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挑戰長期天氣預報難題,最早提前一年半預測厄爾尼諾

2021-01-07 澎湃新聞

中韓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利用深度學習方法,搭建了一個針對厄爾尼諾的統計預測模型,最早可在一年半前對該現象做出預測,突破了以往長時期預測的難題。

厄爾尼諾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持續變暖的現象。其可能造成極端氣候和生態系統破壞,例如發生暴雨洪澇、山洪地質災害、颱風、高溫熱浪、乾旱、強對流天氣以及城市內澇等等。

由於傳統天氣預報很難對一年後的情況做出準確預測,厄爾尼諾的長期預測一直是個難題。

上述研究中,Yoo-Geun Ham等三位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深度學習模型用以預測厄爾尼諾事件。通常,深度學習模型需要大量訓練數據,而預測所需的全球海洋溫度分布情況觀測數據最早只能追溯到1871年。這意味著,以一個日曆月為樣本單元,研究人員可用的樣本數量少於150個,難以滿足模型訓練要求。

為了規避有限觀測數據的影響,研究人員使用了遷移學習的方法。

他們首先在歷史模擬數據上訓練卷積神經網絡,再遷移至1871年至1973年的氣候數據上訓練,最終在1984年至2017年的氣候數據中進行測試。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表示,與當前所使用的預測方法相比,他們算法模型能更準確且更早地預測厄爾尼諾事件,最早可提前一年半。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稱該模型可以預測厄爾尼諾事件是否起源於太平洋中部或東部,並識別厄爾尼諾發生前海面溫度的變化。

根據國家標準《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GB/T33666-2017),1950年以來總共發生了19次厄爾尼諾事件,其中8次弱厄爾尼諾事件,11次中等強度及以上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成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自然因素,赤道信風、地球自轉、地熱運動等都可能與其有關;二是人為因素,例如,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暖,也是形成厄爾尼諾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分鐘級天氣預報產品來了!可預測哪條街道幾時幾分下雨
    天氣預報總感覺不準?多變的天氣常讓我們猝不及防,而惡劣天氣還會導致氣象災害。每年一到雨季,持續的降雨會使得內澇災害頻發,甚至會導致山洪,讓「看海模式」「滴滴打船」紛紛上線。雖然有些情況可提前預警,但現有公眾氣象服務,沒有辦法提供更精準預測。市場急需一種更精細化的氣象預報來防災減災,這讓氣象專業出身的念國魁更是感同身受。
  • 最強厄爾尼諾來了 83年陝南洪水就與厄爾尼諾有關
    1983年陝南洪水就與「厄爾尼諾」有關  陽春4月,西安陽光明媚,年輕人穿上了春裝,而就是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記者來到了省氣象局,與首席預報員田武文談起了一個沉重的話題——足可以帶來毀滅性災難的厄爾尼諾異常天氣。今年是近500年來厄爾尼諾現象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重的一年。
  • 野生動物種群變化都能預報?科學家:只要數據足,比天氣預報還準
    當厄爾尼諾來臨,溫暖的太平洋海水就會成為氣候變化的推動引擎,科學家們就能預料到美國南部會降下季節性大雨,亞馬遜會出現乾旱。這些截然相反的極端天氣,對人們有著巨大的影響,由於最近幾十年收集的天氣數據越來越充足,天氣預報會變得越來越準確,人們也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去應對極端天氣。
  • 新晴天氣推出40日天氣預報功能
    近日,新晴天氣APP上線40日天氣查詢功能,40日天氣數據以日曆形式呈現,並在日曆上清晰標註降雨、高溫等天氣狀況。 新晴天氣作為國內知名天氣查詢軟體,目前已擁有超3億用戶,支持國內外2.5w+城市天氣預報信息,能準確定位至小區街道及時推送天氣信息,預測幾點幾分下雨下雪。
  • 何時下雨幾點颳風 南信大智慧氣象讓天氣預報更精細
    團隊技術人員正在介紹產品中國江蘇網3月22日訊(記者 羅鵬)雷暴、龍捲風等災害性天氣因突發性強,破壞力大,極易對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危害。而源於其突發性極強的特點,導致預報及防禦都來不及。不過,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科學技術研究院自主創新開發的「基於機器學習的雷暴大風識別」等智慧氣象技術,將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隨著3月23日「世界氣象日」的到來,今天南信大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研究院研發的一系列氣象新技術和新產品進行了介紹。
  • 厄爾尼諾逞兇,40℃+將成常態!連續高溫7個月...
    而氣象學家說了,是受「聖嬰」厄爾尼諾的影響!但現在還只是10月初,在接下來的半個多月裡還會出現陣雨天氣。雖說,厄爾尼諾通常出現在冬季,但澳洲卻將在夏天迎來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據Saunders預測,未來七個月澳洲將出現高溫天氣,10月至明年4月的最高氣溫,將遠遠超過往年均值
  • 氣象局就4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5月上旬天氣展望等答問
    4月13日,中國氣象局召開2015年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傳達學習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汪洋副總理關於防災減災的重要批示精神,聽取各單位汛期氣象服務準備情況匯報,對國家級單位汛期氣象服務工作進行再檢查、再動員、再部署。
  • 今年汛期,天氣預報真的不準嗎,為什麼會這樣?
    俗話說得好,做得多錯的多,預報精度、要素、時限要求的增多,必然意味著誤差點更多,給人的感覺是天氣預報更不準,實際上天氣預報是在進步。二、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超級計算機模式的預報精度下降。你沒看錯,新冠疫情會影響天氣預報。
  • 美國人為什麼用土撥鼠來預測天氣?
    直到大約60年前,人類才得以通過看電視上的天氣預報來預知天氣。在有美國氣象播報員阿爾·洛克之前,巴比倫人是通過觀看雲體形成來預知天氣的;在公元前300年,中國人將一年分成24個節氣,每個節氣都有各自獨特的氣候模式。
  • 天氣預報為什麼會有誤差?
    受訪對象:廣州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李懷宇預測科學不可能完全準確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天氣預報為什麼會有誤差?李懷宇:天氣預報屬於預測科學,從科學規律講,預測科學不可能完全準確或者永遠準確,天氣預報同樣如此。
  • 氣象局就4月天氣氣候特徵等答問
    二、「五一」小長假天氣及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三是汛期氣象服務部署和前期工作情況,四是回答記者提問。下面有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發言人張祖強先生來介紹2016年4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5月上旬天氣情況。
  • 時間序列預測的深度學習:電力負荷案例
    在這項工作中,我們調查和實驗評估了應用於短期負荷預測問題的最相關的深度學習模型,為該領域最優解的標準化評估和識別鋪平了道路。重點介紹了三大類模型,即遞歸神經網絡、序列對序列結構和最近發展起來的時態卷積神經網絡。本文的主要貢獻總結如下:1.一個全面的評估。
  • 最牛動物天氣預報員:土撥鼠預報準確率39%
    這個傳統最早起源於歐洲的民間傳說。這裡不得不強調一點,國家的氣候數據中心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土撥鼠預測天氣的準確率只有39%。因而它們的預測只能作為一種參考。瓢蟲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瓢蟲隨處可見。它們對季節性的氣候變化異常敏感。瓢蟲是一種冷血生物,一旦氣溫達到12-13°C,它們便會聚作一團。因而有人把它們作為氣溫回升的指南。
  • 科普|天氣預報為何越來越準?
    大氣觀測網不僅是國家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所必需的資料。大氣探測也是我國大氣科學的重要分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大氣探測正處於向大氣綜合觀測發展。並且,地面氣象要素實現自動觀測,高空探測站使用L 波段探空系統和國產GPS 探空系統,建成了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監測網,飛機氣象觀測和地基遙感探測系統發展迅速,全國雷電監測網初步建成,農業氣象觀測站網正在優化調整,氣象應急移動觀測系統發展迅速,以及氣候觀測系統建設得到大力推進。這個系統不僅為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和災害監測提供了觀測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了資料支持。
  • 天氣預報可以「摸」?麻煩讓讓我要試!
    但它真的是會颳風會下雨的天氣預報機它的設計者Ellie Zeng背後的想法就是讓你可以閱讀天氣 或者感受天氣這個概念聽起來很有趣哦這款天氣預報機連接了網絡可以隨時取得天氣資訊詳情設計採用了強大的模擬技術為你還原天氣的真實狀況機身下半部分採用中空式設計當我們把手放置在該區域
  • 氣象專家解讀罕見天氣
    對此,記者採訪湖南省氣象臺國家級首席預報員周慧、湖南省氣候中心氣候預測首席專家謝益軍、湖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陸魁東多名專家深度解讀,分析罕見天氣緣由,並針對農事進行了相關提醒。歷史罕見的持續低溫陰雨寡照天氣記者:湖南冬季以來的天氣情況如何?與往期相比有何特點?
  • 3名氣象專家解讀湖南最近天氣
    持續低溫陰雨寡照天氣的成因是什麼?與此同時,一張顯示未來40天湖南全是雨天的天氣預報圖在網上廣為流傳,該圖可信與否?針對市民關切的問題,湖南省氣象臺國家級首席預報員周慧、湖南省氣候中心氣候預測首席專家謝益軍、湖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陸魁東開展深度會商並向公眾進行詳細解讀。
  • 厄爾尼諾現象回歸,全球變暖或讓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從2019年11月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在接下來的5個月中,Nino 3.4指數平均滑動值都在0.5℃左右。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自1900年以來,科學家記錄到的厄爾尼諾事件至少發生了30起。在2019年就有多項研究表明2020年下半年極有可能爆發厄爾尼諾事件。
  • 從引擎聲音預測車輛故障,深度學習開始識別通用聲音
    近日,一家位於以色列薩瓦村(Kefar Sava, Israel)的初創公司3DSignals提出了一個新想法:利用人工智慧(AI)「傾聽」機器發出的故障預警性信號,在機器崩潰之前就能提前預警。3DSignals公司提供的服務主要基於「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人工智慧技術,利用AI來分析故障機器的噪聲並進行早期預測。
  • 厄爾尼諾對陝將有哪些影響?83年陝南洪水與其有關
    據了解,此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其強度均超過1997/1998年、1982/1983年兩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成為自1951年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預計其後續影響將持續加強,引發各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風險不斷增大,極可能導致今夏我國南方地區和我省中南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同時引發北部出現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