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死後差點被鞭屍:挑釁君權的命運?

2021-01-10 楊梅的自信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中)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2223,閱讀約5分鐘

君權與互權之爭,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屢見不鮮。有時相互的權力超過了君權,結果就是權貴當道。有時君權超過相對權力,即君權威嚴。前者以唐代長孫無忌為代表,後者以康永乾幾代皇帝為代表。明代著名權臣張居正就是其中之一。他生前權力很大,死後卻因為挑釁君權而遭到鞭打。

張居正雖是權臣,但也是能臣,是明代著名的改革家。最突出的改革是實行的「一鞭法」。「一鞭法」的主要措施是以州縣為基礎,統一所有賦稅,包括正稅,附加稅,貢品,中央和地方所需的各種經費以及所有徭役,「合二為一」,始終是一筆收入。而且,為了實行一項變法,對全國所有的土地進行重新清算和丈量,從而損害了吞併大量土地的地主階級和貴族的利益。

但最重要的是,張居正還壓制皇權。張居正被任命為首任輔佐的朝代是明朝萬曆年間。當時萬曆剛剛即位,年紀很小。其母為了保護王位,拉攏權臣,選擇張居正為首任輔佐。張居正剛開始與李太后,萬曆相處融洽。《明史》記載張居正的話:處女母與天子以心姐妹待臣,實與臣異。可見雙方相處融洽。以李太后,萬曆為代表的君權與張居正的權力並不衝突。兩個權力屬於和諧共處階段。

但是,在他開始改革之後一切都變了,因為他在推行改革的同時,也減少了王室的開支,於是就產生了君權與互權的矛盾。比如李太后老家修墓,李太后向朝廷要錢,國家給了2.2萬元。結果李太后太少,要求更多。但張居正卻說:聖母和皇帝將破例。此臣等人大驚,不敢善用。傅孝不犯法,須以禮為之。善雖無盡,必以義斬之。名門之家,不患不富,不識節。富貴而隨禮,富貴才能長久。

也就是說,每次你和皇上要破例的時候,我都很害怕,很擔心,因為你和皇上的所作所為是違背禮制的,是違背天家貴族的。他們最怕的就是你不懂得節儉,這樣會導致亡國。這是直接把太后和皇帝擺上了出軌不孝火的架子。而且還是在訓斥的口吻中,萬曆還年輕,張居正又是他的老師,按照宋明理學的說法,如果張居正教訓他,他也勉強能講得通。然而,李太后雖然年輕,卻佔據了禮制的大系統。他是太后。皇帝不得不向她行禮,打招呼。張居正斥責當朝太后為朝臣。即使他的初心是好的,但他的話太重了,沒有注意上天。

還有一次,李太后要修房子。張居正說,你現在住的房子很好,不用急著裝修。萬曆病時,李太后要祈求上帝。張居正也攔住他說,禁止聖祖開壇。如果開壇,更會驚動先人。直接說李太后有欺師滅祖之嫌,這樣的腔調,這樣的行為,就算李太后為了萬曆皇位勉強忍了下來,但身居高位者卻被臣下斥責嫌棄。他們心裡怎麼會沒有氣呢?張居正死後,李太后搬進自己拒絕重建的宮殿,就是對張居正不滿的最好說明。可見張居正對李太后所代表的君權漠視!。

張居正對萬曆也不客氣。畢竟佔據了老師的大節日。萬曆四年十二月,朱翊鈞欲換新衣。張居正說:過節取暖者數十人。受凍的人中有幾十人。直接教訓萬曆說,「皇帝,你省一件衣服,民間幾十人就能穿上保暖的衣服;你浪費一件衣服,民間幾十人就會被凍住!」紛紛斥責萬曆浪費民財,意思是萬曆排名沒心沒肺,這也是對君權的挑釁!。

然而,在他死後,萬曆雖然為了他連韓都攔了,卻給了上珠國「文忠」的稱號。在中國古代,諡號被尊為「文忠」,代表了統治者對其貢獻的肯定,不愧為最文官。然而,四天後,萬曆對他的肅清運動開始了。張居正生前任命的潘生,被齊明炎彈劾。萬曆讓潘生整整齊齊地做官。不僅如此,官員們進一步直接彈劾張居正。萬曆一改前幾天傷心的態度,下令將聖旨徹底削官,奪去之前所賜的印章和四代詔書,並以起訴書昭示天下,說是斬棺殺死,姑姑免了。其弟為居夷之帥,其子為秀思秀之帥。都在一個煙霧繚繞的地方。

削其官職,爵位,諡號,強奪玉璽,四代御命,充公家室。張居正的弟弟和兒子都被送到了蠻荒之地。他的家人不是餓死就是流放。之後,萬曆迫於官員的輿論壓力,停止了對張居正的進一步迫害。不過萬曆還打算直接把剛死的張居正拉出來鞭屍!張居正是萬曆的老師。被剝奪稱號,已經是莫大的恥辱。萬曆為何連鞭屍都要鞭打?因為張居正的去世,當時以他為首的相權群龍無首,相權分散在官員之間,正是權力交接的時刻。

對張居正的謾罵,是對對方權力的壓迫,是對官員的威懾,是以萬曆為代表的君權與文官集團權力的對抗。所以萬曆之所以選擇如此草率,如此無情的手段辱罵張居正,是因為他不想權力繼續下移!但萬曆在清算張居正的過程中,也不忘罷免他任命的一大批官員。他甚至加大了對李太后行宮修繕的監督力度,張居正生前對此予以拒絕。李太后的態度也從張居正生前聽取建議轉變為高高興興地搬進新宮!。

李太后遷入新宮,顯示了李太后對張氏清算運動的沉默,縱容甚至支持。她是在為萬曆向官員解釋他們奪權的態度和決心。回顧萬曆一次的權力交換,是以張居正為代表的權力向萬曆為代表的君權的轉移。張居正生前因挑釁君權而差點挨鞭子,這也符合中國封建王朝的大趨勢。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

相關焦點

  • 張居正中興大明,與萬曆師徒情深,為何死後抄家差點被開棺鞭屍?
    可是張居正死後,這個中興大明,與萬曆師徒情深的忠臣,卻慘遭萬曆抄家,不僅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而且張居正本人還險些被萬曆開棺鞭屍。張居正身前身後的遭遇反差如此之大,到底是萬曆處心積慮已久,還是被奸人搬弄是非呢?對於萬曆皇帝來說,張居正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張居正是爺爺嘉靖皇帝欽點的世子老師,從小就看著萬曆長大。
  • 一代名臣張居正,死後被自己的學生抄家鞭屍,原因是什麼?
    張居正出生於荊州江陵縣,從小就是一個神童,12歲就參加童試,13歲參加鄉試,雖然後來落榜了但卻是有人故意為之,目的就是擔心他過早進入官場後,會得意忘形,以後難成大器,經歷了多次磨礪,三年之後的張居正才順利通過鄉試,到了嘉靖26年,23歲的張居正以優越成績直接入職翰林院。
  • 「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死後被鞭屍、抄家,到底錯在了哪裡?
    創造如此盛功,理應流芳百世,被後人景仰,誰知去世次年,卻差點被開館鞭屍,「蔽主殃民,殊負恩眷」各種謾罵之聲在大明上空迴蕩,可以說,張居正生前有多風光,死後就有多落魄。 大明王朝的擎天一柱、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死後竟如此悽慘,張居正究竟犯了什麼錯?
  • 死後家屬盡數被流放,而自身也差點被鞭屍
    而且張居正這首輔的權力大到超乎想像,比以往朝代的宰相權力還要大;而且張居正還有兩個幫手——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和掌印太監馮保,有這兩人幫助,張居正的地位更加穩固;張居正掌權之後,主持實施「一條鞭法」,十年間,暮氣沉沉的大明王朝煥然一新,不僅倉庫充實,而且還選拔了一批名將鎮守邊疆,讓多災多難的大明王朝,安穩了十年。
  • 生前權力大於天,死後差點被鞭屍,萬曆為何會這樣對他
    說起萬曆皇帝和張居正,兩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還是十分有意思的。他們兩個人既是君臣關係,又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在萬曆皇帝小的時候,對張居正可以說是非常的尊敬。雖然他是皇帝,但是從來都不稱張居正為臣,而是叫他老師,也就是張老師。
  • 張居正身為明朝大功臣,皇帝卻要將他鞭屍!大明皇室是否虧欠他?
    張居正是明朝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內閣大臣,他輔佐了兩任皇帝,用十年的時間將大明各個方面推向繁榮,說他是明朝最大的功臣也不為過!最後在仕途中勞瘁而死,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為江山嘔心瀝血的大臣,在他去世兩年後,萬曆竟派人查抄了滿門,甚至將他開棺鞭屍,這是為何?
  • 明朝十大名臣的張居正,為什麼最後會被朝廷清算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明朝的十大名臣之一張居正,很多人評價張居正的改革為明朝續命六十年,但是他死後被朝廷清算,抄家甚至鞭屍。明朝時期,在明穆宗駕崩之後,明神宗繼位,這個時候的髙拱是內閣的首輔,但是髙拱因為自己出現放肆,認為明神宗還小不能理政,質疑宮中頒發的文件,引起了皇帝生母李皇后的警惕,終於在太監馮寶以及張居正的幫助之下將髙拱給扳倒。最後由張居正繼任內閣首輔。
  • 海瑞推崇的萬曆首輔張居正去世後,險遭開棺鞭屍,墓碑故居尚存
    明代政治家張居正故居,位於湖北省荊州市古城東大門內。故居所在的這條「張居正街」,以他的名字命名由來已久。張居正的「御賜硯臺」、手跡等珍貴文物,現珍藏於荊州市藝術博物館。張居正墓位於在荊州市沙市區沙市區太嶽北路,菩提寺隔壁,佔地15畝,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為什麼萬曆帝,要對張居正恩師慘下毒手?
    但是張居正再怎麼厲害,他的權利也是皇帝給的,活的的時候皇帝礙於其他人的面子不動你,死後就算埋了也要從墳墓裡拋出來,讓死人也嘗嘗板子的厲害,俗稱「鞭屍」,再把他的一家老小九族滅一滅。但是為什麼活著的時候還對恩師很好的人,死後卻如此的對待?其實那有沒有原因的結果。
  • 張居正是一個怎樣的人?海瑞用了八個字評價他
    原因其實就在於「積累」二字,萬曆一朝的積累就始於張居正,或者說就是張居正為萬曆留下來的積累。1572年明穆宗病逝了之後,朱翊鈞即位為帝,也就是萬曆皇帝。而後張居正趁機和馮保聯手對付首輔高拱,李太后「專政擅權」為由踢走了高拱,張居正因此升為首輔。
  • 為什麼說明朝首輔中最厲害的是張居正
    內閣大臣都各朝的精英,首輔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從整個明朝來看,最厲害的首輔當屬萬曆年間的張居正。張居正概述穆宗死後,太子朱翊鈞即位,即萬曆皇帝。穆宗生前命張居正等三個大臣輔政。張居正在明神宗萬曆年間,連續10年擔任內閣首輔。
  • 被海瑞評價「工於謀國,拙於謀身」的張居正,悲劇是為何故?
    《明朝那些事兒》《萬曆十五年》都是大火的書籍,海瑞、張居正更是研究明史不可忽略的人物。海瑞的清正廉潔,為世人所傳頌,張居正推行變法,生前榮耀至極,死後差點被開棺戮屍,境遇差別之大,令人唏噓。《易中天中華史》系列中,易先生將《嚴嵩與張居正》單獨書為一本,足見其看重。易先生從嘉靖繼統寫起,嚴嵩、徐階、海瑞、張居正、萬曆、申時行,曾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都在書中得以著墨。
  • 張居正死後被萬曆皇帝清算,難道真的是因為和李太后私通?
    (在熊召政老師的小說《張居正》裡,張先生還教皇帝玩起了遊戲)而李太后更是對張居正信任無比,她不但將朝政大權盡數託付「而大柄悉以委居正」,而且對張居正所提建議言聽計從,李太后想要修廟,張居正勸阻,李太后聽了;李太后想要重修祖墳,嫌國庫給的錢少,張居正勸諫,李太后聽了;李太后想要修整皇宮,張居正勸諫,李太后採納,可以說對張居正幾乎是百依百順。
  • 這兩位都是有極大功勞的權臣,為何一位險些被鞭屍,一位被車裂?
    可即便再小心翼翼,不少權臣得勢時權傾朝野,隻手遮天,失勢時卻落得身首異處甚至屍骨無存,終究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張居正:功高蓋主,幹涉過多,最終險些被鞭屍提到明清時期的第一權臣,不少人會受到小時候電視劇的影響,以為是宰相劉羅鍋——劉墉,然而朱元璋那時就已經廢了丞相一職,劉墉乃一介軍機大臣,除了跪受筆錄,幾乎沒有實權。
  • 遊戲王 惹怒暗遊戲的後果很嚴重,史上著名的鞭屍式決鬥拉開序幕
    答案是肯定的,就是為不少網友與動漫迷所公認的一場「鞭屍式」決鬥,而這場決鬥的「受害人」就是昆蟲羽蛾。在遊戲王DM第162集這場決鬥中昆蟲羽蛾一直對暗遊戲咄咄逼人,各種挑釁,不止暗遊戲,就連小夥伴在看的時候差點就爆粗口了,嚇到當時天真的我了。
  • 古埃及最慘法老,死後慘遭瘋狂報復,被人鞭屍辱屍,毀屍滅跡
    阿瑪西斯,這位死後慘遭波斯皇帝報復,被人刨墳遭人鞭屍,之後又慘遭毀屍滅跡的古埃及法老,他生前究竟做了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以至於被波斯人如此記恨?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古埃及第26王朝的倒數第二位法老王——阿瑪西斯。
  • 海瑞名揚天下 為什麼張居正卻不願意用
    最終此事被徐階政敵抓住差點把徐階這個鬥倒嚴嵩的一代名相給搞得家破人亡。這也說明海瑞太在乎心中的公平、正義,太在乎那個清平天下。應該說海瑞也是極聰明的,否則也不會名滿天下,但他也有一個缺點就是看不清朝內的政治形勢。雖然他的本意並非想置徐階於死地,但他的行為卻著實把徐階給推向了深淵。這裡我並不是說海瑞堅持選擇,不畏權貴是錯的。而是就事論事,去探討為什麼張居正不重用海瑞。
  • 盤點北京「三大兇宅」,居然和曹雪芹、張居正有關係?
    虎坊橋湖廣會館相傳這裡是明朝首閣張居正的故宅。在張居正死後的萬曆十一年,因生前財政問題被神宗清算抄家,餓死十餘口,長子敬修自殺,三子懋修投井未死,保存了一條性命。神宗在刑部尚書潘季馴的乞求下,特留空宅一所,田十頃,以贍養張居正的八旬老母。之後就一直有鬧鬼的傳聞。
  • 海瑞為官清廉至極,為何張居正卻終生不重用海瑞?
    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海瑞是一個著名的清官,但也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在張居正任首輔時,就堅持一點:堅決不用海瑞。海瑞這麼清廉的一個人,為什麼張居正就是不用海瑞呢?為此當時的吏部尚書找到張居正,說海瑞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書生人言可畏,你就給海瑞個官做,何苦要得罪天下士人呢?張居正的觀點是:海瑞做人正派,當官卻有問題。
  • 張居正京師府第竟成兇宅,有些人被嚇得夠嗆!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好了,我們再來說說張居正的宅子。張居正做了首輔之後,住的房子,據沈德符說,其實是原來嚴嵩的府第。到了萬曆年間,改成了全楚會館,好像是張居正為了給來京師的老鄉們有個比較安定又便宜的落腳之處,捐私宅改建而成的。這對湖南湖北人來說,確實是好事。至少,沈德符的先人(為敘述方便,就叫沈先人吧)是受了其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