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上海水族館的兩隻白鯨已經在冰島的一個避難所中返回海域,他們表示希望建立一個模型來重新安置目前被圈養的約300隻白鯨。
兩名13歲的女性小白和小灰在2019年6月乘特殊定製的貨櫃飛往韋斯特曼群島的冰島克利茲維克灣,離開了曾經在長風海洋世界招待遊客的地方。
上周五,他們從陸上設施轉移到了克萊茲維克灣的海洋護理池中,這是自2011年從俄羅斯鯨魚研究中心帶走這兩個白鯨以來的第一次,這是海洋生物保護慈善機構信託公司在周一的聲明中說。
在進行海上轉移之前,鯨魚經過訓練可以屏住呼吸更長的時間,變得身體更強壯,以應對潮汐,並塗抹上潤滑脂以幫助他們在較冷的水中
組織者說,他們將在護理池中呆上「幾周」,然後才被放到更大的庇護所,這是一個32,000平方米(344,445平方英尺)的海圈,將成為他們的家。
聲明說,小灰人和小白人「將需要短時間適應他們的新自然環境和所有室外元素,然後才被釋放到克裡特維克灣更廣闊的保護區中。」
在人類照顧了這麼多年之後,白鯨不太可能在野外生存。
因此,保護區被仍然可以使海洋生物如魚遊過的網密封住。
海洋生命信託基金會負責人安迪·布爾說,白鯨的釋放「如我們所希望和計劃的那樣順利」。
他說:「我們正在與我們的專家護理團隊和獸醫一起仔細監視Little Gray和Little White。」
布爾說,這些鯨魚是「世界上其他300種人類護理中的白鯨的大使」。
「我們希望證明小白和小灰在這個海灣中蓬勃發展,並且我們正在進行一項研究……這有望表明,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可以帶來福利。
布爾說:「我們希望這樣可以說服其他人,讓他們的白鯨在不同的環境中生活得更好。」
在進行海上轉移之前,鯨魚經過訓練可以屏住呼吸更長的時間,身體變得更強壯以應對潮汐和海流,並穿上鯨脂以幫助他們應對較冷的水溫。
每條鯨魚重900公斤(2,000磅),長4米(13英尺)。
最初被捕獲於俄羅斯北極水域,據信它們已經有兩三年的歷史了。
白鯨通常存活40至60年。
根據海洋生物信託基金會(Sea Life Trust)的說法,克裡特維克灣是世界上第一個露天白鯨保護區。
克裡特維克(Klettsvik)也是1998年放映1993年電影《自由威利》中的虎鯨的惠子(Keiko)。逆戟鯨在2002年完全放映,但未能適應野外生活,並在18個月後在挪威峽灣死亡。
祝福小白和小灰
關注 精彩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