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醫院看病掛號、檢查排長隊,到小醫院看病又擔心醫療服務水平不夠,怎樣解決群眾看病就醫的這些煩心事?年初以來,遼陽市不斷深化醫療體制改革,著力方便群眾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提高群眾健康水平。
把推進智慧衛生項目作為解決「看病難」的新途徑。通過「雲醫院」的建設,整合區域內醫療資源,利用大數據以及網絡技術開展醫療活動的網上醫院,通過線上虛擬醫院和線下實體醫院的聯動,幫助病人實現門診、住院、體檢的預約服務及定製化的健康管理和諮詢,滿足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享受到域內和域外優質醫療資源,開闢出一條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的醫療衛生服務新途徑。2016年白塔區、宏偉區完成試點工作,2017年全市覆蓋。
構建區域醫療聯合體,讓群眾均等地享有較高水平醫療服務。以市中心醫院為牽頭醫院,成員單位包括市、縣(區)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組建醫聯體。通過發揮大型公立醫院的管理、技術、人才優勢和輻射作用,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促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提高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運作效率。7月7日,我市醫聯體專家團來到遼陽縣甜水鄉衛生院,對當地醫生進行專業培訓並對當地醫院的疑難病例進行了會診,提高了當地的診療水平。8月24日,市中心醫院為醫聯體成員單位遼陽縣河欄鎮衛生院、下八會鄉衛生院進行設備捐贈,共捐贈約16萬元的多功能生化儀2臺,並為多家醫聯體成員單位掛牌。力爭實現全市基層醫療機構醫療聯合體全覆蓋。
實施醫療精準扶貧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工程,讓特困群眾告別「小病挺、大病熬」。「感謝政府,感謝市中心醫院,你們不但救了我自己,還救了我全家,讓我繼續能為母親盡孝,千言萬語都是感激。」朱先生握著醫生的手激動地說。25歲的朱先生家住遼陽縣甜水鄉廟溝村,與母親、哥哥共同生活。父親因胃癌去世,母親無工作,哥哥靠擺地攤維持全家生活。8月初朱先生突發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病情危重,經市中心醫院腫瘤血液病房全力救治,現病情穩定,住院繼續治療中,目前共花費治療費用40餘萬元,經核查符合精準扶貧患者資格,予以全部減免醫藥費。
自3月份以來,由市中心醫院、結核病院、傳染病院、四院組成5支醫療隊4500餘人次,深入到兩縣(市)農村。截至9月末,已核查34個鄉鎮、5個街道426個村精準扶貧工作,共核查17347人,篩出低保、無保、貧困戶等符合精準扶貧條件的10949人,收治入院3004人,治癒出院2662人,仍在住院342人。住院貧困患者在新農合核銷和大病補償後,自負部分共由醫院墊付2432萬元。由市四院承擔的全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篩查和救治任務,已經完成燈塔市14個鄉鎮及遼陽縣10個鄉鎮共140個村(社區)入戶篩查,共篩查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20人,並對其中監護人同意進行管理的822名患者進行了入戶指導、治療等規範性管理。共收治困難家庭患者517人,減免住院費用近1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