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縣:實施「四個三」工程 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2021-01-09 湘湘帶你看社會

今年以來,濱州市惠民縣聚焦人才體制機制創新,大力實施人才工作「四個三」工程,在機制創新上精深研究,在隊伍建設上精心打造,在人才服務上精細謀劃,在平臺搭建上精準施策,打響「兵聖英才·智匯惠民」人才品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精準建立「三項機制」

一是建立系統招引機制。研究制定《惠民縣「六個一」大學生招引實施辦法》,發放《致大學畢業生的一封信》,與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二是建立錯峰選聘機制。在全市率先發布招考簡章,開展碩博士線下選聘、線上面試工作,41名碩博士落戶惠民。搶抓畢業季有利時機,成立校園招聘小組到「雙一流」高校開展招聘,現場解答學生諮詢265人次,達成就業協議62名。三是建立跟蹤培養機制。針對「雙一流」畢業生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制定了《惠民縣重點招錄「雙一流」畢業生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優惠政策》,在掛職鍛鍊、職稱評聘等方面出臺12條「硬核」措施,一對一全程跟蹤幫助人才儘快適應崗位、成長成才。

精心打造「三支隊伍」

一是建立政策宣傳隊伍。組織人社、科技等職能部門成立政策宣講團,到鑫誠農業、金冠網業等銀獅獎、銅獅獎獲獎企業和28家規模以上企業開展點對點服務宣講人才新政。二是建立高端引才隊伍。聘任省高層次人才促進會24名成員擔任招才引智特聘顧問,先後介紹引進6名高端專家落戶惠民,為企業提供重大科技研發、技術攻關服務126次。三是建立項目服務隊伍。根據項目評選要求、企業科研力量等要素,抽調特聘顧問、職能部門業務科室長、企業相關負責人等分類成立項目申報服務專班,提供全程服務,增強項目申報的針對性和準確性,提高成功率。

精細制定「三項政策」

一是打造「開放式」就業政策。打破戶籍限制,開展縣外優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回調綠色通道,回調縣外優秀人才23名。二是打造「一體化」公寓政策。建成惠民人才港,建設人才公寓312套,打造全市第一家集人才居住、創業孵化、成果展示、就業培訓於一體的人才服務綜合體,為人才提供更加宜居宜業的住房環境。三是打造「貼心化」服務政策。集成整合縣內20餘項服務資源,打造「兵聖英才服務卡」,為高層次人才衣食住行提供全方位便利。

精準搭建「三個平臺」

一是建設政產學研對接新橋梁。成立黃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中科院寧波材料研究所合作,引進本科以上人才46人、專家教授6人,幫助企業申請實用新型專利71件,建立4家企業研發試驗平臺。二是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新平臺。成立黃河繩網生產力促進中心,先後邀請國內高分子材料、資本規劃等領域知名專家教授為繩網企業提供產品需求診斷、產業信息規劃等服務14次,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幫助企業申請商標註冊517件,推動了繩網產業技術創新與轉型升級。三是打造技術研發實驗新基地。成立惠民香菇產業技術研究院,設立品種改良、標準化栽培、產品加工3個研發服務中心,與中國農科院食用菌首席專家張金霞等專家教授長期合作,引進泰山學者1人、科研專家12人,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2項。

【來源:濱州市委組織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 全力打造四個「新高地」
    今年以來,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部署安排,緊緊圍繞「重塑競爭新優勢,傾力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奮鬥目標,聚焦「六新」突破,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形成生態鏈,全力打造新興產業、創新要素、營商環境、政策引領四個「新高地」,引領開發區創新發展駛向快車道。
  • 青島打造引資新高地
    當前,青島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作為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引擎,創新引資模式,搭建招商引資平臺,打造面向國際的營商環境,構築新時代對外開放新高地。  加速產業集聚  日前,世界500強企業之一、全球最大的信息管理軟體及服務供應商甲骨文公司將技術人才創新創業基地落戶青島即墨。
  • 唐山:遷安實施"四個三"工程 著力改善發展環境
    遷安:實施「四個三」工程  著力改善發展環境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劉長華、吳海民)今年以來,遷安市緊密結合市域實際,大力實施「四個三」工程,著力改善發展環境,呈現出了抓落實、促發展、保穩定的良好局面。
  • 「四區」輻射帶動「園區」優勢互補 做大做強發展平臺 強力打造新...
    、新材料、新能源、核燃料、新型建材、節能環保、食品加工、菸草製品八個百億支柱產業鏈條,構建起多元支撐、穩定可靠的「四梁八柱」工業產業體系在今年的市「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在經濟發展方面特別強調了「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的發展目標,並明確提出,蘭州新區、榆中生態創新城、高新區、經濟區將作為新的經濟增長極,發揮好各自的優勢,做好主導產業,起到輻射帶動作用,以更小的體量產生更大的能量。
  • 「新」「芯」相印 淄博打造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
    「新」「芯」相印 淄博打造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 2020-05-23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個省委部委和廳局聯發文件,深入實施全省高校「青馬工程」!
    三、培養體系各高校在培養過程中要遵循夯實基礎、逐級提升、分層實施的原則,完善省、校、院(系)三級統一規劃、分工負責、聯動育人的培養體系,打造「以院(系)『青馬工程』培養班為塔基、校級『青馬工程』培養班為塔身、省級『青馬工程』培養班為塔尖」的結構,推動高校「青馬工程」提質增效。(一)院(系)培養模式。
  • 盤縣實施「四個三」工程提升貧困對象管理水平
    新華網貴陽6月22日電 為進一步提升貧困對象管理水平,盤縣結合脫貧攻堅春季攻勢開展,全力實施
  • 清華賦能 慕華成志助力龍華打造未來教育新高地
    清華賦能 慕華成志助力龍華打造未來教育新高地 2020-12-03 14:27
  • 代表委員熱議構築現代產業新高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縣創建為載體,聚焦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實施企業梯隊培育行動,提升產業發展平臺能級,加快打造先進位造業高地。對此,來自企業界的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緊密結合國際國內形勢和企業發展實際,就如何構築現代產業新高地提出真知灼見。縣人大代表王繼陽是浙江品諾機械有限公司和新昌沛斯軸承配件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他從10個人10臺小臺車創業伊始,從業超過30年,到現在已經擁有300多名職工、年產值2.65億元的兩家軸承企業。
  • 從1200到網際網路店長工程,看張近東打造的「人才供應鏈」 1200工程...
    招聘計劃顯示,蘇寧2020年春招計劃招聘5000名應屆生,同時廣招社會人才,累積新增人才需求達3萬人。其中「網際網路店長」工程,在蘇寧招聘計劃中首次公開,第一期招聘正在啟動中,成為蘇寧董事長張近東繼「1200工程」之後,又一大「人才供應鏈」工程。首次啟動「網際網路店長工程」「網際網路店長工程」是蘇寧各業態終端門店重要的人才培養工程。
  • 新疆擬用十年打造物種資源保育新高地
    從8月14日召開的新疆資源環境與發展高端學術研討會上獲悉:為保護新疆豐富的生物種質與基因資源,促進新疆現代農業、現代生物產業快速發展,新疆擬建立烏魯木齊種質資源保藏庫、伊犁植物園、霍爾果斯生物產業孵化與試驗示範基地,並以「一庫一園一基地」三大平臺為基礎,在十年內將新疆打造成為我國乾旱地區生物資源合理利用及物種資源保育新高地。
  • 嘉興奮力打造「五大」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培育發展「五大」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是嘉興新製造「555」行動的重要內容,也是嘉興打造長三角核心區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的重要抓手。日前,嘉興市工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步印發五個《實施意見》,為「五大」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分別錨定方向、細化目標、明確路徑。
  • 兩部門關於深化工程技術人才
    (四)與人才培養使用相銜接1.促進職稱制度與人才培養制度有效銜接。推動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與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有效銜接,獲得工程類專業學位的工程技術人才,可提前1年參加相應專業職稱評審,探索在相應職業資格考試中縮短工作年限要求或免試部分考試科目。結合工程技術領域人才需求和職業標準,提高工程教育質量,加快重點行業、重要專業人才培養。
  • 「四雁」工程吹響蘭陵鄉村振興衝鋒號
    去年以來,蘭陵縣堅持正向激勵、搭建平臺、扶持培育相結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四雁工程」,即啟動實施以培養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為核心的「頭雁工程」、以吸引外出能人返鄉創新創業為核心的「歸雁工程」、以培養本土人才為核心的「鴻雁工程」、以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為核心的「雁陣工程」,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吹響了蘭陵鄉村振興的衝鋒號。
  • 惠民縣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密織動物防疫工作天羅地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彩 見習記者 段峰 通訊員 郭風 濱州報導惠民縣農業農村服務中心積極做好動物防疫工作,助推畜牧業經濟發展,2020年惠民縣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積極動員、周密部署、嚴格要求4月份和9月份分別召開由14個鎮辦獸醫站長、畜牧獸醫技術人員30餘人參加的全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會議,會上從細化區域化管理、落實疫情報告制度、防疫技術、疫苗管理等方面對參會人員進行了培訓動員,具體部署安排全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為做好動物防疫工作,2020年採購了29000元實驗室試劑用於實驗室檢測,保證動物防疫工作效果考核有抓手。
  • 上海發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量身定製一人一策
    本報上海3月26日電 (記者曹玲娟)在26日舉行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會上,上海正式對外公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提出要在「人才高地」基礎上築起「人才高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依據《上海加快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上海將實施人才高峰工程,進行大刀闊斧的人才政策改革,並實施「量身定製,一人一策」「高峰人才全權負責制」等政策。
  • 【年初亮目標】濱州市農業農村局:全力抓好「四個三」工程
    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張成江:全力抓好「三保三育三提三贏」工程2019年市農業農村局承諾做好以下工作:一、工作目標聚力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全力抓好以「三保三育三提三贏」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三」工程,即: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
  • 潁東區「三聚焦」精準有力實施工業企業「13581」暨「1358」培育工程
    為發揮骨幹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引領、示範、帶動作用,潁東區在貫徹落實阜陽市工業企業「13581」龍頭培育工程的基礎上,實施潁東區「1358」工業企業培育工程,以精準的政策、有力的措施推動企業發展潛力持續激發,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 飛馬旅打造上海閔行康復輔助產業新高地
    這次合作是政府、高校、企業三方一次全新的嘗試,產業園匯聚「政校企」各方資源優勢,共同打造「高層次人才+前沿科技+創投資本」三位一體的快速產業化平臺和通道,構建「創新創業立體生態」服務體系。根據上海市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實施意見》指出:到2020年,全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信息平臺基本建成,湧現一批「上海創造」的知名自主品牌和優勢產業集群。目標就在前方,該如何開展落實呢?先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做起,從人才、平臺、試點、成果方面都要創新改革,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積極打造一批知名產業園區、前沿創新平臺、知名品牌、優勢特色產品和新型服務模式。
  • 深圳成立「粵菜師傅」人才培養聯盟 打造「深派粵菜」名片
    6月6日上午,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推進大會拉開帷幕。本次大會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打造「深派粵菜」名片為主題,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二高技)、深圳市烹飪協會等50餘家單位,聯合發起了「粵菜師傅」人才培養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