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的韻(詩詞格律解說①)

2021-01-08 搜狐網

  編者按:古典詩歌,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意境抒發感情,讀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構造了古典詩歌特有的華美境界。這也正是其中的許多名篇至今還為人吟誦欣賞,很多愛好者仍在學習、寫作的原因所在。

為了普及中國傳統的古典文化,從今天起,我們請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崔彥介紹詩詞格律的入門知識。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詩詞中的韻,大致相當於漢語拼音中的韻母。一個漢字如果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一般都有聲母、韻母和聲調。例如,「中」字,拼成zhōng,其中zh是聲母,ong是韻母,聲調是陰平。再如,「弓」gōng,蟲chóng等字,它們的韻母都是ong。這些字叫同韻字。

  凡同韻字都可以押韻。押韻就是把同韻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字。如: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xī),

  水面初平雲腳低(dī)。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ní)。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tí)。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裏白沙堤(dī)。

  這首詩裡的「西」、「低」、「泥」、「蹄」和「堤」字押韻,韻母都是i。

  如果把韻母再細分的話,可以分為韻頭、韻腹和韻尾。如雄xióng,i是韻頭。o是韻腹,ng是韻尾。弓gōng,蟲chóng等字沒有韻頭,只有韻腹和韻尾,「雄」字跟這些字的韻母不同,但是,它們的韻腹和韻尾相同,都是ong。韻腹、韻尾相同,韻頭不同的字也是同韻字,仍然可以押韻。例如: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qiū)。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liú)。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zhōu)。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liú)。

  這首詩裡的「秋」、「流」、「舟」和「留」字押韻,它們的韻母分別是iu、iu、ou、iu,韻母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是同韻字,押起韻來同樣是和諧的。

  押韻的目的是要聲韻和諧。但是有許多詩,我們今天讀起來卻不和諧了,這是因為古今語音發生了變化。如: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huā),

  烏衣巷口夕陽斜(xíe)。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jiā)。

  xíe跟huā、jiā不是同韻字,但是在唐代「斜」字讀siá,當時是和諧的。再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ér)。

  這首詩裡,「期」和「兒」都是押韻的;但是按今天普通話去讀,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韻了。如果按照上海話的讀音念「兒」這個字,念像ní音(接近古音),那就和諧了。

  古人押韻需要依照韻書。這種韻書,在唐代,和口語還是基本一致,依照韻書押韻,比較合理;宋代以後,語音發生了變化,依照韻書押韻就不合理了。今天我們如果寫舊詩,就不一定要按照韻書來押韻。不過,當我們讀古詩的時候,應該知道古人的詩韻。

相關焦點

  • 「詩詞格律與寫作」韻、韻腳、韻書、押韻
    參考教材王力《詩詞格律》龍榆生《唐宋詞格律》施東向《詩詞格律初階》《聲律啟蒙》一、韻: 韻包括:韻頭韻腹韻尾以「光」為例G u an g 光G作為聲母在押韻上面完全不考慮;u為韻頭,部分簡單的韻沒有韻頭
  • 詩詞創作並不難,如果押韻中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韻字,你可以這樣辦
    喜歡詩詞的小夥伴們可以關注下哦在詩詞圈,我曾經經常聽到有人說「不以律害意」,還有說格律,限制了詩詞的創作等等,類似這樣的話。不可否認格律詩相對於古體詩來說限制更多,要求更多。但我以為這才是格律詩區別於其他文學體裁而獨具魅力的地方。其實詩詞作為樂文,要調以管弦,利慾歌喉,這也是格律存在的必要性。
  • 寫詩詞時遇到平仄韻腳不符合格律,該不該以詞害意?
    近體詩(格律詩)的韻腳一般是平聲結尾,按照古韻押的話可以看韻書《平水韻》,按照新韻押可以看韻書《中華新韻》,這個和平時咱們學習的漢語拼音韻母是有一點區別的,喜歡研究的同學可以自己去查看對照。平仄也一樣。寫古風,現代詩就不用計較,但是格律體有嚴格的平仄規範,必須遵守。出律就不能稱為近體詩。如果我們創作的是現代詩或者古風,當然選擇不以詞害意了。
  • 詩詞格律.第一章字的四聲和平仄
    我國是詩的國度,有豐富的詩歌遺產,詩詞中的精華是一座巨大的營養庫。想要從這座營養庫中吸收養分,就必須學習一些關於詩的知識,才能傳承中華傳統古詩詞文化,為現在的文化事業添磚加瓦。 我國的詩歌,在"五四"運動以前,一直流行的是舊體詩形式。「五四」運動以後產生了新詩。
  • 詩詞寫作:格律詩中的押韻規律,平水韻的運用
    雖然一般的詩歌也講究用韻,但是格律詩卻將「用韻」推上了至高境界,所以格律詩便成就了自己在詩壇的特殊地位。一、關於韻01、本身定義:韻即為漢字除聲母或聲母及介音以外的部分,大家都學過拼音,肯定都懂這個。這裡再說說介音:韻母包括介音、韻腹和韻尾三部分,比如:光guang,其中的u也就是介音,也叫韻頭;a是韻腹, ng是韻尾。
  • 詩詞遊戲有哪些?了解這些,聚會再也不會無趣了
    常玩詩詞遊戲規則青樓詩社基於網絡,成立數年,是一個由諸多詩詞愛好朋友相聚的日常文化娛樂平臺,除了周期性寫格律詩詞之外,日常大家會玩很多詩詞遊戲,聊以消遣。以下是一些常玩的詩詞遊戲及其規則,喜歡的朋友可以在詩社的日常帖中一起玩,也可以拿去和朋友們一起娛樂,打磨時光,愉悅心境。
  • 詩詞從0入門③:押韻,一文讀懂詩詞押韻、步韻、出韻等知識點
    詩詞從0入門第三課:押韻前節回顧前面的兩節內容,我們主要講了詩詞中的四種聲調、106部《平水韻》表,以及平仄的定義與使用。這些內容是詩詞的基礎,非常簡單。今天,我們主要來講另一個詩詞的重要基礎——押韻,簡單且重要的知識點。
  • 詩詞從0入門⑦:孤平、三連平、三平調分別是什麼,寫詩詞的大忌
    關於「孤平」的定義,主要分兩個派系,從古至今,一直存在:一派是以王力為代表人物,具體主張是:在格律詩句中,一句詩除去韻腳外,如果只有一個平聲字,並且沒有和韻腳相連,那麼這個句子就犯了孤平,如:仄平仄仄平,就是犯了孤平,王力的主張,是現在被大多數人所認同的。
  • 詩詞丨歐金林:興榮萬事人為首,俊傑熙熙教育來
    (一)平水韻十首一、國之根基教育興昌國勢開,弱時國運必將衰。興榮萬事人為首,俊傑熙熙教育來。二、全民尊師重教尊師大國風,樂見千秋華夏同。民族復興彰偉業,尊師尤是九州紅。三、教師風範千鈞使命鼎雙肩,滿腹經綸博學賢。奮志唯求桃李豔,大潮奔湧步於前。
  • 襄城縣詩詞學會抗擊疫情詩詞專輯1
    我們襄城縣詩詞學會廣大會員也聞風而動,積極創作詩詞作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抗疫英雄唱讚歌,為武漢加油,為全國人民加油!現選編詩友們的詩詞作品,予以刊登。一一襄城縣詩詞學會格律詩詞戰疫情文/陳景軒七絕妖霧緊鎖黃鶴樓,古城被虐世心揪。八方震怒揮龍劍,斬殺邪魔疫早休。
  • 詩詞中的平仄,和現代漢語拼音中四聲是怎樣對應和區分的?
    這裡說詩詞中的平仄,自然是指古詩詞中的平仄。古音平仄古詩詞的平仄是根據古代漢字發音簡化出來的。古詩詞以唐詩宋詞為代表,而唐宋之後的古詩依舊按照古音韻來創作,所以發音就以宋末《平水韻》為準。元朝北方口音的入侵,演變到今天的普通話和唐音宋調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而新韻和平水韻也有了較大的區別。
  • 《黎明拾穗28期》詩詞26首,細雨如絲洗玉湖,一泓清沁半塵無
    有關要求如下:1、每期每人一首,格律詩詞,原創首發,按標格式排版(見本期詩詞排版格式)。2、投稿時註明「--期定稿」字樣,不要反覆投稿,每期只投一次。3、內容健康。失律、失韻、三平三仄尾、未標韻種、未標作者、不按格式等情況暫不收錄。祝大家創作愉快,清涼一夏!
  • 經典|毛澤東詩詞書法欣賞,觀山先生寫的太精彩了
    毛澤東詩詞,是指毛澤東創作的舊體詩詞作品,是繼解放初期《毛主席詩詞十八首講解》之後,20世紀70年代末期發表的詩詞作品,共43首,其中詩14首,詞29首。毛澤東詩詞中,充盈著一股剛勁挺技的「虎氣」,可謂近百年來詩壇、詞壇的一大奇觀!
  • 【浩雅軒】(078)//整合開新象,提純舍舊緣//詩詞專輯
    Weixin ID gh_45e1f432a743 About Feature 浩雅軒微刊為格律詩詞學習
  • 【「藝」路綠燈】詩心一片頌家國——《鄭鐵詩詞》興路強國主題...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鄭鐵詩詞》佳作賞介鄭鐵老年詩詞研究會於1991年7月1日成立,受集團公司離退休管理部管理,是中華詩詞學會、河南詩詞學會、河南老年詩詞研究會的團體會員,現下轄集團公司機關分會和鄭州
  • 「詩詞展臺」過乃勝詩詞選
    網名強壯的弱者,濱州市詩詞學會會員、香港詩詞文藝協會會員、竹韻漢詩協會會員。2017年開始學習格律詩詞,生計之餘,在詩詞的海洋中充實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詞選賀張睿兄承德老酒開業名門出燕地,純正亦無瑕。促膝何曾忌,開樽竟自誇。相逢多客裡,一別又天涯。且喜飄飄醉,渾然已忘家。.
  • 【原創詩詞】李遂生 | 快樂參年會 傾情吟甕安(詩詞八首)
    2020-12-30 12:53:32 來源: 品讀好詩詞 舉報
  • 每日好詩詞|詩人李家榮詩詞精選5首
    每日好詩詞|詩人李家榮詩詞精選5首 2020-11-27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詩詞創作不可不知 「平仄」是什麼意思?
    《增韻》:平,坦也。仄,是平的反義詞,不平側傾的意思,傾斜就是仄。古人把字分平仄兩種,格律詩就是有規律地安排「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來追求聲律的變化。不過平仄可不是和文字一起誕生的,他是在文字形成以後很久才出現的,那麼平仄是什麼時候有的呢?二、 竟陵八友與四聲的誕生據說中國古人研究聲韻源自於佛經翻譯,在魏晉時期就有了研究聲律的書。
  • 吟誦聲中有詩詞另一半靈魂
    樂語是古代學子美育的重要部分,從周朝開始,讀書人學詩詞便是伴隨著吟誦開始,吟誦是學習古典詩詞的重要法門,也是詩歌興發感動的力量。然而,正如美學家朱光潛所注意到的,吟誦詩詞本應作為一本發達的藝術傳承下來,但與傳統經史之學相比,吟誦只被視為輔佐學習文學的手段之一,並未成為學術的主流,真正關於吟誦的研究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