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行動網路架起致富橋 「智慧農業」譜寫三農新篇章

2021-01-17 騰訊網

兩千年前,生長於秭歸的屈原寫下千古名篇《橘頌》。兩千年後的今天,行動網路鋪就脫貧路,信息架起致富橋,「網絡+農業」的營銷方式飛入尋常百姓家,全民營銷的秭歸臍橙展現出無限的市場潛力。

「我種了20年柑橘,以往因為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臍橙銷售很受限。每到銷售旺季,『一車寬』的鄉村道路擠滿了外地客商的收購貨車,臍橙更是每斤只能賣到幾毛錢。可喜的是現在有了行動網路,坐在家裡就能將橙子賣出去,而且價格還比之前高。」秭歸縣王家橋村村民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四年前,湖北移動將王家橋村納入宜昌第一批普遍服務試點,不僅修建了4G網絡,也推動寬帶進入每家每戶。湖北移動將扶貧信息高速路修建起來了,王家橋村的年輕人也從外地回來,開始通過網絡銷售臍橙,如今個個是銷售達人。

90後的姑娘李瓊表示,在得知行動網路進村入戶後,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回到老家種臍橙,再通過行動網路直播銷售。現在自己一個人開起了電商公司和合作社,每年靠著7畝地的臍橙樹,收入可觀,現已有了房有了車。目前,王家橋村成了秭歸縣內最早的三個億元村之一,村民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家家都有小洋樓。

網際網路延伸了秭歸臍橙的銷售網絡。秭歸縣科技經信局工作人員介紹,秭歸縣電商從業人員達到1.6萬人。打開網絡,秭歸臍橙的品牌推廣五花八門,快手、抖音、卡通動漫、搞怪配音,「網絡+農業」的營銷方式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全民營銷的秭歸臍橙展現出無限的市場潛力。湖北移動用網絡秭歸縣用科技與創新,令18萬農民端上臍橙「金飯碗」。

據了解,近年來,湖北移動在扶貧中不斷投入,與湖北秭歸當地扶貧辦、電商公司以及農戶建立了良好關係,2020年,湖北移動積極響應為湖北「搭把手、拉一把」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國家扶貧平臺,搭建員工扶貧團購平臺,與秭歸電商公司對接,幫助秭歸貧困村、貧困戶銷售農副產品1000多萬元。

(責任編輯:康玲華)

相關焦點

  • 行動網路進村入戶「傷心果」成了「致富果」
    「自從裝了移動光纖寬帶,我就學著在網上銷售橙子,現在一年的收入已超過6萬元了。」李瑞紅笑著說。  「九月紅」,又名「屈鄉秋橙」,因果實通常在農曆九月成熟,所以得名「九月紅」。九月紅臍橙成熟期早,化渣性強、可食率高、口感十分清爽,號稱是「可以吸的橙子」。在過去,因為交通不便,當地臍橙銷售困難,村民的「當家果」成了「傷心果」。
  • 毛球科技集團助力四川省德陽智慧農業發展,打造全新智慧農業平臺為...
    大會上毛球科技集團聯合中國農業銀行德陽分行與德陽市新型農業農村人士聯誼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智慧農業平臺為產業賦能。據介紹,此次合作將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全新「智慧農業」平臺,充分應用傳感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構建成集新興的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託部署在農業生產場地的各種傳感器和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
  • 職業村支書劉曉金 羅氏沼蝦架起致富橋
    10月23日下午,在蓬溪縣任隆鎮幸福橋村羅氏沼蝦養殖基地內,職業村支書劉曉金正忙著張羅前來買蝦的顧客。在他身後的漁網中,一隻只羅氏沼蝦活蹦亂跳。  2018年,劉曉金考上幸福橋村職業村支書。在這個已經於2016年退出貧困村的山村裡,劉曉金將羅氏沼蝦養殖作為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就業、防止返貧的重要舉措。
  • 奮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奮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2020-12-20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託普雲農:數字三農東風正勁,看浙江數字農業農村如何高質量發展
    三聯三送三落實」服務,在數字三農、穩產保供、生豬增產、智慧漁業、精準扶貧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建設成果,為全國農業農村系統在疫情常態化的工作節奏中,因地制宜地發展數字農業農村作了一個良好的示範。「數字三農協同應用」是今年浙江省農業農村發展的新方向,是對「數字農業農村」內涵的豐富,也是對相關建設工作的拓展。  本屆農博會上,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也以「數字三農」作為展示亮點,從頂層規劃設計到基層應用落地,無不體現「數字賦能三農發展」的概念,具體是怎樣的呢?我們來逐一回顧吧!
  • 市委政法委:譜寫「十四五」時期政法工作新篇章
    會議強調,全市政法系統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深刻領會全會精神,把握精神實質,第一時間組織、第一時間行動,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要堅持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對標對表,認真落實市委工作部署,把謀當下與謀未來統一起來,力爭有創新、有突破,確保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戰略部署在廈門政法系統開花結果,奮力譜寫「十四五
  • 奮力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湖南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總書記作出的新指示、新要求、新部署,再次為全面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
  • ...聚力謀發展 譜寫農業新篇章丨鎮寧自治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志榮
    我叫張志榮,1988年參加工作,受組織信任,2013年起先後擔任縣農業局、農業農村局局長。在脫貧攻堅進入決勝的關鍵時期,產業扶貧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加之鎮寧產業扶貧工作面廣量大任務重,產業發展自然條件較差,產業扶貧工作任務十分艱巨。
  • 侯馬:農商行扶持養殖戶 小鵪鶉鋪就致富路
    陷於困境中的他想起了開展入戶宣傳整村授信的侯馬農商行,於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轄內高村支行申請貸款,支行客戶經理在前期調查授信的基礎上,根據其實際經營狀況,在最短的時間內向其發放了5萬元扶持資金,幫助其重新購買了鵪鶉種苗,幫助其渡過了經營難關,逐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今年以來,其又新增了2個養殖大棚,成為了村裡有名的養殖大戶。
  • 農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智慧農業」?有物聯網基因是前提
    智慧農業的概念對很多農業從業群體來說並不陌生,智慧農業能夠代替人工實現農業的生產管理,但是農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智慧農業?或者什麼樣的智慧農業研發機構才能真的讓農業更「智慧」?或許很多人並未想過。對智慧農業的定義,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智慧農業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體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集成應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音視頻技術、3S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及專家智慧與知識,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
  • 第十一屆中國(四川)國際智慧農業展覽會
    --科技興農,服務三農  第十一屆中國(四川)國際智慧農業展覽會   時間:2021年7月26日-27日  地點: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成都展·貴陽展·西安展   全國三大智慧農業設施展之一   2020年吸引來22000名觀眾齊聚盛會   為現代農業保駕護航  引領現代農業風向標   市場概況   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農業種植技術方式的不斷改進,不再是古代的傳統種植模式,現農村經濟收入不斷增加,由古代傳統的個體
  • 浙報專版丨黃巖高質量譜寫「永寧江時代」發展新篇章
    在1月12日召開的黃巖區十三屆五次黨代會上,黃巖深入謀劃「十四五」發展思路,走深走實「三立三進三突圍」新時代發展路徑,提出以「八個高地」建設、五個先行突破為戰略抓手,打造「千年永寧、中華橘源、模具之都」金名片,高質量譜寫「永寧江時代」發展新篇章,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黃巖正翻篇歸零再出發,朝著新目標大步邁進。
  • 智慧農業時代的「新農人」
    新華社記者 劉 瀟攝  隨著現代農業不斷發展,各行各業不斷助力「三農」發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電子商務等新技術發揮支持作用,農村湧現出了越來越多區別於傳統農民的新行當,農村人的生活正逐漸發生變化。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4位智慧農業時代的「新農人」,他們有的當上農業經理人,有的操控無人機做植保,有的探索用現代技術科學管理茶園,有的當上直播銷售員幫鄉親們帶貨。
  • 陝西西安:推廣「認養農業」管理新模式
    大家聽說過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生態農業、休閒農業等等,但您是否聽說過認養農業?認養農業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的農產品供應模式,屬於訂單農業的一種,官方的解釋是指生產者和消費者(認養人)之間達成的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
  • 本地新聞】新立屯村:架起黨群關係「連心橋」 凝心聚力奔小康
    在省城開小飯館的老闆回來了,在臨縣經營理療生意的創業婦女回來了,全體黨員、全體村民代表都來了,因為對大夥而言,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村裡要召開村民大會,並對傑出黨員代表、道德模範、致富帶頭人等進行表彰。在村委班子的號召下,村民們義務出工修道路;婦女組成志願服務隊助力鄉村建設;家家戶戶乾淨整潔,為「美麗庭院」活動的開展增添亮色......新立屯村架起黨群關係「連心橋」,凝心聚力奔小康。村民大會上,評審委員會分別對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村民代表、優秀村民組長、致富帶頭人、模範婆婆孝敬兒媳、模範丈夫、美麗示範庭院家庭進行了表彰。
  • 發揮獨特優勢 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我國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在新階段,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前景光明。
  • 服務「三農」 你用電我用心
    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推廣智慧用能 守護綠水青山 將能源網際網路建設與鄉村電氣化建設有機結合,是鄉村供電智慧服務項目的主要任務。國家電網建設技術同源的智慧能源服務平臺,推動出臺統一的技術標準與接口,為客戶提供全流程智慧用能服務,增強了客戶用能體驗。
  • 未來農業長啥樣?5G+智慧農業示範基地亮相臺創園
    2020-05-08 10:21圖文來源: 揚子晚報 未來農業長啥樣?5G+智慧農業示範基地亮相臺創園點點手機,20公裡外種植大棚被「喚醒」這邊生菜、空心菜養分不足需要施肥,那邊的西紅柿光照太強需要遮陽,草莓區空氣溼度不夠需要補水……這在傳統農業大棚裡,工人們定是忙得手忙腳亂,而在辦公室裡面喝著咖啡的南京科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苗珍只是輕點了幾下手機,遠在20多公裡外的大棚突然被喚醒,西紅柿東側的遮陽簾緩緩下降
  • 譜寫新時代的「趕圩歸來」
    【原標題】譜寫新時代的「趕圩歸來」——隆林各族自治縣各族群眾攜手脫貧奔小康見聞    《趕圩歸來啊哩哩》在中華大地上廣為傳唱,隆林苗、彝、仡佬、壯、漢各族群眾哼唱著自信的歌謠,揮舞著奮鬥的雙手,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砥礪奮進、開拓進取,在新一輪脫貧攻堅戰中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用勤勞和智慧譜寫民族地區跨越發展新篇章。
  • 馬雲說,「致富未來在農村」,那麼農村的未來,需要哪一類人呢
    都足以證明,在全國人民共同的努力之下,全民致富並不只是一種夢想,只是有一個致富發展的過程而已。 農村未來的致富理念,也是需要融合在新時代裡面,以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時間考驗過程。那麼,農村未來的致富人群,又是需要哪一類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