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詩詞家立秋詩詞之詞曲篇,請您欣賞

2021-01-09 千家詩詞

詞曲篇

臨江仙·立秋

王靖(吉林)

老柳風前搖夢影,喃喃又是清秋。半池菡萏幾生愁。華年漸遠,水鏡月如鉤。 葉底蟬鳴悲復起,聲聲似嘆沉浮。紅塵哪個少煩憂,思來不過,樂在苦中求。

.

醜奴兒·立秋

榮西安

炎炎夏日薰爐火,一伏,二伏蒸油,三伏仍然熱打頭。 時光畢竟依時序,老了青疇,豔了紅榴,從此金風裁剪秋。

.

鷓鴣天·廿四節氣之立秋

龔煜江(廣西)

兩頜鬍鬚日見稠,心煩暑意未曾收。無多雅趣詞中覓,有限生涯韻上囚。 斟老酒,惹新愁,齋前怕現月如鉤。臨窗何物驚思緒,樹葉飄零又一秋。

十六字令.秋

向興斌

秋,雨霽虹消日未休。孤鴻起,平湖照影愁。

.

鷓鴣天·步韻龔煜江先生立秋

劉盛坤(廣西)

節令輪迴歲月稠,人生付出欠豐收。幾經坎坷休言敗,歷盡滄桑莫自囚。 池水瘦,鯉魚愁。蓮蓬莖做彎鉤。桂花孕蕾香猶待,冷氣穿簾夜半秋。

.

鷓鴣天·立秋

田文校(河北文安)

最怕秋來寂寞長,無端酒盡意如霜。盈眸錦簇窗前謝,噪耳蟬音屋後殤。 離古澱,去衡陽,長空雁字漸成行。同題且向東籬賦,一寸詩心伴菊香。

虞美人·立秋

官繼鴻(雲南)

曉鶯啼破團欒夢,盡惹相思動。海心亭外攬嬋娟,多少風花雪月水漣漣。 莫言霜鬢朱顏改,歲老情在。今宵牽手小情郎,最喜人間秋色第一涼。

.

臨江仙·立秋

湯憲華(南京)

綠野芳郊連舊郭,東林阡陌猶長。苔衣雨後散明牆。清風搖翠蔓,玉露墮筠廊。 葉落秋聲消暑氣,蟬疏潭水初涼。黍禾籬外已垂黃。得閒來覽勝,空谷坐斜陽。

.

浪淘沙·立秋日黃昏

劉敬恩

窗外草尖黃,夏去秋長。一隻孤雁向斜陽,日落黃昏心淡淡,滿目蒼涼。 幾度好時光?兩鬢添霜。不堪回首惹愁腸。漸悟人生多少事?淚盡情傷。

鷓鴣天·立秋

盧世明

翻葉微風暑未收,人言昨日入蘭秋。蟬琴高奏停雲熱,蛙鼓頻催澍雨稠。 思稼穡,問田疇,鄉民苦為稻粱謀。我雖無計添錢帛,尚可驅耕作老牛。

.

西江月·庚子立秋

黃紅梅

烈日炎炎意盛,火風咄咄興稠。團團熱氣裹山丘,一葉飄零垂柳。 香稻穗抽待灌,小溪水落停流。天公躲進最高樓,充耳不聞蟬吼。

【雙調 松入風】立秋日遇雨

王殿永 山東

一場秋雨送輕寒,好歹到了秋天!空調別再天天轉,傻知了、休再教人煩!碧葉依然玉立,荷花育了蓬蓮。

.

鷓鴣天·立秋(步盧世明韻)

谷中維

春草夏花均已收,日輪飛步又逢秋。一場時雨人猶喜,十裡蛙聲韻正稠。 遊北野,賞南疇,精耕細作有機謀。吐纓玉米彎腰谷,科技種田真箇牛。

.

《千家詩詞》

主編:鄭萬才

副主編:王惠玲、王天明、胡曉娜

編輯:胡敏、劉宴會、楊餘龍、劉愛紅、韋化彪

版權說明:《千家詩詞》所發詩詞,皆為作者授權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一夜新涼是立秋,邂逅最美的立秋詩詞!
    暑去涼來,已到了立秋時節!宋代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 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立秋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色彩斑斕的季節,讓我們在詩詞感受秋天之美!
  • 經典|毛澤東詩詞書法欣賞,觀山先生寫的太精彩了
    毛澤東詩詞自問世以柬,折服了無數英雄好漢,折服的不是他的文採、他的詩詞格律,不是題材的奇偉,更不是內容的高深莫測,而是詩詞中的殷殷「虎氣」,或者說王者之氣和人間正氣。這些「氣」構成了毛澤東詩詞特有的魅力,而且不可模仿。以下精選幾幅著名詩詞書法,供大家賞析:1、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書法《沁園春·雪》曾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讚為千古絕唱。
  • ...高朝先:淺談宋詩散文化特徵 對當代詩詞創作的影響與現實意義
    這裡說的宋詩風格,只是我國傳統詩詞風格的一種,但其歷史影響卻不亞於唐詩。宋以後,我們不僅可以從元、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詩作,看到宋詩散文化的影子與前進步伐,而且尤其在當代,宋詩的散文化風格,已經在不經意間走進了千千萬萬詩人的書齋,無論從創作還是欣賞角度,人們已經自覺和不自覺地愛上了這種風格。舉幾個例子,如,李樹喜《題鸛雀樓》:「眾鳥疑飛盡,黃河幾斷流。欲知百姓事,請下一層樓。」
  • 「雲帆視點」高朝先:淺談宋詩散文化特徵 對當代詩詞創作的影響與...
    這裡說的宋詩風格,只是我國傳統詩詞風格的一種,但其歷史影響卻不亞於唐詩。宋以後,我們不僅可以從元、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詩作,看到宋詩散文化的影子與前進步伐,而且尤其在當代,宋詩的散文化風格,已經在不經意間走進了千千萬萬詩人的書齋,無論從創作還是欣賞角度,人們已經自覺和不自覺地愛上了這種風格。舉幾個例子,如,李樹喜《題鸛雀樓》:「眾鳥疑飛盡,黃河幾斷流。欲知百姓事,請下一層樓。」
  • 天公若更隨人意,你有梅花我有詩——高昌詩詞近稿
    中華藝術講習班聆聽鄭欣淼先生宣講中華詩詞之美即席口佔借先生所詠「風生水起看波瀾」為題並嵌其句澧蘭沅芷遙相向,一脈深情同駘蕩。雨竹相諳三五竿,雪松與矗萬千丈。風生水起看波瀾,月轉星流掀氣象。濯足蒼茫雲海間,振衣欲躡珠峰上。寄簡錦松教授江陵咳唾自珠圓,端午行吟許似仙。
  • 立秋時節,遇見最美的立秋詩詞
    季節移人之感,為此詞造出一種特有的氣氛。《立秋前一日覽鏡》唐代: 李益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第二天立秋,第一天照鏡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滿階梧葉:據說在立秋的時節,梧桐的葉子最先凋落。《舟中立秋》清代: 施閏章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陰雲沉岸草,急雨亂灘舟。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
  • 羅金華:詩詞曲小輯
    羅金華 || 詩詞選輯鹿門山即景久聞蘇嶺石,今踏鹿門東。竹影生禪意,花溪浥谷風。山由松挽綠,樹讓葉燃紅。詩徑輕雲步,遙遙聽寺鐘。徒步遇山家曲徑新遊處,雞鳴小隱家。譚家溝櫻桃花根植山溪曲,枝臨白板橋。雪雲侵碧水,瓊樹聽春潮。女自亭亭立,花猶款款搖。清歡誰共享,隱隱鳳凰簫。聖境山滑翔基地感作巧借平臺巧借風,縱身一躍已凌空。常常欲學飛雲鳥,此刻翩翩不慕鴻。同心花海感作赤橙黃綠眼波侵,杵杖芳叢漸漸深。
  • 看看古人筆下的立秋詩詞,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立秋,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此日標誌著暑秋交替,自此之後,陽消陰長,夏季將盡。關於立秋有種說法是「一葉知秋」,《夢粱錄》記載,在宋代的立秋這一天,宮中會將梧桐樹植於殿下,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太史官便穿禮服、執朝笏高聲奏曰:「秋來。」這時梧桐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報秋意。
  • 吟誦聲中有詩詞另一半靈魂
    樂語是古代學子美育的重要部分,從周朝開始,讀書人學詩詞便是伴隨著吟誦開始,吟誦是學習古典詩詞的重要法門,也是詩歌興發感動的力量。然而,正如美學家朱光潛所注意到的,吟誦詩詞本應作為一本發達的藝術傳承下來,但與傳統經史之學相比,吟誦只被視為輔佐學習文學的手段之一,並未成為學術的主流,真正關於吟誦的研究並不多。
  • 當花遇上詩詞:每一朵花開,都是春天
    世稱花卉乃天地之至美,詩詞屬文藝之至善。「花」是文學中至為重要的意象,在詩詞中更是歷代文人筆下之常客。春風和煦,陽光正好,就請您與文藝星青年一道,領略詩詞中的花開美景。 迎春花 《迎春花》 趙師俠 纖穠嬌小。也解爭春早。佔得中央顏色好。裝點枝枝新巧。
  • 即將立秋了,送上兩首名家詩詞,期盼天涼好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秋老虎依然強勢不減,但暑去涼來、月明風清,人們頓時就會覺得神清氣爽,心情也無比舒暢。唐代的白居易曾深情吟誦,「嫋嫋簷樹動,好風西南來」;宋代的劉翰也有詩讚美立秋,「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雲淡風輕、情韻悠長,也令人寧靜恬淡,快樂逍遙。
  • 每日好詩詞|詩人楊勝利詩詞精選5首:鳥在天涯人在夢
    每日好詩詞|詩人楊勝利詩詞精選5首:鳥在天涯人在夢 2020-11-29 15: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詩詞的韻(詩詞格律解說①)
    這也正是其中的許多名篇至今還為人吟誦欣賞,很多愛好者仍在學習、寫作的原因所在。為了普及中國傳統的古典文化,從今天起,我們請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崔彥介紹詩詞格律的入門知識。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詩詞中的韻,大致相當於漢語拼音中的韻母。一個漢字如果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一般都有聲母、韻母和聲調。
  • 詩詞裡的鳥‖黃鸝篇
    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還是比較多的,大多出現在描寫春天或初夏的景色中。黃鸝不僅外表漂亮,而且叫聲也婉轉動聽,清脆悅耳。我國古代詩人在詩篇中常常提到這種羽毛豔麗,外表輕靈的鳥。杜甫筆下的黃鸝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 重慶這裡不得了,文人墨客留下的詩詞達2萬首
    這是江津文學史上首部公開出版的詞集,為江津這座「中華詩詞城市」再添濃墨重彩一筆。江津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詩聖杜甫十三世孫、南宋進士,有「剛直御史」之稱的詩人杜莘老、北宋文學家範景仁晚年都遷居於江津,蘇軾長子蘇遠也曾寓居江津。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的詩詞手跡是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心境狀態下書寫的。他並不是對照詩集一字一句照錄,往往是憑記憶,憑印象,加上他書寫時已時過境遷,文字感覺和內心情感都可能發生了微妙改變。毛澤東詩詞作品字詞句篇的豐富變化,有相當一部分呈現在手跡當中,未必都是刻意修改。
  • 金庸經典詩詞37首,你都知道是哪部小說裡嗎?
    那麼這首詩詞,大家能猜出是哪部小說裡的呢?縱觀這首詩詞,尤喜這句:誰家子弟誰家院,無計悔多情。尾句也不錯,氣勢磅礴:劍氣碧煙橫。詩人這首是寫丘處機的,說起丘處機,大家都知道《射鵰英雄傳》裡有一個丘處機,這首詩詞,用在丘處機這個真人身上,恰到好處,況且詩人是寫丘處機的。「不與群芳同列」,就道出了丘處機真人不同之處,下面的,都留給大家細細欣賞,慢慢品讀。
  • 詩詞哲理:12句詩詞讓你受益一生,做一個有志有為的人
    詩詞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很多詩詞當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這些道理在日常生活當中給予人們更多的力量。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告訴人們要能面對挫折,克服困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告訴人們做人要有風骨,有骨氣。本期,讓我們一起讀讀詩詞中那些蘊藏人生哲理的詩詞句子。
  • 新東方推出成語詩詞歇後語學習工具 新東方寶典
    http://tool.xdf.cn/jfyc/3.新東方成語大全新東方網成語大全為您提供在線成語查詢,讓您方便快捷的查找到您所希望查找的四字成語、八字成語、五字成語以及描寫天氣,顏色,景色,動物、氣候等的成語。http://tool.xdf.cn/cy/4.新東方辭海辭典又稱詞典,新東方網為您提供供在線詞典,現代漢語詞典。
  • 發現詩詞之美:在詩詞中出現最頻繁的黃鶯和黃鸝有什麼區別?
    01在古代詩詞中出現鳥兒、禽類是比較多的。但是集中起來看,單純來正面描寫鳥兒的相對較少,這也是因為詩詞一般是寫景言物是鋪墊下面轉折成抒情的,這也是詩詞作者追求的所謂最高境界。所以詩詞中出現的鳥兒,只是借鳥兒來言志言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