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種嬰幼兒異常大便的判斷方法,看完你肯定會收藏的!

2020-11-24 搜狐網

原標題:16種嬰幼兒異常大便的判斷方法,看完你肯定會收藏的!

經常看到各位粑粑麻麻們說「寶寶綠便」「大便有奶瓣」「水樣的便便」「大便泡沫狀」「便便有粘液」「寶寶大便紅色」……等等。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大便才是正常的?什麼樣的大便是威脅寶寶健康的預示?不同性狀的大便又在反映、說明著什麼?

今天小康君就來教大家重新認識一下寶寶的大便!只要各位粑粑麻麻認真學習了以下內容,並且勤加觀察,日後透過大便來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就不是難題了!

正常的大便

新生兒胎便(墨綠色)

新生寶寶,即使沒吃一點東西,出生後6-12小時也會拉出墨綠色胎便。一般需要持續2-3天,每天3-5次濃重的墨綠色才能消失。

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毳毛、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物等組成。

過渡期大便(黃綠色)

餵養開始的時間和攝入奶量會直接影響過渡便出現和持續的時間。若開奶延遲,或攝入奶量太少,過渡便出現的時間也會推遲。

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多在出生後2-3天後,逐漸進入黃色的正常階段,過渡期間的大便多為黃綠色。

哺乳期大便

1

母乳餵養的寶寶 (金黃色的軟糊便)

大部分母乳餵養的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也不會有明顯臭味,多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

母乳寶寶通常排便次數較多,一天2-5次,有些寶寶甚至會一天排便7-8次,但這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就是我們常說的母乳性腹瀉,因此父母不必擔心!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的寶寶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

此外,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寶寶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加正常,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長不必擔憂!

寶寶便便有奶瓣(沒有完全消化的脂肪酸和礦物質形成的鈣皂)的情況,多與媽媽的飲食有一定關聯,也和寶寶月齡小消化道發育不完善有關。

建議:

寶媽平日飲食不要過於油膩,注意寶寶腹部保暖,若寶寶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寶媽不用過於擔心。

2

奶粉餵養的寶寶(土黃色的硬膏便)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較少,通常會幹燥、粗糙一些,稍硬如膏,但只要不難解,不跟羊屎似的,就沒關係。如果消化沒問題,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約1~2次。

許多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有時會黃中帶綠或青綠,這是因為配方奶鐵質含量都很高,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多餘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這情形是正常的。並不是老輩人說的孩子大便呈綠色,就是受到驚嚇引起腸胃不適。

吃輔食以後的大便(顏色較暗)

隨著寶寶輔食(米粉和香蕉泥之類的食物)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開始變得顏色較暗。寶寶吃輔食後的大便往往是棕色或深棕色,比花生醬稠,但仍然是糊狀。

不過要說明的一點是:蔬菜、水果吃得較多的寶寶,大便會較蓬鬆;魚、肉、奶、蛋類吃得較多的寶寶,大便就會比較臭。

異常的大便

新生兒24小時不排便

足月的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都沒有排出胎便。

建議:

請醫生檢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新生兒灰白便

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要警惕膽道阻塞的可能,這種灰白色大便,在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

此外,進食奶粉過多或糖份過少,產生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鈣和鎂相結合,形成脂肪皂,糞便也可呈現灰白色,質硬,並伴有臭味。

建議:

儘快就醫,排除先天性膽道梗阻的可能。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綠色稀便

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餵養不足引起的。當然,有些吃配方奶的寶寶,便便會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為暗綠色。

建議:

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說白了就是你的寶寶沒吃飽,這時只要給足營養,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註:常見寶寶大便呈綠色,但是不稀,這是胃腸蠕動太快的原因,不是毛病。家長不必擔心!

蛋花湯樣大便

常見於奶粉餵養的寶寶,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黏液。

建議: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不必改變餵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和次數,多能自然恢復;

如果是混合餵養或奶粉餵養的寶寶,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將奶粉衝兌的稀些,還可適當餵些水給寶寶。同時,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若2-3天後大便仍不正常,就需要就醫診治了。

泡沫狀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帶有明顯酸味。這是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的原因,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泡沫,不是毛病~

建議:

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就能恢復正常。

未添加輔食前的嬰兒出現黃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

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出現棕色泡沫便,則是食物中澱粉類過多所致,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減少或停止這些食物即可。

大便發臭

大便聞起來像臭雞蛋一樣。這是提示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沒什麼毛病~

建議:

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寶寶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還可以給寶寶用點益生菌,以幫助消化。

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有時呈豆腐渣樣。

建議:

就醫診治,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

油性大便(大便顏色發亮)

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像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在腸腔內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黏膜,使腸子的蠕動增加,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常見於奶粉餵養的寶寶。

建議:

暫時改餵低脂奶,但是要注意一點,低脂奶不能作為正常飲食長期吃,所以只是暫時!暫時!暫時!(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水便分離

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

建議:

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應注意寶寶用具的消毒。如若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

便秘(顆粒狀大便)

大便乾燥呈顆粒狀,排便費力,或長時間不排便。

要強調一點是,不要以幾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幾次來斷定孩子是否便秘,一個最重要便秘特點就是寶寶大便是否硬結,像羊屎一樣。有些寶寶哪怕每天都排便,但排便費力,大便乾燥,那也是便秘!

建議:

便秘要視情況處理:對於母乳餵養的便秘寶寶,寶媽要改變飲食,不要吃油膩辛辣上火的食物,可適當餵寶寶些水;如果寶寶吃的是配方奶粉,在兩次餵奶期間,適當多餵點白開水,或順時針給寶寶揉揉肚子,以刺激腸蠕動;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多吃一些菜泥、果泥這種高纖維促消化的食物;另外,選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於預防便秘發生。

血便

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通常大便呈紅色或黑褐色,或者夾帶有血絲、血塊、血黏膜等。

建議:

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寶寶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

如果大便變稀,含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疊;

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

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

總之,血便不容忽視,以上狀況均需立即到醫院診治。

大便顏色異常怎麼辦?

小康君嘚吧嘚

今天的內容很長,可能你會覺得有些蒙圈,不過為了寶寶,以上關於大便的常識家長們一定要認真辨別呦!如果實在記不住,那就收藏起來,遇到寶寶大便性狀不正常的時候,找出來對照一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怎樣通過寵物狗大便判斷健康狀況?其實有三種方法,你都知道嗎?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通過寵物狗大便就可以判斷狗子的健康狀況,鏟屎官學會觀察後就可以在鏟屎的時候判斷狗子的健康狀況了,這是非常方便的,也可以說作為一名鏟屎官,如果你不懂屎,那你就是不合格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怎樣通過寵物狗大便判斷健康狀況吧!其實有三種方法,你都知道嗎?
  • 嬰幼兒拉肚子怎麼辦 用這些方法快速治療
    嬰幼兒因為年幼,抵抗力較弱,常常會容易拉肚子,如果平時稍有不注意,沒有保護好寶寶的腹部,那麼,就會有拉肚子的情況發生,如果嬰幼兒拉肚子了,媽媽肯定會很著急,下面小編就來告訴您嬰幼兒拉肚子怎麼辦?嬰幼兒拉肚子怎麼辦1、一般療法如果寶寶的年齡在六個月以內,都是由母乳餵養的,那麼,就要繼續用母乳餵養,如果沒有用母乳餵養,就可以用寶寶日常食用的奶粉進行餵養,但是如果寶寶拉肚子,就要適當的減少餵奶量,不可給寶寶過多的餵奶。
  • 媽媽們從3方面,可以判斷寶寶這5種大便是否正常
    看完我就沒食慾吃飯,對方又很著急,我就忍著點開又看了看,仔細一看是暗紅色的大便帶一點血絲明顯不正常,建議她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下。你說,這個媽媽心也夠大的,孩子的大便明顯不正常都兩天了還不去醫院檢查下?」 朋友說:「誰讓你平時在群裡最熱心呢,下次趕著飯點就別看手機。現在這些媽媽們問的也就主要是孩子輔食,餵養,大便一類的。」
  • 如何判斷孩子肚裡有沒有蟲?5種判斷不行,靠譜方法看2種!
    如果吃了生的、沒熟的帶絛蟲豬肉、牛肉或魚肉後會感染。4.鉤蟲雖然它是個只有1cm左右的小可愛蟲子,但是!你嘰不嘰道,它的成蟲是靠吮吸腸壁的血液為食!假裝此處有圖片那麼問題來了,家長該如何判斷孩子肚裡有沒有蟲呢?
  • 【收藏】嬰幼兒的護膚秘籍來了,趕快收藏!
    【收藏】嬰幼兒的護膚秘籍來了,趕快收藏!那麼我們嬰幼兒的皮膚有哪些特點?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護理?嬰幼兒皮膚真皮缺乏彈性,容易摩擦受損。汗腺的密度大於成人,出汗溫度稍高於成人,特別容易發生角質浸漬和汗腺的阻塞而引起痱子。嬰兒皮膚易刺激發炎,並導致皮膚通透性增高,引起微生物的二次入侵,等等。這些特點使嬰幼兒更容易產生各種皮膚問題,如:溼疹、尿布疹、特應性皮炎、日曬傷等。嬰兒皮膚護理要點
  • 每天三次大便,與三天一次大便,哪個好?排便異常說明什麼問題?
    通過排便也是能夠判斷健康的,觀察次數,大便的顏色或者是形態,都是能夠了解到身體情況。特別是能夠幫助了解腸胃健康,對此也就有人提出問題,就是一天大便三次與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更健康?究竟三天一次大便好,還是一天三次大便好?嚴格來講,只要保證大便是規律的,就不用擔心身體會出現問題。
  • 剛出生的嬰兒為什麼會拉綠色大便?如何通過大便判斷嬰兒健康
    越自然、越沒有壓力的方法對孩子身心健康越好。 如何根據大便判斷寶寶的健康 事實上當寶寶大便發生異常,事實上是一些危險信號。因此新媽媽應學會根據其大便性狀,判斷出孩子的健康情況。 1、大便像蛋花湯。如果寶寶的大便像蛋花湯,這可能表示寶寶有病毒性腸炎了,多發於4個月後的寶寶;如果寶寶的大便呈豆腐渣樣,這表示寶寶有黴菌性腸炎了; 2、大便帶血。
  • 體內有癌大便先知,大便出現3個異常,是腸癌在「公開身份」
    匆匆的你來了,一陣「洩洪」之後,衝水鍵按下,水流就帶走了汙穢和臭氣,而你在整個過程中,都沒有一絲留戀,也未曾回頭看一眼!大便,在大家眼中除了能作為農用肥之外,就是無用的廢物,不過是身體消化吸收後的產物而已。
  • 大便顏色異常,可能暗示體內「有病」?一文教你自測
    大便在大家看來,無非就是不能被身體利用的食物殘渣而已! 很多人在大便過後,都急不可耐的按下了衝水鍵,沒有回頭看一眼。 殊不知,大便排出體外時,還留給了你最後的「禮物」,通過觀察大便形態、顏色等,可初步判斷身體內存在的問題!
  • 大便異常,可能是大腸腫瘤先兆
    專家提醒:便血、大便習慣改變、肛門瘙癢或疼痛等是結直腸癌的早期重要症狀市民撥打大河報健康熱線0371-65795660可申請免費篩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    57歲的馮女士近3個月總是排便困難,且越來越嚴重,近日診斷為大腸癌;43歲的何先生因不明便血就診
  • 女子大便發黑,卻查出胃病變,醫生:身體3種異常,別太疏忽了
    宋女士,今年36歲,自從前段時間以來,就經常發現自己大便顏色有些不太對勁,總是黢黑烏漆,如同墨水一般,放心不下的宋女士來到市立醫院檢查之後,才得知是因為罹患了胃癌的緣故。在嚴重胃病的狀況下,導致胃壁內出血,才誘發了這種異常的狀況發生。
  • 孔雀魚判斷雌雄的3種方法,掌握好了,養魚不是問題
    今天琪哥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養魚的方法,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孔雀魚判斷雌雄的3種方法!孔雀魚判斷雌雄的3種方法第1種判斷方法:觀察孔雀魚的體型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養殖孔雀魚呢,因為孔雀魚養起來非常的簡單,沒有太多的要求,再加上孔雀魚的顏色很鮮豔,所以養殖孔雀魚的朋友是變得多起來,但是因為孔雀魚的雌魚在繁殖期很容易出現問題
  • 大便出現這些顏色和形狀,暗示健康出現異常
    其實這種胡思亂想沒有必要,每個人平常的大便反映了人們的身體狀況,偏綠色的大便可能跟腸道炎症、感染、腸易激綜合症、以及對某些食物不耐受所致,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各種不同的糞便對人們的影響。你的大便是什麼形狀?不妨上廁所後觀察它們,看看是否正常和健康的糞便。什麼是健康的糞便?
  • 大便有這4種「異常」,當心息肉已發生病變
    若是發現自己平時排便正常,飲食習慣也沒有太大的改善,但是近期經常出現便秘或者腹瀉的情況就要考慮是腸道出現了異常。因為腸道裡面長出了息肉之後就會對其造成刺激,使人的腸道排便習慣發生變化。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之後通過藥物或者調整飲食結構沒有使病情改善,患者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疾病警示:大便出現這幾個異常,記得做個腸道檢查
    而如果說你的大便顏色出現變化,或者你的大便形狀出現改變,那麼你就需要格外留意近期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出現問題了。二、通過大便異常看身體情況大便顏色出現異常主要有六種情況:第一種大便帶有膿或者是帶有血,那麼這個時候你要留意你是否染上了痢疾。
  • 大便顏色淺黃 大便顏色淺黃髮白是怎麼回事
    大便顏色淺黃雖然新生兒吃的僅有母乳和配方奶,但排出來的大便卻有很多種。寶寶大便的質地和顏色天天都會改變,讓爸媽很擔心,以下是大便的一些狀態:粘稠、黑色或深綠,胎便:新生兒第一次排出的大便。顆粒狀,黃綠色或棕色,過渡期的大便,出生後3、4天。
  • 嬰幼兒急救常識大全:有備無患,建議收藏!
    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發育,從翻身、坐起、站立、到走路等等,不可避免會發生一些意外傷害。為了防止意外造成的傷害,家中危險的物品都要收好,放到寶寶夠不到的地方。面對各種防不勝防的意外傷害,家長最好也要掌握一些嬰幼兒急救常識。一、頭部摔傷和皮膚擦傷出血1、嬰幼兒急救常識——頭部摔傷如果寶寶撞到頭之後立刻大哭,不久後恢復正常,通常不必太擔心。
  • 大腸有沒有問題,看眼大便就行?其中的異常,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
    排便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有的事情,很多人上完廁所之後會直接衝掉,不會回頭去看一眼。但是其實你不知道的是,通過觀察大便的情況,是能夠判斷自己的身體有沒有問題的。大便完了之後看一眼,若有這些異常,或是大腸有問題。
  • 一天3次大便,與三天1次大便,哪個會是腸癌來臨的徵兆?
    食物在腸道內也能夠被消化吸收,隨著腸道蠕動,進入排洩,最終形成大便,排出體外。排便是否正常也能夠反映一定的腸道問題。大便的次數,顏色,氣味和形狀都可能是腸道健康的表現。有人說如果三天才大便1次,很可能就是腸癌。還有人說,一天大便3次才是有問題,肯定是腸癌。那麼一天3次大便與三天1次大便,到底哪一個會是腸癌來臨的徵兆?
  • 巧用雪蓮果的4種食療法,「大便乾結」不再來!
    下面,我給大家分享幾個食療方法吧!如何判斷自己是否便秘首先,在了解這些食療方法之前,我們需要自己來判斷究竟是否已經患上了便秘症狀,因為大部分便秘現象比較容易判斷出來。如果你經常出現大便乾結、排便不暢、顏色異常,那麼這種情況下,通常首先考慮患上了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