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藍印花布孤單的手藝

2020-12-06 三聯生活

中國藍印花布孤單的手藝

2009-08-26 16:53 作者:鍾和晏 2009年第30期

「我們對藍印花布真正細微的了解是早就沒有了,對紋樣意義的認識模糊而混亂。這些舊東西,你要知道原本的出處和周到的想法,然後再去利用。」

「我們對藍印花布真正細微的了解是早就沒有了,對紋樣意義的認識模糊而混亂。這些舊東西,你要知道原本的出處和周到的想法,然後再去利用。」

四纈中的灰纈

久保瑪薩(Masa Kubo)開在上海長樂路上的「中國藍印花布館」展室牆上有兩個小鏡框,裡面的照片一張是黑白的,拍的是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裡疊放在床上的藍印花布棉被。她記得很清楚,1972年3月她隨日本婦女代表團第一次來中國,那條疊得整整齊齊的棉被是她在中國第一次看到的藍印花布實物。這之前,她只在東京也上映過的《祝福》、《林家鋪子》等電影裡見過那種自織自染的中國花布。

還有一個鏡框是件日本浴衣的模型,根據久保自己的考證,1927年芥川龍之介自殺的時候穿了一件印著麒麟、仙鶴紋樣的藍印花布浴衣。他曾在中國遊歷過,他把素雅的藍白花布作為自己的壽衣。因為同一種印染方式的花布,兩個毫不相干的人物場景被這樣並置在一起。

北京愛慕大廈愛仁美術館裡,「中國藍印花布展」佔據了一個展廳空間,入口處已經有藍白花樣的布匹層層疊疊地直掛下來,像是模仿著農家院子空場上晾布的情景。把布匹掛在高高搭起的曬杆上,如同帷幕一樣飄蕩著,或者左右兩側各用三根竹竿,上端捆在一起構成穩定的支架,花布就搭在中間那根橫長的竹竿上。總共100餘件藍印花布大多數是20世紀初期的被面、帳簷、包袱布等民間用品,大多數是藍印花布之鄉南通地區的紋樣花色,也許因為只有素樸古舊的藍白兩色,展廳裡多少顯得幽暗靜寂。

今年88歲的久保瑪薩出現在那裡的時候,展覽已經接近尾聲,展覽的主辦者之一——北京漢聲文化的創辦人黃永松站在她旁邊,兩個人都穿一身布衣。黃永松身上是單色的靛青衣服,久保是扎染的藍白花色襯衣和藍花布褲子,她對我說:「我一路從東京到上海再到北京,沒有看見一個行人是穿藍印花布衣服的。」

久保瑪薩1921年出生在日本東北的福島縣白河,17歲開始到東京工作,後來被左翼戲劇家久保榮收為養女。到現在,她還是習慣把久保榮的戲劇集當作送人的禮物,還會提到曹禺1956年曾經去過她家,寫下一幅「文字因緣骨肉深」的題字。久保榮不是共產黨員,但他曾任日本無產者戲劇同盟的常任中央委員,也曾因為進步戲劇活動在上個世紀40年代被投入監獄。1958年3月,56歲的久保榮因精神躁鬱症在東京順天堂醫院治療期間自殺。

「有人呵護,物才會有情,我在乎的是久保瑪薩這個角色的出現,使得中國藍印花布這一孤單的手藝沒有完全斷掉,老太太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黃永松對我說,「我們對藍印花布真正細微的了解是早就沒有了,對紋樣意義的認識模糊而混亂。這些舊東西,你要知道原本的出處和周到的想法,然後再去利用。」

從歷史來說,歷代生產印花布的印染方法一共有4種,即夾纈、葛纈、絞纈、灰纈,「纈」是古代印染工藝中對防染印花品的統稱。葛纈即現在所謂的蠟染,絞纈也就是扎染,夾纈是用兩塊互相吻合的陰刻紋樣木板夾住織物染色,織物被木板的表面夾緊,染液無法滲透,只有陰刻成溝狀的凹進部分可以讓染液流過。現在,日本正倉院還藏有唐代夾纈品,如著名的「草木對鹿夾纈屏風」、「花樹雙鳥紋夾纈」等等。

「中國藍印花布展」上的藍印花布無一例外是灰纈,過去稱「藥斑布」或「澆花布」。因國力衰退,宋朝曾多次下詔禁止在民間使用染纈和販賣纈版,《宋史·輿服志》記載,「令開封府申嚴其禁,客旅不許興販纈版」。所以到了南宋,更加簡便的桐油紙刻花版在民間代替了梨木、棗木等夾纈木製花版。

根據《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的描述,「藥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鎮,宋嘉定中有歸姓者創為之。以布抹灰藥而染色、候幹、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做被面、帳簾之用」。藥斑布中的「藥」就是染色原料藍草,「斑」是防染漿劑印後構成的大小斑點,就是這些斑點防止染上藍色的染液,形成保留坯布白色的圖案。說起來,四纈用的都是染色與阻礙染色的原理,通過物質手段來控制防染形狀,獲得所需要的花紋。

用圖片、文字加實物的形式,刻板、刮漿、染色、刮白等基本的藍印花布工藝流程在展覽上被演示出來,其中一張照片是久保瑪薩1977年參觀南通啟東縣衛東印染廠時拍的,當年17歲的吳元新穿著藍布中山裝,正在那裡埋頭刻花版。「文革」的時候,啟東縣匯龍鎮改名衛東鎮,那個民間稱為「染布店」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了衛東印染廠。

斷刀與花擔匠

「我記得是那年11月份,我剛剛從廠裡的染坊轉到刻花版的設計室裡,那時候一般都不同意日本人在我們廠裡到處參觀。」吳元新向我回憶說,「久保女士好像申請了四五次才被批准,她來的那天,也不允許我們工人直接和她說話,所以有些東西她只好看,不好問。」

今年49歲的吳元新出生在南通啟東縣匯龍鎮,家族一直以織布賣布、染紗染線為生。過去,江浙一帶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集中在南通地區。明清時期,南通染藍作坊就已經是有規模的街市了。據明代《南通縣誌》記載,有19家手工染坊在「染織局」登記在冊。到今天,當年的學徒吳元新已經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之一,他還獲得了傳統印染行業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南通民間藍印花布過去全靠人工手紡、手織、手染而成,花版圖案也用手工,把兩三層上好桐油的紙訂在一起,用自製刻刀進行鏤刻。鏤刻中分刻面、刻線、刻點的手法,因為既要顧及油紙花版的結實耐用,又要考慮所刻花紋的形象特徵,其中的花型都受到斷刀的影響,這也是藍印花布紋樣中最典型的刀法。

「斷刀既是一種刀法,又是藍印花布的工藝限制。大家都在刻花版,花版的花型要好,用得次數要多,這直接影響到刻花版人的收益。比如刻一隻鳳凰,與繪畫不同,它全部是斷刀的,需要刻版師的刀工和技法在裡面。斷刀要斷在恰到好處的位置和結構上,如果刻的線太長,花版容易壞,但如果沒有抓住鳳凰的形態特徵,又變成下工了。」吳元新告訴我。

久保瑪薩曾經寫文章描述過《藍印花布究竟美在哪裡》——「藍印花布上那些白色的花紋,遠看好像是由一條條細線畫成的,仔細看就能發現,那些『線』其實是由一個個小圓點或者短線排列而成。點和線的形狀、大小、粗細不同,在有限的空間裡疏密結合,表現出仙鶴、獅子、牡丹等各種可愛的造型。在藍印花布興盛的過去,一定有著對紋樣表現純熟於心的雕版巧匠。這樣,用天然的藍草染料染出清爽素雅的白色紋樣,遠遠看去都一目了然,雖然只是單色印染,卻好像包含了豐富的色調。」

「如果用點、線、面來分析四纈的紋樣構成,那麼藍印花布是用點,蠟染是用線,扎染屬於面,夾纈應該是最美的了,它是用版畫的系統,點線面都有。」黃永松對我說。

在久保瑪薩出現之前,衛東印染廠唯一的日本客戶是東京的「雪江堂」,創辦人是京都望族西園寺公一的夫人西園寺雪江。1977年以後,久保開始直接從中國訂購藍印花布,而且數量越來越大。「起先是我們啟東和二甲的廠,後來南通又建了一個廠,我們三個廠將近幾百號人在幫她做藍印花布,而且全部是面料。」吳元新回憶說,「布有小布、有寬布,是半自動機織的,但染印的程序是全手工的。一匹布12米,三個廠一天的產量大概就有200多匹。我也不知道這麼多匹布她做了多少工藝品,都銷到哪裡去了,這個過程延續了將近10年的時間。」

出於完成創外匯的任務,那時候,衛東印染廠出口日本一匹手工藍印花布的價格只有6元到8元人民幣,後來才漲到10元。可以想像,久保瑪薩從中得到的利潤是相當高的。吳元新記得他當學徒的月工資是14.83元,3年學徒出師變成32元,他的師傅黃師傅拿著廠裡最高的月工資,也只有42元。

1977年的時候,像衛東印染廠這樣的藍印花布工廠全國只剩幾家,廠裡的師傅大多數是從清末、民國時期藍染作坊過來的。黃師傅從小跟隨他的舅舅走村串鄉賣花版,在認識這位師傅之前,吳元新也不知道過去還有「花擔匠」這樣一種有趣的行業。

花擔匠也叫「印花擔」,過去農村每家都能織布,家裡有白坯布,但是沒有刻花版,只能靠花擔匠提供上門印花的便利服務。花擔匠的擔子一頭裝著黃豆及石灰粉,另一頭裝著刮印工具和花版。他們只印花、刮漿,不染色,在布上刮完漿以後,就挑著擔子離開了。農家把刮好漿的坯布送往附近染坊,或者自己製作靛藍染色和刮白。清末,在南通地區「印花擔」人數還保持著近百人,農閒的時候尤其熱鬧,到上個世紀40年代,那些花擔匠就近乎絕跡了。

散花與定位設計

大概10年前,吳元新在南通開辦了一家「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到現在,他收藏的古舊藍印花布1萬多件,紋樣造型5萬多種,收藏的目的也是為了把花布紋樣出版和流傳下去。「這些東西不像其他文物,我不收其他人會收,一般老年人過世之後,那些布就隨著他們一起燒掉了。」他說。

如果梳理和分析古舊藍印花布的圖案構成,追求圓滿、對稱偶數是藍印花布紋樣的基本特徵,被面、包袱布、墊被單等方形花布主要由散花、定位設計組合而成,框式結構加上中心紋樣的形式,或者以單獨紋樣為主花型,穿插人物造型及花草圖案,和邊角紋樣一起組成一幅上下對稱、左右均衡的圖形。在中心紋樣之外,有花邊紋樣用在定位設計的周邊,比如包袱布四周或者枕巾的兩頭,另外還有角飾紋樣,有計劃地嵌入角隅兩側邊沿的連接處,比如把蝴蝶和如意形裝飾用在那裡。

「在藍印花布圖案中,美術造型都有嚴格的程式和約定俗成的吉祥語言,某種形象的特定組合表達什麼意思、用在什麼民俗場合,都有規矩可查,世世代代就按那個意識規定來做,一般不得輕易修改,否則被視為傷風敗俗。」吳元新告訴我。

就像工藝美術理論家張道一先生曾經說過的,所謂「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徵」,在中國吉祥文化中最有特色的莫過於「吉祥圖」,可以說整個體現了一部中國的圖形符號學。在這次展覽上,福、祿、壽、安、和、全等12個吉祥紋樣主題同樣被凸顯出來,主要是象徵、諧音和表識性符號三種手法。掛在老人房門口的帳子是「松鶴延年」的圖案,銅錢和蝙蝠組合在一起寓意「福到眼前」,寶瓶中插上三枝戟代表「平升三級」,結婚的被面用的是「喜鵲登梅」、「麒麟送子」,一隻鹿和一隻鶴取「六和」的諧音,泛指天地四方,來表現「六和同春」的畫題。

斷斷續續一直開工到前兩年,當年的衛東印染廠到今天已經完全消失了。手工印染的花布過去百分百出口日本,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市場開始下滑,國內旅遊市場對藍印花布工藝品需求雖然開始興旺,但化學成分的染料、電腦刻版、機器印染的藍印花布慢慢衝擊了全手工印染,南通那幾家曾經完全依賴出口的印染廠基本上無法再立足了。全機器印染的藍印花布價格只有手工花布的1/10,儘管如此,那些恪守天然植物成分和手工程序的工匠們還是習慣稱它們是「假的藍印花布」。

久保瑪薩也這樣對我說:「中國國內賣的藍印花布化學染料比較多,那是假的,在我日本店的花布就完全是植物靛染的。可能在整個東京,像我這樣的店也只剩兩三家了。」

久保瑪薩在日本的藍印花布店開在東京城南的自由街,佔據一個三開間的公寓樓底層,自由之丘是東京和橫濱之間鐵路線的一站,那裡的車站附近聚集了1000多家店鋪。她的店鋪招牌就是一長條窄窄的布條幅,上面印染著「中國藍印花布」這6個仿宋體,像中國的門聯似地從店門兩側高高地懸掛下來。因為日本不同季節的換裝風俗,夏天掛白布藍字的條幅,冬天換藍底白字,到了5月5日的日本男孩節,其中一條還會變成藍印花布的鯉魚旗。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非遺」記憶:邵陽藍印花布的傳承與新生
    邵陽藍印花布又稱「豆漿布」,源自遠古時代苗族、瑤族人的「闌幹斑布」和「蠟纈」。據古籍記載,唐朝貞觀年間,當地人在苗瑤蠟染的基礎上,首創以豆漿石灰代蠟防染的印染法。至明清時期,位於湖南西南部的邵陽縣成為華南乃至西南地區最大的藍印花布生產、染印、銷售中心。「我結婚時的嫁妝就是一個藍印花布四件套。」
  • 千年邵陽藍印花布:「一抹藍」的前世今生
    新華社長沙9月30日電題:千年邵陽藍印花布:「一抹藍」的前世今生新華社記者劉芳洲、席敏質樸的藍,純淨的白,素雅的紋樣……在湖南省邵陽及周邊地區,「一抹藍」的記憶在棉布上靜靜流淌了上千年。它是曾在上千年歷史中把持著「時尚潮流」的邵陽藍印花布。
  • 邵陽:蔣良壽與他的藍印花布傳統技藝
    近日,終於見證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蔣良壽和他在印花布老染坊的藍印花布傳統製作技藝演繹,見證了邵陽藍印花布這項距今已一千三百年歷史的民間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也見證了蔣良壽等邵陽藍印花布這項民間工藝傳承人譜寫藍色暢想曲,築夢藍印花布的默默追求與執著的精神。
  • 湖北天門藍印花布紋樣精緻,造型優美,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藍印花布是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是民族文化文明的象徵,自明清以來,其優美的造型和豐富的內容始終保持著相對的傳承性,追求圓滿、對稱偶數是藍印花布紋樣的最基本特徵。在民俗風情上,藍印花布符合民眾崇尚完整、求滿、求全、對稱的審美觀點,藍印花布中的人物、動物、植物紋樣通過民間技藝人員的刻畫主要反映出百姓對生命的真情嚮往和對吉祥、幸福生活的寄託和追求,他們用聰明和才智把自己的信念和人生希望在日用藍印花布紋樣上表現出來。
  • 聽非遺講故事|千年邵陽藍印花布:「一抹藍」的前世今生
    它是曾在上千年歷史中把持著「時尚潮流」的邵陽藍印花布。在現代紡織工藝的衝擊下,邵陽藍印花布曾一度湮沒。如今,經過邵陽縣的搶救性挖掘和發揚,藍印花布又重回人們視線。將石磨研磨出的豆漿與石灰混合,製成防染漿,再隔著雕版鏤空刮抹布面上漿。上漿後的棉布放入靛藍與石灰混合發酵而成的染料裡反覆浸泡,再經過去籽、清洗、晾曬等工序,一匹有著精緻、細膩圖案的藍印花布就展現在人們面前。
  • 深度:印度老山檀的鋼印料和藍印料你知多少?
    · 你知道印度老山檀有鋼印料和藍印料嗎?· 你知道鋼印和藍印分別是什麼嗎?· 你知道是鋼印料好還是藍印料好嗎?· 你知道怎麼辨別鋼印藍印料的真假嗎?從來,在人們的腦海裡,一些特殊的符號都有著一種權威的鏡像,譬如,名畫上的印章,聖旨上玉璽大印等,覺得有了就是心安。
  • 吃了十幾年的豬肉,豬身上的藍印和紅印有啥區別?和公母無關……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美食都在這兒推薦語:能不能換個別的做法,我挺討厭豬肉上戳個章上過菜市場買過豬肉的人,應該知道豬肉身上經常能看見一個藍色的鋼印,說明這隻豬是檢驗合格的產品,一般來說有藍印的這塊豬肉價格會便宜一點,因為沒人願意買。那麼,你見過蓋紅印的豬肉嗎?
  • 春季漸暖,板慄樹這個蟲害要注意了,花布燈蛾可導致板慄樹難發芽
    花布燈蛾的分布比較廣,在我國的南方和北方地區都有出現,像東北地區,山東地區,河北地區,河南地區,雲南地區,四川地區,湖南地區等,都有分布花布燈蛾,花布燈蛾也是是隨著溫度開始出蟄,只要天氣回暖後,樹木開始發芽抽枝了,這個時候花布燈蛾就會出現,花布燈蛾除了危害板慄樹以外,像櫟樹,柞樹等樹木都是花布燈蛾侵害的目標,如果在春季種植戶不注意的話,那麼就可能造成比較大的損失,對於近幾年的防治上也是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 在YouTube大火的63歲老爺爺,靠的是傳承千年的中國手藝
    李子柒已經給出了答案,中國農村就藏著比「 我愛中國 」更加管用的財富密碼。但此「 財富密碼 」非彼「 財富密碼 」,這些真實還原鄉村生活的視頻藏著真正的文化財富所創造的價值。這個分享鄉野之間的生活瑣事,帶著詩意製作各種中國美食的博主,讓世界理解了一種「 生活 」著的中國文化,同時也為她贏得了 Youtube 上 1150 萬的訂閱粉絲。
  • 中國女人束胸史,花布纏身在家靠母親,出嫁後要靠丈夫幫忙
    和胸罩比起來,束胸的歷史則長得多,據說,國外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了塑胸胸衣了,而在中國,我們的國史《東周列國志》和《左傳》中都有相關記載。身穿泳裝的民國名媛洪筠不過束胸雖然歷史悠久,但卻不是好東西。它跟裹腳一樣,都曾對中國女性造成過很大的傷害。
  • 布藝手工:普通的紙盒子,穿上花布衣裳,猜猜會變成啥模樣?
    布藝手工:家家都有的普通紙盒子,給它們穿上花布衣裳之後,猜猜會變成什麼樣?答案是:會變得很漂亮,不光漂亮,而且還很實用。普普通通的硬紙盒,是我們每個家庭都有的。比如商品包裝盒、禮品包裝盒。這些盒子的質量有些很不錯,扔了挺可惜的。
  • 男生適合學什麼手藝 最吃香的男生十大手藝
    男生適合學什麼手藝,最吃香的男生十大手藝是什麼?現在各行各業都是人滿為患,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在某一領域裡在深度上下功夫,淺嘗輒止是賺不到錢的。無論幹哪一行,付不出辛苦都得不到收穫。
  • 傳統手藝集體「賣萌」 觀瀾湖手藝工場開啟潮創手作文化周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 實習生 丁凡/文 韓墨/圖線條簡潔的小狗檯燈、憨態可掬的皮藝公仔、古靈精怪的軟貓「滾誕」、萌寵玻璃鑲嵌、傳統泥塑老虎……素以手作天堂著稱的觀瀾湖手藝工場裡,突然來了這麼一群萌物。11月22日,觀瀾湖手藝工場潮創手作文化周盛大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