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廈門,要聽媽媽的話

2021-01-09 五美合意

高中畢業那年沒去廈門畢業旅行,是我一直以來的遺憾。看著同學們分享廈大的芙蓉隧道、中山路的南洋騎樓、曾厝垵的海浪和沙灘和鼓浪嶼的小清新照片,我心想,廈門真好。

這次受泰禾集團邀請,參加廈門灣吃海節,去了趟廈門,我才知道,我只知道廈門好,但我不知道廈門有多好。

我的廈門朋友阿紫說,要觸摸廈門的靈魂,要到市井裡去……雖然披著網紅的外衣,但身在閩南地區,裡子裡的廈門卻是另一種味道。

廈門依山傍海,有看似黑暗料理,其實很美味的土筍凍、血蛤、大腸血,也有閩南傳統傳承幾十年的花生湯、扁食、面線糊、海蠣煎、五香、封肉、薑母鴨,有從異鄉歸來的廈門人帶回來的沙茶和糖水,還有從主食承包到課後零食,餵飽廈門孩子的胃和心:鹹飯、燒肉粽、鴨肉粥、老麵包、雞蛋糕、裡脊肉串、麻辣燙、四果湯……

幾乎從早到晚安排不完的選項,養成了廈門人的閩南胃。

所以,廈門究竟有多好吃?我們一起來看看。

很多想去廈門旅遊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一搜廈門美食攻略,出現的第一個食物就讓人勸退。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廈門黑暗小吃代表土筍凍。乍看土筍凍裡裹著一條條蟲子,看得人心一顫一顫的,其實那只是生長在灘涂泥裡的星蟲。

處理過內臟和泥沙後,細火慢熬,星蟲本身濃稠膠質溢出來,盛在碗裡冷卻起凍。醬汁一拌、小勺一挖、碗底一晃,彈嫩中帶著星蟲的脆感,但凡吃過一次,就絕對不會再說這是黑暗料理。

與土筍凍經常搭在一起賣的還有血蛤。對北方遊客來說,跟血蛤相比,土筍凍只能算弟弟。這種泛著「血色」的小貝殼,居然是廈門人年夜飯餐桌上必備的。貝殼作為古代貨幣,寓意著金銀滿室,阿嬤還會收好貝殼洗乾淨放到床底,也是取個好兆頭。

這種貝殼經開水燙幾秒之後就可以吃,撥開殼可以看見血一樣的分泌液,所以稱之為血蛤。吃血蛤要用小鉗子在貝殼後面撬開,只要跨過心理障礙,吃下後就能感受到血蛤的清甜與鮮嫩。

duck_ye

廈門處東海、南海之間,本身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再加上特殊的歷史原因,禁捕區多,生態環境良好,在廈門的海鮮世界,上面這兩個「黑暗料理」,只是廈門海鮮世界的一塊敲門磚。從街邊小攤到家常菜再到C位出桌的宴席大菜,海鮮串起了廈門人的日日夜夜。

夏日夜晚,開幾箱啤酒,配上現點現做的醬油水、白灼蝦、白灼魷魚……事實上,廈門人可以白灼一切海鮮,頂多加上薑片,海鮮的「鮮」便能跳躍在味蕾上,這就是最簡單也最極致的美味。

就像燒烤攤之於北方人的意義,大排檔才是廈門人的深夜食堂。

古早時,廈門還是一個漁村,當地人食用海產品講究一個「尚青」,也就是普通話說的「鮮」。出海時,漁民們在船上將剛捕撈的「雜魚」配上廈門本地的海堤醬油,加入薑絲、香蔥、紅辣椒,就可以激發出魚鮮的原始滋味。

廈門的婆婆媽媽愛做這道便捷家常菜,連廈門本地各大酒店自助餐廳幾乎都設置了現做醬油水檔口。

在廈門,一道煎蟹帶火了一條街,從蓮花路搬遷到嘉蓮路,老客人跟著蜂擁而至。廈門煎蟹做法也很簡單,將螃蟹對半切開,佐鹽、料酒、姜,文火慢煎,蟹變紅即可出鍋。

蟹膏豐腴,油香四溢,蟹鉗雖然難剝,但是蟹肉的鮮美卻讓人不舍放棄,還有人會專門點一盤蟹鉗,「邊啃邊聊,一整晚的時光就這樣被消磨」。

如果再去廈門港一手海鮮貨源地八市逛一逛,看一看那眼花繚亂,個大肉肥,活蹦亂跳的海鮮,三天三夜吃不盡,好似一生也吃不盡,讓人不禁生了紮根在這裡的念頭 。

而除了生猛直白的海鮮獨角戲,廈門的海鮮也隱藏在各種美食裡,從主食承包到課後零食,餵飽廈門孩子的胃和心。

可能很多人是通過以前熱播的臺劇才知道海蠣煎這道菜,事實上,海蠣煎發源於廈門,在福建各地、廣州、浙江都有類似的小吃。

貓本不凡

只要海蠣、地瓜粉,成本不高,因此很多廈門人也會在家自己做。海蠣的新鮮程度決定了這種小吃的靈魂,用蔥蒜簡單調味,吃時蘸上廈門老牌甜辣醬,鮮美無比。

好吃

而廈門街邊最壯觀的要數蝦麵點熬蝦湯的大湯鍋。「唱戲的腔,廚師的湯」,選用殼厚耐煮的狗蝦,才能熬出紅亮鮮甜的湯頭。

Dear6Hm

搭配廈門獨有的水面,這種水面鹼味小而且爽滑勁道。上桌前加上一勺蒜蓉,微微辣味更加襯託出蝦湯的清甜,最終造就了蝦麵美味的巔峰。

nikuyamyah

或者一碗簡單的魚丸湯,用簡單的蘿蔔清湯底加蔥花,來調理魚丸就已經足夠。

深夜餓鬼:D

魚漿混合肉餡,湊近就能聞到天然的海鮮氣息,Q彈爽口,一口一個讓人停不下來。

芋包是廈門人過年必吃的,就像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水餃一樣。外皮必須用檳榔芋做,內裡包了筍絲、豬肉、蝦仁等等,和客家的芋粄不一樣,相傳由解甲歸田的廈門同安籍將軍發明的芋包沒有那麼粘糯,外皮薄透,趁熱咬上一大口,再滿足不過了。

兩隻肥肥Lv10

扁食湯、炸扁食,都是廈門常見的小吃。賴厝埕肉大皮薄的鮮蝦仁扁食,從當年婆婆沿街叫賣到開起小店,一碗扁食湯在廈門走過了近70年。湯底清爽,每個扁食裡都包著肉餡兒和一隻完整的蝦仁,口口都能感受到自然鮮味。清淡可口的扁食很合廈門人胃口,婆婆媽媽買個幾斤回家放冰箱慢慢煮也是常事。

皮皮是個小吃貨

封肉乍看之下跟東坡肉沒啥區別,實際上是將豬肉切成大方塊,用白紗布封住肉下鍋蒸煮。同安封肉裡還放有小蝦來提味,除了豬肉香,還有蝦幹的鮮味,又嫩香,筷子插到肉上,倒下就能把肉切開。

被海洋文化,哺育的廈門人,也守著閩南傳統,男主外女主內,餐桌上的事由婆婆媽媽說了算,什麼樣的面線糊最好吃,哪裡的五香最正宗,誰家的封肉不吃會後悔,要「聽媽媽的話」……婆婆媽媽養成的閩南胃,本地人固執地只寵愛這些口味,吃的人和做的人奉行著同樣的信念,代代相傳。

廈門婆婆媽媽對鴨肉營養價值的認可,使得鴨肉在廈門小吃中擁有極高的參與度。鴨肉粥、冬粉鴨、薑母鴨……不少店家光靠一個品類就做了幾十年。

每到秋冬,廈門婆婆媽媽最掛念的就是小孩子在外能不能好好「補冬」,意思是得吃點滋補好料,才能頭好壯壯,而一到秋冬,沒有一隻鴨子能或者遊出廈門。

閩南地區都很喜歡用老番鴨和薑片為主料烹製成的薑母鴨。性涼的鴨肉和性溫的薑片相結合,既能夠彌補秋季的乾燥,又能夠在漸涼的天氣裡滋補身子。

跟北京烤鴨、南京板鴨一樣,現在也有真空包裝的薑母鴨作為特產售賣,風味肯定沒有當地那些幾十年老店手藝來得好。

鴨肉粥從清晨到深夜,一直陪伴著廈門人,溫熱的米粥搭配鴨腿、鴨心、鴨腸……

Dexter的行行攝攝

碼料豐富到每次都讓人犯選擇困難症,再加上一盤油條,就是是踏實的慰藉。

番茄看世界

同隔壁的廣東人民一樣,廈門的婆婆媽媽們對湯湯水水也非常熱愛,她們堅信即使是最簡單的燉土豬肉湯,也能給家人帶來健康,各式各樣的甜湯更是閩南婚宴上的壓軸戲碼。

「燒」是閩南話中「燙」的意思,本意是指要趁熱乎吃掉肉粽,白話漸漸變成了直呼「燒肉粽」。問起大多數閩南人哪一家肉粽好吃,多數人的回答是「我媽媽/阿嬤包的最好吃」。

相比網紅粽子五花八門的餡料,最經典的廈門燒肉粽,只要有五花肉、蛋黃、香菇,就足以讓廈門人饞掉口水。

廈門人鍾愛在喝酒時來點小菜,本地話叫「燒酒配」,五香就是其中一種。美拉德反應通過油炸食品帶給人們的歡愉,在炸五香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婆婆媽媽們常常買生胚回家自己炸,遊客也可以直接在店裡吃。內餡兒純瘦肉,十足飽滿,豆皮又十分酥脆,口感絕佳;蘸著廈門本地的海堤辣醬也別有風味,這種甜辣醬幾乎是所有閩南小孩的回憶,除了配五香,也是配肉粽、鹹飯的好伴侶。

左宗棠跟左宗棠雞沒關係,但是卻和滿煎糕有關係。鹹豐五年(1855年)太平軍入福建時,左宗棠在馬尾創建造船廠,為了讓清軍吃飽不擾民,他用福建本地蔗糖、花生等等將煎餅改造成鬆軟Q彈的滿煎糕,比煎餅更好入口更好攜帶。

現在的滿煎糕是廈門人很喜歡的早餐之一,花生餡兒或芝麻餡兒都自帶天然油脂香氣,確實可以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八市有家滿煎糕幾乎佔盡風頭,遊客夾在本地阿嬤阿公之間,苦苦等著下一鍋出爐。花生餡兒是最受地道的,機智的廈門阿嬤為了先買到,還會跟遊客妹妹說:「那邊芝麻餡兒的更好吃啦,你去那邊排隊啦!」

在軟歐包沒有大行其道的年代裡,五指麵包就是廈門小孩的白月光。

外形像胖嘟嘟的嬰兒小手,算是老店裡的顏值擔當了,香蕉餡兒又甜又軟,至今還是很受小孩子喜歡。當年的孩子長大了,會帶著自己的小孩再來買五指麵包、火腿麵包、炸麵包……阿公阿嬤們買完菜也照例買幾個回家,二十幾年沒有變的口味,不僅僅是童年濾鏡那麼簡單了。

相關焦點

  • 小大人碎碎念:我要聽老師的話
    不是指望她成為牛娃,而是希望她跟牛一樣聽話,聽老師的話。然後送她去幼兒園的路上,我又交代她:「上了幼兒園,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在學校裡聽老師的話,這個事情其實是很重要的。為了讓娃從幼兒園開始喜歡上學校,為了讓娃儘快拿到小紅花或者獎狀,增強她的自信心(虛榮心),我交代她:要聽老師的話。可是,我發現自己的這些努力,都是多餘的,簡直有點畫蛇添足。當然也可能是小哆哆太聽我的話了,反正上了幼兒園才不到兩個月,她的口頭禪已經是:「我要聽老師的話」。以及後半句:「你又不是我的老師,我不聽你的。」
  • 鹿晗清唱《聽媽媽的話》,稱周杰倫是自己童年的回憶!
    既然是深夜,自然少不了歌曲陪伴,當主持人問大家想聽誰的歌曲時,王冕、陳赫、鹿晗、周震南齊呼「周董」 ,於是一首《聽媽媽的話》出現了!在車裡,鹿晗跟唱了一整首,周震南也在小聲哼唱,我們的超哥也沒有閒著,也唱了副歌部分,很顯然,對於這幾代人來說,周杰倫的歌曲,他們都很熟悉而且喜歡!重點來了,鹿晗聽著周杰倫的歌,對身邊的周震南說「這都是童年的回憶啊」!
  • 張翰唱《聽媽媽的話》 暱稱紀念去世愛狗很感人
    網易娛樂7月21日報導 7月20日晚,張翰分享了自己唱的兩首歌的音頻,分別是《聽媽媽的話「啊呀,耳朵懷孕了,你要負責哦!」
  • 「我憑什麼要聽你的」,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話,多半是這2個原因
    有一天準備出門的時候,媽媽說:「妞妞,你快點穿鞋,我們要出門了。最好是穿涼鞋,外面比較熱」。但是女兒卻在穿鞋這件事情上,和媽媽起了爭執。女兒表示一定要穿好看的繡花布鞋出門,但媽媽覺得天氣熱,不用穿布鞋。結果在爭執的過程中,女兒老氣橫秋地來了一句:「我憑什麼要聽你的,我就想要穿繡花布鞋」。聽到女兒的話,媽媽頓時有點火大,忍不住罵了女兒幾句。然後女兒就哭了,鬧著不肯出門。
  • 周杰倫為母親拍照,終於明白他《聽媽媽的話》這首歌的意義了!
    近日,周杰倫在個人社交網站上曬出與媽媽葉惠美一同參觀好友豪宅的合照,媽媽懷抱小狗笑對鏡頭,狀態很好。「聽媽媽的話」,畫面很溫馨。不少人看到周杰倫的動態都開始不自覺的哼起周董的那首經典歌曲《聽媽媽的話》。
  • 聽!廈門法院司法警察的錚錚誓言!
    聽!廈門法院司法警察的錚錚誓言!9月11日上午,法警支隊組織廈門中院支隊、思明法院大隊和湖裡法院大隊重溫總書記訓詞,向著莊嚴的警旗進行集體宣誓,鏗鏘有力,響徹全場。
  • 小貓行走不便被母貓拋棄,卻遇暖心小男孩,不聽媽媽的話非要幫它
    然而託比不在乎,哪怕當初媽媽不看好這段緣分,他還是不聽媽媽的話,堅持留下露露小屋角落裡有個簡陋的貓窩,它在這兒出生,在這兒感受到喵生第一份溫暖……卻也在這兒被貓媽媽拋棄。先天殘疾、腸胃發育不正、寄生蟲……聽著獸醫說出露露的種種問題,託比似懂非懂,全程只對一句話很在意:「它最多還能活兩周」。睡在毛毯裡的露露終於安靜下來,也不知它被媽媽拋棄幾天了,終於不用在黑暗中恐懼了。
  • 花生=廈門人?我眼中的廈門人
    在廈門的同安等地盛產花生。花生是一種草本植物,它地上開花,地下結果。於是廈門就有這麼一句方言「頂開花,下結子,大人小孩,愛吃甲(得)要死」是的,正如方言所說的那樣,花生確實十分好吃。花生的構造並不複雜。剝開暗黃色的有些粗糙的花生殼,就可以看到充實飽滿的花生仁。
  • 為什麼章魚一生只能當1次媽媽?聽了專家的話不忍心下口了
    章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無論在日本料理店還是燒烤店都能看到它們的樣子,韓國人有吃生章魚的習慣,從水中撈上來活蹦亂跳的直接剁碎了吃,小編表示一般人還真不能接受。章魚作為海洋生物,它們隱藏的秘密還不少。
  • 【慈濟廈門】廈門首位照顧戶捐大體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何銀濱認真上班償還借款,一邊積極與志工參加居家訪視和環保,並帶著媽媽參與2014年的冬令物資發放活動。出門,何銀濱一定在隨身包中帶上《慈濟》月刊,其中有一本月刊提到「無語良師」,聽了志工介紹大體老師化無用為大用,何銀濱也希望能夠把大體捐到慈濟。但因為兩岸因緣還未成熟,他找到當地負責大體捐贈事宜的廈門紅十字會,籤署了大體捐贈同意書。
  • 高齡中華白海豚媽媽在廈門海域「遛娃」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廈門海域觀測到中華白海豚母子同遊景象。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人民網廈門6月9日電(陳博)近日,據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消息,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隊伍在廈門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測到一對中華白海豚母子海中嬉戲畫面,這是中華白海豚幼崽2020年首次在廈門海域現身。  據悉,本次觀測到的中華白海豚媽媽是廈門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人」之一的「大白」。
  • 日本電影《要聽神明的話》:輕輕地殺殺殺
    2014年底在日本本土上映的新作《要聽神明的話》又是一部改編自漫畫的生存虐殺類電影,三池駕馭起來顯然毫不費力。       觀眾們早已熟悉《大逃殺》、《GANTZ》、《漂流教室》這類電影。       《要聽神明的話》的原作漫畫2011年起在《別冊少年Magazine》上連載,劇情沿著主流少年漫畫的路數推進。比不上《大逃殺》對於人性揭露的犀利,也不如《GANTZ》中另一個世界的天馬行空,比起同類電影慣常的暗黑風格,《要聽神明的話》選擇了一條「輕暴力」路線,對原作進行了大幅改編,將太過血腥的場面做了委婉處理,但仍不缺乏遊戲通關的趣味性,和殺殺殺的爽快感。
  • 廈門市資訊|站在廈門可以看到金門,金門和廈門距離多遠?
    去過旅遊的人都知道,廈門和金門之間的旅遊,其實只需要一天就可以了。所以說,想去金門旅遊的人絕對不虧。金門和廈門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金門屬於吃喝買的地方,然而廈門屬於旅遊參觀的地方。金門和廈門只有2000米的距離了,實際上這兩個地方非常的近,兩地的居民交流也非常的頻繁,很多金門人經常到廈門去。金門島與廈門市距離約10公裡,曾是一座前沿軍事島嶼。要乘船出海才看到!金廈本是一家,金門廈門、門對門。
  • 聽出林媽媽話裡意思的陳媽媽也扛不住了,兩人吵了起來
    林一凡由於陪楊芳芳和女兒吃飯,沒有接聽陳雙燕的電話,陳雙燕很是擔心林一凡聽了她爸媽的話要退縮不再見自己了,林一凡安慰陳雙燕不要瞎想,他會一直陪在陳雙燕身邊!林一凡回到家,跟林母說想要結婚了,林母詢問女孩的家庭背景和工作情況,林母聽了兒子的話之後,不認同開網店是一個正常女孩該有的工作,並讓林一凡先把這件事情放一放,多花點精力放在玲玲身上!
  • 廈門南順鱷魚園開賣鱷魚蛋30元一個 你敢吃嗎?
    導報訊  (記者 香卉輝)雞蛋、鴨蛋、鵝蛋什麼的都是浮雲,今年夏天廈門開賣鱷魚蛋!導報記者昨日從廈門南順鱷魚園獲悉,今年夏季的鱷魚蛋產量穩定,每個售價30元,你嘗過了嗎?    鱷魚蛋開賣 一個30塊  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吃蛋,雞蛋、鴨蛋、鵝蛋等,市場上的蛋類品種不外乎這幾種,但是今年夏天,市民能吃到鱷魚蛋了!  昨日,導報記者從南順鱷魚園獲悉,每年的5月至8月是鱷魚的產卵季,本季的新鮮鱷魚蛋已經開始銷售,每個售價30元。
  • 孩子總是聽不進家長的話?心理學「白熊效應」:反著說效果更好
    兩桌都是帶孩子過來吃飯的,其中一位媽媽忙前忙後,勸孩子吃青菜、吃肉、喝水,一直強調讓孩子吃這個吃那個,但是孩子一直都沒有很感興趣,就一直沒有聽話。孩子越不聽話,媽媽就越要嘮叨,到最後我看孩子也沒有吃很多,反而家長一直在勸孩子吃。
  • 6歲女童被老師毆打一聲不吭:媽媽,不是你教我要聽老師的話麼?
    直至到了洗漱的時間,媽媽發現女兒硬是要穿著褲子洗澡,才頓悟到其中的蹊蹺,此時的琪琪不僅是臀部有傷,上呼吸道也已經感染。在醫院持續4天高燒41°後,琪琪才終於從鬼門關走了回來。打人的老師固然不可饒恕,但是受到了這麼大的生理疼痛和精神屈辱後,孩子卻選擇閉口不言。這件事情給廣大家長敲響了一個警鐘:孩子不懂得表達自己,後果是毀滅性的。
  • 五一去廈門旅遊吃什麼?最新最全廈門旅遊美食攻略
    積累了快一年沒發的廈門美食的庫存,因為連吃了太多一般的店怕連續發太多一般的看著煩。剛好現在也沒法出去好好吃,一般般的店看了不用擔心流口水吃不到 乾脆就來個合集一下清掉庫存!都是整體不難吃但也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好吃,不值得特地去吃但是如果剛好在附近不知道吃什麼的話隨便吃吃也不錯。
  • 若貓媽媽沒有教會小貓這4件事的話,鏟屎官一定要耐心教它
    小貓咪最好的老師是貓媽媽,若貓媽媽教得好的話,那小貓咪也會學得「有模有樣」,不過如今很多鏟屎官在養貓時都是在其不到三個月大的時候就領回了家,畢竟小貓咪看著可愛嘛。因此有些小貓咪就可能還沒有從貓媽媽那兒學到一些「喵生」道理,那這個責任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鏟屎官的手上。
  • 媽媽吃魚要注意,有些魚對孩子不利,吃的時候要小心
    不過,市面上的食材千千萬,各種各樣的食物對於普通人來說自然是都可以吃的,不過對於孕媽媽這個特殊的群體來說,食材上的選擇就要注意很多事情。對於很多孕媽媽來說,都會覺得魚類是最好的一種補充營養的食材,畢竟魚肉脂肪少,營養高,不僅可以讓孩子攝入到充足的營養還可以保持孕媽媽的身材不至於太過豐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