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美味,廈門網紅菜市場常見的十種海鮮,原來這樣吃才地道

2021-01-12 網易

  廈門本地人沒事就喜歡去逛第八市場,因為八市裡堆滿的各種生猛海鮮,他們深知廈門菜市場裡都有哪些常見海鮮,怎麼烹調才能激發出食物最原始的美味嗎?

  在廈門,一年四季都可以見斑節蝦,因其體形大、肉質多,很受廈門本地人的喜愛,目前市場上斑節蝦來源有人工養殖和野生捕捉。

  野生海捕的斑節蝦一般體形較大,一般4-8隻就重達一斤,野生的斑節蝦基本上是冰鮮或者冰凍的,手工養殖的斑節蝦,體形小很多,生長緩慢,養殖上市的多是小蝦。

  

  ?怎麼挑?

  購買斑節蝦時要注意:先看蝦體是否乾淨,顏色是否鮮豔,蝦殼呈半透明狀且有光澤,當蝦殼變紅時不要購買,因為這是斑節蝦已經變質的徵兆;蝦體完整,甲殼與蝦體連接緊密,頭、胸和腹部連接膜不會破裂;蝦體個體肉質緊湊,富有彈性,無異味。

  ?怎麼吃?

  野生的斑節蝦,背上有條腸相對較粗,可以挑出,將背上洗淨,這樣食用時不會影響口感。野生大斑節蝦是炸蝦天婦羅的最好配料,用來做開背蒜蓉蒸大蝦也是不錯的選擇。而養殖的斑節蝦,相對較小,一般直接白灼蘸醬食用。

  

  蝦菇有強健肌肉和好鬥的附肢,形似鐮刀,類似螳螂,所以又叫螳螂蝦。蝦菇是一種近海岸上的海鮮品種,棲息於淺海泥沙或礁石裂隙中,分布於我國南北沿海,是我國重要的海洋經濟品種。

  

  選購蝦菇時,首先要注意其新鮮,鮮蝦菇殼色有光澤為好。第二,選擇蝦肉厚實的蝦,用手輕輕一捏,就能感覺到蝦肉是否豐滿。

  母蝦菇肉質多而有蝦,選購時可用海產品攤檔的燈光查看,透過燈光可以看到母蝦菇後背中間有一條明顯的實線,是蝦菇的膏,而公蝦菇則顏色通體,還能直觀地看到其後間中間是白乳白色的。

  ?怎麼吃?

  蝦菇肉味鮮美紮實,煮熟後有一股特殊誘人的鮮香味。每年的冬末及春季是其產卵的季節,肉肥膏滿,此時食用為最佳。

  蝦菇一般拿來燙火鍋,吃起來比較原汁原味,或者做椒鹽蝦菇,比較適合下酒。

  

  白對蝦的蝦殼比較薄,它的顏色為淺灰色的,觸鬚為粉紅色。而且表面沒有特殊的斑紋,加入也比較明亮一些,屬於養殖的一種蝦類,它的個頭比明蝦也要小一些。

  白對蝦的適應能力特別強,既能生活在淡水區域,也可以生活在深海地區,可以說是廈門人最消費的一種蝦了。

  

  選購南美白對蝦時應注意挑選蝦體完整、不掉頭、蝦身較挺,有一定的彎曲度;外殼發亮,呈青綠色或青白色,肉質堅實的個體。

  ?怎麼吃?

  因白對蝦多是池塘養殖,烹飪前應先將頭胸甲內黑色的胃和背上的蝦腸拉出,可以去除土腥異味,加入蔥姜白灼,是廈門人最常見的食用方法。

  

  帶魚也是廈門人最喜歡的海水魚之一,它極其普通,以至於都不太好意思管它叫海鮮。帶魚肉多刺兒少,味道鮮美可口,白帶魚身形修長而側扁,尾部細長如髮絲,鱗片退化,無尾鰭與腹鰭,背鰭及胸鰭呈透明狀,體長可超過兩米,通體如鍍了層純銀般晃眼,非常美豔。

  

  購買帶魚時,要挑選體表富有光澤,全身銀鱗完整不脫落,無破肚斷頭的。廈門人依東海、南海不同漁場捕獲的帶魚區分為「本港帶魚」與「外港帶魚」,本港帶魚肉質細膩鮮甜度高,外形區別在於外港帶魚眼眶是黃色的。

  ?怎麼吃?

  帶魚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其味甘性溫,對病後體虛、外傷出血有一定的補益作用。帶魚體表的銀鱗是一層營養價值較高且無腥無味的優質脂肪,有人料理前把銀鱗刮去,這是錯誤的做法。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油炸和紅燒,新鮮的帶魚清蒸味道更佳。

  

  金線魚外表十分美麗,是名貴的海水魚種,體呈橢圓形,稍延長,側扁,被小型櫛鱗,鱗片僅分布於體側,背腹無鱗或少鱗,鱗片呈黃色,有光澤,側線呈金黃色,故名金線魚。

  金線魚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以直接鮮食或者幹制為鹹魚,適合各種烹調方式,是餐桌上常見的美味海產品之一。

  

  購買金線魚時,一定要挑選魚體呈淡紅色,腹鰭顏色較深,魚眼凸亮,魚鱗完整有光澤的。

  ?怎麼吃?

  金線魚魚肉細嫩柔軟,但口味略微清淡。在烹飪時一般以油煎、紅燒、醬油水等相對重口味進行料理。

  

  石九公的顏色常呈褐色,類似於石斑魚。因其有特殊的偽裝功夫,使人好奇,所以也有人把它當作觀賞魚。

  而這種魚呢,個頭不大,但肉質鮮美,清蒸或者做湯都是絕佳美味,其肉質鮮美是高經濟價值的魚類,素有「假石斑魚」之美譽,常食具有降壓、消水腫之功效。

  

  選購石九公時,一挑選魚腮呈血紅色的,鰓顏色越淡說明鮮度越差,二腹鰭顏色較深,看魚眼突凸明亮。

  ?怎麼吃?

  是廈門人最喜歡的海水魚之一,料理方式主要以薑絲清湯、清蒸、醬油水為主,因為這魚小刺多,所以很多人也會用來熬湯,只喝湯不吃肉。

  

  土龍是閩南庶民本土化滋補神品。人參、鹿茸、燕窩是大富貴人家才能問津的,百姓人家但凡跌打損傷或久病初愈,要滋養壯身,陸上是雞姆、番鴨,海裡首選就是土龍。

  野生土龍,體色灰褐或黃褐色,腹部淡白,身形苗條。養殖的是黃綠色,肥粗。兩者價格相差五六倍。閩南土龍過去多賣到臺灣,臺灣人重性補,土龍被視為壯陽聖物,每斤一萬新臺幣,相當於當時人民幣兩三千元。

  

  老廈門本地人總結了土龍的辨識方法,那就是:「鼻頭瘤、胭脂尾」,吻端上唇緣肉質突起,尾部呈圓錐形帶有暗紅色。

  ?怎麼吃?

  民間除了拿土龍來泡製藥酒外,多以各種中藥材燉湯食用。

  料理之前,據說只能搓去體表黏液,不能開腸破肚,否則一股真氣跑了,功效就大打折扣。

  老廈門人喜歡吃枸杞豬尾燉土龍,猛火香油與姜塊炒制,下52°廈門高粱酒、當歸、枸杞及豬尾一條,用砂鍋轉慢火燉煮兩三個小時方成。

  

  鬥鯧魚,在潮汕、南洋又稱它為鷹鯧。鬥鯧魚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面呈銀白色,各鰭灰褐色,體型相對較大,魚肉厚實。

  鬥鯧雖然長得粗壯,但肉質細膩,富含油脂,是饕餮們追逐的目標。

  

  選購鬥鯧時應注意觀察魚眼球是否飽滿,透明清亮;鰓蓋緊密,鰓色鮮紅;要聞一下,體表黏液是否無異味,肉質堅實有彈性,頭尾不彎曲,手指壓後凹陷能立即恢復。

  ?怎麼吃?

  鬥鯧魚是高端的海鮮食材,通常以幹煎或清蒸食之。

  

  鸚哥魚,這種魚的嘴巴與身體融合在一起,形狀有如鸚鵡的嘴,魚肉鮮甜緊緻,一點海腥味都沒有。

  鸚哥魚的另一個特色是在睡覺前會分泌出一種黏液,圍繞在其周圍來隱藏他的味道,以避免夜間掠食者的靠近。

  

  挑選鸚哥魚時,應挑選魚眼飽滿,角膜透明清亮,鰓蓋密實,鰓色鮮紅,體表黏液透明並沒有無異味,鱗片完整有光澤的個體。

  ?怎麼吃?

  鸚哥魚有魚肉非常細嫩,味道鮮美,魚肉蛋白質中含豐富的胺基酸,一般多以清蒸或過油燜煮食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吃廈門,要聽媽媽的話
    我的廈門朋友阿紫說,要觸摸廈門的靈魂,要到市井裡去……雖然披著網紅的外衣,但身在閩南地區,裡子裡的廈門卻是另一種味道。從街邊小攤到家常菜再到C位出桌的宴席大菜,海鮮串起了廈門人的日日夜夜。夏日夜晚,開幾箱啤酒,配上現點現做的醬油水、白灼蝦、白灼魷魚……事實上,廈門人可以白灼一切海鮮,頂多加上薑片,海鮮的「鮮」便能跳躍在味蕾上,這就是最簡單也最極致的美味。就像燒烤攤之於北方人的意義,大排檔才是廈門人的深夜食堂。
  • 廈門八市:當市場變為旅遊景點,並在網絡爆紅,是怎樣一種體驗?
    旅行中不可錯過的風景有很多,譬如沙灘、教堂、沙漠、高山……如果你想「Travel like a local」像個當地人一樣,如果你真的熱愛旅行,菜市場是你不可錯過的聖地。國內熱門的菜市場,除了三亞的第一農貿市場,還有一個就是廈門的第八市場了。當市場變為旅遊打卡地,並且在網絡上爆紅,是種怎樣的體驗?廈門八市這兩年就經歷著這樣一個轉變。
  • 網紅難道都是土豪?天天海鮮隨便吃,真相大白後才知是「套路」
    現在網上的網紅越來越多了,很多網紅根本不需要什麼本事,只要能吃就可以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成為網紅,大家都說網紅是非常賺錢的,不過平時我們看這些網紅的時候,有時候很納悶,這些網紅難道都是土豪嗎?因為他們天天都是海鮮隨便吃,吃的都是一些極品海鮮,一次性還吃得特別多,看著就讓人覺得特別羨慕,就算是土豪,也不敢天天這樣吃,後來真相大白以後,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網紅的套路,看完以後有點心疼這些網紅了。
  • 廈門美味全發現,酒香不怕巷子深,沒吃飽都不想走
    靚麗的風景過目就忘,唯有美食才讓人流連忘返,那就讓小編帶著大家盤點下地地道道的廈門美食。在廈門美食之多讓人目不暇接,夠不夠地道才是關鍵。眾所周知廈門是個熱門的旅遊城市,在廈門當地其實是沒有太多的傳統菜,相反的街邊小吃和海鮮大排檔佔據著很大程度的比例。
  • 在廈門想吃到又全又好吃的特色小吃,這份攻略請收好(下)
    在上一篇文章介紹了地道的廈門特色小吃、創意菜、閩南菜還有海鮮大餐相信很多吃貨小寶貝們已經蠢蠢欲動了廈門也是一個有比較濃烈的小資情調的旅遊城市,不乏有特色的、小資風格的咖啡店、甜品店,接下來咱們繼續種草不錯的甜品店和來廈門必吃的特色小吃哦
  • 廈門中山路怎麼吃?收好這份攻略,18家本地人推薦地道好店
    阿姨手腳很利索,他們家肉非常大片,也真的很嫩哦,一串3元,沒有環境可言,只接受現金哦~雖然現在已經是中山路上的網紅店,但品質一點都沒下降,良心!清菜家·老廈門菜館地址:中山路步行街南中廣場2樓人均:50元青菜家,位於南中廣場二樓,主打老廈門菜,裝修也很有閩南古範,性價比極高。做的口味也很符合老廈門人。閩南炸醋肉、沃頭滷麵、廈門炒麵線、糖醋裡脊等等,都做得相當地道。
  • 廈門小眾旅行地推薦,隱藏人間煙火的八市和浪漫文藝的沙坡尾
    而廈門真正的文化與魅力,都不在商業街和旅遊景點,需要你穿過大街小巷,走近那些百年老街,才能深挖廈門最地道的故事。 走過頭頂布滿電線,掛滿褲衩的老街,阿婆坐巷口聊天,拉貨師傅吃著地道的古早味,眼前是廈門的B面。
  • 海鮮街驚現30名網紅同吃海鮮 當街直播引百萬人流圍觀
    9月24日晚8點,深圳樂園路被前來的圍觀群眾堵的水洩不通,治安警察和城管悉數到場維持秩序,原來有30名網紅齊聚正德城漁港「吃海鮮喝海宴」,同時還有勞斯萊斯、蘭博基尼等多輛豪車助陣。美女!美酒!美味海鮮!集合了一切美的元素讓前來的群眾熱情高漲!同時也出現了樂園路百萬人流圍觀的擁堵場景。
  • 絲丁魚、冬蟹、石斑…廈門人愛的海鮮強勢回歸!價格美嗎?
    的價格降了一半,原來一斤的價格要七、八十元,現在一斤只要35元。 松柏菜市場的一些海鮮經營戶告訴記者,這幾天野生海鮮的銷量明顯比養殖的要好,而且品種也越來越多,像野生的明蝦、黃翅魚都非常受歡迎。
  • 兩條黃翅魚,一鍋海鮮蔬菜湯,三人吃嗨了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中午一般都簡單,今天我就用兩條黃翅魚來做一鍋海鮮蔬菜湯,就一鍋,但鮮香得緊,三人的午餐吃嗨了。黃翅魚在閩南備受推崇,肉厚、細膩、鮮甜,被稱為好魚。如果經常下菜市場,你會發現阿公阿嫲們很會挑黃翅魚,他們一般買回家用醬油炣了給阿孫們配飯。黃翅魚只有中骨沒有細骨,很適合老人小孩食用。我曾經寫過一篇《閩南最好的六種海魚,午筍排第一,只要用豆豉,便能炣出美味》,盛讚午筍魚的美味可名列第一,但廈門的網友不買帳,他們聲稱:黃翅才能堪當第一。
  • 螃蟹應該怎麼吃?地道海邊人:這樣做才美味,其他做法簡直浪費
    但是這種美味怎麼吃才能把其營養價值吃出來呢?這個問題難住了很多人,尤其是針對這個問題:螃蟹應該怎麼吃?地道海邊人:這樣做才美味,其他做法簡直浪費!那麼買回家的螃蟹到底應該怎麼吃才最美味呢?到底是清蒸、紅燒、油炸還是水煮呢?
  • 網紅品牌壽命都特別短?這樣的網紅餐廳才不會過時
    對於目前褒貶不一的「網紅」,還未可知,畢竟網紅中的良莠不齊,有一些人或物確實是名聲或品牌的敗筆。讓我們來看看網紅的好處吧。李子柒、李佳琦、薇婭等的帶貨能力與其說是「網紅」,不如說是名人效應;而在餐飲中,海底撈、喜茶等可說是世界的網紅,消費者熟知甚至每次吃一口都要拍照留念。
  • 網紅廈門:薑母鴨——天下第一鴨
    導讀:網紅廈門:薑母鴨——天下第一鴨小編從江城宜昌來到廈門讀書已經三年,馬上也將迎來在廈門的第四個年頭,也算是半個廈門人了。這三年間,小編也沒閒著,把學校附近的廈門美味吃了個遍,那麼接下來的幾天,小編將帶大家遊玩在廈門,饕餮在廈門。
  • 小心「毒魚」變佳餚 廈門達人海鮮大叔教你怎麼吃
    小心「毒魚」變佳餚 廈門達人海鮮大叔教你怎麼吃 xm.fjsen.com 2013-06-07 09:45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導報記者走訪市場並諮詢海鮮專家,搜羅出六大有毒刺的海鮮。
  • 網紅烤了2隻 「甲蟲」 狀的海鮮,網友:竟敢吃活化石!
    圖中正在收拾著盆子中「甲蟲」狀的海鮮的,是越南的一位網紅,她經常在網上直播吃一些稀奇的美食吃,什麼像盤子那麼大的螃蟹,個頭很大的龍蝦、拳頭一樣大的福壽螺等,不過她最喜歡吃的還是海鮮了,龍蝦帝王蟹等都是她的最愛。
  • 油蛤肥、狗蝦鮮…想吃海鮮要抓緊!廈門海域5月進入休漁期
    「廈門人之所以成為廈門人,最重要的課業,是吃海。」《廈門吃海記》一書的作者朱家麟說。海洋執法部門將重點加強對漁運船、遠洋漁船的監管,同時,利用伏季休漁的有利時機,廈門海域的大規模海洋生物資源增殖放流也將同期展開。廈門海域有三個半月禁止捕撈,福建漁船集體休漁,按照慣例,市場上的近海捕撈海產品供應量將大幅減少,尤其是平時比較常見的巴浪魚、帶魚、墨魚、魷魚、赤鯮魚等野生品種基本退出市場,水產品價格總體也將有所上浮。
  • 去潿洲島環島吹海風,無限循環吃海鮮好不好
    島上的物價也不算高,大可以放開肚子吃海鮮,吃糖水。 開啟美食之旅 來到潿洲島,一大部分人都是為了吃海鮮,這裡優質的海水造就美味的海鮮,因此簡單的烹飪,就很好吃。同時這裡的斜陽雞,豬肉,野生淡水魚之類的也很美味,單獨為美食來一趟也不過分。
  • 最值得逛的5大集市,它們有濃厚的市井氣息,還藏著最地道的美食
    集市(菜市場),是最接地氣的生活場景,可以把地方風貌和地方美味一次感受個遍,它就像是一座城市風味的小型博物館。本期分享國內非常值得逛的5個城市集市,它們不僅藏著當地最地道的美食,有的還變成了網紅景點!清明時節最火的是沈記青團,8-10月可以買到最新鮮的雞米頭,人均不到100元,就可以在這裡逛吃一天。這個地方不是一個景區,而是一個保留著老蘇州很多生活方式的地方,如果你想感受一下老蘇州的味道,那就來這裡。
  • 讓陳曉卿念念不忘的美食天堂,吃遍老廣的私藏味道,才是神仙日子
    「  吃,當然可以自己去,  旅行指南、大眾點評或許也是一種尋味,  但絕對不是我們想給你的尋味之旅。  因為好吃,只是美食屬性中最淺薄的一種,  真正地道的美食,絕不僅藏在網紅的標籤之下。  「廣式早茶,港式茶餐廳,潮汕私廚,小巷百年老店,網紅夜宵檔……淡水河鮮,深海海鮮,精選米製品,天然果蔬、自然肉類,當地特有茶品……每一味都不能缺少,才是打開廣東最正確的方式。」
  • 網紅海鮮麵館竟藏在這樣的地方
    在本地老饕的美食地圖裡,總是少不了海鮮面的身影,當麵食與海鮮在碗裡相遇,一場博弈就此展開。湯色乳白、湯頭濃鬱,再平庸的麵條都有了光輝!走,一起去吃碗海鮮面啊!普陀展茅最近可是相當的「紅」。海鴻海鮮麵館門口,熟門熟路的吃貨們從來不會走錯,正值中午的飯點,從定海和沈家門方向,扎堆趕來,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只為一碗「網紅海鮮面」。顧客:「他家好吃實惠,味道好,海鮮多,料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