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西方人會將蝙蝠當成惡魔?吸血鬼傳說是怎麼出現的?

2020-12-05 六甲番人

在東西方人的眼中,蝙蝠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別,雖然馮夢龍《笑府》有一短文《蝙蝠》根據蝙蝠的身體特徵將其比喻卑鄙無恥的人,諷刺他們沒有立場,經常根據需要而改換身份,但大多數情況下,蝙蝠還是以吉祥的身份存在,比如年畫《五福臨門》就有幾隻蝙蝠,取「蝠」、「福」諧音來象徵幸福,不過在西方人眼中,蝙蝠顯然是醜陋的,尤其是吸血蝙蝠,就被普遍借指為吸血鬼。

從形態特徵而言,蝙蝠看似鳥類,有翼會飛,但實際上蝙蝠卻屬於哺乳動物,並有專門的分類,叫翼手目動物,蝙蝠的翼也不同於鳥類的翅膀,是由前肢演化而來,翼膜原是爪子之間相連的皮膚。

大蝙蝠一般會採集果實或花蜜為食,但小蝙蝠則喜歡吃魚、青蛙、昆蟲,其中吸血蝙蝠只吸食動物和人類的血液,不能吃別的東西,而其壽命也較長,平均壽命超過12年,也就是說,吸血蝙蝠一生大約要吸食100升以上的血液,此外,吸血蝙蝠還有不同於其他蝙蝠的奔跑能力,它們能在地上悄悄跑到獵物身旁,然後抓附在其背上吸食其血。

蝙蝠是各類傳染病包括嚴重急性呼吸道症侯群(SARS)、亨尼帕病毒以及伊波拉病毒的宿主和傳染媒介,吸血蝙蝠更是傳播狂犬病,西方所謂「狼人」,其實就是狂犬病患者,他們被吸血蝙蝠咬了之後得病出現了各種異於常人的病症,在古代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加上吸血蝙蝠只吸血為生、長壽、醜陋、生活在黑暗處、喜歡偷襲等特點,於是就有了吸血鬼的各種傳說。

19世紀開始,吸血鬼迷信風潮得到空前的發展,不單引起了宗教方面的關注,還有關於吸血鬼的小說和學術研究,比如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託克的小說《德古拉(Dracula)》,就使得德古拉成為吸血鬼的代名詞,此外拜倫、大仲馬、狄更斯等著名作家也寫過相關的作品,到了20世紀,電影又進一步將吸血鬼形象向全世界傳播,包括東亞的日本和中國的香港、臺灣等地,都深受影響,並結合東方文化衍生出「吸血殭屍」。

以上是關於吸血蝙蝠和吸血鬼的介紹,不知您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蝙蝠在西方文化中是惡魔的象徵?
    西方眼中的惡魔代言人不知大家是否有這樣一個印象,西方的鬼怪文化中,滿嘴獠牙的吸血鬼一定是最典型的,而恰好,龐大的蝙蝠家族中,恰好有幾個「不爭氣的敗類」以動物的鮮血為食,再加上蝙蝠晝伏夜出的習性以及那猙獰的外表,沒有「找諧音」習慣的西方人自然對蝙蝠喜歡不起來。
  • 中國的「狐狸精」和西方的「蝙蝠吸血鬼」
    早期,中國只有狐狸精的傳說,後來,受關外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薩滿教「萬物有靈」的影響,「狐仙」的靈異觀念漸漸大眾化,最後「狐狸精」和「狐仙」兩種觀念互相影響,互相嫁接,基本上合二為一,人們也不再糾結於二者區別。所以到清代,狐狸已成了各種鬼怪小說最普遍,最靈異的動物:如《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等,狐狸,無一不是書中最主要的「靈異動物」。
  • 蝙蝠在中國古代是福氣的象徵,為何在西方人眼裡,卻是惡魔的代表
    比如「五福臨門」,就是將五隻蝙蝠圖案結合在一起,寓意「長壽、富裕、健康、好善、名譽」。比如,畫面上從盒中飛出五隻蝙蝠,就表示「福和合」,寓意主人「幸福、進祿、增壽、添喜、生財」。再比如,一童子捉蝙蝠放到瓶中,寓意「平安五福」。還有,人們將蝙蝠圖案掛在神位旁邊,寓意「福氣臨宅」。在大門兩邊掛上蝙蝠,則表示雙福臨門。
  • 蝙蝠很醜,為何古人卻那麼喜歡它?西方人又是怎麼看待它的?
    「蝙蝠就是老鼠中的空姐」誠然,這兩者都很醜,也長得有點像,但它們卻是毫不相干的兩種動物。「蝙蝠是鳥類」不好意思,又錯,蝙蝠雖然會飛,但不屬於禽類,而且和鳥類也打不上八竿子關係。,所以給你一張醜臉,看你怎麼去嘚瑟。
  • 惡魔與洪福——中外文化中的蝙蝠
    女巫與蝙蝠在吸血鬼的傳說中,蝙蝠還是吸血鬼的化身與西方文化不同,中國文化的語境中的蝙蝠雖然偶爾有差評(如曹植《蝙蝠賦》),但更多的時候是以吉祥物的面目出現的。清人孟超然所撰《亦園亭全集·瓜棚避暑錄》卷下云:「蟲之屬最可厭莫如蝙蝠,而今之織繡圖畫皆用之,以與『福』同音也。」魯迅《談蝙蝠》也說:「(蝙蝠在中國有好的名譽)這也並非因為他吞食蚊虻,於人們有益,大半倒在他的名目,和『福』字同音。
  • 從英雄弗拉德蛻變至吸血鬼德古拉,西方人為何對吸血鬼痴迷不已?
    不僅對罪人、戰俘的刑法十分殘忍,對自己國家的貴族、百姓也毫不手軟,酷愛將人釘在尖樁上,利用殘暴的穿刺之刑鞏固權威。他的這些特徵使得他成為很多作家心中最合適的吸血鬼人物原型,他強大、勇猛卻又嗜血殘暴。布拉姆·斯託克寫作吸血鬼的時間還不是吸血鬼文化最盛行的年代,吸血鬼文化最盛行的時期應當是18世紀。
  • 恐怖生物「吸血鬼」
    但真正現代意義下吸血鬼形象的建立,來自於18世紀時對東歐地區口頭流傳的民間傳說進行匯總編輯出版。在這些傳說中,吸血鬼指的是死後能夠從墳墓裡爬出來吸血的屍體。在醫療不發達的條件下,有些沒有真正死亡,只是休克了的人被下葬,後來在甦醒的時候或者復活又動起來,被當成不死的存在。
  • 蝙蝠和老鼠有親緣關係嗎?老鼠吃了鹽會變成蝙蝠的傳說從何而來?
    傳說不是真相,但也有存在的意義東西方傳說中的蝙蝠形象完全不同,在我國,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會用蝙蝠和壽字或壽桃組合,寓意「五福捧壽」「福壽雙全」,或者用倒掛的蝙蝠寓意「福到」。而在西方,蝙蝠往往與厄運、邪惡、黑暗相關,還由此產生了吸血鬼傳說。由此可見,音近或形似是傳說的主要來源之一,而傳說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以訛傳訛。
  • 東西方文化中的蝙蝠象徵意義為何不同,病毒宿主的它為何沒有滅絕
    在傍晚的時候蝙蝠會飛出來捕食蚊蟲和昆蟲,顯然是有利於人類的。蝙蝠的長相很像十二生肖中的鼠,崇尚天幹地支的古代認為蝙蝠是福和壽的代名詞。古代的五福臨門和福壽萬代的圖案中,就有蝙蝠的雕像和服飾。 蝙蝠糞便還是名貴的中藥夜明砂,在《本草綱目》等典籍中記載,蝙蝠的藥效包括治久咳,瘧疾,淋病,驚風,目翳,瘰癧,金瘡等疾病。
  • 劃重點,吸血鬼跟殭屍的四大根本區別!
    他們以人血為食,晝伏夜出,存活幾百上千年。西方稱之吸血鬼,東方則叫作殭屍。關於吸血鬼和殭屍的區別,談論過的人很多,五花八門,卻沒有一種辨別分明,一二三四的論述。作為一個吸血鬼資深愛好者,本男爵今天就具體跟大家來探討一下。具體而言,有4大根本區別!
  • 又醜又萌的樂高吸血鬼:樂高節日套裝40203吸血鬼與蝙蝠圖文評測
    他的整體大量使用了各種黑色零件,想讓人感受它那種恐怖氣息,當然我手裡的這個呆呆醜醜的吸血鬼並沒那麼兇吧!提到吸血鬼我們也能聯想到古堡裡會飛出一群黑壓壓的蝙蝠,那麼我們這套方頭仔它也搭配了一隻它看起來還挺可愛,它的翅膀還能忽煽忽煽的動兩下子。吸血鬼的裝扮是一身黑色燕尾服,禮服衣領這裡用到這種特有的零件領兩邊向上感覺很挺拔。
  • 吸血鬼也有社交壓力,沒有朋友的蝙蝠可能會餓死
    一場全球性的疫情將蝙蝠推上風口浪尖,蝙蝠在人類眼中是個不討喜的動物:相貌醜陋、行蹤詭異、傳播疾病,而最傳奇的就是「吸血鬼」的傳說。所以朋友們不用擔心,咱們國內是沒有蝙蝠會來吸你的血的。事實上,跟傳說中兇狠殘暴的吸血鬼不同,吸血蝙蝠的生活其實並不容易。吸血蝙蝠的體型很小,身長不足10釐米,體重不超過100克。而它們面對的「食物來源」是體型遠比自己大的動物,所以覓食時要異常慎重。
  • 夢見蝙蝠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蝙蝠好不好?
    夢見蝙蝠有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者的主觀想像,請看下面由小編幫你整理的夢見蝙蝠的詳細解說吧。  周公解夢夢見蝙蝠  蝙蝠主災。蝙蝠只在夜晚出來活動,象徵著災難。對於西方人來說,蝙蝠是一種可怕的動物,作為一種夜間動物,它可以象徵與早期的創傷性經歷有關的潛意識內容。另一方面,蝙蝠也可以象徵直覺的智慧。
  • 選一個室友,萬聖街公寓1031室,惡魔、吸血鬼、天使、狼人等
    這樣可愛的西方神仙妖怪,如果選一個和你做室友,你會選誰呢?大家好,我是阿強。可愛的小惡魔泥泥尼爾.鮑曼,是一隻來自澳大利亞的惡魔,他的原型是一隻長了惡魔尾巴的山羊。在朋友吸血鬼艾勒的幫助下,住進了萬聖街1031室。他雖然是一隻惡魔,但是卻內心善良,同時他酷愛中國的文化,所以他現在學習於萬聖街成人大學的畜牧專業。
  • 為何西方的神話故事裡,經常出現馬鞭草?它有什麼特殊的功效嗎?
    筆者第一次聽到「馬鞭草」這個名字,是在美劇《吸血鬼日記》中。電視劇裡,這種植物,是吸血鬼的剋星。只要沾上那麼一丁點兒,吸血鬼就會非常痛苦。而古埃及人對馬鞭草,有個特別的稱呼,叫做「伊西斯之淚」。為何西方的神話故事裡,經常出現馬鞭草?它有什麼特殊的功效嗎?1.「此花非彼花」如果打遠看去,人們很難區分出馬鞭草和薰衣草這兩種植物。
  • 全球十大「惡魔」動物:魔鬼蝙蝠兇猛暴躁(組圖)
    惡魔蠕蟲  2011年6月份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地下數英裡處發現一種「惡魔蠕蟲」,這是迄今發現棲息地最深的物種。這種地下蠕蟲的學名是「Halicephalobus mephisto」,是以《浮士德》中惡魔靡菲斯特而命名的。這表明地下棲息環境生存著大量未知生物系統。
  • 為什麼在西方神話中,惡魔的象徵是山羊?
    西方惡魔的概念,主要出自基督教的設定,並且惡魔經常和一種動物聯繫起來,這種動物就是山羊,在西方文化中,山羊被視為惡魔的象徵,比如基督教著名的惡魔之一巴弗滅,就是典型的山羊頭惡魔形象。縱觀西方的惡魔形象,或多或少都具有山羊的特徵,山羊角、羊蹄等等。甚至最大的惡魔撒旦也會附身在山羊身上。
  • 蝙蝠:中國古人的吉祥物
    蝙蝠在西方民間是「吸血鬼」的化身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對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如西方民間視蝙蝠為魔鬼、巫婆、吸血鬼的化身,對其十分厭惡,而中國人則視蝙蝠為「福」的象徵,稱之為「天蝠」、「仙鼠」、「福鼠」,對其青睞有加。
  • 狂吠的狼人,邪惡的吸血鬼,它的肆虐激發了民間傳說
    這種「超自然力量」將兇猛的「動物性」傳給了人,把人變成了可怕的怪物。他在1998年發表於《神經學》(Neurology)雜誌上的文章中分析到, 面部痙攣、聲音扭曲、畏光、怕水、性慾過強這些關於吸血鬼的描述都能與臨床上狂犬病人的症狀對應起來。研究還提到了傳說中吸血鬼對於大蒜和鏡子的強烈反應,他認為這些描述也可以用狂犬病的 神經過敏來解釋。
  • 蝙蝠救援組織發布了可愛的蝙蝠照片,以展示它們實際上是多麼無害
    蝙蝠大多出沒與黑暗之中,因其長相醜陋,又攜帶有大量病菌,很少受人們所待見。當我們的屋簷下出現蝙蝠時,很多人都會採取極端手段來對付它們。在西方神話裡蝙蝠更是吸血鬼和惡魔的化身,就連在一些動畫片裡,蝙蝠也往往被渲染成絕對的大反派(蝙蝠俠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