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古典詩歌,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意境抒發感情,讀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構造了古典詩歌特有的華美境界。這也正是其中的許多名篇至今還為人吟誦欣賞,很多愛好者仍在學習、寫作的原因所在。
為了普及中國傳統的古典文化,從今天起,我們請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崔彥介紹詩詞格律的入門知識。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詩詞中的韻,大致相當於漢語拼音中的韻母。一個漢字如果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一般都有聲母、韻母和聲調。例如,「中」字,拼成zhōng,其中zh是聲母,ong是韻母,聲調是陰平。再如,「弓」gōng,蟲chóng等字,它們的韻母都是ong。這些字叫同韻字。
凡同韻字都可以押韻。押韻就是把同韻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字。如: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xī),
水面初平雲腳低(dī)。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ní)。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tí)。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裏白沙堤(dī)。
這首詩裡的「西」、「低」、「泥」、「蹄」和「堤」字押韻,韻母都是i。
如果把韻母再細分的話,可以分為韻頭、韻腹和韻尾。如雄xióng,i是韻頭。o是韻腹,ng是韻尾。弓gōng,蟲chóng等字沒有韻頭,只有韻腹和韻尾,「雄」字跟這些字的韻母不同,但是,它們的韻腹和韻尾相同,都是ong。韻腹、韻尾相同,韻頭不同的字也是同韻字,仍然可以押韻。例如: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qiū)。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liú)。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zhōu)。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liú)。
這首詩裡的「秋」、「流」、「舟」和「留」字押韻,它們的韻母分別是iu、iu、ou、iu,韻母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是同韻字,押起韻來同樣是和諧的。
押韻的目的是要聲韻和諧。但是有許多詩,我們今天讀起來卻不和諧了,這是因為古今語音發生了變化。如: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huā),
烏衣巷口夕陽斜(xíe)。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jiā)。
xíe跟huā、jiā不是同韻字,但是在唐代「斜」字讀siá,當時是和諧的。再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ér)。
這首詩裡,「期」和「兒」都是押韻的;但是按今天普通話去讀,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韻了。如果按照上海話的讀音念「兒」這個字,念像ní音(接近古音),那就和諧了。
古人押韻需要依照韻書。這種韻書,在唐代,和口語還是基本一致,依照韻書押韻,比較合理;宋代以後,語音發生了變化,依照韻書押韻就不合理了。今天我們如果寫舊詩,就不一定要按照韻書來押韻。不過,當我們讀古詩的時候,應該知道古人的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