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遭4億海膽入侵,5年翻一百倍,日本吃貨:這次不需要中國人

2021-01-14 驢險記

這個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動植物,而這些動植物的存在也構成了地球豐富多彩的生態圈,整個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圈,但不同的區域也構成了一個個小的生態圈,而大自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都是要各種物種互相競爭適應之後,才形成了一個平衡的狀態。

在過去由於交通不是很便利,一個地區的物種是很難到另一個地區,所以物種入侵事件也非常少,但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個地區的人來往都變得更加密切,而外來物種也開始跟隨著人類的腳步到了不同的區域,這些外來物種進入不同地區的生態系統,卻經常給別的地方的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破壞。

美國又遭紫海膽入侵,五年數量翻100倍

有的地方以往很少和外界來往,比如說美洲和澳洲,這兩個大洲被發現的時間都不算早,在被發現之前和別的大洲基本沒有聯繫,這也導致了這兩個地區的生態系統排異性特別強,外來物種到了這裡要麼被排斥在外而滅絕,要麼因為沒有天敵而泛濫成災。美國就是這樣一個經常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國家,亞洲鯉魚,野葛,非洲大蝸牛,都讓美國人苦不堪言,而最近美國又遭受到了海膽的入侵。

這種海膽又是來自中國,叫作紫海膽,主要分布在我國浙江,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一種重要捕撈品種,它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非常高。紫海膽在中國有天敵,並且受到中國市場的歡迎,可以做成刺身或者食品罐頭,並且在《本草原始》中也有對紫海膽的記載:海膽有「治心痛」的功效,所以在中國根本不需要考慮紫海膽泛濫的問題,但在美國,它卻泛濫成災了。

紫海膽的繁衍能力非常強,它屬於卵生動物,一年生產兩次,但每次產卵就可以有400多萬粒,並且它的生命力也非常頑強,有強大的再生能力,即使是外部完全被破壞,也能夠重新生長,因此紫海膽自從流入了美國之後,僅僅幾年的時間就開始暴漲10000%,現在美國加州地區的海膽入侵情況比較嚴重,紫海膽的數量已經達到了3億多隻,對當地海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海域裡的本土動植物的生存也受到威脅。當地的貝類,藻類以及一些小的魚類都成了它的捕食範圍,加州的海藻林都因為紫海而大幅減少。

日本吃貨成救星

而在最開始的時候,美國對這種情況也沒有辦法,美國人一開始不知道這種食物是可以吃的,只能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打撈,之後再把這種海膽給丟棄,這無疑是一種非常浪費的行為。最近紫海膽入侵的行為已經得到了大體的控制,而這次美國人沒有求助中國吃貨,而是找到了日本的吃貨幫忙,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經常吃水產品的國家,生魚片,刺身等等都是日本人的常見菜,而紫海膽非常適合做刺身,因此在日本吃貨的幫助之下,美國人開始吃起這種動物,現在加州的紫海膽入侵已經基本緩解了,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美國再遭外來物種入侵,這一次是鬍子鯰魚,但這次沒有請中國吃貨
    小愛閒來無事就會看一些新聞,畢竟,能夠了解到國外的事情,而這段時間經常看到一些報導,那就是,外來生物入侵。美國再遭外來物種入侵,這一次是鬍子鯰魚,但這次沒有請中國吃貨。這段時間經常看到有外來生物入侵國家的消息,例如美國,前段時間就有一種外來生物入侵,而這種生物就是鯉魚,給美國當地人造成非常大的困難。
  • 聽說中國吃貨太多,入侵物種都會被吃光?
    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以後去日本可能沒有櫻花看了!由於紅頸長角天牛的入侵,日本國立森林綜合研究所的加賀谷悅子近日向媒體表示:「若我們不採取因應措施,讓櫻花樹遭到破壞,我們過幾年就無法享受『花見』樂趣了。」
  • 活了5億年,逃過5次生物大滅絕,卻逃不過人類抽血和吃貨的夾擊
    作為與三葉蟲同時期在生活在5億年前,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種,它完全擔當得起活化石的稱號。在沙灘排卵的鱟最早的鱟化石發現於距今5.05—4.38億年前的奧陶紀,與現代的鱟形態變化不大,可以說幾億年來,鱟一直堅守本性,不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受到幹擾,保持原本的樣子。在這5億年的時間裡,它們笑看風雲,看到生活在同時期的物種滅亡,也看到一個物種從誕生到滅絕的全過程。
  • 消滅丹麥生蠔,滅絕美國龍蝦,中國吃貨才能拯救世界!
    》的求助,果然,文章一發布就引發了中國吃貨的廣泛關注。 經此一役,中國吃貨雷厲風行的作風震撼全球,聲名遠播。 去年早些時候,澳洲東海岸的海膽也泛濫成災,當地政府急的睡不捉覺。 別看小小的海膽看起來好像無害,但其實他們是靠吃水草、海藻為生的。
  • 中國混不下去的海膽,如今在美國數量暴增10000%,將造成生態災難
    我國有著成千上萬種動植物,在陸地上就有不少屬於本土特有的動植物,這些較為寶貴的動植物都被人們保護起來,並且這些年也在努力為它們增加數量。其實很多物種在中國都混不下去,哪怕是一些極具危險的入侵物種,像是羅非魚、小龍蝦等,這些物種都被我們搬上餐桌解決,甚至還要人工養殖它們才能存活。
  • 全世界的海膽都全了,吃貨的你認識幾種?
    看過電影《非誠勿擾》的吃貨們,一定不會忘記葛優吃海膽飯的那一幕,那海膽一入口,那種特有的濃重腥味便透過鼻腔直衝天靈蓋,讓人不得不閉緊了雙目,只能說出一個「腥」來,然而等到這股勁頭一過,緊接而來的,卻是「通透!刺激!」,這就是海膽的魅力。有人說,海膽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舌頭」,這話一點也沒錯。
  • 20萬噸巨獸入侵美國,日本送中國50億大單,西方感嘆輝煌不再
    100多年前,中日甲午戰爭,中國以北洋海師全軍覆沒慘敗,割遼東,臺灣,澎湖等地,賠2億白銀巨款給日本等奇恥大辱收尾。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告稱,儘管日本在部分領域的工匠精神領先中國,但卻有很多軍事裝備的製造都存在缺陷,日本的整體製造水平已經被中國超越,需要向中國認真學習。例如,在今年的6月29日,日本商船三井公司將4艘先進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價值約52億元人民幣的「訂單大餐」交給滬東中華造船廠「烹飪」。
  • 生物入侵靠「吃貨」能解決嗎?想法別太簡單了,別再破壞生態平衡了
    但是在他們國家,卻淪為了入侵物種,成為了整個國家頭疼的一件事。生物入侵靠「吃貨」能解決嗎?想法別太簡單了,別再破壞生態平衡!不得不說他們的生命力再強,也頂不住14億大國的嘴。不過因為吃貨們的熱愛程度,加上養殖戶的疏忽,曾經也引發過一系列的矛盾。首先,小龍蝦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它的破壞性不言而喻。就在2012年的時候,因為養殖戶的疏忽,導致元陽縣3萬畝哈尼梯田被小龍蝦入侵。這讓田裡的水流失嚴重,甚至還引起了不少垮塌事件。
  • 入侵美國的「怪魚」,身披毒甲讓當地無能為力,跨洋請教中國吃貨
    這個平衡十分脆弱,容易被外來物種給入侵,給破壞。不過或許也有人會疑惑,外來物種說明該物種是生活在另一個區域的,那麼它們是怎麼實現入侵的呢?畢竟他們都沒有思想。而這也就是所謂的「入侵方式」。就目前分類的入侵方式其實就只有兩種。第一種是自然入侵,也就是通過水體,風媒或者昆蟲,鳥類,動物的傳帶,導致植物種子或動物幼體自然遷徙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從而刀子的生物危害。
  • 嚇死貓了,英國慘遭該物種入侵束手無策,中國吃貨也集體失聲
    最近丹麥慘遭生蠔入侵,讓不少中國吃貨操碎了心,紛紛出謀劃策。但是在繁華富饒的英國最近很多人不開心了,因為他們也遇到了生物入侵,世界各國的吃貨們都默不作聲,就連滋生最多吃貨的中國大陸,也選擇了集體失聲,這讓英國人尷尬不已。
  • 日本大胃王自製海膽紫菜蓋飯,2斤海膽6個生雞蛋,吃得很奢侈!
    日本大胃王自製海膽紫菜蓋飯,2斤海膽6個生雞蛋,這一頓吃得很奢侈!如今說到大胃王,相信很多吃貨都不陌生,因為對於吃貨來說,每天要是能吃到美食就很滿足了,即使是沒有吃到美食,看這些大胃王的吃播也是很過癮的。
  • 它在日本「泛濫成災」,卻成中國人的盤中餐,日本人:這也能吃?
    它在日本「泛濫成災」,卻成中國人的盤中餐,日本人:這也能吃?最近這幾年,物種入侵這個詞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了。不僅是美國,幾乎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物種入侵。但唯獨一個國家,物種入侵被提及的最少。這個國家不用多說,大家也都知道,那便是咱們中國了。
  • 這次輪到我們了?這一物種成功入侵中國,中國吃貨:不敢吃啊!
    物種入侵是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隨著全球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是十分的頻繁,而有一些生物往往會跟隨著輪船或者是貨櫃等貨物運往到其他國家,從而在該國造成泛濫。最典型的就是澳洲野兔事件以及美國的亞洲鯉魚事件。
  • 澳大利亞被野兔入侵,上億隻兔子在草原泛濫成災,中國吃貨:我來
    隨著經濟的越來越全球化,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密切,國家之間的關係是變好了,但是隨之而來的物種入侵問題,也是讓很多人頭疼,因為這些物種基本上都是直接或者間接的入侵到一個國家,並且在一個新的地方又沒有天敵,因此很快就會泛濫成災,然後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
  • 獅子魚大舉入侵美國,當地吃貨無能為力,不如向中國吃貨求救!
    25年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或許只是某位大媽慈心泛濫釋放了她的寵物,獅子魚便不遠萬裡定居到南佛羅裡達水域,從此當地物種就遭了殃。獅子魚迅速在巖礁和珊瑚叢中安營紮寨,然後就開始沒日沒夜地幹兩件事。其實吃一點也沒什麼,畢竟誰都需要補充營養蛋白質不是?關鍵是獅子魚涸澤而漁啊,把很多魚類甚至珍稀魚類都要吃絕種了。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要說到它們沒日沒夜幹的第二件事了:生!獅子魚特別能生,一條母獅子魚每次可產卵15000枚,每隔4天就能產一次,你可想像佛羅裡達海域的思想壓力有多大了。
  • 被中國人吃得要靠養殖的入侵物種,小龍蝦都比不過,吃貨摯愛
    我們經常聽說國外有哪哪哪的入侵物種泛濫啦,國外政府無法收拾求助於中國吃貨大軍旅遊消滅這些美味的食材。要是說到吃,小編敢拍著胸口說,全世界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我們天朝的吃貨們,我們沒有什麼是不敢放嘴裡試試的,前有小龍蝦,作為入侵物種,被我們吃到要靠養殖才能苟延殘喘生存的程度,後有羅非魚,也是處處餐館裡也能看到它們的蹤影,現在還有一種入侵物種也要被我國的吃貨們吃到要靠養殖了。
  • 美國泛濫成災的入侵物種,多到讓水管堵塞,連中國吃貨也無能為力
    或許它會因為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而被排斥在外,又或者它會因為在環境中沒有能與其相抗衡的和限制它的生物,那麼這個物種就會被稱為是入侵物種,而它對生態環境有著極強的破壞性,如果不加以治理,很容易就會導致當地的一些物種驟減,甚至還會滅絕、就目前看來,中國已經遭受了660多種的物種入侵,其中有71種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威脅,例如經常會吃的小龍蝦它其實就是入侵物種,因為它對環境的適應性強,且又是雜食性,
  • 那些打敗中國吃貨的外來入侵物種!
    一說起外來入侵物種,大家肯定回想起小龍蝦。小龍蝦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可以說是失敗的,在中國它本來是可以成為一霸的,但是因為其鮮美的肉質加上各種美味做法,被我大吃貨帝國的吃貨們給吃到需要人工養殖的地步了,可以說在外來入侵物種當中是相當的丟臉。
  • 廣東南澳養海膽 新鮮銷日本
    南澳海鮮出名,南澳的海膽更是遠近聞名。上周末,記者隨同南澳街道西湧社區工作人員蘇麗芳一起出海,在西湧南門頭海域實地觀看漁民出海覓海膽的過程。   記者乘坐的快艇在平靜的海面上飛馳了5分鐘,就看到了蘇麗芳聯繫的一艘正在覓海膽的漁船。該養殖場是當地漁民與南澳一企業合作放養海膽的區域。
  • 美國又遭物種入侵,每年造成8億美元損失,只因100年前這個善舉
    好心也會辦壞事,有些事情,雖然人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卻十分糟糕,在物種入侵事件中,就時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隨著現代交通的便利,很多物種入侵跟著人類的腳步,來到不同的國家,從而導致物種入侵事件的發展,而有些物種,則是由人類有意引進,沒想到最終卻導致了物種入侵事件,給當地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不僅破壞環境,還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件物種入侵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