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寶寶體重和身高是生長發育中非常重要的兩個基礎性指標,那麼大便狀況就是寶寶身體健康的晴雨表,特別是能夠反映寶寶的消化系統問題。
什麼是胎便?
胎便顧名思義就是寶寶在胎兒時期陳舊的細胞、吞噬的液體、腸道發育過程中的代謝廢物。一旦這些廢物排光,大便的顏色和形狀就會發生變化。
什麼時候開始排胎便?
新生兒出生後12小時開始排胎便,一般24小時內一定會有胎便。
大多數寶寶會在2~3天內排完,胎便顏色為墨綠色,這是新生兒早期的正常大便。
我們應該怎麼做?
1.觀察寶寶排胎便的時間
如果在出生後24小時內沒有拉,一定要及時告知醫生。醫生會做詳細的檢查以排除寶寶是否存在消化系統畸形問題。
2.正確護理寶寶的小屁股
寶寶胎便後在清洗的時候會有點困難,那麼在擦拭屁屁時一定選擇溼紙巾,條件允許要儘量用清水洗屁屁,之後要選擇塗抹油劑的護臀霜。
寶寶排胎便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有些新生兒會存在排胎便困難。排出的胎便硬如巖石,很難通過肛門排出,這種情況稱為胎便栓塞。
這個問題要引起重視,及時告知醫生,因為往往孩子會存在其他方面的疾病。
胎便排完了之後,以後隨餵養方式不同,大便有所不同。
新生兒寶寶三種餵養方式
母乳餵養、人工餵養、混合餵養
母乳餵養方式下的大便:
顏色:呈黃色或金黃色或偶爾微帶綠色
形狀:是軟膏狀、沒有泡沫但有時有奶塊、且比較稀
氣味:有酸味但不臭
頻率:一般為每日排便2~5次、也有的寶寶每日4~5次,甚至7~8次
人工餵養方式下的大便:
顏色:呈淡黃色或土灰色
形狀:比較乾燥、粗糙,均勻硬膏狀、常混有灰白色的奶瓣及蛋白凝塊
氣味: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
頻率:大多數寶寶每日1~2次
混合餵養方式下的大便:
顏色:大便呈黃色或淡褐色
形狀:質軟
氣味:有臭味
頻率:次數每日1~3次
觀察大便需注意:
我們一定不要隨意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後就認為自己的寶寶出現問題,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數也不相同。
觀察大便有助於我們判斷新生兒是否健康,並且了解到母乳的質量,得知嬰乳母的營養是否適當,以便調整月子飲食結構。
綠色大便還有其他幾個常見原因?
1. 寶寶體內黃色的膽汁在消化食物後,會使大便呈酸性,與空氣接觸後偶爾會變成綠色。
2. 餵母乳的大便容易偏酸性,有可能成為綠便排出。
3. 因為配方奶中加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後,可能呈現暗綠色。
4. 如果媽媽吃的太油膩,嬰兒消化不良時,也會出現綠色大便。
嬰兒大小便狀況能夠很好的反映其身體情況,我們發現異常時,首先要冷靜,心理要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