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會對這個標題笑了:「誰不會坐啊?」老話有「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小孩子在6個月左右就會坐了,這個問題還用教嗎?但大家別忘了,老話還有「坐如鐘,站如松」,你可以看看你自己,是「坐如鐘」了嗎?生活中,有幾個人又是「坐如鐘」的?
久坐帶來脊椎問題
不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一到了節假日就不願意動。不是在家看電視、看電影、打遊戲,就是約上三五知己打麻將、打撲克。平時上班、上學時沒時間運動,那麼放假了還不運動,身體怎麼會強健呢?坐得多,動得少,時間長了脊椎就容易疲勞受損。
一般來說,經常久坐不動的人腰椎錯位機會最大。人在坐位時腰椎的負荷比站立時要大,此時骨盆是向後傾的,腰椎前凸消失,身體重力中心移向脊椎前方,椎間盤受壓增大,這就很容易引起腰椎關節錯位,關節錯位了就會刺激到相應的神經,引起腰腿疼痛。平時我們看到很多上班族動不動就喊腰痛,其實就是坐得太久了。
很多人還有這樣一個習慣,就是坐著坐著開始把椅子前兩條腿或後兩條腿翹起來,總感覺這樣更舒服些。這其實是人體為了保持腰椎正常曲度而發出的生理吶喊,屬於正常的反應。通過翹椅子,可以減輕我們背部的壓力,使腰腿肌肉處於鬆弛狀態,保持腰椎正常彎曲而挺直。不過,由於椅子兩條腿著地,這種狀態不會保持太久。
我們的臀部上有坐骨神經,所以很多人認為坐骨神經痛的發生與久坐有關。這種說法看似有些道理,但並非完全正確。因為不管我們採取什麼樣的坐姿或坐多長時間,都不會直接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疼痛。之所以疼痛,是由於久坐引起的腰椎錯位,刺激到了坐骨神經,才會出現疼痛。
最適合工作和學習的坐姿
很多學生的家長找到我,說自己的孩子經常腰痛、背痛的,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呢?我建議這些孩子多練習脊椎保健操,同時還要保持正確的坐姿。此外,經常使用電腦的上班族,也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坐姿。
正確的坐姿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保護脊椎的正確坐姿就是坐在坐骨上。坐骨在髖骨的後下部,當我們坐在坐骨上時,骨盆是居中平衡的,連帶著腰椎也能處於居中的位置,使得上半身能維持腰背挺直的良好姿勢入座。
那具體怎麼坐呢?我告訴大家,非常簡單,就是保持「3個90度」。即腰部與雙大腿保持90度,雙大腿與雙小腿保持90度,上臂與前臂保持90度。這樣坐最適合學習和工作了。
很多人由於習慣了以前的姿勢,一坐下去就又回到斜靠在椅背上的懶散姿勢,這多是因為你的軀幹部位肌力不足造成的。你可以試著在兩膝之間夾一張紙或一塊紙板,以訓練大腿內側肌群及軀幹部位肌群的肌力。
在坐的時候,前面我就強調過,不要老是一個姿勢不動,即使你這樣的姿勢很標準,也要在半小時左右起來活動活動。如果工作和學習需要長時間坐著,最好在腰後面加個軟靠墊,以保持腰背的自然生理弧度;或者換個有扶手及椅背較高的椅子,這樣可以幫助你久坐時仍能維持正確坐姿。此外,還要堅持練習全套的脊椎保健操。
最適合在炕上的坐姿
北方農村的朋友都是坐或睡在火炕上,最常見的坐法就是盤腿坐。採用這種坐姿時,上身習慣向前屈,兩手和肘部放在大腿上,這種姿勢對腰椎壓力很大,容易損傷腰部。因此,這種盤腿坐是很不科學的。
最好的坐炕姿勢是什麼呢?可採取腰背部墊靠背墊後靠牆正坐,或腰背部靠牆正坐後一側腿屈膝位,這樣可以減輕腰椎的負荷。
老人們常教育我們:「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這裡的「相」,就是姿勢。要養成一個好的坐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們從餐桌前的坐、看電視的坐、電腦前的坐、乘車的坐、乘船的坐、乘飛機的坐中一點一滴地「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