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下,一粒玉米種子的誕生

2021-01-08 哈爾濱新聞網

墾豐種業賓西產業園玉米種子生產車間。

提到「種子」,人們很容易聯想到泥土。可這家種子企業,一不見土,二少見人。生產車間仿佛無人操作,一個班次只需3名技術工人;科研大樓一塵不染,這裡卻常年有100餘名科學家、育種專家等科研人員工作,800多臺實驗儀器設備運行,為企業發展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這家企業是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他們用科技賦能農業,目前已躋身全國種業綜合實力前兩位,2018年世界種業排名第18位,供應黑龍江省近3000萬畝耕地用種,可年產糧食200多億斤,為農民增產增收保駕護航。

全自動生產

用工量最大的車間,只要3名技術工人

隆冬時節,記者走進墾豐種業賓西產業園,園區景致錯落,卻鮮見人煙,頗有些冷清。「人都在工廠吧?」懷著這樣的疑問,記者來到玉米種子加工廠。

車間內,唯有機器轟鳴聲。篩選、分級,種子被送入流水線。車間內,大型機器設備環環相扣,完成種子包衣處理、稱重包裝。接下來,一袋袋成品種子「坐」上傳送帶,自動碼垛、打捆、粘貼標籤,連同「底座託盤」被一併轉運至成品倉。

一位工作人員就站在傳送帶後的總控室內,監控著整個生產流程。

墾豐種業董事會秘書黃大龍告訴記者,這裡是玉米種子精選加工車間,要完成從烘乾、脫粒到種子包衣,最終完成成品包裝的流程,最高可日加工生產300噸種子,是用工量最大的一個車間。每個班次需要3名工人,分別負責設備監控、巡檢、開叉車運送成品。旺季滿負荷運轉時,得3班倒。黃大龍笑著說:「別小看我們這3名工人啊,都是大學生!機器運轉出現小故障他們都能處理。」

賓西玉米種子加工廠2014年正式投用,總投資1.5億元,成品種子年加工能力可達3.5萬噸,全部實現加工流程全程自動化、數位化控制。目前,加工廠只有這個加工車間和果穗扒皮車間,需要少量人工。

相比少量技術工人,墾豐種業卻有著數量龐大的科研隊伍。該公司目前共有1500多名員工,其中科研人員就達470餘人,除了總部科技大樓中的100餘名科研人員,其餘300餘人分布在黑龍江、海南、新疆、湖北等全國各地的企業分、子公司中。從一棵玉米果穗入倉到成品種子出庫,一粒合格的種子經過高度的自動化生產流程,這背後是強大的科技賦能。

科技賦能

選出好種子要分很多步,「體檢」是關鍵

墾豐種業的科研大樓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分為四層。一樓是種子的「全面體檢中心」。在種子健康實驗室裡,擺放著一系列小型生產加工設備,專門用於試驗。工作人員介紹說:「實驗室主要負責提供種子加工工藝和包衣方案,每個新品種在正式生產加工之前,至少要在這裡進行兩年以上的試驗。」

給種子包衣即是賦能的過程,將殺菌劑、殺蟲劑和輔助成分等包裹在種子表面,可以提高種子苗期抗病蟲害、抗低溫能力,為農業生產提供了保障,也為企業的產品提高了附加值。

怎麼看一粒種子是不是好種子?要通過風篩清選、平面分級、比重清選,選出籽粒飽滿、個頭一致的種子。之後,再根據科研人員提供的包衣方案對種子進行分層包衣試驗。

包衣種子進入「體檢中心」,進行全面體檢——通過流動性測試儀,看包完衣的種子會不會黏在一起。在機械化、單粒播種普及的今天,種子流動性不好會發生卡子兒情況,造成缺苗斷壟,該檢測會淘汰那些流動性不好的包衣方案;通過種子脫落率檢測儀,檢測種子包衣的脫落率;通過脆碎度儀,測算在運輸、播種等環節種子之間發生碰撞可能造成的磨損度;通過根系掃描儀,對苗期根部進行取樣掃描,更好了解苗期根系生長狀況,進而改進包衣配方。

這一連串動作完成後,好種子方能「呱呱墜地」,而一粒種子的優質與否,最終還是要靠產量和收益來檢驗。

在黑龍江八五五農場,種植戶杜傳軍已經連續5年種植墾豐德美亞3號玉米種子,「畝產最高達2300斤,少的時候畝產也能達到1600斤。現在農場90%的農戶像我一樣使用墾豐的良種。」

相關焦點

  • 繪本介紹:I'm a Seed 我是一粒種子
    這本書介紹了一顆種子從播種、發芽、生根,開花到結果的過程,通過這本讀物,能讓孩子了解到植物成長的神奇,也可以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種子的生長。 我是一粒種子。 I'm a seed, too! 我也是一粒種子。
  • 黑科技名片賦能企業振翅高飛
    對創業者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信息、資源、流量每時每刻都在顛覆與整合,數輪洗牌,每個行業都有可能誕生出全新的獨角獸;與此同時,這對創業者而言也是最壞的時代——當下中國近3000萬家企業中,84.75%的企業是中小企業,每年平均有120萬被淘汰。如果跟不上網際網路創新的速度、不能得到科技賦能,就極易被顛覆。
  • 十餘年培育出的一顆種子:山西農業育種人的「匠心」
    屈麗霞 攝中新網晉中10月2日電 (愛國情 奮鬥者)題:十餘年培育出一顆種子:山西農業育種人的「匠心」中新網記者 屈麗霞2日,在第六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山西省農科院展臺上,幾位農民在一堆玉米前扎了堆。
  • 《奇妙的種子》——一粒種子引發的奇趣故事
    原標題:《奇妙的種子》——一粒種子引發的奇趣故事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數學繪本——《奇妙的種子》的詳細解讀,本內容由大V店「媽媽課堂」官方提供!同媽是在線上課堂聽到的,很受啟發,正好看到了完整版的整理,給大家轉發過來。
  • 能做種子的米,才是難得的好大米!
    向後倒退二十年,那時候的農村,春天用於播種的種子都是農民們一粒一粒用手在收穫的糧食中挑選出來的。手工挑選,十分嚴苛。不僅要求顆粒成熟得好,籽粒飽滿,顏色鮮豔,更重要的一點是,米胚芽部分,一定要完好無缺。因為胚芽,是生出新生命的地方。
  • 四位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講述——謹守科技報國、創新為民的...
    一天,我在濬縣鉅橋鎮邢莊村了解玉米生長情況,鄉親們圍著我說:「你是學農的大學生,能不能想想法子,叫我們吃飽肚子?」鄉親們的眼裡含著淚花,那個畫面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一定要讓鄉親們都能吃上飽飯!」我下定決心。  玉米是單交種,只有一代的雜交優勢,用二代的種子,畝產就會減產30%左右。為了讓農民朋友年年都可以種上新繁育的玉米良種,我主動請纓到海南島「加代」繁育玉米種子。
  • 三個月不餵一粒玉米,從嚴管理幼鴿!
    交公棚前,有鴿友喜歡用粗飼料拉水膘,給即將交出去的選手鴿飼餵一周全價的粗飼料種子,投餵一周後,上手檢查精神差,體質明顯下降的淘汰,留下身體肉質沒有變化的或者變化相對小的鴿子送去參賽。目的就是為了檢驗出耐粗飼料,抗逆性強的優秀個體,當然品系的參照必不可少。
  • 玉米苗床管理,怎麼去播種,進來學習下吧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說玉米苗床管理,怎麼製作營養塊,下面一起來閱讀吧。一、選址作苗床苗床選址要考慮便於育苗、便於管理,移栽時能減少搬運苗。地理位置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水源方便的地方,可以是場壩、菜園地,或者肥沃的旱地。移栽大田的田邊地角做苗床很好,可以方便運苗。不要選在當風口、蔽陰處、低溼地作床。
  • 說客英語:科技賦能組織能力建設
    而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除了專注於商業模式的創新、產品與服務的打磨,如何才能於在線教育賽道上彎道超車,使得公司各項增長處於一個持續健康的狀況?顯然,組織能力建設是企業各項增長指標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高效運轉的前提,而科技又是組織能力建設必不可少的助力。
  • 蓬萊實現科技旅遊體驗,投融界賦能智慧文旅
    政策支持及企業賦能工作也在持續深化,文旅部等部門相繼提出支持數字文旅的政策意見,騰訊、投融界等各領域龍頭企業為旅遊創業提供數字賦能。11月26日,文旅部發布關於《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了要促進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數字文化產業生態體系。
  • 哪種玉米種子高產?對此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哪種玉米種子高產?對此你有什麼好的建議?這個問題我相信沒有人會給出絕對的答案。因為這裡面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例如栽植環境、土壤問題、氣候問題以及種植技術等,都能影響玉米能否高產。首先我們來看栽植環境。如果一個玉米品種在北方種植得非常好,高產高質量的大豐收,而將這個品種引進到南方地區種植,種植環境發生了變化,氣候條件不一樣了,該品種的生理常態被強迫改變了,那麼這種情況是肯定不能高產的。其次,再來看土壤問題。一些專門研究培育出來針對某一地區的品種,該地區土壤條件與其他地方有所區別,這個品種在這樣的條件下能夠輕鬆高產。
  • 魔點科技與孚嘉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生態共創賦能稅務
    11月14日下午,魔點科技與孚嘉科技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未來科技城維也納國際酒店隆重舉行,正式啟動雙方在智慧稅務項目的合作。浙大聯創總裁周影、魔點科技創始人兼CEO肖傳寶、孚嘉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永良、魔點科技CEO助理張江峰、孚嘉科技CPO吳勝、孚嘉科技COO助理寧利平以及雙方合作代表出席本次籤約儀式,並見證雙方戰略合作籤約這一重要時刻。
  • 科技驅動 數字賦能 國美線上平臺強勢發力
    國美線上線下雙平臺生態如何實現數字經濟的賦能,如何有效整合平臺與廠商、用戶三者關係,真正實現命運共同體?作為34年深耕零售業、以科技創新驅動的全新生態平臺,國美給商界提供了一份案例樣本。國美線上持續發力 戰略布局釋放消費勢能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零售業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已是大勢所趨。
  • PETKIT小佩聯合創始人Shelley:如何用科技賦能萌寵經濟 | TBI傑出品牌2020
    在首屆TBI傑出品牌創新峰會上,PETKIT小佩聯合創始人Shelley分享了【如何用科技賦能萌寵經濟】。她認為,很多人看到了寵物的萌、寵物經濟的增長空間,卻忽略了養寵的複雜;由於寵物用品通常需要寵物主協助寵物使用,企業需要綜合考慮寵物體驗、主人使用便利性兩方面需求。
  • 像玉米、似小麥,到底是什麼?
    對,這就是雜交,但我們一般說的雜交往往都是同一個物種之間不同品系進行雜交,比如說雜交玉米、雜交水稻、雜交小麥,這都很正常,但是跨物種之間的雜交,絕對是讓人耳目一新。從遠處,看似一個玉米,走近卻發現,它和玉米存在著極大區別,每一顆子粒,都有著小麥粒的明顯特徵,這讓每一個看過的人不由地感嘆,小麥、玉米各自劃歸到不同屬種。它們怎麼能夠雜交,並且繁育出下一代呢?
  • 歐洲挨宰經歷:餵鴿子玉米一粒一歐 拍拍肩膀就收錢
    歐洲挨宰經歷:餵鴿子玉米一粒一歐 拍拍肩膀就收錢 2015-10-13 10:08:25:08 來源:環球時報 參與互動    青島大蝦38元一隻的宰客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可在歐洲的一些廣場,餵鴿子的玉米
  • 圓心科技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賦能DTP藥房服務一體化
    北京圓心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出席了本次大會,並由圓心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兼CMO羅東滔先生為與會嘉賓分享了《網際網路創新DTP藥店運營模式淺談》,通過對醫療政策趨勢的探討,剖析了網際網路技術如何賦能DTP藥房,醫患提供專業服務、促進DTP藥房服務一體化等話題。
  • 建愛心文體屋、捐淨水器,這位大學教授用行動種下一粒希望的種子
    能夠把一些美好的種子種在他們心裏面,讓他們也知道外面的美好的世界,繁華的世界不是說等來的,靠來的,要來的。你必須要通過勤奮地勞動、工作,你才會有收穫。當然就把這些教給他們,放在他們心裡,希望他們將來有更好的發展。2年多的扶貧工作結束後,楊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雖然不能常常回去,但是她和孩子們依舊保持聯繫。
  • 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科技巨頭應怎樣賦能創新?
    平臺型科技企業應發揮「火車頭」作用,做好引領、賦能、帶動作用。中小企業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力量,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擴大勞動就業,改善社會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前數位化、智能化的浪潮下,中小企業要想實現更好的發展,必須加速轉型。要想實現智能化轉型,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尤為重要。
  • 科技賦能發展 合生創展轉型綜合性投資控股平臺
    目前,其布局轉型初現成效,離不開公司科技賦能、多元板塊協同發展的轉型戰略和投資板塊的妥善布局。據了解,旗下住宅產品縵合·北京的持續熱銷,無疑是合生創展在科技賦能企業轉型方面前瞻性和洞察力的重要體現。科技賦能與投資轉型戰略初見成效隨著雲計算、移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的快速創新和應用,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