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小夥丁志強是一位視障人士。
7年前,導盲犬壯壯來到他身邊,成為江蘇首隻服役的導盲犬。
壯壯今年已經10歲,相當於人類的60歲,到了退休的年齡。
經過7年的朝夕相處,丁志強和壯壯已經形成默契。每一次細微的觸碰,他們都能互相理解。
壯壯每天都帶著丁志強,熟練地往返於小店和家之間。
丁志強工作的時候,它就安安靜靜地守在他的身邊。
而卸下導盲鞍的壯壯,是一隻文靜、有想法、愛面子的狗狗。
但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雖然十分不舍,但是壯壯已經進入老年,遇到天氣太熱或者較遠的路程,就明顯有些體力跟不上。
所以,是該休息了。
壯壯或將於明年退休,到時候又是一次痛苦的離別。
導盲犬的一生都非常相似,大概要經歷3次離別。
2個月大的時候,小導盲犬們需要進入寄養家庭。
在這裡,它們需要學習與人類相處的模式和一些基本的規定,比如不能食用人類的食物、不能跳上家具等,並且習慣各種公共場所和交通工具。
在1歲的時候,它們需要和寄養家庭分離,到導盲犬訓練中心由專業的導盲犬訓練師訓練。
經過1年的嚴格訓練,找到適合的搭配主人後,它們就要進入盲人家庭,開始漫長的工作生涯。
到了八歲至十二歲的退休年齡,它們就要從感情最深的盲人家庭離開,進入新的家庭頤養天年。
很多人都疑惑為什麼不能一直留在盲人家庭呢?
因為導盲犬在盲人家庭裡,會一直處於工作狀態。
只要帶上導盲鞍,它就會全神貫注投入工作,把狗狗的天性徹底藏起來。
不管是被騷擾還是被誘惑,甚至是遇到危險,它都會把主人的行路安全放在第一位,時時刻刻陪在主人身邊。
所以,如果一直留在盲人家庭,它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完完全全地做一隻簡單的寵物狗。
其次,如果盲人家庭以後申請了新的導盲犬,看著新狗狗取代了自己的位置,還可能會引起它的抑鬱情緒。
所以,退休的導盲犬首先考慮被幼年生活過的寄養家庭收養,如果寄養家庭不能收養,再考慮社會人士收養。
丁志強還說:「隨著媒體和影視作品的宣傳,近年來,大家對導盲犬的認識加深了不少。」
但是,丁志強在每次出遠門前,還是會提前做好充足的功課。
因為還是有很多民眾對於導盲犬有偏見,有些場所也不允許導盲犬進入。
今年4月份,還有一隻被罵哭的導盲犬上過熱搜...
司機以「公交車不讓帶寵物上車」的理由,把導盲犬趕下了車,狗狗雖然聽不懂語言,但是人們的惡意和嫌棄還是深深地傷了它的心。
從2015年5月開始,各地公交、地鐵及火車等都早就已經允許盲人攜帶導盲犬搭乘。
根據2019年的統計,中國只有不到200隻導盲犬,它們都是經過嚴格的訓練和篩選的「稀有寶貝」。
所以,如果你幸運地遇到了工作中的導盲犬,記住四不一問原則。
四不:不餵食、不撫摸、不呼喚、不拒絕。
一問:如遇視力殘疾人帶著導盲犬,無論是否有人陪同,請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徵得同意後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