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安:實施「四個三」工程 著力改善發展環境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劉長華、吳海民)今年以來,遷安市緊密結合市域實際,大力實施「四個三」工程,著力改善發展環境,呈現出了抓落實、促發展、保穩定的良好局面。
高舉「查訪、監察、問責」三把利劍,作風整治成效顯著。該市強化明察暗訪,建立了不定期檢查機制,市紀委效能監察、黨風、糾風與組織、人事等部門組成聯合暗訪組,對機關各部門特別是服務窗口部門、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明察暗訪。截至目前,遷安全市已對違反規定的37人進行了處理,切實在全市形成了心齊氣順、幹群和諧的良好局面。強化效能監察,重點開展了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建設、保障房建設等專項效能監察,並以《重點工作動態》《督查通報》等形式每周通報一次。強化問責問效,建立健全了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超時默許等制度,並緊緊圍繞項目建設等中心工作開展問責,不斷加大對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甚至吃拿卡要、以權謀私、與民爭利等破壞發展環境行為的問責力度。截至目前,該市已查處問責案件13件,對25人進行了誡勉談話和廉政約談。
打出「制度、幫扶、查處」三大重拳,切實解決軟環境建設難點問題。加強制度建設,制定了《關於優化園區環境助推園區發展的十條意見》《關於服務企業發展八個不準的規定》,要求各單位到園區企業執法之前,必須經園區管委會同意,領取《到企業執行公務介紹信》,有力地規範了公職人員的從政行為。實行分包幫扶,全市所有縣級領導均聯繫1-6個重點項目,對聯繫項目高位統籌,靠前指揮,定期調度,全力幫助企業解決「梗阻」問題。同時,採取公示、督導巡視、督查通報、重獎問責等辦法,確保分包項目工作的落實。嚴肅案件查處,設立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舉報中心(經濟「110」),並做到了專人受理、快速反應、認真查處、及時反饋。今年以來,共接到群眾舉報17起,均快速予以了辦理。同時,不斷加大對擾亂項目建設案件查處力度,目前已查處此類案件9起,有3人受到黨政紀處分、11人受治安處罰。
巧打「投訴、評議、溝通」三張妙牌,政務服務工作水平不斷提升。暢通投訴渠道,在市區、園區和17個重點職能部門均設置了投訴舉報箱,通過主流媒體和市區繁華位置電子顯示屏公布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面向全市30家重點企業開通了重點項目服務快線和重點企業投訴快線,及時聽取企業和群眾呼聲,搜集、掌握企業和投資者的所需所求。健全評議體系,充分發揮民主評議機關的「晴雨表」作用,建立了黨內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四位一體」的幹部監督評議機制,採取了人民評議員評議、服務對象直接評議、質詢評議等10種方法,切實保證了評議的真實有效。加強信息溝通,選聘2351基層廉政使者和49名特邀效能監察員,活躍在基層,發揮著「千裡眼」作用。每名廉政使者對幹部作風、效能建設等開展實時監測,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問題和建議296條。
實行「改革、創新、考核」三項舉措,環境優化機制不斷健全。推行體制改革,改革了審批制度,市本級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由原來的183項清理調整為157項,承諾辦結時限壓縮了1614個工作日,壓縮率61%。今年1-10月份累計辦結各類審批事項26077件,平均日辦件120件,辦結率達到100%。同時,積極探索網上審批的有效途徑,強力擴展服務空間。改革了財稅體制,按照建設相對規範的分稅制鄉鎮財政管理體制的方向,積極穩妥地推進了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激發了鄉鎮生財、聚財、理財的積極性,規範並提升了鄉鎮理財水平。完善了投資體制,嚴格落實《國有資金投資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等文件規定,進一步提高各項工作的程序化、法制化和規範化水平。創新政務服務,謀劃、實施了《關於構建市、鎮、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逐步形成了以市行政服務中心為「龍頭」,鎮級便民服務中心為主體,村(社區)便民中心(室)為基礎的上下聯動、便捷高效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完善績效考核,把機關效能建設和優化發展環境工作列入了全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評中,根據崗位職責、工作實際,為每名幹部建立了幹部業績檔案,從正反兩方面記錄幹部的工作作風、工作業績和獎懲情況。由遷安市紀委及有關部門按照平時檢查和年終測評結果綜合評定考核等次,為全市機關幹部作風建設和優化發展環境工作強力推進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