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桌、長條凳,這家質樸大方的老重慶館子,回味兒時的美味!

2021-01-09 毛起吃

來重慶旅遊,你一定不要錯過這樣一家民國風裝修的「蒼蠅館子」,無論館子內外都是重慶老城區的居民樓模樣,有點類似於長沙文和友的那種感覺,只不過這家館子裡面裝飾的都是帶有「重慶味道」的老物件。

八仙桌、長條凳、老式熱水壺,每一個物件都能瞬間讓你感受到那個年代的「味道」。

最初的「飯耙跎」開設在重慶報業集團旁的小巷裡,最近幾年才搬遷到較場口89號(得意世界D區得意潮館),從2號線或1號線較場口站6號出口,前行五分鐘左右。

館子的內部全部都是這種「爛垮垮」的樣式,現在的人不僅吃飯嘴巴「刁」,還要吃個情懷!這家老闆也是剛好抓住了顧客的這點心理,因此生意好得不得了!

來重慶旅遊的話,其實還是蠻推薦大家過來「告一下」,就當是旅遊打卡嘛。你想想看,隨著重慶城市的不斷發展,這樣老重慶的風貌本來就不多見了,能夠一邊吃著地道的重慶美食,還一邊參觀著老重慶的城市風貌,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嘛!

老重慶味道,絕非「浪得虛名」!

在某知名點評網站上,這家「飯耙跎」的味道評分還是蠻高的,全部的菜品都是典型的老重慶風味。

剛開始時,我們一行人滿懷好奇心地四處張望,不停地給店鋪拍著照。直到服務員嬢嬢幫我們把菜端上桌子時,大家立刻都不玩手機了,這色澤、這香味簡直太有食慾了!趕緊動筷子吧!

順便說說我個人最喜歡的幾道菜吧,據說也是他們店最火的幾道菜!

涼拌蹄花

如果你喜歡吃辣又愛吃蹄花的話,朋友請你一定不要錯過這道涼拌蹄花!服務員嬢嬢熱情地幫我們把蹄花用剪刀剪開,這樣就方便大家食用。蹄花燉得是又糯又耙,配上油辣子、紅泡椒,特別適合下飯。毫不客氣地說,我可以一個人吃掉一整隻蹄花,再「刨」兩碗米飯!

糯米排骨

這道糯米排骨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粉蒸肉的味道,排骨估計是提前醃製過,特別的入味,加上包裹均勻的糯米,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唯一的缺點就是打底的土豆有點多。

燒白

他們店的燒白,絕對是招牌菜!聽服務員嬢嬢講,好多回頭客都是衝著這道燒白來的。我聽完輕輕用筷子挑出一塊來,肉糯的「打閃閃」!五花肉的口感肥而不膩,打底的鹹菜味道也相當正宗,下飯的時候吃這道燒白簡直安逸慘了!

這次與我們同行的一個重慶當地朋友說,這就是他小時候吃過的老重慶味道,店內的裝修也完全是複製了八十年代的老重慶模樣,什麼十八梯商店、山城錄像廳等這些裝飾,讓遊客在此能充分地欣賞老重慶的城市面貌。

因此這家「蒼蠅館子」不僅能夠吃到老重慶的美味,也算是來重慶旅遊的一個「網紅景點」了。有機會的話,一起去試試吧!

更多重慶旅遊攻略、美食推薦,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餐椅被代替,如今老式長條凳,又開始在餐廳裝修流行中起來了!
    很喜歡小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感覺,八仙桌、長條凳,熱熱鬧鬧過新年。後來生活習慣的改變,長條凳逐漸被餐椅被代替,這種老物件大家基本上很少見到。然而隨著家裡中式裝修越來越多,如今老式長條凳,又開始在餐廳裝修流行中起來了!
  • 去小龍坎,坐長條凳,吃地道四川火鍋
    小龍坎,算是一家比較正宗的四川火鍋店了,連鎖店很多,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去過,也有很多朋友還沒有去,今天我們就去這家人氣很高的正宗四川火鍋店,看看到底是不是值得我們這些吃貨去探尋美味。走進小龍坎,算是古色古香的裝修。
  • 閩南夜話|追憶「八仙桌」往事
    ,一張布滿灰塵的「八仙桌」也在其間。「八仙桌」,指桌面四邊長度相等、桌面較寬的方桌,每邊可坐二人,四邊圍坐八人,猶如八仙。老家的「八仙桌」(如圖)是「簡易版」的,用料是比較經濟的柏木或其他雜木,四條桌腿和桌面是可以拆卸的,桌腿和桌腿之間,用上下兩個十字的木條連接,可開可合,配套的是簡簡單單的長條凳,一面放一條,每條凳子可以坐二到三人。
  • 老重慶著名的「耙牛肉火鍋」!楊家坪「明星蒼蠅館子」
    其實這一周我們「毛起吃」來重慶,最重要的一次探店任務,就是這家位於城中村的「耙牛肉火鍋」!在來到楊家坪老居民區之前,我們就聽聞這邊的館子「藏龍臥虎」,面對大重慶日新月異地發展變化,這裡的家屬區似乎被時光所遺忘……眼前低矮或陳舊的老式建築群,讓人有一種懷舊的感覺,在穿越幾條小街小巷後,我們總算找到了這家傳說中的「耙牛肉火鍋」,據當地朋友介紹說,這可是一家「明星蒼蠅館子」!不得不佩服重慶老闆的熱情和耿直!
  • 「八仙桌」上沒八仙?「八仙桌」上有規矩!
    八仙桌指桌面四邊長度相等的、桌面較寬的方桌,大方桌四邊,每邊可坐二人,四邊圍坐八人(猶如八仙),故中國民間雅稱「八仙桌」。 此石桌因八仙用過,就叫八仙桌,人們追求吉祥就稱食飯桌為八仙桌。
  • 古典家具八仙桌,方桌的鑑賞
    方桌是一種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家具,桌面呈正方形,約110釐米見方「八仙桌」、約86釐米見方的「四仙桌」。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在各類影視劇中層出不窮。有束腰方桌是方桌的一種基本造型,有束腰,兩腿之間有牙板。牙頭較長向下,支撐腿子,這是方桌造型的一種獨特形式。
  • 成都十大蒼蠅館子之一,隱藏在小區旁的美味肥腸魚,天天顧客爆棚
    肥腸魚是成都一道擁有很高人氣的美食,很多人吃過之後才發現,原來肥腸和魚碰撞在一起居然是那麼的美味!在成都寬窄巷子背後有一家很出名的肥腸魚館子,這家店是成都十大蒼蠅館子之一,生意非常火爆,天天食客爆棚。酥肉也是現炸的,每一份都看得見炸制的過程,在成都吃了好幾家的炸酥肉,這家算是裡面味道比較靠前的。他家招牌的肥腸魚真的是很獨特的味道,魚頭、魚肉都很嫩氣,入口即化的感覺,肥腸是先滷過的,很Q彈軟糯。油很厚,香味濃鬱。裡面的料很多,午餐肉、豆芽、萵筍、藕片、土豆片啥的真是挺多的。
  • 藏在紅牌樓的家常美味!成都人氣蒼蠅館子,紅燒肥腸味道很巴適!
    小巷深處的肥腸館子,每天門庭若市!這家開在紅牌樓老小區小巷的蒼蠅館子,每天一到飯點,那必定是門庭若市、座無虛席!典型的成都蒼蠅館子,這次我們「毛起吃」特意帶著朋友一起去美食探店,感受下來自我們大成都街頭美食的魅力!他們家的位置很好找,一般跟著導航就能輕鬆找到。
  • 配換鞋凳的玄關鞋櫃裝修,超級實用,給家裡也定製一套吧!
    現代家庭裝修時,入戶處的過道大多會考慮定製鞋櫃來設計,在定製鞋櫃時最好將換鞋凳進行一體式的設計,避免佔據其他空間,提升家居生活的舒適性和便利性。雖然說也可以在地面擺放一張單獨的換鞋凳,但總感覺會佔地方,甚至會影響過道的正常通行。
  • 西安這家館子也太有高級感了 暗黑系的分子料理
    想要一個環境和口味齊飛的館子難嗎?一點也不!曲江這家自帶屋頂花園,環境還超級有高級感的館子已經一周年了。
  • 《魯班經》中有一句話叫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你聽過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你聽過嗎?其實這句話原話是出自於《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 明式家具八仙桌賞析
    有束腰馬蹄足霸王棖八仙桌有束腰馬蹄足霸王棖八仙桌,充分表現明式家具集美學力學於一身的設計理念。霸王棖形狀優美,為簡約的大方形輪廓增添趣意。他們連接著桌面下的穿帶與腿足,當桌面受壓時,力度可在四足以外的不同方位下卸至腿足,增加八仙桌的整體穩固與承受力。這八仙桌在《嘉木堂》2008年秋展面世。筆者經手的上一例,算起來是在十一年前的一件,現歸香港攻玉山房。
  • 青島這家蒼蠅館子太牛了,30多年只賣肥腸,有20多種口味供客人挑
    青島有一家專門做肥腸的蒼蠅館子,這家蒼蠅館子太牛了,30多年堅持只做肥腸,能夠堅持下來實屬不易,把肥腸的烹飪技術研究透,店裡有20多種口味,供不同客人選擇這家店就是非常有名的金記大腸。小店很小,環境破破爛爛,名副其實的蒼蠅館子,開在一個老舊的居民樓下,但走進店裡看到滿牆的獎牌,就知道這家小店絕對非同凡響,每天早上9:30開門營業,一直營業到晚上十點多鐘,每一道菜品都是用大腸做食材,店裡的九轉大腸是招牌,一份88塊錢。店裡還有客人很喜歡吃的脆皮大腸和蒜燒肥腸等等。
  • 老祖宗的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
    書裡面有一句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經常被過去的木匠掛在嘴邊。 凳不離三 寓意:和睦相處。 過去的長條木凳,可以讓好幾個人坐在一起。
  • 為啥有錢人家的臥室,床尾都要放張長條凳?原來竟有這些用處!
    因為追求簡單的過程中給,一些看似複雜實際上很有用的設計都被拋棄了,比如床尾的長條凳!為啥過去有錢人家的臥室,床尾都要放張長條凳呢?因為它除了裝飾以外,還有許多用處!只可惜現在許多臥室都越來越小,這種設計也越來越少了!一張大床擺放在寬敞的臥室裡,總是顯得有些孤單,但是裝了床尾凳以後效果就不同了!首先從外觀上看,美觀度就提高了一個層次!感覺很有整體感!
  • 中式家具:八人圍坐的方桌曰八仙桌
    四邊圍坐八人,如八仙,雅稱八仙桌。【清美家具 第1213期】八仙桌是我國常見的傳統家具,它是一種特定的方桌,桌面四邊長度相等,每邊可坐二人,四邊圍坐八人,猶如八仙,漢族民間雅稱八仙桌。八仙桌歷史悠長綿延,是我國舊時廳堂的主要家具。
  • 2020成都蒼蠅館子50強榜單發布
    陳涼粉就是老成都市井生活的縮影,食客吃了幾十年,早已怡然自得,和這樣悠久的蒼蠅館子融為一體了。地址:金牛區福德路42號(近沙河源小學)2020成都蒼蠅館子50強口口香串串只要走到東光小區,一問口口香,都能給你指對方向。這家已經開了二十年的蒼蠅館子,是名副其實的「東門地標」。
  • 95後女兒說服父親,「成都最牛蒼蠅館子」悄悄開到太古裡旁
    作為成都美食的名片,蒼蠅館子已經是成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明婷飯店、雨田飯店、康二姐串串、甘食記成都肥腸粉……哪一家提出來,都是響噹噹的。然而最近,成都人有了新發現。似乎,蒼蠅館子的環境不再「蒼蠅」,裝修也不再簡陋,位置也不再偏僻。這還是成都人記憶中的蒼蠅館子嗎?原本「老、破、舊」的蒼蠅館子在經歷什麼樣的破局與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