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確定導致長毛犀牛滅絕的真正原因是氣候變化 而非人類捕獵

2021-01-10 cnBeta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研究遠古長毛犀牛遺骸時發現,氣候變化導致了它們的滅亡,而由非人類捕獵引起。通過從十多具長毛犀牛遺骸中提取的DNA樣本,研究人員已經能夠確定真正的罪魁禍首:氣候變化。

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揭示,根據DNA取樣,長毛犀牛種群的基因種類似乎一直到它們被消滅之前都很強大,這就推翻了它們被獵殺到數量不斷減少的理論。此外,人類祖先抵達西伯利亞的時間遠遠晚於以前的假設,這意味著人類的到來和犀牛的滅絕可能不在同一個時間線上 。

長毛犀牛這種物種的消亡是迅速到來的,而不是像人類捕殺一種動物到崩潰邊緣時經常出現的緩慢衰退。相反,在冰河時代即將結束的時候,這些動物的滅絕可能與地球上的熱浪襲擊十分吻合。平均溫度變化近20度被認為在短短30年左右的時間裡影響了地球,這將對適合生活在更寒冷環境中的動物產生極端影響。

這種變化可能對長毛犀牛棲息地盛產的植物種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嚴重限制了它們的食物供應,給種群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因此,導致長毛犀牛滅絕的種群收縮可能是突然的,主要是由Blling-Allerd間歇期的快速變暖所驅動的,」研究人員寫道。「此外,我們確定了長毛犀牛對北極氣候的特殊適應性,與長毛猛獁象的適應性相似。這項研究強調了物種如何對氣候波動做出不同的反應,並進一步說明了古基因組學研究已滅絕物種進化史的潛力。」

相關焦點

  • 古代基因組表明羊毛犀牛由於氣候變化而不是過度捕獵而滅絕
    儘管過度捕獵導致了最後一個冰河時期後一些史前大型動物的滅絕,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羊毛犀牛的滅絕可能是由於氣候變化引起的。儘管過度捕獵導致某些物種的滅絕,但8月13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羊毛犀牛的滅絕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氣候變化。
  • 古代基因組表明,由於氣候變化而不是過度捕獵,羊毛犀牛已經滅絕
    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末期,史前大型動物的滅絕,如羊毛猛獁象,山獅和羊毛犀牛,通常歸因於早期人類在全球的傳播。儘管過度捕獵導致某些物種的滅絕,但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羊毛犀牛的滅絕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氣候變化。通過對其中14種巨型食草動物的古代DNA進行測序,研究人員發現,羊毛犀牛種群一直保持穩定和多樣化,直到幾千年後才從西伯利亞消失,那時對於適應寒冷的物種而言溫度可能升得太高。
  • 研究人員稱古毛犀牛滅絕是因氣候變化所致
    科學家研究了關於史前巨型動物,如長毛象、穴居獅和毛犀牛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的滅絕現象。此前,這一滅絕事件與早期人類在全球範圍內對狩獵動物的傳播有關。然而,新的研究發現,毛犀牛滅絕的原因可能與過度獵殺不同。
  •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氣候變化還是史前人類屠殺?
    科學家們正在探索這些巨型食草動物在陸地上漫步時所吃的食物,以及隨著氣候變化以及冰河時代(大約在11700年前)的結束,它們是如何與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動物競爭生存資源的。這些謎團的線索在於古老的牙齒和骨骼上。北美乳齒象牙齒上的小劃痕表明,它們根據所處環境的不同,吃草、樹枝和其他植物,食物的多樣化令人吃驚。
  • 世界最古老木乃伊「狗」,距今1.4萬年,最後一餐竟是長毛犀牛
    如果動物死後被凍土迅速掩埋,那它可能就會自然木乃伊化,這也是科學家能在凍土層下發現保存完好的動物遺骸的原因。俄羅斯科學家曾在2011年在發現了世界上唯一一隻天然木乃伊化的「狗」。而發表於《當代生物學》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科學家對這隻狗的胃容物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它的最後晚餐是一頭長毛犀牛。
  • 最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滅絕
    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預測,如果不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科學家警告說,北極海冰融化可能導致許多北極熊最早在2040年出現飢餓和繁殖失敗。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北極熊這種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
  • 史前巨型動物的滅絕並完全是過度捕獵,而是一些不可控天災
    儘管過度捕獵導致了一些物種的滅絕,8月13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毛犀的滅絕可能有另一個原因:氣候變化。」這種穩定一直持續到人類開始生活在西伯利亞很久之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如果長毛犀牛因捕獵而滅絕,預計會出現下降。」「這是有趣的事,」洛德說事實上,在2.9萬年前之後,我們並沒有看到人口數量的減少。我們所研究的數據直到18500年前,也就是說,在它們滅絕之前大約4500年,所以這意味著它們在某個時間段內有所下降。」
  • 西伯利亞現冰封1萬年幼年犀牛:毛髮齊全
    在氣候變化導致滅絕前,地球上到處都是長毛哺乳動物,如今,隨著這些動物冰凍墓地的融化,科學家得以發現這些龐然大物的幼獸。科學家並不清楚它們滅絕的真實原因,只猜測可能是由於早期人類過度捕殺導致滅絕的,就像猛獁一樣;另外,冰河時期冰川消退和疾病擴散也是導致它們滅絕的因素。
  • 馬達加斯加巨型動物的消失,罪魁禍首是人類,還是氣候變化?
    這些動物後來都不知不覺地從島上消失了,但現在很多科學家都搞不懂它們消失的原因。古大狐猴有的科學家認為這些動物是因為被人類過度獵殺而滅絕的,也有人認為是因為氣候變化而消失的。但這場大型動物群崩潰的確切原因仍然是難以捉摸的,並且備受爭議。
  • 人類的出現造成了巨型哺乳動物的滅絕?
    據計算,大約1.5萬年前,北美的哺乳動物平均體重從約100千克下降到約8千克,包括美洲大地懶等巨型動物都滅絕了。而在研究氣候對巨型動物滅絕的影響時,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氣候的變化並沒有導致更多巨型哺乳動物滅絕。這意味著,人類及其他人屬親戚們要對巨型哺乳動物的滅絕負責任。環境變化搗的鬼?但是,站在對立面的科學家們可不這麼認為。
  • 胃裡殘骸竟是 長毛犀牛
    (圖/翻攝自瑞典古遺傳學研究中心推特)俄羅斯科學家於2011年發現了一隻小狗或者小狼的動物遺體,如今又有最新發現,瑞典科學家在它的胃部裡找到「長毛犀牛」(Coelodonta antiquitatis)的遺骸,且推斷這隻1萬4000年前的「小狗」胃裡面的長毛犀牛,可能是世上最後一隻
  • 人類與猛獁象拼命廝殺,科學家發現直接證據
    2013年曾經有研究報告顯示,導致猛獁象滅絕的主要因素是氣候變化,而非人類所為。讓猛獁象最終滅絕的數量減少始於兩萬年前,那時第四紀冰期處於鼎盛時期,氣溫非常低,食草也非常稀缺,所以猛獁象滅絕了。然而也有生物學家認為,人類的獵殺導致了他們的滅絕。當時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物種在冰河時代之後變得更加活躍,猛獁象面臨與其他物種的競爭和捕獵也可能是導致其滅絕的一個因素,但可能不是主要原因。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極地區的猛獁象的頭骨上存在小圓孔,另外在它的右肋骨,肩胛骨以及下顎骨都有被擊打的痕跡。
  • 澳洲森林霸主袋獅為何滅絕?科學家:與人類並無關聯!
    在人類登陸澳洲前,澳洲曾生活著數種兇猛的巨型動物,也包括咬合力強大的頂級掠食者袋獅(Thylacoleo)。袋獅作為澳洲森林中的頂級掠食者,但在3.5萬到4.5萬年前卻消失了,有人懷疑袋獅的滅絕是人類活動的影響。
  • 那些被人類吃滅絕的動物!
    那些被人類吃滅絕的動物! 人類,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爬上食物鏈的頂端,機智的大腦、強大的武器估計能殺死現在世界上任何一種生物,地球的霸主非人類莫屬。當然,人類也是最頂級的吃貨,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哪一樣能吃的不被人類所幹掉,在歷史的長河裡,有多少物種是被人類吃滅絕的呢...
  • 為什麼史前動物都滅絕了?科學家揭曉原因,和人類遷徙有關!
    為什麼史前動物都滅絕了?科學家揭曉原因,和人類遷徙有關!2016年在一場拍賣會上,一幅350年前的完整渡渡鳥骨架拍賣出了400多萬元人民幣,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骨架,所以也受到了許多收藏家的青睞。
  • 氣候變化與袋獅的滅絕有關
    10月18日,在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舉行的脊椎古生物學會會議上,研究人員展示了該動物的飲食習慣,支持了氣候變化最終導致該捕食性動物在3萬至4萬年前滅絕的觀點。  研究負責人、田納西範德比爾特大學的古生態學家Larisa DeSantis表示,35萬年前,澳大利亞日漸乾燥,這種氣候條件導致了陸地森林面積減小及林地獵物數目減少。這進而影響了它們的捕食者,如袋獅(T. carnifex),使它們面臨滅絕的危險。
  • 中英科學家確定新生物大滅絕事件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卡尼期洪積事件」之後恐龍稱霸地球科技日報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劉霞)中國和英國科學家在今天出版的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對所有相關地質和古生物學證據進行核查後,確定2.33億年前發生的「卡尼期洪積事件」是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俄發現1.4萬年前犬科動物,胃裡藏有組織疑似已滅絕的長毛犀牛
    據《鏡報》8月18日報導,俄發現1.4萬年前犬科動物,胃裡藏有組織疑似已滅絕的長毛犀牛。據悉,一隻1.4萬年前小狗在俄羅斯西伯利亞薩哈共和國的圖瑪特被發現,這隻年輕的生物,官方稱其為史前犬科動物,可能是狗,也可能是狼,它的胃裡還存著毛茸茸的組織,這些組織被證實是一頭已經滅絕的長毛犀牛。
  • 最新研究表明,澳大利亞巨型動物的滅絕很可能是由氣候變化引起的
    澳大利亞的巨型動物,在滅絕之前與人類共存了至少15000年。人們普遍認為,人類的過度捕獵最終導致了澳大利亞巨型動物的滅絕,但這項研究表明,由於人類和這些巨型動物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太長,狩獵可能不是它們死亡的原因。
  • 奇聞異事之,導致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不可能是這個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隕石撞擊只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一部分,恐龍滅絕的原因非常複雜,目前尚未得出結論。但科學家最近有了新發現,可能是性別比例失調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導致中國恐龍滅絕的真正重要原因 竟是我們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