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新冠肺炎患者背部皮膚大面積壞死,長達55天治療成功修復

2020-12-04 生活報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 盧從斌 胡穎儀 「這個病人創面能夠恢復真的是個奇蹟!」近日,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醫務科收到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發來的感謝簡訊,60多歲的陳叔患新冠肺炎在市八醫院治療,因肺栓塞接受溶栓治療,導致背部皮膚大片淤血,出現大面積壞死,經廣州市紅十字會燒傷整形科專家會診後,成功修復。

肺栓塞接受溶栓治療,背部皮膚大面積壞死

據了解,市紅會醫院燒傷整形科副主任、燒傷整形科二科主任張志會診的病人叫陳叔(化名),60多歲的陳叔是市八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情況比較嚴重的一位,入院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基礎疾病,治療後不久又相繼出現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呼吸、循環、凝血、肝、腎等多器官功能不全症候群(MODS),病情十分危重。

市八醫療團隊先後為其進行呼吸機、ECMO、CRRT等治療,在醫護人員不遺餘力的治療中 陳叔的病情出現了曙光,新冠病毒核酸轉陰,然而欣喜隨之被巨大的擔心取代——陳叔因肺栓塞接受溶栓治療,導致背部皮膚大片淤血,出現大面積壞死,惡臭充滿房間。市八醫院緊急請來市紅會醫院燒傷整形科會診。

張志回憶,3月6日第一次為陳叔會診時的情景也是非常震驚:渾身插滿生命支持設備的陳叔在ICU隔離病床上,背部皮膚大面積出現壞死。

他在病人床邊,仔細觀察創面壞死組織,細緻的檢查創口,詢問病情,等到檢查報告出來確認為「毛黴菌感染」,張志主任倒吸一口涼氣,毛黴菌具有極強的侵襲力,主要侵入血管內,很快向鄰近組織擴散,毛黴菌感染臨床表現複雜,多發生在機體衰弱、免疫力低下的個體,死亡率極高,達85%。

張志到市八醫院會診。通訊員供圖

不放棄一絲希望,在ICU病房開展床邊手術

「看著這位病人被各種儀器包圍,背部創面又並發毛黴菌感染,情況非常糟糕,我知道病人創面恢復的可能性小,儘管如此我還是想要盡力去治療,即使死亡也應該保持尊嚴,我真的不希望他帶著充滿異味的創面離開這個世界。」張志決定即使有一絲希望也不能放棄。

得知醫院已經給陳叔靜脈使用兩性黴素B治療,但是創面局部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張志決定給予磺胺嘧啶銀粉劑治療。因市八醫院缺乏此創面治療藥物,廣州市紅會醫院免費向市八醫院提供磺胺嘧啶銀粉劑。

會診後一個月,張志持續關注患者情況,不斷修訂方案指導創面處理。4月24日,張志受邀去市八醫院查看創面情況,創面壞死組織已經脫落,肉芽生長新鮮,決定安排手術治療。4月29日會診手術在市八醫院開展,為避免病人因挪動造成的潛在風險(病人還在上呼吸機和CRRT),張志主任同意在ICU病房開展床邊手術。

真正穿著防護服站在病房裡準備實施手術時,困難還是接踵而至:沒有手術常規器械,電動取皮刀沒有主機,扎皮機沒有扎皮板,沒有手術器械護士,原本不大的病房裡放滿了呼吸機等生命支持設備,只能利用病房過道放置手術器械臺,在狹小的空間裡進行手術操作;穿著防護服動作不靈活;全身被汗水浸透,汗霧蒙在防護眼鏡上,矇矓中要靠經驗小心操作。

平時1個小時可以完成的手術,張志前後經過了2個多小時。在為陳叔處理好傷口,妥善安置患者並向醫護叮囑完注意事項後,才放心離開。

經過3次會診,長達55天的創面治療,陳叔背部創面奇蹟般的恢復了。「與創面打交道,每天都有新挑戰,但為罕見的毛黴菌感染的危重新冠患者開展床邊手術我還是第一次。」張志主說。回顧近2個月來的救治歷程,能夠成功修復患者的創面,市紅會醫院燒傷整形科創造了一個奇蹟。

來源:南方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新冠患者感染罕見「毛黴菌感染」,ICU床邊手術終獲成功修復
    疫情高峰期 會診新冠患者60多歲的陳叔(化名)是市八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情況比較嚴重的一位,入院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基礎疾病,治療後不久又相繼出現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呼吸、循環、凝血、肝、腎等多器官功能不全症候群(MODS),病情十分危重。
  • 發病後約10天為新冠肺炎轉歸分水嶺!專家分享重症患者救治關鍵點
    發病後約10天為新冠肺炎轉歸分水嶺! 「截至4月24日,已成功撤除危重型患者體外膜肺氧合治療4例,使用最長時間為35天,年紀最大的患者78歲,撤除單獨使用呼吸機的10例,使用最長時間為42天,年紀最大的患者85歲。」4月25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以上情況。救治重型危重型患者是降低病死率的重點和難點。
  • 生命奇蹟,全球找藥的黑色素瘤患者在博鰲樂城先行區成功獲救
    患者吳先生患肝惡性黑色素瘤全球尋藥之後,在樂城醫治終獲救。博鰲國際醫院 供圖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6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博鰲樂城先行區再創生命奇蹟。5月13日、14日,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刊發稿件《患者救治「窗口期」僅一個月怎麼辦?
  • 拔罐的壞處 這樣拔罐小心皮膚壞死
    因此,在這裡提醒大家,在大面積拔罐之後一定要注意不要將拔罐部位暴露在外面,而且要做好保暖工作。另外,還要注意,拔罐結束之後不要立即洗澡或者擦拭拔罐部位。最少要在拔罐1天之後再洗澡哦!拔火罐要注意什麼1、拔罐不是時間越長越好拔罐時間大約10-30分鐘最合適。拔罐久了可能會損傷皮下組織,可能會導致出現許多水泡。2、不是所有人都合適拔罐一般有感染性疾病、皮膚病的患者不能拔;血友病患者以及血液凝血功能較差的人不宜拔;高血壓、孕婦及年紀大且患有心臟病者拔罐應慎重。
  • 7歲男童被五步蛇咬傷皮膚壞死,專家移植皮瓣為患兒保足
    7歲小彬家住麻陽苗族自治縣,在打穀子的稻場裡玩耍時,被一條3斤重的五步蛇咬傷右腳,送往當地醫院注射血清後,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半個月後,其右腳腳背皮膚仍然出現壞死和感染的症狀
  • 醫學奇蹟!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消失了
    來源:快資訊 韓流來啦新冠病毒疫情已在全球蔓延了一年多,雖然疫苗已問世了,但人們對它的認知仍然相對有限。最近,《英國血液學雜誌(BJH)》發表了一篇文章,再次讓我們大開眼界。英國特魯羅皇家康沃爾醫院血液科醫生在這篇文章中介紹,一名61歲的男性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體內的腫瘤竟然奇蹟般消失了!
  • 百分百在行動: 肺癌患者莫慌張, 同是肺炎, 「新冠肺炎」與「免疫...
    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將全國人民的神經繃得緊緊的,疫情當下,人人自危。與此同時,正在進行免疫治療的癌症患者正經歷著比常人更多的壓力與焦慮,缺醫少藥是一方面,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也讓這類患者憂心忡忡,不良反應中的免疫治療相關性肺炎因為與新冠肺炎症狀有相似之處,也給大家造成諸多困擾。
  • 運行103天,龍崗區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治醫院「清零」|新冠肺炎疫情...
    5月16日上午,隨著最後一例隔離病例出院,龍崗中心醫院集團龍崗區第六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龍崗區六院」)迎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清零」時刻。▲龍崗區委張勇書記到龍崗區六院調研疫情防控工作據了解,龍崗區六院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疑似病例隔離醫院於2月4日正式啟用,共設隔離病床96張,負責收治全區各級醫院發現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 青少年骨關節修復不必「再等等」 自體肋軟骨移植術破解骨科「絕症」
    「選擇人工關節置換,可以說是治療的最後手段。我們能修復骨頭的問題,但骨頭表面的軟骨是無法修復的。如何重建關節軟骨面,是骨科領域絕症性的問題。」經過不斷探索實踐,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張長青教授首創性的提出採用自體肋軟骨移植技術修復重建股骨頭壞死病變軟骨面。
  • 燒傷治療別東奔西跑!濱醫附院燒傷救治國內先進
    燒傷後的壞死痂皮加重感染風險,需要在早期進行削痂手術等治療對於燒傷患者而言,全身達到30%以上的燒傷面積,就屬於大面積燒傷。劉文明告訴記者,早期治療燒傷患者時,通常是先給燒傷創面塗藥,等創面慢慢結痂,再進行植皮手術,但這種治療方法往往會加重患者的感染風險。
  • 科技日報:中藥治療新冠肺炎在動物模型上證實有效
    科技日報3月5日消息,中藥治療新冠肺炎有效終於有了在動物模型上被證實的實驗數據。記者3月4日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以下簡稱中藥所)了解到,該所成功構建了適合中藥治療新冠肺炎藥效評價的病證結合動物模型,並用此模型完成16種藥物的評價驗證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地紛紛強化中西醫結合,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
  • 修復殘損肢體 讓患者重拾自信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章娜報導:省中醫院(江西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也是江西省骨傷醫院,每天接診大量骨傷患者。有一些特殊的患者身體部位受損甚至缺失,在修復重建科專家們的手術治療下,病痛得以緩解,重拾恢復正常生活的希望。「重建修復日常手術最多的是斷肢再植,手、腕部骨折、創面軟組織缺損修復、畸形矯正等,大大小小的手術一年要做500多臺。」修復重建科主任饒泉介紹。
  • 空軍總醫院皮膚科成功救治一名重症壞疽性膿皮病患者
    丹丹入院時,全身大面積潰瘍壞死,散發刺鼻異味,無法行走,生命危在旦夕。經過全科醫護人員一個多月的全力搶救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7月,丹丹因運動扭傷誘發雙下肢壞疽性膿皮病,在私人診所治療不當導致病情加重,四處投醫無果後,在家人陪伴下來到空軍總醫院皮膚科就診。
  • 股骨頭壞死不必換關節 湘雅創新性保髖手術造福患者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24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羅聞 嚴曉博)通過移植髂骨瓣至股骨頭壞死區,吻合血管、重建股骨頭血運,新生骨可逐漸替代壞死骨頭,從而恢復患者的髖關節功能。今天,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召開股骨頭壞死保髖治療第100例手術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其原創新術式「吻合血管的髂骨瓣移植」保髖治療成果,10餘位來院複診的患者現場表演了健康操,展示了他們髖關節功能恢復的良好效果。目前,股骨頭壞死的發病率日漸升高,且具有年輕化的趨勢。創傷、服用激素、長期飲酒是股骨頭壞死的常見原因,如不進行治療,將嚴重影響患者的肢體功能,甚至致殘。
  • 6例新冠肺炎患者在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治癒出院
    人民網瀋陽1月12日 1月12日,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暨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救治瀋陽中心再傳捷報,今日有6例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治癒出院。自進入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階段以來,瀋陽中心新冠患者已累計治癒出院10人。
  • 新冠肺炎患者為何普遍存在腎功能異常?|鈦媒體科普
    鈦媒體在本月封面刊《完整復盤新冠病毒擴散鏈,悲劇或可避免 | 鈦媒體·封面》中提到,新冠病毒不僅僅攻擊肺部免疫力系統,其他臟器如脾、淋巴結、心、肝、腎、腎上腺、腦等也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另外,在2月19日醫學期刊《柳葉刀呼吸醫學》發表的首份新冠肺炎患者病理報告中提到,肺炎進展迅速,淋巴細胞逐漸減少,患者從發病到結束生命只有8天時間,病情無法很快控制住。
  • 急性腎小管壞死主要分為2種,急性腎小管壞死治療方法有哪些?
    導語:急性腎小管壞死本身也是屬於急性腎衰竭的一種類型,急性腎小管壞死這種疾病本身一種是腎內科的急重症,要是患上這種疾病比較嚴重的人死亡率是會高達50%的,同時還有大約有5%的患者可能會轉化為慢性腎功能不全這種疾病,一般是比較難達到自然壽命的。
  • 男子頭部摔傷引發連鎖反應,全身皮膚脫落危在旦夕,多學科聯合治療...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崔毅)頭部摔傷昏迷被送進醫院,住院期間突然全身長滿水泡,全身皮膚大面積剝脫,生命危在旦夕。經過一個多月的多學科聯合治療,12月1日,記者在武漢市武昌醫院看到,沔先生的皮膚已經恢復正常,能下地走路了,還能跟人簡短交流和互動。
  • 研究稱出現紫色皮膚病變的新冠倖存者更有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據外媒BGR報導,許多新冠肺炎倖存者注意到,一些COVID-19症狀即使在幾個月後也不會消失。一些常見的症狀往往揮之不去,包括疲勞和記憶力下降。一項新研究發現,出現紫色皮膚病變的「Long COVID」患者更有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 C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藥能治療新冠肺炎嗎?
    結果發現直接抗C型肝炎病毒(HCV)藥物來迪派韋(ledipasvir)和維帕他韋(velpatasvir)有抗新冠病毒的作用。結合Elfiky[2]的研究,作者設想治療C型肝炎的複方製劑丙沙通(維帕他韋/索磷布韋)和夏帆寧(來迪派韋/索磷布韋)中都包含2種對新冠病毒有效的藥物,且副作用小,可能對新冠肺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