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二年級的數學一方面是讓孩子把數學基礎夯實,另一方面重點是讓孩子通過一、二年級這兩個學年學會如何學習數學。
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更多依賴父母老師的他律督促引導,五六年級的孩子大多能夠自主學習。而我們熟知的「三年級滑坡現象」是說三年級是個過渡期,不同孩子會在這個階段拉開分水嶺。這是因為三年級以上的數學在難度和知識量方面會有一個跳躍,如果一二年級孩子沒有做好準備,打好數學基礎,上三年級以後,數學學習就會出問題,成績下降。
小區裡菁菁媽是個熱心人,每日育兒講座讓寶媽寶爸們受益匪淺,很受大家歡迎。菁菁媽的女兒小雨也繼承了媽媽熱心的優點,而且小雨還是位很受學生喜愛的小學數學老師,當她說要為大家定期講一些幫助寶爸寶媽們輔導孩子數學的相關知識時,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寶媽寶爸們異常興奮。今天小雨老師講得是二年級數學下冊有關除法的知識要點、易錯點解析。
除法學不會怎麼辦?
除法不會的根本原因是乘法不會,乘法不會的根本原因是乘法口訣不會。所以在孩子學除法之前,尤其是這段時間呆在家,計劃一個星期時間,讓孩子把乘法口訣背個滾瓜爛熟,一個星期不行,就十天半個月,一定要讓孩子樹立信心,把口訣熟記於心。有了這個基礎,所有乘除法問題迎刃而解。
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知識要點
餘數:
例題:5個蘋果,每盤裝2個蘋果,一共可以裝幾盤,餘幾個蘋果?
解:5÷2=2(盤)……1(個)
答:一共可以裝2盤餘1個蘋果。
數學是一種很簡潔的語言,在數學上用6個實心的小圓點把「2」和「1」隔開,寫上「1」個,表示剩餘的1個蘋果。數學上把剩下「1」叫做餘數,表示平均分後還剩下的數。
餘數和除數的關係:餘數<除數;最大餘數=除數-1;最小除數=餘數+1;餘數是從整數1到比除數小1的整數,比如餘數是5,那麼餘數可以是1,2,3,4。
有餘數除法的豎式:用豎式計算除法時,被除數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被除數相應哪一位的上面。
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被除數除不盡有餘數,試商的時候,用乘法口訣求出除數與商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同時比被除數小時,那麼這個數就是商。
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易錯點解析
易錯點:
列豎式計算除法時,把商的位置寫錯:
正解:用豎式計算除法時,被除數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被除數相應哪一位的上面。
計算有餘數除法時,忘記寫餘數;帶餘數除法算式的標準寫法,5÷2=2(盤)……1(個)。
計算有餘數除法時,忘記餘數要比除數小;
在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時,不會根據實際情況對餘數進行取捨;
在解決問題時,對」進1」和「去尾」法不會合理地選擇;
沒有仔細審題,導致解答錯誤。
在孩子學習的實際過程中,父母要注意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小學數學,尤其是一二年級的數學,一定要求孩子多多練習,勤動筆,不要只是用眼睛看,想要在在頭腦中對基礎知識形成正確的觀念,就必須通過手眼協調記憶。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