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紓解「看病難」

2020-11-29 東北新聞網

  到大醫院看病掛號、檢查排長隊,到小醫院看病又擔心醫療服務水平不夠,怎樣解決群眾看病就醫的這些煩心事?年初以來,遼陽市不斷深化醫療體制改革,著力方便群眾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提高群眾健康水平。

  把推進智慧衛生項目作為解決「看病難」的新途徑。通過「雲醫院」的建設,整合區域內醫療資源,利用大數據以及網絡技術開展醫療活動的網上醫院,通過線上虛擬醫院和線下實體醫院的聯動,幫助病人實現門診、住院、體檢的預約服務及定製化的健康管理和諮詢,滿足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享受到域內和域外優質醫療資源,開闢出一條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的醫療衛生服務新途徑。2016年白塔區、宏偉區完成試點工作,2017年全市覆蓋。

  構建區域醫療聯合體,讓群眾均等地享有較高水平醫療服務。以市中心醫院為牽頭醫院,成員單位包括市、縣(區)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組建醫聯體。通過發揮大型公立醫院的管理、技術、人才優勢和輻射作用,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促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提高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運作效率。7月7日,我市醫聯體專家團來到遼陽縣甜水鄉衛生院,對當地醫生進行專業培訓並對當地醫院的疑難病例進行了會診,提高了當地的診療水平。8月24日,市中心醫院為醫聯體成員單位遼陽縣河欄鎮衛生院、下八會鄉衛生院進行設備捐贈,共捐贈約16萬元的多功能生化儀2臺,並為多家醫聯體成員單位掛牌。力爭實現全市基層醫療機構醫療聯合體全覆蓋。

  實施醫療精準扶貧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工程,讓特困群眾告別「小病挺、大病熬」。「感謝政府,感謝市中心醫院,你們不但救了我自己,還救了我全家,讓我繼續能為母親盡孝,千言萬語都是感激。」朱先生握著醫生的手激動地說。25歲的朱先生家住遼陽縣甜水鄉廟溝村,與母親、哥哥共同生活。父親因胃癌去世,母親無工作,哥哥靠擺地攤維持全家生活。8月初朱先生突發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病情危重,經市中心醫院腫瘤血液病房全力救治,現病情穩定,住院繼續治療中,目前共花費治療費用40餘萬元,經核查符合精準扶貧患者資格,予以全部減免醫藥費。

  自3月份以來,由市中心醫院、結核病院、傳染病院、四院組成5支醫療隊4500餘人次,深入到兩縣(市)農村。截至9月末,已核查34個鄉鎮、5個街道426個村精準扶貧工作,共核查17347人,篩出低保、無保、貧困戶等符合精準扶貧條件的10949人,收治入院3004人,治癒出院2662人,仍在住院342人。住院貧困患者在新農合核銷和大病補償後,自負部分共由醫院墊付2432萬元。由市四院承擔的全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篩查和救治任務,已經完成燈塔市14個鄉鎮及遼陽縣10個鄉鎮共140個村(社區)入戶篩查,共篩查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20人,並對其中監護人同意進行管理的822名患者進行了入戶指導、治療等規範性管理。共收治困難家庭患者517人,減免住院費用近120萬元。

相關焦點

  • 遼陽燈塔市醫療扶貧讓困難群眾看病不發愁
    窗外寒風瑟瑟,遼陽燈塔市中心醫院的病房內溫暖如春,腦血栓患者史連合雖被病痛折磨,卻對未來的生活重新燃起了信心。「真是政策好了,住院這麼長時間一分錢都沒花,今後再也不用為看病發愁。」  今年62歲的史連合是萬寶橋街道大荒地村的村民,患腦血栓9年,前前後後住了6次醫院,以前都是自費,最近他在中心醫院住了14天,總共花費6000多元,這筆費用全部由醫院承擔。
  • 推廣「三明經驗」全面深化醫改 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12月4日,省委書記、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于偉國主持召開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通過《福建省全面推廣「三明經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及8個配套文件,深入推進我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 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讓百姓看病更有「醫」靠
    看病難、看病煩、看病貴,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這樣子的體會,相信不少去過醫院的人都有過。但對於路橋的陳慶烈老人來說,看病早已有了不一樣的體驗。「以前看病買藥都要跑到路橋區第二人民醫院找王醫生,現在不用了,在家門口就能看好了,而且醫生護士的態度都非常好,也很有耐心。」提起衛生院的改變,陳慶烈是讚不絕口,直豎大拇指。八年前,陳慶烈老人從金清鎮搬回了老家蓬街鎮居住。因為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他需要長年吃藥,一個月至少要往醫院跑一次。「一直以來我都是在路橋二院找王醫生看病的,搬回蓬街後,還是會回來找他看病開藥。」
  • 求解看病難 問診看病貴(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⑤)
    許叢軍攝(人民視覺)「十三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將深化醫改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統籌推進,在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看病難、看病貴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84%縣級醫院已達二級以上醫院水平據國家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介紹,在解決看病難方面,大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均衡配置。
  • 江西安福縣:全面推進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改革,讓群眾看病就醫「最多...
    「現在看病可方便啦!」家住江西安福縣鐵井社區的謝先生在縣人民醫院就診時,獲取了該縣第一張醫療電子票據,標誌著安福縣醫療衛生服務迎來了電子票據新時代。「點讚,票據改革真惠民!」為什麼要開展財政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改革管理工作?
  • 河南省「兩辦」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全文如下:為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形成機構健全、職權匹配、制度完備,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更好發揮教育督導在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 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出爐 浙江3地成全國樣板縣
    近日,水利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工作。47個縣(市、區)改革成效突出,形成了多種可複製可推廣的管護模式,被確定為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浙江的淳安縣、紹興市柯橋區、餘姚市入選。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樣板縣積極探索創新小型水庫管護模式,積累了寶貴的改革經驗。
  • 以降藥價為突破口 泉州深化「三醫聯動」醫改舉措
    報銷水平提上去藥品價格降下來泉州網12月24日訊(記者 郭雅瑩 通訊員 陳志波)「十三五」期間,泉州市認真按照國家、省有關決策部署,持續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全面推進綜合醫改,以降藥價為突破口,不斷健全醫保管理和籌資機制,推進藥品醫用耗材領域改革,把報銷水平提上去,把藥品價格降下來
  • 習近平:司法體制改革成效如何要由人民來評判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以提高司法公信力為根本尺度堅定不移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中國網3月26日訊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下午就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保證司法公正進行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
  • 潼關縣持續深化供銷改革
    潼關縣始終踐行為農服務宗旨,持續推進改革創新,不斷提高為"三農"服務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抓好促進和帶動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現代流通、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重點工作,優化重要農資和農副產品供應服務,為該縣農民增收、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 8月1日起,省級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看病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從8月1日起,杭州的13家省級公立醫院要開始執行《浙江省省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方案》調整了11類、938項醫療服務項目的價格,其中價格提高項目879項、價格降低項目59項。提價的項目比降費項目要多,下個月起在杭州看病會花更多的錢麼?
  • 【六十載奮鬥抒寫華章 新時代南寧再創輝煌】升級醫療配套設施...
    南寧市高度重視保障人民健康,按照健康中國戰略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為導向,持續推進健康南寧建設,深入改革醫藥衛生體制,健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夯實醫療衛生基礎,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衛生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群眾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 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2021-01-03 15:04:36 來源:人民日報 評論:0 查看數:0
  • 我縣組織收看全市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視頻會議
    1月6日,全市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關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的部署要求,對全市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
  • 思想的聲音|堅持以患者為中心 深化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成都...
    作為醫療領域的獻禮品牌,《中華醫院管理雜誌》繼續開設「思想的聲音」大型訪談欄目,為醫院管理者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凝聚行業智慧,分享醫院管理經驗,進一步提高醫院管理水平,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原標題: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習近平主席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啟示錄③「改革開放創造了發展奇蹟,今後還要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習近平主席的鏗鏘話語,充滿智慧和力量,彰顯信心與豪情,激勵我們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2020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中央深改委部署的50個重點改革任務和其他75個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完成143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出臺268個改革方案。
  • 爭做改革浪潮中的「奮楫者」——潼關縣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綜述
    爭做改革浪潮中的「奮楫者」——潼關縣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綜述中共潼關縣委改革辦副主任 王軍改革,是繼往開來的深刻革命,是砥礪奮進的壯闊徵程。積極開展調查研究,2019年度縣級領導撰寫的2篇文章榮獲全省黨政領導幹部優秀調研成果三等獎;2020年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 中央財政提前下達2021年補助資金65億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本報海口11月16日訊 (記者周曉夢)海南日報記者11月16日從省財政廳獲悉,日前中央財政提前下達2021年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補助資金65億元。財政部要求,要做好預算編制、指標安排、分解下達等相關工作。
  • 看病動輒幾千元?寵物界的"看病難看病貴"也須引起重視
    與此同時,寵物醫療需求快速增長,在一些大中城市,給寵物看病甚至需要提前半個月預約。「新華視點」記者近期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寵物看病動輒花費幾千元,不同醫院收費差異大,還有無從業資格的人員在給寵物看病。還有部分不具備從醫資格的機構以寵物服務中心、寵物美容院的名義從事寵物醫療工作,這些都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看病難、看病貴以及醫療質量的良莠不齊,客觀上加劇了寵物遺棄現象。在濟南從事動物保護工作多年的志願者李正達告訴記者,僅2017年,他所在的志願者組織發現並救助的病犬、病貓就有近百隻,其中絕大多數是患病後被主人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