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吳迪)2016年11月8日,在第十四屆國際農交會暨第十二屆昆明國際農業博覽會上,來自貴州六盤水的獼猴桃一炮打響,不到四個小時的時間,1200多斤個大味甜、肉厚心紅的獼猴桃便銷售一空。最終,「水城獼猴桃」斬獲本屆農交會參展農產品金獎。
「能在農交會上獲金獎,是對我們的獼猴桃品質的很大認可。」手捧剛剛領回來的獲獎證書,水城縣獼猴桃產業協會副理事長、貴州黔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昌勇樂不可支。
2012年,段昌勇離開了他工作了十餘年的煤炭行業,轉而投身獼猴桃種植。「煤炭畢竟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而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是政府鼓勵的產業,有前途!」段昌勇說。
「天賦」超群:水城獼猴桃參加了北京奧運會
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產地,水城是全國聞名的野生獼猴桃之鄉,境內至今分布著大量野生獼猴桃資源,是我國重要的獼猴桃種植資源庫。
從野生獼猴桃之鄉到獼猴桃種植大縣,水城縣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水城縣的獼猴桃種植從猴場鎮開始,後來帶動蟠龍、紅巖、米蘿等鄉鎮。截至2016年,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產量達到1.27萬噸,產值5.08億元。2008年,水城獼猴桃還成為北京奧運會的指定供應水果。
通過10多年的馴化培育,再加上當地特有的高海拔落差、高負氧離子和高晝夜溫差等地理特徵和氣候環境,水城紅心獼猴桃形成了具有獨特品質的口感。
2013年,水城縣獼猴桃產業示範園區成為省委、省政府重點打造的「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之一,並連續三年獲全省綜合排名第一。如今,園區已形成以米蘿、猴場為核心,以水黃路、官劉路、玉馬路為紐帶的水城縣百裡獼猴桃產業長廊。
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在黔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獼猴桃種植基地所在的水城縣勺米鎮,農用土地大都是坡地,如果種玉米,一畝地年收入還不到200元。聽到段昌勇要在此投資種獼猴桃,準備外出務工的年青人都紛紛說:「只要你來我們村投資種獼猴桃,那我們就不去外面打工了,回來給你當工人,在家門口打工能照顧老人和孩子。」
看到鄉親們高興的樣子,段昌勇找到鄉政府的領導,他把想法一說,鄉黨政領導馬上表態:「只要你能帶動鄉親們致富,我們大力支持!」有了村民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他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就籌集資金2100萬元,註冊成立了貴州黔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專門種植獼猴桃。
如今,獼猴桃產業覆蓋全縣18個鄉鎮32650戶農戶,通過「土地變資本,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模式,獼猴桃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最開始為我工作的35戶貧困農戶,現在有29戶已經脫貧。」段昌勇說,他親眼看到了參與獼猴桃種植的農村實現了從土房到樓房、從牛車到汽車的轉變。「農戶參與種植也更有熱情了。」段昌勇高興地說。
「品牌矩陣」做大「蛋糕」
通過10餘年的發展,水城縣已經形成了「水城獼猴桃」區域公共品牌,「涼都紅心」「黔宏」等子品牌獲得了貴州省著名商標稱號,水城紅心獼猴桃還先後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目前,六盤水獼猴桃產業園區與中科院武漢獼猴桃研究所、貴州大學、省科學院、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展開合作,建立了兩個獼猴桃產學研基地,加快推進獼猴桃品種研發、冷藏保鮮、加工、新技術推廣應用,為水城獼猴桃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
段昌勇種的獼猴桃品質好,在水城已是有口皆碑。電話、上門、委託……水城其他的獼猴桃種植戶經常主動聯繫段昌勇,請教種好獼猴桃的秘訣。段昌勇也總是不厭其煩,一一指點。後來,來請教的人多了,段昌勇便萌生了開設公益性的服務公司提供諮詢的念頭。2016年,「昌勇服務公司」掛牌成立。
「好的技術,就要給大家用,這樣才能把水城獼猴桃的品牌做大做強。」段昌勇如是說。
目前,水城獼猴桃的「品牌矩陣」已經初見端倪。隨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除了「水城獼猴桃」區域公共品牌,「黔宏」「彌你紅」等品牌也在強勢崛起,具備了一定的區域乃至全國範圍影響力。2017年1月4日,首批5噸涼都「彌你紅」獼猴桃走出國門,將在泰國各超市銷售。
讓世界品嘗來自貴州的「甜蜜」
春天已至。這兩天,他總是抽空到果園轉轉,摸摸土地查看土壤溼度是否合適,看看出芽率是否正常,「暖冬對獼猴桃的生長是比較好的,但是也不利於病蟲害的治理。不過我們已經在冬天做了一系列工作來防止病蟲害,比如熬製石灰漿塗抹果樹,殺滅蟲卵等等。」
目前,黔恆農業發展公司的千畝果園已經配上了水肥一體化系統,更加節水、節肥。段昌勇還會把土樣送到中國農科院做測土配方,雖然種植成本、銷售價格增加了,但是果實品質也更加有了保證,已經「牆裡開花牆外香」,遠銷天津等地。
農業是一個投入高、周期長、見效慢的產業。「2012年我們的種植規模大約是300多畝,現在已經達到了1490多畝。」段昌勇說,每畝的固定投入大約就是2萬到2.6萬,現在已經投入了超過3000萬。
2017年是段昌勇進入獼猴桃產業的第5個年頭,「今年我們就要開始盈利了!」談及獼猴桃產業的美好前景,段昌勇非常興奮。「我們公司的獼猴桃預計今年產量將達到350噸,其中70克以上的優質果實佔比將達到80%以上。」段昌勇介紹說,70克以上的果實可直接銷售,70克以下的果實就要走深加工的路子了。
2015年,段昌勇聘用了10名大學畢業生,花了200萬,讓他們到山東學習獼猴桃的釀酒技術。一年後他們學成歸來,段昌勇又買了一套釀酒設備,現在已經安裝完成,2017年3月就能產出第一批甜美的獼猴桃酒了。
「今年我們能產出400噸左右不同度數的酒。」段昌勇介紹說,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首批獼猴桃酒將生產5度、12度、14度三種不同的規格,還會使用半乾(保留部分糖分)、全乾(不保留糖分)兩種工藝。
段昌勇1994年畢業於貴州農學院,算是「科班出身」,但現代農業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讓他目不暇接。「我快要忙不過來了,以前學的知識技能也要更新了。今年我打算聘幾個學農技的大學生幫幫我,要進一步增加種植的科技含量。」段昌勇說,未來他的「小夢想」就是讓水城獼猴桃走向世界,讓世界都品嘗到來自貴州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