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回家養老」這些詞一般我們都理解為:人工作到了一定年齡、積攢下了一定資產或已經完成了人生大目標後,開始享受自己的餘生。在很多人看來它是對生活最終要達到的一種狀態,是一種滿足感的體現。這些詞很少用來形容動物。
今天我們卻要用「退休」和「回家養老」,來形容故事的主角兩頭白鯨。「小灰」和「小白」是它們的名字,曾經它們在上海長風海洋世界「努力」工作,贏得了遊客們的無數掌聲和歡呼,是那裡當之無愧的「臺柱子」。
上海長風海洋世界是一家國內頂尖的水族館之一,它對於我們來說並不算陌生,2003年成立以來一直上海的旅遊勝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2011年小灰和小白從俄羅斯來到這家水族館,並開始了它們的「表演工作」,那時的小白和小灰只有一歲多。
一年後,也就是2012年水族館被Merlin Entertainments(一家英國娛樂公司)收購。
2019年3月在多方努力下,通過海陸空交通,歷時30個小時共計逾9200公裡,小白和小灰被安全運送到冰島克列特維克海灣白鯨保護區。也許它們還不知道這是它們正式「退休」日子,也許它們會以為新的工作環境有些冷……這一年兩頭白鯨12歲。
在隨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小白和小灰都在特殊的訓練中心裡適應亞北極區冰冷的海水,直到2020年8月8日,「小白」和「小灰」終於重回闊別10多年的大海懷抱!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這只是兩頭白鯨重歸自然的開始。這也是十多年來,它們第一次將自己浸入海中。克列特維克海灣是相對封閉的,因為被圈養的(特別是被圈養如此時間長的)鯨魚無法在公海中生存,因此它們接下來要在這裡生活,待一段時間後,再釋放到更寬闊的水域。很期待這一天能早點到來。
有研究人員認為,世界範圍內的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產業,對成千上萬的被圈養動物造成了殘酷和痛苦,並繼續威脅著野生鯨魚和海豚的數量。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2360條鯨類動物被圈養——大約2000條海豚,227條白鯨和53條虎鯨。然而,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經有5000多條被圈養的鯨魚死亡。這是世界鯨類聯盟(WCA)的合作夥伴組織CFAF給出的數字。
但圈養海洋哺乳動物產業是個「大生意」,它吸引遊客近距離觀賞這些令人驚嘆的標誌性動物,在很多情況下,遊客還可以與它們遊泳或互動。然而,海洋公園的生活完全不適合這些動物。
沒有任何圈養設施能滿足鯨和海豚這類群居、聰明且涉獵廣泛的動物的需要。被囚禁意味著缺乏自然環境的社交、視覺和聽覺刺激,許多動物會感受到被囚禁的壓力,導致攻擊性增強、疾病和死亡。
有些人可能認為,海岸公園對鯨類動物進行了有益的研究!
但現實呢?實際上,與學術機構相比,海岸公園的研究成果很少。海洋科學家Naomi Rose博士說:「也許我們從圈養鯨類的研究中得到的唯一一點成果是,它們不應該被圈養」
在冰島克列特維克海灣,當小白和小灰被吊起即將送入大海的時候,工作人員為它們拍攝了照片,然後這些照片在網絡上被瘋傳,並迅速走紅。
很多人都看到照片中的它們在笑!是的,它們在笑。也許它們在水族館中娛樂我們時也是這樣一副笑容,那時的我們會開心地為它們鼓掌。但當它們就要重歸故裡時露出這樣的笑容,卻讓所有人傷心甚至落淚……
有時我甚至在想,如果自己被囚禁10年後,在重新擁有自由的那一天,會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