。
  • 《創造與魔法》鮟鱇魚位置介紹
    《創造與魔法》遊戲中鮟鱇魚在哪釣?遊戲中最近新增了很多寵物,其中海鱷龍非常受玩家們的歡迎,很多玩家都想獲得海鱷龍作為寵物,但是培養海鱷龍需要配料,其中一項就是鮟鱇魚,所以很多小夥伴都在尋找鮟鱇魚的位置和釣法,那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創造與魔法》鮟鱇魚位置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依靠老婆才能生活的雄性,鮟鱇魚
    一、鮟鱇魚1、鮟鱇魚不是安康魚一聽,是不是第一時間感覺是非常圓潤,吉祥的樣子。但其實它們的長相實在不敢恭維,經常被漁民稱為蛤蟆魚、「醜老婆子」。如果你在水裡見到了一個身體像是面口袋、長得一副「獐頭鼠眼」的醜模樣。
  • 平潭海鮮名菜丨紅燒鮟鱇魚,「我很醜卻很美味」
    當天,我們挑選了一隻來自深海的鮟鱇魚。查詢資料得知,因其獨特的長相也被稱為「海鬼魚」、「蛤蟆魚」、「燈籠魚」,仔細觸摸,它的背鰭上有細長類似鬍鬚的東西,這是它的釣竿。據資料介紹,鮟鱇是專業的釣魚能手,棲息在黑暗深海中,它的背上有能發光的擬餌,就象竹竿上挑著的小燈籠,時明時暗,閃閃爍爍,可誘捕那些趨光的魚蝦類,因此它的嘴巴也是一大特色,「血盆大口」。
  • 鮟鱇魚,人們都說這是最醜的魚,我看未必!
    看了這圖,您肯定覺得眼熟,這不是鮟鱇魚嘛!對,這就是青島人說的「介巴子魚」。鮟鱇魚我們先來說些正經的鮟鱇魚就是下圖這種「呆萌」(吃藕chou)的動物………鮟鱇魚(The Angler Fish)什麼,你說她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