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基督教世界面臨的生死存亡

2021-01-19 無名狂客

奧爾汗是奧斯曼帝國進軍歐洲的先鋒,而穆拉德一世則是奧斯曼帝國第一位偉大的蘇丹。他在14世紀的後半段統治了整整一代人的時間。穆拉德一世有著永不倦怠的戰鬥熱情,並用他充滿激情的領袖氣質鼓舞著他的軍隊。他將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版圖擴張到了極限,並且成功地鞏固了帝國在這些新徵服的地區的統治,使其可以在帝國的版圖內留存長達五個世紀。

同時,作為一位富有遠見和政治敏銳性的統治者,他頗具政治家風範,為帝國的未來構建了宏大的政府架構。這樣的政府架構終將把拜佔庭帝國的殘餘領土整合起來,並賦予它們新生,幫助奧斯曼帝國填補上拜佔庭帝國衰亡後留下的空白;而這一點是當時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做到的。一個嶄新的奧斯曼文明在冉冉升起,這個文明成功地將其治下隸屬於不同種族、信仰不同宗教、操著不同語言的各個群體融合在了一起;而正是穆拉德一世,宣告了這個獨一無二的文明的崛起。

此外,奧斯曼帝國向東歐擴張的時代又恰逢西方世界的收縮。在歐洲人於13世紀中葉徹底丟掉了耶路撒冷和蒙古人突然入侵小亞細亞半島之後,封建制度下的基督教世界再也無力向東方拓展其疆界了。隨著曾經支撐十字軍東徵的戰爭衝動轉向內部,拉丁國家的基督徒們開始爭吵不休,相互攻伐。曾經開拓了利潤豐厚的東方貿易並資助歷次十字軍運動的義大利銀行家家族一個接著一個地敗落了。財政和經濟方面的衰退導致了全面而漫長的社會危機。

缺乏彈性和生命力的歐洲社會陷入了低谷。農民頻頻起義,反對封建地主和擁有大量土地的僧侶,城鎮裡的工人則時常站出來向商人發起抗爭。 從東方傳入的黑死病(腺鼠疫)摧殘了地中海沿岸和整個西歐,導致人口銳減,而新大陸的發現將讓歐洲的年輕人把注意力投向了大西洋彼岸。歐洲的中世紀進入了末期,啟迪的曙光即將出現,整個社會處於轉折之中;而新生的奧斯曼帝國只會是這一切的受益者。 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的進攻,早在穆拉德即位之前就已經在準備中。

1360年,穆拉德一世甫一即位,就立刻派遣得力的將領統率大軍入侵歐洲。戰爭的第一階段進展十分迅速。在15個月的時間裡,奧斯曼人就佔領了色雷斯地區全部重要的堡壘和延伸到巴爾幹山脈腳下的富饒平原,完成了對這一地區的實際控制。在喬爾盧,奧斯曼軍隊將該城守軍屠戮殆盡,並將其指揮官斬首示眾,以此在整個巴爾幹地區散布對土耳其侵略者的恐懼情緒。

阿德裡安堡的守軍獻城投降,這座城市也很快取代了布爾薩,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接著,奧斯曼軍隊向西進發,繞過了君士坦丁堡。早已名不副實的拜佔庭皇帝約翰·巴列奧略與奧斯曼人籤署和約,同意不做任何試圖奪回色雷斯失地的嘗試,也不去聯合塞爾維亞人和保加利亞人一同抵抗奧斯曼人的進攻。不僅如此,他還要幫助奧斯曼人對付小亞細亞半島上不友好的土耳其同胞。

10年之後,約翰·巴列奧略將徹底淪為穆拉德的附庸,不僅要承認他的宗主地位,還要在奧斯曼軍隊中效犬馬之勞。 與此同時,奧斯曼軍隊越來越深入歐洲,先後入侵保加利亞、馬其頓和塞爾維亞,隨後又進犯了信仰天主教的匈牙利。在教皇烏爾班五世(Urban V)的主持下,基督教國家試圖團結起來,幫助希臘人保衛基督教世界,然而他們的努力卻徒勞無功。

1363年,匈牙利軍隊第一次出擊土耳其人。他們聯合了塞爾維亞人,在沒有希臘人支援的情況下,渡過了馬裡查河(River Maritza),兵鋒直指阿德裡安堡。未經阻攔就順利渡河的他們,在夜晚舉行了慶祝活動。而就在第二天,土耳其人就對這支睡眼惺忪的大軍發動了突襲。用土耳其歷史學家塞阿代德丁(Seadeddin)的話說,塞爾維亞和匈牙利聯軍如同「野獸被堵在了獸穴裡」。他們像「被狂風驅趕的火苗一樣」被趕進了河裡,幾乎遭到全殲。

相關焦點

  • 帖木兒打得奧斯曼土耳其分崩離析,崛起推遲了一百年
    擊敗埃及之後,帖木兒終於要與最強大的敵人奧斯曼土耳其對決。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橫掃巴爾幹,號稱「閃電」,與帖木兒棋逢對手,堪稱並世雙雄。雙方在土耳其境內的安卡拉決戰,最終奧斯曼土耳其慘敗,一時陷入分崩離析,東羅馬帝國因此續命半個多世紀。
  • 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十二場戰爭,俄羅斯越戰越大
    比如,英國與歐洲大陸崛起的強國。  大英帝國一直奉行,歐洲大陸均衡政策。歐洲大陸誰有能力崛起為可以統一的力量,就與誰為敵。  英法百年戰爭,大英帝國與拿破崙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戰爭。  土耳其帝國擴展史,最大時達550萬平方公裡。
  • 伊斯坦堡並不是土耳其首都,那是哪裡?地球知識局
    海陸通衢的優越交通條件給了君士坦丁堡極高的戰略價值,早在土耳其人入侵之前就是環地中海地區的經濟中心之一。地中海世界與黑海世界的樞紐歐洲與亞洲的樞紐千年帝都-君士坦丁堡但在被東徵的十字軍背後捅刀之後,拜佔庭帝國經濟衰退,國勢江河日下,領土範圍也漸漸收縮至都城君士坦丁堡周圍。臥榻之側的蠻族王國奧斯曼則悄悄崛起。
  • 大國崛起外交戰略之葡萄牙西班牙篇
    在導致葡萄牙和西班牙崛起的全部因素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國際政治和地緣政治機遇。十五世紀初,奧斯曼土耳其在西亞地區突然崛起,勢不可擋。1453年土耳其軍隊攻克了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這個東西方貿易傳統中心的陷落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東西方商路的暢通,啟動了歐洲傳統的貿易和財富中心義大利諸城邦長期衰落的進程。
  • 綠茶書情︱帝國的崛起與衰亡 歷史的真實與迷霧
    綠茶書情︱帝國的崛起與衰亡 歷史的真實與迷霧 綠茶 2017-02-12 17:33 來源:澎湃新聞
  • 從羅馬帝國到土耳其,伊斯坦堡都當過哪些國家的首都?
    土耳其位於亞洲、歐洲、非洲的結合部,號稱「世界的十字路口」,而伊斯坦堡又是「世界十字路口」的「收費站」。伊斯坦堡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扼守黑海海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是黑海的唯一出海口。自古以來,伊斯坦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甚至直接是大國的首都。
  • 「東正教」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階段:與俄羅斯是惺惺相惜的關係
    東正教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臘和羅馬統治時期,源於希臘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目前作為羅馬帝國的拜佔庭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國教而聞名,世界上基於正統派神學與東方禮拜儀式制度的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
  • 將歐洲病夫變成西亞強國,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做了什麼?
    20世紀初,在西歐霸權進入新時期的同時,兩個曾經稱霸過世界的古老帝國卻不斷在泥潭之中掙扎。她們都被歐洲人加上了侮辱性的稱呼,一個是「老大帝國"——清帝國,另一個則是「歐洲病夫」——奧斯曼帝國。一副諷刺奧斯曼的漫畫15、16世紀,奧斯曼依靠著幾代明君的勵精圖治曾在西亞和東歐稱霸一時,成為世界上無法忽視的地緣政治力量。但從18世紀開始,經歷過彼得大帝改革的沙皇俄國崛起並不斷向奧斯曼控制的黑海地區擴張,這使得奧斯曼將大量資源投入到對俄戰爭中。
  • 土耳其圖史:土耳其的「傳國玉璽」,竟然是奧斯曼手中的這把劍
    哈嘍大家好,我是古越說歷史的小編古越吳,今天我們繼續來聊土耳其的歷史。下面這幅類似於我國古代皇帝畫像的圖便是土耳其人為他們的蘇丹所繪製的蘇丹畫像了,這幅畫像為奧斯曼開國之君奧斯曼的畫像。在之前的圖集和文章中,想必大家已經多次見過這個圖片了吧。不過你注意到小編用藍筆圈出來的地方了嗎?
  • 埃爾多安:當今地球村最有大哥樣的男人,土耳其千年大哥夢有戲嗎
    如果土耳其的夢想局限於奧斯曼,那麼就非常有針對性,會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惕。中東石油國、巴爾幹半島、歐洲諸國,都會反擊土耳其。但如果說是泛突厥,鄰國大概率一笑置之。因為泛突厥區域實在是太大了,就像韓國人說歷史上自己最牛或印度人說未來自己最牛,誰也不會較真。
  • 世界最大風帆戰艦奇特一生:1839年領著整個奧斯曼海軍叛逃到埃及
    因此,他將建設海軍作為恢復帝國軍力的最優先工作,也希望借建造大型戰艦來恢復國家士氣。在馬哈茂德二世的命令下,效力於奧斯曼海軍的建築師梅赫梅特·卡爾法和工程師梅赫梅特·埃芬迪作為主要負責人,設計出了當時世界最大的風帆戰艦——「馬哈茂迪耶」號一級戰列艦。1827年,「馬哈茂迪耶」號在伊斯坦堡金角灣的帝國造船廠開工建造,1829年建成下水。
  • 基督教與希臘︱君士坦丁堡淪陷後的希臘人與東正教會
    被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希臘人:戴著鐐銬的舞蹈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標誌著拜佔庭帝國的滅亡。除了伊奧尼亞海、愛琴海上的部分島嶼以及伯羅奔尼撒半島主要受威尼斯人或熱那亞人統治之外,生活在希臘本土、小亞細亞地區以及巴爾幹半島北部等地的希臘人均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臣民。
  • 土耳其後宮的謎之誘惑
    基督山伯爵化名「水手辛巴德」款待賓客;他吞食印度大麻;他擁有被割掉了舌頭的黑人奴僕;他的奇珍異寶是在東方的冒險中獲得的……但是這一切都比不上他的美麗的女奴海黛,她原本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治下的一位地方統治者阿里帕夏(註:帕夏為奧斯曼帝國行政系統裡的高級官員名稱,通常意為總督、將軍)的女兒,因為父親在權力鬥爭中被殺而成為了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奴隸,後又被基督山伯爵用一塊翡翠為交換買了下來。
  • 歐冠球隊伊斯坦堡所在的土耳其:97%的領土在亞洲,卻徵戰歐洲賽事
    因為從13世紀開始,他們就面臨著來自中亞的塞爾柱突厥,即土耳其人的祖先的威脅。 其中,一個叫做奧斯曼的傑出領袖於1299年建國,自稱埃米爾,即奧斯曼一世。他建立的國家,就是日後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帝國,即今天土耳其的前身。
  • 今天的土耳其人為何仍有大國心理?
    其實這還要從土耳其的歷史說起,歷史上的土耳其曾經非常強大。那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前身。因此,土耳其人有一種大國心理和驕傲,也就並不為奇了。他年僅20歲的兒子奧爾汗繼位,從此,奧斯曼土耳其公國的歷史又翻開了新的篇章。奧爾汗繼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擴大帝國的版圖。在1326年到1337年,大約10年的時間之內,奧爾汗攻陷了拜佔庭帝國在小亞細亞的所有疆土。
  • 時間旅行者的十字路口,藍色土耳其
    東西方文明在此交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結合,傳統與現代碰撞,這個有著2700多年歷史的城市曾是東羅馬,拜佔庭,奧斯曼三大帝國的首都,不論是歐洲文明還是古亞細亞藝術,還是在數千裡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它的地位都神聖而獨特。雖然目前它已不再作為土耳其的首都,但從規模和影響力來看這裡都稱得上是一座偉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