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奧運會上能把「吃」納入比賽項目的話,真不是我吹牛,中國國家隊在這個項目上拿金牌比桌球還要穩那麼一手。
在中國,"吃"可以用來形容一切。工作不叫工作叫飯碗、嫉妒不叫嫉妒叫吃醋。拿人好處叫吃回扣,佔人便宜叫吃豆腐。以為沒錢了就沒法吃了?圖樣圖森破,我們還有「吃土」。
點擊播放 GIF 0.0M
中國人對吃不僅有研究,還有如火般的熱情。
2017年美國「天貓金」車釐子來華,中國吃貨48小時狂掃10萬斤;
褚時健「勵志橙」天貓上線,預售 6小時售出26萬斤......
中國吃貨的瘋狂,還受到了美國農業部部長的點讚。賣不掉的農產品和生鮮,到了中國瞬間就被吃光光。
而其他國家遭遇的物種入侵,中國人恐怕要對它們說一句:來中國,讓你後悔出生。
比如之前的澳大利亞。英國人將兔子帶到了澳大利亞,因為環境適宜,兔子繁育成災,草地幾乎都被啃完。
點擊播放 GIF 0.0M
澳洲人試過各種方法:引進狐狸、獵兔行動、蓋防兔長籬、培育兔子出血病病毒,但生命力旺盛的兔子們還是生生不息。澳大利亞甚至還派出空軍轟炸機,將針對兔子的生物彈藥投在兔子集中的地區,才遏制住了兔子的繁殖。
這要是放在中國,麻辣兔頭您了解一下?
點擊播放 GIF 0.0M
(兔兔辣麼……辣!)
2019年的上半年,在湄公河羅氏蝦也泛濫成災,因為當地的水質比較適合羅氏蝦的生活,也沒有天敵的存在,羅氏蝦瘋狂繁殖,水裡到處都是它們的身影,加上它們的體型比一般的魚蝦要大很多,在湄公河裡可以說是橫行霸道,讓當地的漁民很是頭疼。
對此國人紛紛表示:我可以,讓我來!
再看看之前入侵到我們國家的物種:
克氏原螯蝦入侵?麻辣小龍蝦了解一下
點擊播放 GIF 0.0M
牛蛙入侵?牛蛙銅鍋了解一下
點擊播放 GIF 0.0M
物種入侵?不存在的,可能是暫時還沒有找到烹飪的方法。
為啥說是暫時?因為烹飪學校上課,第一學期老師就會說:中國的烹飪,總的來說分28招:炸、爆、燒、炒、熘、煮、汆、涮、蒸、燉、煨、燜、燴、扒、焗、煸、煎、塌、滷、醬、拌、熗、醃、凍、糟、醉、烤、燻,總有一款適合你。
點擊播放 GIF 0.0M
(emmmm,媽媽我想退學)
還有對於某些特定的食物,比如餃子,中國人也有很高的熱情。從俗語上就可見一斑:
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寓意日子越過越好,但是聽上去像不像你那想吃餃子又想喝酒的爸爸說出的藉口??
吃了餃子湯,勝似開藥方
這個還有個傳說,說是當年神醫扁鵲為了救治耳朵被凍傷的人,拿面捏出了耳朵狀的食物,加上藥草治好了病人,為了紀念他,大家就發明了餃子(大誤,天氣冷了大家還是做好保暖吧,吃餃子,還真不能不凍耳朵……)
出門餃子回家面
因為餃子的形狀和以前的金元寶相似, 會給出門的人帶來財運。以前人們出遠門無非是為了 探親、經商、淘金等,所以餃子最能代表家人對遠行者的祝福了。
而北方的朋友對於餃子的愛更加的狂熱,「餃子」在北方的食譜上,長期佔據著頂端位置。
比如在北方流行的俗語:好吃不過餃子,好玩……咳咳,正確的是: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倒著。
點擊播放 GIF 0.0M
瞧瞧這畫面,吃完餃子躺沙發,您這是要美上天吶!耳邊已經傳來我媽的語音:家裡這麼多活兒一個個都看不見嗎?卒……
有個北方朋友,前段時間在聖誕節的當天發了條朋友圈:
「好好的一個節日,沒吃頓餃子怪可惜的。」
嘖嘖,為了吃餃子也太真實了。
總之一切大小節日,都是大吃一頓餃子的好時候,實屬是食物界的頂級流量。
點擊播放 GIF 0.0M
更過分的是,為了吃,中國人甚至發明了節日。
為了吃粽子,發明了端午,紀念了屈原。為了吃月餅,發明了中秋,還想了想嫦娥大美女。上邊提到的,為了吃餃子,黃河以北的人民更是找到了各種名頭,立秋、冬至、頭伏、春節、破五……(頂級流量再現)
還有今天的臘八節,也很是講究。
吃臘八粥
臘八粥不用多說,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習俗。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臘八粥也是敬神祭祖必備食品,之後再是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若有剩餘的臘八粥,則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的食材豐富,花生、大豆、綠豆、赤小豆、芸豆、蠶豆、核桃、粳米、薏米、小米、大米、桂圓、龍眼、紅棗、桂花、紅薯、松子、乳蕈、白果、百合、蓮子、柿子、板慄、蜜餞......等等,各地各家各有不同。
為了吃粥,老祖宗們搬出了五行理論:綠色屬木,主肝膽;紅色、紫色屬火,入通於心;黃色屬土,入通於脾;白色屬金,入通於肺;黑色、藍色屬水,入通於腎。
臘八粥的食材五行俱全,對五臟具有補益作用,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聽著挺玄學的,不過好喝就完事兒了!
吃臘八蒜
臘八蒜則是在華北比如北京比較流行,大蒜浸泡一些時日後,待至春節,經過醋的浸泡,蒜整體呈碧綠,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節前後,就著臘八蒜和醋吃餃子、拌涼菜,脆甜酸爽。
而這次的理由是:舊時商號在臘八這天攏帳,把這一年的帳目盤點出來,算清楚這一年的收支盈虧。債主還會在臘八這天提醒欠錢人家準備還錢。臘月裡人們講究忌諱,所以就用與「算」字同音的「蒜」,來代替算帳的「算」。也因此,臘八蒜雖然好吃,市面上卻沒有賣的。都是家家戶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並且也給自家算算帳,看看這一年的開支,有多少積餘,盤算該花多少錢置辦年貨等。
吃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的民間風味特產,也是臘八節的食俗。在臘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久而久之,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是因為明清時期,徽商外出經商時,為了勤儉節約、艱苦創業,在每年的臘月,各家都燒制「臘八豆腐」,帶出作為菜餚,可以吃上一年。
吃冰
emmm,沒錯,真正的吃貨連冰也吃……
在青海等地有這樣的習俗,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吃冰了,畢竟……不好吃,而且也並不會起到一年不會肚子疼的效果。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嘗試!
當然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還有的地方會吃臘八面、臘八豆等等。總之都有美好的寓意。今天臘八節,大家都吃什麼了呢~!如果不知道吃什麼的話……
不如……就吃頓餃子吧!(頂級流量出現!)
點擊播放 GIF 0.0M
之前《舌尖上的中國》將中國美食帶到了大家的視線裡。吃,本能是為了生存,可一旦跨過了溫飽線,就成為了藝術。作為吃貨,除了吃吃吃,當然還要了解什麼好吃!
由《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董克平飲饌筆記 《尋味兒》,這是一部令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動的世界尋食寶典,帶您追溯舌尖上的歷史,品味人間百味。
註: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於分享,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後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微信編輯:陳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