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頭」

2020-12-08 騰訊網

中國人吃「頭」史:

兔頭魚頭豬頭,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愛啃頭?

吃頭,從「五畜」開始

我們的老祖宗們表示,吃動物頭,吃得最多的,肯定是那些馴化得最早、也飼養得最多的動物。《周禮》《左傳》和《黃帝內經》都曾寫到過「五畜」——他們分別是,豬、牛、羊、雞、狗。中國人愛吃,更愛講究吃背後的文化。

豬頭

首先,咱們先來說豬。大多數時候,我們提起豬頭,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它擺在供桌的模樣。各種古裝劇鄉村戲裡,拜河神,拜山神,拜天地,拜祖先,上來就是一大盤豬頭。

每年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農民年前殺的豬,吃到只剩下一個豬頭,也是要拿來祭祀龍王爺的。民間信仰,作為老百姓生活經驗的一種投射,擺上供桌的豬頭肉,當然也是民眾們爭搶的好食。其實A豬頭肉酥皮香,瘦而不滯,厚而不膩。

早在南北朝時期,著名雜家賈思勰老師就在《齊民要術》裡詳細記錄了蒸豬頭的辦法:「取生豬頭,去其骨,煮一沸,刀細切」,然後放在湯水裡,加酒、加鹽、加乾薑、加花椒。」

而到了宋代,豬頭肉已經成了相當平民化的美食。記錄南宋首都臨安市井風情的《夢梁錄》,就提到當時杭州城的肉鋪裡能買到「糟豬頭肉」。

蘇東坡也說「常親自煮豬頭,灌血精,作姜豉菜羹」。明代的《醒世恆言》和《金瓶梅》裡,寫到「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的民諺,直接借豬頭肉抨擊時政。

而清代之後,豬頭肉的烹飪花樣幾乎達到巔峰,《調鼎集》裡就一口氣寫下煨豬頭、蒸豬頭、鍋燒豬頭、紅燒豬頭、醉豬頭、爛豬頭、燉豬頭、陳豬頭、豬頭膏、豬頭糜等十多種做法。

放眼全國,如今招牌最響的豬頭,可能是淮揚菜系的「扒燒整豬頭」。不僅因為它本身爛嫩鬆軟口感絕佳。更因為它居然是揚州法海寺老和尚們發明的菜餚,可謂吃齋念佛、招待香客兩不誤。

牛頭

相比起豬頭徹底的世俗化接地氣,牛頭,似乎還保有某種宗教神聖感和儀式感。佛經裡談到勸善說法,常常提到牛頭。

而土家族文化中,至今還保存著「牛頭宴」這種百千人規模的超大型民族特色節目,原型是土司時代歡送將士出徵和凱旋後的慶功犒賞宴會,集體場合裡面,有不少講究。

但真正的吃貨,面對牛頭,面對那些繁文縟節神神道道,根本無所畏懼。《大唐傳》裡寫,一個酷愛吃牛頭的讀書人,一天做夢被抓到幽冥地府,看到獄卒牛頭馬面,竟然忍不住輕撫牛頭說,哇,這個煮起來,一定很好吃。

不過現在市面上,不太容易看到又霸氣又威猛的完整牛頭端上桌了。即使是國宴級別的名菜「燒牛頭方」,也只是水牛的一塊腦頂皮。當然如果能吃到一份地道的夫妻肺片,牛頭肉也是原料。

羊頭

羊頭,不僅和豬頭、牛頭一樣常常被拿出來祭天的常物。而且在傳統文化裡,還有些特別的意思。什麼「灶下羊頭、羊胃羊頭、爛羊頭」,罵的都是小人當道、壞人當官。

儘管羊頭不是好詞,但架不住羊頭肉好吃。蘭州有威武霸氣的手撕羊頭肉,開封有講究的古法火燎羊頭肉。如今最有名氣的羊頭肉,大概要算老北京的白水羊頭,薄如紙片,鹽花勝雪,軟嫩爽口,堪稱一絕。

雞頭

但雞頭…能吃嗎?

傳說當年蘇東坡判案,整出一句流傳甚廣的名言,叫「十年雞頭賽砒霜」。有人解釋這是因為雞每天啄食很多有害重金屬物質,長年累月攢在頭部,多吃有毒。

這當然是個謠言。首先雞的平均壽命很難超過十年,而且浙江省農科院也做過闢謠實驗。養了多年的雞,對比監測雞頭重金屬含量,和別的部位相比根本沒啥區別。

這個結果,顯而易見。不然沒法解釋,為什麼麻辣雞頭、滷雞頭和炒雞冠、拌雞舌等雞頭雞雜菜。在河南、安徽、福建等地從古至今風靡了這麼多年

狗頭

再說回狗頭,歷史上,真的有人想拿狗頭保命。

明朝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日常沉溺酒色,縱慾過度,聽說狗頭肉能夠「回陽救逆」。然後發現,東單有個胡同裡,有個姓楊的山東人,做的淮山枸杞燉狗頭非常有名,也非常有效。於是正德皇帝就特賜入宮腰牌,讓楊掌柜每隔一天做一次淮杞燉狗頭,送到御膳房。

南方也有不少人愛啃狗頭肉。廣西粵西一帶,有不少奇葩的狗頭烹飪方法,比如狗頭黑豆煲湯,或者狗頭煮雞蛋。

熱播劇《隱秘的角落》取景地廣東湛江,當地著名小吃之一就是白切狗頭狗腳,號稱「狗肉滾三滾,神仙企不穩」。但面對這位人類最好的朋友,現在的年輕人還能接受吃狗頭的,已經算是相當少數。

魚頭、鴨頭和兔頭更受當代大眾歡迎嗎?

「五畜」之外,如今,最被大眾接受也最受大眾歡迎的「吃頭」,自然要算魚頭。魚頭的好吃,歸根結底,是「嫩滑」兩個字。

不管是江浙的魚頭豆腐湯,還是粵系的魚頭啫喱煲,或者京津冀一帶的醬汁魚頭泡餅,還是湘菜最經典的剁椒魚頭。只要魚頭嫩滑,怎麼做都是好的。有膠質有骨肉,有豐富的口感層次,還有一份小孩子吃完變聰明的樸素期待。

在吃頭界更具威望的小吃,還有鴨頭和兔頭。統計數據顯示,在浙江衢州,半年內就有超過2萬隻鴨頭被當地人消滅。

當地傳說,王母瑤池裡的老鴨精下凡作妖,只有吃鴨頭,才能降妖魔,保平安。吃鴨頭,一定得用吸的,要敲髓吸汁,吮吸頭骨,然後拿鴨腦下酒,是真的美味。

《紅樓夢》中史湘雲就特別愛吃鴨頭,她還說過這樣一句酒令,「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那討桂花油」。還有個特別絕的千古對聯,說「丫頭吸鴨頭:鴨頭鮮,丫頭涎」。大概是美食畫面感太強,至今沒有人對出滿意的下聯。

而這幾年從成都雙流走出來的老媽兔頭,氣派儼然已經超越了山西大同、浙江衢州的兔頭同好。四川人每年啃掉幾億個兔頭,沒有一隻兔子能活著蹦出成都。國兔供不應求,還得從歐洲進口。

而吃兔頭,作為一項需要充分調動口、唇、舌、牙的高難度技術活。不僅成為了驗證是否是本地土著的唯一標準,甚至演化變成了一個國際性的文化符號。在各大電商平臺和線下渠道,魚頭、鴨頭和兔頭瘋狂賣爆,多次創下銷量新高,江湖地位也已然隱隱超越了「五畜」的腦袋,更受當代吃頭黨的歡迎。

我們中國人,真的愛吃頭,一開始,吃的可能是一種「以形補形」的精神期待,覺得吃頭吃完,耳聰目明腦瓜轉得快;也可能是一種長幼尊卑的中國式面子學,覺得吃到了頭,就是有頭有臉倍兒有光彩;也可能是勤儉節約不浪費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可能是動蕩年代,老百姓窮則思變腦洞大開的意外之喜。但歸根結底,中國人吃頭,真的只是因為,頭好吃,而已。

在「吃頭」的背後,不管是雋永的文化歷史,還是五花八門的烹飪食俗或者是如今日漸成熟的「吃頭」商業化和產業化。在面對味蕾,面對人間美味的時候,那份發自內心的尊重,或許,才是中國人骨子裡最純粹的生活哲學吧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為什麼不愛吃貓肉?
    到底哪些人喜歡吃貓肉呢,吃貓肉究竟有好處還是壞處呢,中國人大部分都不愛吃貓肉,但是總避免不了一些小眾人群愛吃。一、到底什麼人愛吃貓肉根據調查,最愛吃貓肉的人其實不是中國人哦,最愛吃貓肉的人是越南人,在越南,它們多數人都愛吃貓肉,貓肉的價格也很高,在大街上遇到流浪貓當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煮湯喝,說起來還真是夠殘忍,我不能夠理解的呀,甚至當地都有從國外進口貓,然後買回來吃肉的,他們普遍認為吃貓肉對身體好,而且還美味。
  • 中國人到底多愛吃?網友: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吃
    出門旅遊是為了吃外地的飯,努力學習是為了掙錢吃飯,去健身是為了更心安理得的吃飯……  過節是為了吃飯,放假為了吃飯,出門為了吃飯,在家還是為了吃飯……  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談戀愛是為了和喜歡的人吃,猝不及防又一把狗糧。
  • 中國人很愛吃魚,但為何不吃「金魚」?原因有3點,你可能不知道
    中國人很愛吃魚,但為何不吃「金魚」?原因有3點,你可能不知道自古以來,中國人在「吃」上下足了功夫,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但凡是可以用來烹飪的,幾乎都被人們做成了美食,稱中國為最愛吃的國家怕是也不為過,從古至今,中國就不乏一些各種各種的美食。
  •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舌尖上的中國|臘八粥|臘八蒜|臘八豆腐|大蒜|...
    點擊播放 GIF 0.0M中國人對吃不僅有研究,還有如火般的熱情。而其他國家遭遇的物種入侵,中國人恐怕要對它們說一句:來中國,讓你後悔出生。比如之前的澳大利亞。英國人將兔子帶到了澳大利亞,因為環境適宜,兔子繁育成災,草地幾乎都被啃完。
  • 中國人的頭為什麼這麼大?
    2006年,香港理工大學開始了一個名為「SizeChina」的3D測量項目,試圖為安全帽等防護用具提供適合中國人頭型的設計尺寸,因為很多人戴不下市場上以歐美人為模板設計的頭盔。我們的頭真的有這麼大嗎?為什麼我們的頭會這麼大?
  • 美版知乎發問「為啥中國人愛吃兔子?」印度網友回復很解氣
    很多外國人在對於我們中國人大量吃兔子的時候,就感覺特別的納悶。甚至說在國外論壇美版貼吧上面就有一些老外提問為為啥中國人愛吃兔子?美版貼吧上面的老外直言聲稱他們認為兔子感覺就像是一個寵物,比如說像倉鼠或者貓那樣的小動物,外表看起來特別的,可愛,動人,試問誰能夠吃下這麼可愛的小寵物呢?
  • 四種火到國外的中國糕點,不僅中國人愛吃,外國人更愛吃
    今天就來為大分享幾道火到國外的美味糕點,保證讓你饞得流口水,四種火到國外去的中國糕點,不僅中國人愛吃,外國人更愛吃。第一:綠豆糕綠豆糕可是很多人夏天必須吃的一道美食,相信不少人現在已經饞綠豆糕的美味了吧?美味的綠豆香,綿軟的口感,實在是讓人愛到不行。
  • 中國人種樹到底有多牛?
    △毛烏素地區今昔對比 綠色,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顏色而種植,一直是中國人擅長的在自家後院種花、種菜在農村鄉下種草、種田在成片荒漠、乾旱少雨的非洲吉布地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攜手防沙止漠,共護綠水青山」面對治理荒漠化中國人做的最多的——植樹造林而一代代的「治沙人」往往要花幾十年時間用智慧和努力
  • 吃蛇肉到底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廣東人特別愛吃蛇肉?
    說到時候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害怕,而且看都不敢看,更別說吃了,要是說到吃蛇的話,很多人第1個想到的就是廣東人,我們都知道廣東人吃蛇是非常出名的,一般去過廣東的人都知道,廣東的大街小巷都有很多的蛇餐館
  • 王品集團:做中國人愛吃的牛排
    提及王品集團,在臺灣幾乎無人不知,王品臺塑牛排也成為很多臺灣人愛吃的美食。近年來,王品集團開始深耕大陸市場,目前在大陸已經有法式牛排、日式料理、法式鐵板燒這三個品類,包括王品臺塑牛排、西堤牛排、花隱懷石料理、LAMU慕新香榭鐵板燒這四個品牌,每一個品牌所到之處都能吸引很多的客流量。
  • 中國人愛吃的火鍋,大洋彼岸的瑞士人也喜歡,原因很簡單
    中國人愛吃的火鍋,大洋彼岸的瑞士人也喜歡,原因很簡單在我國,冬天的時候什麼食物最受歡迎呢?毫無疑問是火鍋,很多人以為只有南方人愛吃火鍋,在這裡我就要為北方人說兩句了,你不能因為他們過年的時候不吃火鍋而得出他們不喜歡吃火鍋的結論。
  • 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厲害?老外用大魚測試,看完瑟瑟發抖
    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厲害?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恐怖?老外用大魚測試,看完瑟瑟發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跟著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現如今人們非常注重生活的享受,通過各種途徑來放鬆自己的壓力,很多人就喜歡去溫泉感受魚療,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放鬆的時刻。
  • 澳大利亞想不通,袋鼠肉出口60多個國家,咋就中國人不愛吃?
    然而令澳大利亞想不通的是,他們的袋鼠肉出口60多個國家,而我們中國人卻不愛吃?這到底是為何呢? 其實,中國的吃貨雖然很多,但我們也是一群有品味的吃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吃海鮮、雞鴨魚豬牛肉等,相較之下,袋鼠肉的味道並不咋樣,自然入不了中國吃貨的法眼。此外,在我們眼裡,袋鼠就是一種可愛的觀賞動物,若是端上餐桌,大家會有些接受不了。
  • 英媒:中國人愛吃形狀特殊的象拔蚌,美國人有了新財路
    英媒:中國人愛吃形狀特殊的象拔蚌,美國人有了新財路 James Morgan 2015-07-21 09:27 來源:
  • 四川人到底有多愛吃兔頭?一斤麻辣八兩滷香,拿來我就跟你走
    四川人到底有多愛吃兔頭?一斤麻辣八兩滷香,拿來我就跟你走,兔兔那麼可愛,真的超級好吃呢。四川人對於兔頭的熱愛,應該是很多其他省份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吧,在他們眼裡,兔頭真的是特別好吃的無上美味,當然,在我心裡也是一樣的。
  • 清蒸武昌魚、烤喜頭魚、粉蒸鮰魚……武漢人到底有多愛吃魚?
    不過,有一種食材,雖然沒有大紅大紫,卻是武漢人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的日常——魚。有句話說:在武漢,99%的人都愛吃魚,剩下的1%是對魚過敏。這麼愛吃魚的武漢人,到底把魚吃出了什麼花樣?01 武漢人為什麼愛吃魚?清蒸武昌魚、紅燒魚塊、烤喜頭魚、魚雜鍋、烤魚、糊湯粉……武漢人愛吃魚,一條魚在武漢人的餐桌上千變萬化,並且從來不會被浪費。
  • 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恐怖?老外用大魚測試,看完瑟瑟發抖!
    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恐怖?老外用大魚測試,看完瑟瑟發抖!在經歷過長時間的勞累後,人們會選擇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放鬆自己,有些人會選擇泡溫泉來緩解疲勞或者是治療病痛,有一些地方會選擇在溫泉中加入一些魚,這種魚非常愛吃人的腳皮,這種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恐怖?老外用大魚測試,看完瑟瑟發抖!
  • 趙露思到底有多「愛吃」?她家的抱枕暴露一切,是吃貨本尊沒錯了
    現在提到趙露思,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有看過她的戲。尤其今年暑期的時候,由她主演的電視劇《哦!我的皇帝陛下》,整部劇的劇情似乎都是圍繞她飾演的一個女孩子展開的,劇中的王爺和皇上都為她著迷,而且她還是一個從現代穿越到古時候的女子。
  • 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恐怖?老外用大魚測試,看完瑟瑟發抖
    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恐怖?老外用大魚測試,看完瑟瑟發抖如今泡溫泉是一種比較流行的放鬆休閒方式,深受各個年齡階段人們的喜愛,而一些商家看到了賺錢的商機,於是就推出了各種新的項目,比如在溫泉裡放一些溫泉魚,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恐怖?
  • 秋刀魚深受日本人喜愛,為什麼中國人不愛吃?網友:又苦又腥
    秋刀魚深受日本人喜愛,為什麼中國人不愛吃?網友:又苦又腥魚在人們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見、十分受歡迎的一種肉食,除了豬肉、牛肉之外,最常吃的一種大概就是魚肉了。口感鮮香、魚肉鮮嫩、細膩滑口,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