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序列預測的深度學習:電力負荷案例

2021-01-14 人工智慧學術前沿

在這項工作中,我們調查和實驗評估了應用於短期負荷預測問題的最相關的深度學習模型,為該領域最優解的標準化評估和識別鋪平了道路。重點介紹了三大類模型,即遞歸神經網絡、序列對序列結構和最近發展起來的時態卷積神經網絡。


本文的主要貢獻總結如下:

1.一個全面的評估。本調查全面調查了智能電網文獻中已知的深度學習體系結構,以及新近出現的適用於電力負荷預測的新型深度學習體系結構。

2.遞歸神經網絡的多步預測策略比較:我們研究並比較不同的預測策略如何應用於遞歸神經網絡。據我們所知,這項工作還沒有做的深遞歸神經網絡。

3.相關的績效評估。據我們所知,本研究首次對最相關的深度學習架構進行了系統的實驗比較,以解決單個電力需求和總體電力需求的負荷預測問題。應該注意的是,所設想的體系結構是領域獨立的,因此可以應用於不同的預測場景。

圖1:使用滑動窗口方法將預測問題框定為監督機器學習問題。目標信號s分成多個輸入輸出對(xt, yt)

圖2:(左)一個簡單的RNN,只有一個輸入。黑盒子表示延遲算符,它導致公式6。(右)展開後的網絡。注意,這個結構讓人想起一個(深度)前饋神經網絡,但是在這裡,每一層都被限制共享相同的權值。hinit是網絡的初始狀態,通常設置為0。

圖3:一個簡單的ERNN塊與一個細胞實現78矩陣方程連接: 通常φ(·)是雙曲正切。

圖6:帶有通用遞歸神經網絡的seq2seq(編碼器-解碼器)結構,用於編碼器和解碼器。假設教師強制訓練過程,解碼器中的實線表示訓練階段,虛線表示預測過程中的數值路徑。

圖12:(右)IHEPCdataset一天內所有模型的預測性能。圖像的左邊部分顯示了作為輸入的測量值的一部分,而右邊多行表示不同的預測值。(左)最佳模型的預測(grui - mimo)與實際測量值之間的差異。這條線越細,預測結果就越接近真實數據。

表5:個人家庭用電數據集結果。每個模型的平均得分(±1個標準)。偏差)來自10個重複的訓練過程。

圖13(右)GEFCom2014dataset一天內所有模型的預測性能。圖像的左邊部分顯示了作為輸入的測量值的一部分,而右邊多行表示不同的預測值。(左)最佳模型預測值(LSTM-Rec)與實際測量值的差異。
這條線越細,預測結果就越接近真實數據。

表6:無外生變量的GEFCom2014結果每個模型的平均得分(±1個標準)。偏差)來自10個重複的訓練過程。

對於每一個被考慮的模型,都提供了一個架構描述,以及關於如何實現多步提前預測的技術討論。此外,還對不同的預測策略進行了討論和評估,確定了每種策略的優缺點。評估已經在三個真實的用例上進行了,這三個用例涉及兩個不同的負荷預測場景。實際上,一個用例處理來自單個家庭的數據集,而其他兩個用例處理代表幾個聚集的米的負載曲線的預測,這些米分散在廣闊的區域內。摘要將遞歸神經網絡應用於短期負荷預測的研究結果表明,簡單的神經網絡與門控網絡(如GRU和LSTM)進行綜合負荷預測的效果相當。因此,ERNN提供的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可能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因為它可以減少訓練時間,而不會對預測精度產生顯著影響。與此相反,單戶電力負荷預測存在顯著差異,門控網絡優於Elmann網絡,說明門控機制可以更好地處理不規則時間序列。序對序模型已被證明在負荷預測任務中是相當有效的,儘管它們似乎在性能上不如rns。一般來說,我們可以說seq2seq架構並不代表負荷預測的黃金標準,因為它們在其他領域,如自然語言處理。除此之外,對於這一系列的架構,我們注意到教師強迫可能不是針對短期負荷預測任務培訓seq2seq模型的最佳解決方案。儘管在收斂方面比較困難,自由運行模型學會處理自己的錯誤,避免培訓和測試之間的差異,這是教師強迫的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結果表明,進一步研究使用中間解決方案(如professor forced)訓練的seq2seq模型的能力是值得的。最後,我們評估了最近開發的時域卷積神經網絡,它在負荷預測任務中表現出令人信服的性能。因此,我們堅信在考慮的領域中採用這些網絡進行序列建模是非常有前途的,甚至可能在這一領域引入一個重要的進展,這對於未來智能電網的發展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電力負荷是什麼意思?計算單位是什麼?為什麼要進行負荷計算?
    電力負荷是指發電廠或電力系統中,在某一時刻所承擔的各類用電設備消費電功率的總和。單位:KW,在實際運行工作中我們經常用電流來表徵負荷。樹上鳥教育電氣設計師在線教學網絡課程!電力負荷分類:按發、供、用關係分類,分為用電負荷、線路損失負荷、供電負荷、廠用負荷、發電負荷。
  • ...寧波電網冬季負荷首破1500萬千瓦,電力供需整體處於平衡狀態
    1月7日上午10時27分,寧波電網冬季用電負荷達到1584.42萬千瓦,較2019年冬季最高負荷1295萬增長22.3%,創歷史新高。連日來,寧波寒潮接踵而至,最低氣溫降至零下五度,電採暖負荷急劇增加。
  • 國網冀北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全力保障復工電力供應
    人民網石家莊2月20日電 2月18日上午,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清晰顯示著:冀北電網負荷1589萬千瓦,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7.67%。 受疫情影響,冀北用電負荷持續低位運行,這給電網安全運行帶來巨大挑戰。
  • 科學家找到深度學習基因組學應用的一頂「黑帽子」—新聞—科學網
    其中,DNN基於順式序列特徵和樣品特異的RNA結合蛋白表達水平特徵來預測差異剪接的結果;而BHT則通過整合實驗樣品測序數據本身和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先驗概率來推斷差異剪接的結果。 研究者在論文中強調稱,與其他計算方法不同的是,在DARTS計算框架下,DNN不僅通過順式序列特徵來預測可變剪接的結果,而且還將樣品中RNA結合蛋白的表達水平整合進了RNA可變剪接結果的預測中,增加了預測參數的維度。
  • 從引擎聲音預測車輛故障,深度學習開始識別通用聲音
    3DSignals公司提供的服務主要基於「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人工智慧技術,利用AI來分析故障機器的噪聲並進行早期預測。目前,3DSignals公司已經開始與一些歐洲汽車製造商探討利用該技術檢測汽車潛在故障的可能性。此外,3DSignals甚至還看中了未來無人駕駛計程車的市場,已與一些公司探討了使用該技術自動檢測無人駕駛計程車潛在故障的前景。
  • 中國電力新聞網
    迎峰度冬丨孟州供電公司迎戰初雪保供電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0-12-02 10:08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陳歡歡 報導 12月1日,孟州地區迎來今冬第一場雪,氣溫降至-1℃-4℃,為確保廣大電力客戶溫暖度冬,國網孟州市供電公司主動作為,對轄區供用電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紅外測溫,併入戶走訪,延伸服務渠道,及時解決企業用電需求,開啟「N+1」模式精心為度冬用電保駕護航
  • 深度學習自動前端開發:從草圖到HTML只需5秒 - 機器之心Pro
    像 Facebook 這樣的大公司有著讓整個團隊專注於設計流程的人力,改動可能需要幾周的時間,並涉及到多種利益相關者;而小型企業就沒有這樣的資源,因此其用戶界面可能受到一些影響。我在 Insight 當中的目標是使用現代深度學習算法大大簡化設計工作流程,並使得任何規模的公司都能快速地創造並測試網頁。
  • 深度學習挑戰長期天氣預報難題,最早提前一年半預測厄爾尼諾
    中韓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利用深度學習方法,搭建了一個針對厄爾尼諾的統計預測模型,最早可在一年半前對該現象做出預測,突破了以往長時期預測的難題。厄爾尼諾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持續變暖的現象。
  • 機器學習遇見生物學:詳解蛋白質摺疊預測中的算法
    幸運的是,由於基因測序成本的快速降低,基因組學領域的數據非常豐富,對應的序列的數量也在呈指數增長。圖 2:蛋白質序列數目變化(圖源:https://bair.berkeley.edu/blog/2019/11/04/proteins/)因此,在最近幾年中,依賴於基因組數據的用於預測問題的深度學習方法變得越來越流行。
  • 甘肅省新能源負荷佔比和風電發電量均創歷史新高
    本網訊 記者今天從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獲悉:1月8日12時58分,甘肅新能源出力達1304萬千瓦,佔總發電出力的50.64%,佔總用電負荷的85.01%,創歷史新高。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大範圍寒潮過境取暖及復工復產工商業用電負荷增加,各地區用電負荷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全國電力供應總體偏緊。甘肅省調統籌安排,提前部署,在保證全省電力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全力支援湖南及中東部地區電力供應。同時為了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甘肅公司積極探索,精準施策。一是持續強化電網網架結構,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靈活運用省內各類消納手段,全力提高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 準確率超90%、1秒發出報警:百度飛槳讓電力巡檢更快更準更輕鬆
    眾所周知,深度學習技術堪稱人工智慧的「底座」,在各大傳統產業上也有著巨大的潛力尚待挖掘。5月20日,由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與百度聯合主辦的「WAVE SUMMIT」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召開,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攜手國家電網和山東信通,打造的電網智能巡檢方案作為典型案例亮相,向觀眾展示了深度學習如何在工業領域實現落地。
  • 深度揭秘瑜伽體式序列編排的基本原則,建議收藏!
    掌握排序的微妙技巧需要花費多年的時間學習,但你還是可以學習一些基本的構建模塊,這些基礎知識可以讓您學習編排自己的序列,並自信地在家練習。編排自己的家庭序列的最好方法是是使自己熟悉可以以多種方式修改的基本模板,下面,將介紹由八個姿勢類型組組成的瑜伽序列的構建模板:打開姿勢,拜日式,站立姿勢,倒立,後彎,扭轉,向前彎曲和閉合姿勢,以攤屍式結尾。
  • 深度學習如何大規模產業化?百度CTO王海峰最新演講深度解讀 | CNCC...
    回顧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階段有很多分類維度,我理解大概可以歸結為:最早期更多都是在用人工的規則,我26年前進入這一行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用人工規則來開發機器翻譯系統;後來逐漸開始機器學習,尤其是統計機器學習,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佔主流地位,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帶來了很多應用產業的價值;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子方向,現在,深度學習逐漸成為新一代人工智慧最核心的技術。
  • 31種電力違章79個案例,全是典型案例,收藏!
    電力生產是一個高危行業,在全國範圍內電力生產人身事故一直沒有杜絕。  案例3  事故案例1:某輸電管理所對某35kV線路停電登檢,其中一段  案例24  事故案例24:10kV線路發生故障,搶修人員在臺變進行檢查,臺變高壓側A、C兩相是從電源側引出,帶電;B相是從負荷側引出,不帶電。
  • Nat Methods:計算神經網絡驅動下一代「蛋白質預測技術」的誕生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如今,由哈佛大學George Church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創建了第三種工程化蛋白質的方法,該方法利用深度學習直接從其胺基酸序列中提取蛋白質的基本特徵,而無需其他信息。該方法可穩健地預測天然的,以及從頭設計的蛋白質的功能,並將電腦程式代替費時費力的人力實驗,與現有方法相比,該新方法可將成本降低兩個數量級之多。
  • 耶魯大學研究員:比特幣價格受時間序列動量效應影響
    金色財經 8月9日消息 根據耶魯大學的官方聲明,來自耶魯大學的金融專家們提出了一個影響因素系統來預測主流加密貨幣的價格走向趨勢。在研究過程中Tsyvinski和Liu發現,加密貨幣不涉及到絕大多數普通股市場,也不與貨幣、大宗商品和宏觀經濟等和收益因素掛鈎,他們認為「加密貨幣的收益可以根據加密貨幣市場的一些特定因素進行預測。」研究者認為,「強烈的時間序列動量效應」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 天津大學、東京大學等研究:用深度強化學習檢測模型缺陷
    新智元專欄作者:段義海【新智元導讀】天津大學多智能體與深度強化學習實驗室與東京大學、日本 AIST 研究所合作的一篇論文,提出利用深度強化學習方法來檢測信息物理系統(CPS)模型中的缺陷。與傳統方法相比,深度強化學習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夠通過更少次的模擬實驗找出系統的缺陷。
  • 【搶先看】《浙江電力》2020年第9期目錄及重點關注文章
    杭州市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杭州 310012;2.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自動化學院,杭州 310018)摘 要:目前配電網無功優化中多採用前推回代法進行潮流計算,並基於雅可比矩陣進行靈敏度分析來確定配電網無功補償點。但這種方法計算的是系統基礎潮流節點的靈敏度值,受電力系統潮流方程的非線性特性影響,選出的點容易集中在重負荷支路。
  • 深度學習把機器人變成「垃圾清道夫」:百度飛槳與金漉科技的故事
    好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的介入,正在改變這一現狀。  5月20日,由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與百度聯合主辦的「WAVE SUMMIT」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召開,除了技術升級與產品更新之外,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還展示了各行業的典型落地案例,其中,金漉科技的案例最接地氣,也與時下社會民生關注的某個熱門話題有關——「垃圾分類」。
  • 英語學習向低齡階段發展 負荷明顯畸重
    調查顯示,接近九成(89.74%)的家長認為當前英語學習的熱潮給學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僅一成的家長覺得沒有不利的影響。就不利影響最突出的表現而言,持「對國內生活和工作幫助不大卻浪費時間和資源」觀點的家長最多,佔39.50%;認為「不重視母語學習,影響中文素養」的家長次之,佔20.76%;「英語學習的課業負擔過重」「滋生對英語的厭學情緒」分別為14.56%和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