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實驗室一箭折戟,電子火箭第13飛挫敗,全球今年第5發告敗。
北京時間7月5日5:19,電子火箭第13次發射升空一箭七星,結果出現意外。當升空大約4分鐘後,二級火箭發生故障,導致發射失敗,七顆衛星全部報廢墜毀。
發射速覽
發射時間:紐西蘭時間7月5日9:19:36,北京時間7月5日5:19:36
發射地點:紐西蘭北島瑪西亞半島,火箭實驗室私營發射中心1號發射臺(LC-1),南半球唯一航天發射場
動用火箭:電子火箭
任務代號:Pics or it Didn’t Happen(拍照否則就不會發生),以此向火箭搭載的七顆地球成像衛星致敬
部署衛星:一箭七星,客戶包括日本佳能、美國行星實驗室、英國初創公司In-Space Missions
二級火箭出錯,一箭七星報廢
這枚17米高的液體燃料火箭,部署目標是50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分別部署七顆小衛星,但在發射升空大約4分鐘後,第二級火箭燃燒階段發生故障,導致火箭無法達到進入既定軌道所需的推進速度。火箭實驗室發射直播在5分41秒停止。
與此同時,視頻遙測數據顯示,火箭以每小時8509英裡的速度(接近每小時13700公裡)停止加速,火箭繼續慣性爬升大約26秒,最高達到121英裡(194.8公裡),遠低於既定目標500公裡高度,甚至沒有達到近地軌道的最低高度290公裡。之後,二級火箭、七顆地球成像衛星再入大氣層,燒毀報廢。
徹底報廢的七星包括:
●日本佳能的CE-SAT-1B地球成像衛星,這是這次任務中最大的有效載荷。重67公斤,呈立方體狀,比迷你冰箱稍大一些。
●Planet美國行星實驗室五顆「超級鴿子」地球觀測微型衛星,也搭載在這枚電子火箭上。SuperDoves(超級鴿子)屬於Planet中級解析度鴿子衛星系列的高級版本,每顆只有鞋盒大小。Planet總部位於舊金山,目前運營著120多顆地球觀測衛星,每天更新一次全球所有陸地成像數據,為政府企業提供最新變化特徵的新鮮數據。
●英國初創公司In-Space Missions所屬的法拉第1號(Faraday 1),這顆6U立方體衛星只有一個小公文包大小,是In-Space Missions太空任務計劃首顆小微衛星。隨後不久,火箭實驗室創始人兼CEO彼得·貝克在推特上表態:「對於我們今天未能向客戶交付衛星,我感到非常抱歉。請放心,我們會找到問題根源,糾正並很快重返發射臺。」作為此次任務的衛星服務商,西雅圖太空服務商Spaceflight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當然感到失望,但同時也意識到,發射失敗是太空業務的一部分。」
全球第5次發射告敗
這次電子失敗,還是全球今年第5次發射失敗,前4次發射失敗,具體來看——
●美國一次:專注於機載水平發射模式的維珍軌道首次嘗試發射入軌失敗。太平洋時間5月25日,宇宙女孩搭載發射者一號LauncherOne起飛,大約50分鐘後在太平洋上空發射兩級火箭,原本應該第一級牛頓3號引擎推進3分鐘後與第二級分離,再啟動牛頓4號進入近地軌道,但牛頓3號點火後不久出現異常,未能入軌。
●中國兩次:長七甲、長三乙一個月內兩度發射告敗。3月16日21:34,中國現役最高火箭長徵七號甲(箭高60.13米,比胖五高3米),從文昌首次發射升空,結果失敗。4月9日19時46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動用長徵三號乙改進II型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因三級點火器失效導致發射失敗。
●伊朗一次:德黑蘭當地時間2月9日19L5,發射一枚神鳥號火箭搭載勝利1號通訊/遙感衛星,結果未能進入530公裡的預定軌道,發射失敗。這是伊朗迄今發射最重的衛星(113公斤)。2015年至今未能成功部署過一顆衛星。神鳥號火箭2016年首飛以來三連敗,據說由朝鮮幫助開發的。
截至北京時間7月5日,今年全球總計48次發射:美國18發(2發失敗)、中國17發(2發失敗)、俄羅斯7發、日本2發、歐盟2發、伊朗2發(1發失敗)。
失敗影響預估
這次發射既是電子火箭總計第13次發射,也是第二次發射失敗,首次告敗因地面通信故障導致部署失敗,而火箭發射環節依然成功。接下來連續成功11次,這對於一家新銳火箭發射商來說,非常不錯,非同凡響。要知道,如今已是太空快遞一哥的SpaceX,最初戰況相當慘烈,5次發射獵鷹1號火箭,前3次全部慘敗。因此有理由相信,這次失敗負面影響很有限,如果屬於純技術故障,快速糾錯就會,不會造成長時間推遲後續任務的影響。
此次發射失敗之前,火箭實驗室計劃:2020年下半場至2021全年,按照每月一發的快節奏進行發射。並且增設發射地點,計劃最早8月在美國本土首次發射,位於維吉尼亞州瓦勒普斯島新發射場首飛一枚電子火箭。目前在紐西蘭奧克蘭、美國南加州兩個工廠現有8枚電子火箭正在生產中。電子火箭由碳纖維材料製成,由3D列印的電動渦輪泵驅動,已經成功完成11次商業任務,主要客戶包括美國軍方、美國國家偵察局NRO、NASA等。
大小SpaceX拼殺
正因為電子火箭提供專屬、高效、相對低價、快速響應的一整套發射服務,尤其科研機構、政府部門、軍方都挺看好這家發射商——因此被譽為小版SpaceX,小微衛星發射市場的SpaceX。
而作為全球太空快遞一哥的SpaceX,從今年中期起正式推出小衛星拼車模式,開始與火箭實驗室近身拼殺全球小微衛星市場。根據SpaceX官網公布的小衛星拼車模式:拼車價只需100萬美元/次。即200公斤有效載荷部署到SSO太陽同步軌道,價格僅為100萬美元,附加質量為5000美元/公斤。目前SSO大約是每個四個月發射一次任務,未來隨著需求量增加而增加發射頻次。同時還推出三檔服務套餐:LEO近地軌道、GTO地球同步轉移軌道、TLI地月轉移軌道等拼車模式。拼車流程簡單透明:網上預訂、運送載荷、提供衛星數據包、發射前預備、發射部署。這意味著:SpaceX最新推出的小衛星發射價最低100萬美元/次,已經跟小SpaceX火箭實驗室處在同一檔市場價。因為電子火箭每次發射價約600萬左右,每次拼車5~7顆衛星,對於衛星客戶來說同樣是百萬級美元/次。
所以看得出來,同樣以超低價著稱的大小SpaceX兩家發射商,真可謂是近身拼殺了!從目前來看,SpaceX殺入這塊市場的主流客戶還是大中型衛星運營商,比如Planet Lab、BlackSky、Spaceflight、DigitalGlobe等。而火箭實驗室主要客戶包括NASA、五角大樓、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衛星運營商。當然大小SpaceX也擁有一些共同客戶,比如NASA、美國五角大樓、BlackSky等。從全球總量來看,小微衛星市場足夠大,足夠這兩家私營發射商共享分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