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是一個二胎媽媽,對育兒也算比較有經驗。平時在寶媽群裡很熱心地回答大家的問題,她覺得很有成就感。
可是,這幾天她卻忍不住跟朋友吐槽了一下:「我雖然能理解那些新手媽媽的心情,但是正中午吃飯的時候,她們發給我一張孩子拉的屎的圖片,而且黑乎乎粘成一團,拍了好幾張。
看完我就沒食慾吃飯,對方又很著急,我就忍著點開又看了看,仔細一看是暗紅色的大便帶一點血絲明顯不正常,建議她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下。你說,這個媽媽心也夠大的,孩子的大便明顯不正常都兩天了還不去醫院檢查下?」
朋友說:「誰讓你平時在群裡最熱心呢,下次趕著飯點就別看手機。現在這些媽媽們問的也就主要是孩子輔食,餵養,大便一類的。」
確實當了媽媽以後,每天觀察寶寶大便的情況幾乎也成了很多媽媽的每天必做事項之一。而很多新手媽媽,還不太會觀察寶寶大便是正常還是異常。
可以從這三方面觀察寶寶大便的情況,快速的做一個判斷:
一、大便的顏色。
寶寶正常大便的顏色是金黃或棕黃色的。
1.綠色大便
除此以外也會受食物的影響,比如寶寶偶爾吃菠菜比較多,大便偏綠色。所以,家長不用在寶寶大便一有改變立馬覺得孩子是不是生病或者著涼,可以先回想一下寶寶吃的食物。
2.陶土色大便
正常的大便因為有膽汁,所以會呈現出黃色或綠色,但如果大便呈灰白色,看上去像白陶土,這說明寶寶膽道阻塞,膽汁不能流入腸道,要立即就醫。
3.血色大便
如果腸道裡面有不正常的組織或息肉,會造成不正常的出血。所以,遇到血色大便要及時就醫。同時要排除是不是食物的原因,比如寶寶吃紅心的火龍果拉的大便也會偏紅色。
4.黑色大便
如果是上消化道出血,比如胃或十二指腸出血,顏色就會是黑色的,越高位的消化道出血,大便的顏色越深,越接近肛門出血,大便顏色越紅,而中間段消化道出血,大便則會呈現暗紅色或咖啡色。
另外有時候吃了補鐵的藥,大便也會出現黑紅色。
5.蛋花樣大便
這種往往是病毒性感染,比如秋季腹瀉,大便往往呈蛋花稀水樣大便。
二、大便的性狀。
孩子的大便性狀,和飲食狀況有很大關係。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偏稀,而配方粉餵養的孩子,相對來說,大便會較稠。
一般寶寶沒有出現便秘或者腹瀉等情況,就不用太擔心。
三、大便的氣味。
1.酸臭味:
可能是寶寶吃的食物沒有被消化,導致排出的大便可能有酸臭味。
除此以外,酸臭味還可能和腸道菌群的狀況有關,可以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腸道菌群檢測。
2.酒精氣味大便:
考慮是寶寶排便異常,胃腸道菌群失調導致消化不良造成的。而且與媽媽的飲食、受涼以及胃腸發育不完全等都有一定的關係。
除此以外,還要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睡眠、飲食等來做一個初步的判斷。如果自己弄不清楚,可以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