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燕子不進愁苦門」,其實未必。燕子只不過是一種普通的益鳥,哪有那麼神通廣大呢。不過隨著農村房屋結構的不同,燕子築巢的地方確實也相應發生了很大變化。
比如在我老家那邊,燕子過去喜歡在農村小院的堂屋的梁下或檁條上築巢,現在一般喜歡在大門洞裡、廈子下或是一些無人居住卻門窗大開的房屋裡築巢。如今有些地方堂屋廈子都選擇封起來,燕子進出不方便,也就不再選擇那樣的地方築巢了。「出入方便」是燕子築巢的一個重要條件!
屋門變了,燕子不來了
過去的農村房屋,都是土屋,門窗封閉性都不大好。我家以前就是那樣,黑漆漆的老式屋門,沒有玻璃,上面會留一個大空隙。這種情況下,縱使堂屋門關著,燕子也能從屋門上面的空隙裡進入。
再者,過去農村生活習慣使然,屋門都喜歡「大敞四開」,燕子進出自如。後來屋門換了,普遍換成鑲玻璃的,封閉嚴實了,有的還會安裝一層紗網,燕子進不來,怎麼會來築巢呢?
我鄰居老奶奶,家裡一直都是那種矮趴趴的小土屋,房間昏暗,但是燕子每年都會去那裡築巢,老奶奶家屋門整日開著,它進出方便呀。
屋子吊頂了,燕子不來了
過去農村老家,都是那種土木建築的房屋,房梁撐著,檁條上面是蘆葦做的葦板,在下面都能看得一根根的木頭,燕子喜歡在檁條上築巢,比較方便。
後來農村蓋房子,換了磚牆,有的是樓板混凝土澆灌的,房屋基本都會弔頂,燕子在縱使能進去,也沒法在那光溜溜的上面築巢。
我小時候,家裡是那種土屋,經常有燕子來築巢,後來蓋了新房後,燕子就不進屋了。廈子頂和柱子間通常會有空隙,聰明的小燕子就選擇去那裡築巢。
農村房屋變了,燕子進屋的就少了,大門洞裡,尚未封閉的廈子下,成了燕子的新選擇。
燕子在農村築巢的場所之所以會發生變化,不過是這些場所的封閉性發變了。燕子喜歡在自己進出方便的地方築巢,跟這個家庭的富貴、祥和沒有必然關係。
燕子能不能住下,跟人的和善度、忍耐心有很大關係。
燕子不是太講衛生的小鳥,它築巢的地方,下面經常會落很多糞便,家裡乾淨的,講究的人家,會嫌棄燕子,不願意讓它來家裡築巢。細心的會在燕子窩下接一個紙箱子或是布袋子。還有的就嫌麻煩就給趕走了。
過去農村迷信,燕子進家帶來的是福氣,不輕易驅趕小燕子,現如今人們讀書多了,認知發生了變化,很多也就不在意那麼多了。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