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亂翻書,有一天晚上翻《神農本草經》,就讀到了半夏後面附帶著的一個小故事。
相傳宋代的廣州知府楊立之,喜歡用鷓鴣下酒,一天突然感到咽喉疼痛異常,不能飲食,服了幾帖清熱解毒方劑,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腫處破潰,膿血不止。於是請來名醫楊吉老,楊吉老仔細詢問了病情經過說:「大人若要早愈,需先吃一斤生薑。」楊知府命人買來一斤生薑,洗淨切片。當他吃完一斤生薑後,咽喉膿血不見,喉腫也基本消退。楊立之不明所以,楊吉老說:「我得知你喜歡食鷓鴣。鷓鴣最愛吃半夏。你常用此下酒且數年如一日,所以半夏之毒積蓄在你體內,侵及咽喉。醫書上說,生薑可攻半夏毒,所以我先用生薑清除半夏積毒,然後再用方劑扶正固本。」
古代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各種野味可以隨意地吃。可是,唉,宋代的這位楊知府楊大人,您應該也是有著深厚詩詞文化修養的文化官員,怎麼好意思下口吃鷓鴣這種可愛的鳥雀?而且還吃得那麼上癮,以至於都因此而中了半夏的毒了。
鷓鴣,現在的我們雖然並不能常見到,甚至都沒有機會見到,但是,喜歡古典詩詞的人誰會不熟悉鷓鴣這種鳥兒呢?
鷓鴣可是我們古典詩詞裡經常出現、而且出場頻率還比較高的一種鳥兒,更是古典詩詞裡一個美麗經典的意象,嗯,活脫脫就是明星鳥兒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