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定海建鴨米基地推「稻鴨共作」

2021-01-09 金臺資訊

風吹過,舟山市定海區小沙街道青岙村的鴨米基地裡,金黃色的稻田發出沙沙聲,不遠處的柵欄裡,一群鴨子正在田間嬉戲。負責基地生產管理的定海匯沙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志鋼告訴記者,未來幾天將對2萬平方米的鴨稻米進行收割,每平方米平均產量約0.75公斤,900餘只麻鴨也已育肥。

今年4月,定海區農合聯農業生產服務中心創新推出「一畝田」眾籌活動,在小沙試點建設全市首個鴨米基地,通過「稻鴨共作」種養模式,進一步推廣綠色高效生態農業。「稻鴨共作產出的鴨稻米綠色無公害,口感也很好,去年榮獲『浙江好稻米』金獎,今年我們引進同樣的品種和技術。」該中心主任姚養軍說。

據姚養軍介紹,發展「稻鴨共作」生態農業,關鍵環節是把麻鴨圈養在稻田。「鴨子在稻田裡吃蟲子,它的糞便又可以當肥料,這樣的話化肥、農藥使用量會明顯減少,很環保。而且在田地裡『自由奔跑』的鴨子,還能起到除草、鬆土的作用,促進稻秧生長。」姚養軍說。

今年受氣候影響,褐飛蝨蟲情嚴峻,浙江省防治農業動植物疫病指揮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堅決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陳志鋼認為,鴨米基地建設是打贏這場攻堅戰的很好示範。他告訴記者,今年褐飛蝨發生程度遠重於往年,普通稻田殺蟲農藥噴施次數翻了一倍多,而鴨米基地一次也沒有使用。

「一畝田」眾籌對象是廣大群眾,他們也是綠色生態農產品的主要受益者。據了解,市民在支付一定費用認養後,可通過微信群,參觀水稻從播種到收割的全過程,並可與家人到現場體驗播種、生長、收穫等農耕樂趣。作為回報,等到水稻成熟以後,部分稻米歸認養人所有。

據了解,青岙村的鴨米基地共有27名認養人,待稻米收割、加工、裝袋後,每人可獲325公斤鴨稻米和5隻麻鴨,由定海區農合聯農業生產服務中心分批配送至家門口。「折算下來,比市場價低一些,質量又高,後來有不少人來打聽認養的事。」陳志鋼說,銷售端沒有後顧之憂。

一方面讓市民吃到價廉物美的綠色食品,另一方面為參與農戶提供信息和技術服務,拓展銷售渠道,助力農民增收。定海區農合聯農業生產服務中心計劃進一步擴大「稻鴨共作」試點面積,引領綠色富農惠民。

相關焦點

  • 金壇力推「稻鴨共作」 率先建設全省綠色優質水稻基地
    常報全媒體訊 「這些軟米,已被蘇州、無錫、常州等地客商搶購一空。」日前,金壇區朱林鎮黃金村有機軟米水稻大面積收割,村第一書記嚴清華說,黃金村省級綠色優質水稻基地面積3246畝,其中1000畝「稻鴨共作」喜獲豐收。
  • 丹陽「稻鴨共作」鑄就生態品牌
    金秋時節,丹陽市皇塘鎮大莊村農民邱兆慶的稻鴨共作基地上格外忙碌,常州、金壇等地的一批客商陸續來到他的田頭訂購無公害役鴨,截至目前,他飼養的50餘畝無公害役鴨已全部銷售結束。談起今年的稻鴨共作生產情況,邱兆慶說,按一畝「稻鴨共作」水稻平均養40隻役鴨、每500克銷售價格8.5元計,今年他家僅無公害肉鴨銷售收入就達4萬多元,而且「稻鴨共作」的水稻長勢較好,現已進入灌漿期。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示範和推廣,稻鴨共作這一引智技術已在丹陽得到了成功運用。
  • 【蘭巨】稻鴨共作 生態種養
    龍泉新聞網訊(記者 項素蘭 廖思楚 徐程前)走進蘭巨鄉桐山村楊利輝的水稻基地,遠遠望去,水稻長勢良好,綠油油的一片,走近一看,一群鴨子正在稻田中來回遊弋。未來的幾個月裡,這些鴨子將與稻苗「相互依存,共同成長」,一起迎接收穫的季節。
  • 江蘇省泰州市稻鴨共作集成技術
    江蘇省泰州市稻鴨共作集成技術王寶全 錢普祥稻鴨共作是指在水稻生育期內將鴨子圈養在水稻田中,讓稻和鴨在同一生態環境中共生共長的一種生產模式。2選用品種2.1 水稻品種稻鴨共作,一般選擇國標二級以上的品種。我區目前南粳 9108 作為稻鴨共作的首選品種。
  • 稻鴨共作 闖出生態種養新路
    或許是,作為醫生對於健康有種近乎執念的「高標準」,又或許是,從農村出來,對於土地有種異乎尋常的熱情,2016年,一直想做農業的朱啟健,在弟弟朱思席的撮合下,認識了幹了幾十年農業的技術員閆家超,三人一拍即合——搞稻鴨共作,種最綠色有機的大米。雖是資深的農業技術員,閆家超並沒有搞過稻鴨共作。但這並不妨礙他對稻鴨共作的濃厚興趣。
  • 揚州萬畝稻田採用「稻鴨共作」
    把鴨子放養到稻田,這是一種名叫「稻鴨共作」的生態種養模式。目前,揚州有「鴨小兵」當差的稻田已經超過了1萬畝。350隻「鴨小兵」一入稻田就成幹活能手顧克禮說,今年有40畝的稻田,每畝稻田需要「招募」8到10隻「鴨小兵」,因此購買了350隻鴨子。
  • 太倉:稻鴨共作 生態種植下的共贏
    璜涇鎮供圖一聲哨音響起,打開鴨棚大門,1000多隻鴨子陸續飛奔出來,進入稻田。太倉市璜涇鎮雅鹿村的「鴨司令」周祖興看著鴨子們悠哉地浮在水面上,或享受著日光浴,或低著頭覓食,他滿心歡喜。誰也不知道,這位吹著哨子的「鴨司令」還是頭一回養鴨子。今年6月,雅鹿村引進約2000隻鴨苗,創新探索稻鴨共作模式,共規劃80多畝「鴨稻米」種植區,推進生態養殖、綠色種植。「稻鴨共作還是首次嘗試,由於沒有養鴨的經驗,只好請來村裡的農業『老把式』。」該村黨委書記顧愛東告訴記者,周祖興一輩子紮根農業,一下子養2000隻鴨子,壓力確實不小。「沒有技術,就看書,自己摸索。」
  • 稻鴨共作!看,馬坡鎮丁集村返鄉能人的生態種養新路
    或許醫生對於健康有近乎執念的「高標準」,又或許是從農村出來,對於土地有種異乎尋常的熱情,2016年,一直想做農業的朱啟健,在弟弟朱思席的撮合下,結識了幹了幾十年農業的技術員閆家超,三人一拍即合——搞稻鴨共作,種最綠色有機的大米。雖是資深的農業技術員,閆家超並沒有搞過稻鴨共作。但這並不妨礙他對稻鴨共作的濃厚興趣。
  • 舟山群島中的千年古城——定海暨舟山島的前身
    盛會席間,水怪出來興風作浪,一時間烏雲翻滾,狂風大作,巨浪滔天,周天暈眩寒氣凜冽。西王母大怒,便拔下雲鬢上的一枚碧玉寶簪,投入水中,水怪立馬反抗不得被鎮鎖在瑤池。水怪平息後,風和日麗池面蕩著漣漪、盛宴依舊繼續。西王母擲下的那枚碧簪,落在了天池北岸化作了一株古榆樹,枝繁葉茂,護佑生靈,被人們譽為「定海神針 。
  • 舟山這裡曾是定海保衛戰總指揮所,見證了鴉片戰爭中抵抗最激烈的一仗
    我在49年前來舟山,木帆船在五奎山旁擱淺時,我趴在船舷邊向定海瞭望,第一眼就驚喜地看見岸旁碼頭邊的小山上有個氣勢恢弘的廟宇,臨海一邊有個白色的信號站,一到傍晩就忽閃著,後來才知道這就是定海的「精神高地」東嶽山上的東嶽宮。
  • 禾泱泱稻鴨原生米餅,全心呵護孩子成長!
    有些家長害怕給孩子吃米餅之類的食品,因為很多市售米餅的鈉含量頗高,孩子吃了無益,甚至會有礙孩子的健康成長,那麼有沒有一款是食用安全又具備營養的米餅呢?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天然無添加的米餅--禾泱泱稻鴨原生米餅。
  • 不走尋常「稻」的有機「鴨鱟米」
    稻鴨共生。 □文/攝宮芮本報記者姚建平 「稻在水中長,鴨繞稻邊遊。」在一季的稻、鱟、鴨共作模式下,訥河市興旺鄂溫克族鄉千頃農夫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明星稻「鴨鱟米」迎來了收穫季。基地裡,金黃的稻穗在陽光下光耀奪目,陣陣稻香撲鼻而來。
  • 打卡連江定海古城
    定海古城  定海,是福州連江縣城郊的一個小漁村,位於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閩江口北岸,素稱「閩江北喉」,歷代都是兵家爭奪之地,是明清時期沿海的邊防重鎮。中國歷史上有兩座定海古城,一座是浙江舟山定海古城,一座就是福建連江定海古城。連江定海古城依然保存著古城主體風貌,述說著近700年的歲月滄桑。定海村不大,三面環山、面朝大海,古城依山而建。
  • 舟山群島之舟山島閱覽
    舟山之說不能僅限於名稱之論,若看舟山之古今變化,有無定論,自有一番好說。清光緒《定海廳志》中載:今之舟山,春秋時之甬東地也。創縣於唐,昇州於元,其間廢置並省不一,要未有不以舟山為重一鎮也。其地雄踞海外,眾山環峙,群港四達,自古稱為天險。明初從湯和議,廢縣置所,徙民入內。當時臣民鹹以為不然,後世亦不能以信國之賢為之曲諱。
  • 培培說三農:稻鴨共育的鴨子品種的選擇
    培培說三農:稻鴨共育的鴨子品種的選擇1. 半番鴨半番鴨是番鴨與不同家鴨之間進行的雜交, 是不同屬、 不同種間的遠緣雜交, 所得的後代有較強的雜種優勢, 但一般無繁殖能力, 所以又稱騾鴨, 俗稱半番鴨。為了揚長避短, 國內養殖多以番鴨公鴨作父本, 與繁殖性能較好的家鴨母鴨雜交, 生產肉質優良的半番鴨。 其品種較多, 因母家鴨不同而不同。
  • 關於鴨和鵝 兩位委員在同心苑直播間一拍即合
    今天同心苑直播間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一位和鴨有關一位和鵝有關他們經過一番交流探討一拍即合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共同助力鄉村振興是怎麼回事呢?事情起因:在今年省政協全會報導日那天,趙洪的行李中有一樣特殊的物品——一袋生態稻鴨米。近幾年,因為化肥價格等生產成本的上漲,種糧大戶的收益下降了不少,趙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此,他想辦法幫糧農調整了種糧模式,開始在稻田裡養鴨。
  • 在舟山定海古城吃海鮮,完勝普陀山,最愛平民大廚的「紅膏嗆蟹」
    定海古城坐落在在浙江舟山島西南端,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這裡是歷史上重要的軍事要塞,今天說說定海的海鮮吧。今天的定海古城,古樸中多了一份現代與時尚。旅遊業的發展,讓古城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遊客。
  • 瓜瓜說三農:稻鴨共育的鴨子品種選擇
    瓜瓜說三農:稻鴨共育的鴨子品種選擇1.高郵鴨(1) 產地 主產於江蘇省裡下河地區, 是我國兼用型麻鴨品種中優良鴨種, 以產雙黃蛋著稱。 推廣到全國許多省市, 適應性良好。現經江蘇省高郵鴨研究所採用家系選育法選出的高郵鴨, 年產蛋量已達250個, 蛋重達83 克。 高郵鴨蛋的殼色以白色為主, 約佔 83%, 青殼蛋佔 17%左右。②繁殖力:母鴨開產日齡110~120天,公鴨性成熟日齡100天左右。 公母配種比例1:25。 受精率90% ~93%, 受精蛋孵化率85% ~92%。.公鴨利用年限一般為一年, 母鴨利用 2~3 年。
  • 「稻鴨共生」闖出生態種養新路
    盛磊 攝星沙時報訊(記者 盛磊 通訊員 鐘鳴兮)連片800畝的水稻田四周豎起圍網,一群鴨子在水稻田間歡快覓食……9月23日,記者在長沙縣路口鎮明月村哲農生態農業水稻種植示範基地,見到了這種傳統原生態水稻種植方式「稻鴨共生」。依託這一綠色生態種植項目,該公司主產的軟湘稻米、泰湘稻米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食品」認證。
  • 稻田養鴨:稻鴨雙豐收,新農人的家庭農場種養秘籍
    稻鴨共作是亞洲地區廣泛推廣應用的水稻種植模式,具有降低綜合溫室效應、生物性抑制病蟲草害、提高土壤質量、改善水體環境、穩定水稻產量和品質等作用,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是發展循環農業、保證食品安全的有效種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