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作坊老闆:「鎮上做口罩的都發財了」

2021-01-10 度看荊楚

「都發財了,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仙桃市彭場鎮一條百米小巷,我見到93年生的小汪,一身藍白條紋襯衫,腳踩黑 VANS。他是彭場本地人,自家生產口罩。

1月26日,仙桃30多家企業接「軍令狀」復產,口罩產量達270萬隻。大年初二,小汪開始關注口罩價格,眼睜睜看著一隻無證口罩的批發價從3角漲到1塊8,翻了6倍。

▍仙桃市彭場鎮

湖北仙桃被譽為中國 「非織造布產業名城」,僅一個彭場鎮的無紡布產量就佔全國 60%。

疫情期間,這個面積不足武漢 2%、常住人口不到武漢 1% 的鄉鎮,供應了全國 80% 的防護用品。全世界 1/4 的熔噴布產自這裡。

仙桃民間流行一句話:十年打工一場空,半年口罩成富翁。一個生產耳帶筋的廠家感慨:「來來回回幾十年,我也是第一次見這種狀況。」

1.口罩之城

彭場大道,滿街都是 「點焊機配件」、「鼻梁筋輔料」 的招牌。人力板車隨處可見,拉著市價幾十萬的熔噴布淹沒在車流中。

我隨意進了一家沒有招牌的店,不同種類的口罩、耳帶筋、熔噴布,一應俱全。

「已經供不應求了,每天都有幾十萬的訂單。你只買一兩百個,我可以幫你問問。」 女店主說,「我這裡沒有劣質口罩,我家有個廠,離這不遠。」

我把口罩夾層的熔噴布拆出來對著打火機燒,無法點燃。

按網上鑑別標準,點不燃說明是好口罩。

▍熔噴布,口罩隔絕病毒的關鍵,它能靜電吸附粉塵、飛沫、病毒等。每噸熔噴布約生產100萬隻口罩。

3月14日,仙桃解封,口罩小作坊開始爆發。

我隨小汪來到一條百米小巷,夾道兩側是三層高的自蓋民房,一輛剛上完貨的電三輪車拖滿口罩紙箱。

家家戶戶大門緊閉,小汪說:「要麼是有人在裡面做點焊,要麼是去了廠裡或鄉下做口罩。」 他在彭場鎮下面的村子裡,見過一個很大的口罩作坊,30 多個老人在操作點焊機。

最瘋狂時,這條巷子大約有 7 戶在家生產口罩,兩排車等著收。

小汪估計,彭場鎮每五戶人家就有一戶在自家生產口罩,「加上正規大廠,彭場一天的口罩產量能以「千萬」計算。」

2. 一夜暴富

三月中旬,一臺點焊機價格不到 2000 元,普通家庭買得起。從無紡布作坊進口罩片,再花錢請幾個工人或者乾脆自己上手,就能生產口罩了。

「口罩片也不好進,要找關係去買。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那時,一隻成本約0.85元的口罩,倒爺收1.1元。

手熟的人,一臺點焊機一天能產上萬隻口罩,假設一個家庭作坊一天產4萬隻,每天淨利潤一萬,半個月能回本。

口罩黑話 「點點」

點焊機,將口罩片與橡皮筋銜接成完整口罩的機器

口罩黑話 「片片」

打片機,將口罩外層、熔噴布、裡層三層合一的機器

「工廠一個月兩萬元薪資,招不到人。」因為更賺錢的機會滿地都是。

修機器的師傅,熟練的一天修幾十臺,修一臺收兩千,一個月能掙上百萬。

「這裡之前有個撿破爛的,年前撿了很多點焊機回去。疫情爆發,他把廢鐵價格收來的點焊機,幾千上萬的賣出去,憑這個賺了上百萬。」小汪笑著搖搖頭。

「這些時,街上出現了很多沒牌照的新車,路虎、奔馳都有,都是本地人新買的。還有很多『粵』開頭牌照的車,那是廣東老闆來拉貨的。」

原材料也水漲船高。一噸熔噴布的價格,從3萬漲到60多萬。江蘇產的打片機,出廠時大約25萬,賣到彭場本地,一臺賣到40萬元。中間的差價,被倒爺賺走了。

一隻一次性醫用口罩,從出廠到戴在普通人臉上,倒爺能從中賺到1-2元。月入千萬,並不稀奇。

3. 分岔路口

2月4日,仙桃市指定10家醫用防護服企業、28家醫用口罩企業及22家配套企業可以投入生產。其餘工廠均停工停產至2月13日24時。

2月13日24時後,企業、作坊一擁而上,都想分這塊蛋糕。許多無資質的「三無」口罩混雜其中。

「還指望什麼防偽技術?反正都放箱子裡,就完了。」 小汪說。

「確實有人以次充好,他們可能沒有本錢,搞不到原材料。但這些是少數。如果能正兒八經賺到錢,誰願意冒法律風險?約束自己的始終是良心。」

4月9日下午,湖北省仙桃市集中銷毀了 100 多萬隻不合格口罩。疫情發生以來,仙桃市共取締非法小作坊273家,扣押不合規口罩4600多萬隻,沒收不合格口罩241萬隻。

「工商局的確來查過。」 有幾天,小汪都坐在巷子口,幫整條街放風。

▍彭場鎮一家耳帶筋工廠

我和小汪交談時,一個倒爺上前找他收口罩:「8毛8一個,不限質量,賣不賣?」 小汪連連擺手。

倒爺收貨價,每天都在回落。本地口罩交易群裡,點焊機從 2 萬 5 千元跌倒 5000 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拋售。但仍有人想要抄底買回來,賭一把。

投機的人越來越多,外地口罩生產勢力崛起,彭場本地利潤已不及高峰時十分之一。

「漲得快,跌得也快,現在已經掙不到什麼錢了。」

離開彭場時,我買了一盒口罩,發現本地只有一半人戴了口罩。

小汪告訴我,他打算收手,「前兩天有人放煙花。真是有人歌舞昇平,有人睡不著覺哦。」

人人都在談論口罩的魔幻現實,或許正逐漸遠去。

註:本文轉載自HANS漢聲

相關焦點

  • 口罩黑心產業鏈!近100000家小作坊,山寨熔噴布月賺千萬
    據記者調查,揚中家庭作坊式的生產觸目驚心,地下黑作坊遍地都是,村裡作坊沒日沒夜發出刺耳的轟鳴聲,滿車間都瀰漫著塑料熔化後的煙霧。某工廠老闆把廠房租給個人生產「熔噴布」,每臺機器一天收租4000元,電力不夠,自己還上了發電機及箱變電站。全民瘋狂,機器、噴頭、滾筒、安裝、原材料全都漲價至少五倍,因為金錢的刺激,老闆們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
  • 搶房、澳門豪賭、沒1億不叫賺錢……口罩小鎮瘋狂,可他夢碎了
    「封城」期間,近萬名工人24小時輪班換崗,每天向湖北省防疫指揮部輸送5000萬片口罩;以大道為主幹,鄉間小路由此蔓延,成千上萬個口罩家庭作坊,分布於沿途末梢。解封後,許多人開汽車、搭飛機、坐高鐵,攜著巨款,湧到彭場。滿頭白髮的夫妻,從無錫奔來,攥著幾千萬銀行卡,苦苦哀求門衛,只為見口罩廠老闆一面;義烏來的婦女採購團,幾個大媽鬧哄哄地央求計程車司機介紹資源。
  • 花樣饅頭寓意豐富 作坊訂單排到臘月廿九(圖)
    歲末訂單滿天飛,日出麵食近兩噸   時下,家家戶戶都忙著收拾屋子 ,準備年貨,在中雲街道油坊臺子村經營一家饅頭作坊的韓蕾夫婦卻天天在自家作坊內忙著饅頭生意。「還有不少訂單呢,大約臘月廿八才能忙完,做饅頭的師傅們好幾位都是買的廿九的車票。」老闆娘韓蕾說。
  • 仙桃無紡布上《新聞聯播》了!
    仙桃雖是「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產品出口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但仙桃 80%以上的無紡布企業以做外貿為主,持國內防護生產資質的很少,生產醫用防護服的廠家寥若晨星。日產3萬套醫用防護服,對仙桃來說,是個「天大」的考驗。
  • 暗訪地下熔噴布作坊:投資50萬4天回本 偽劣產品被查竟報案稱被...
    有趣的是,一位鎮江揚中的工廠老闆告訴記者,他的一條產線只花了30餘萬,不過機器都是由其他設備改造而來,目前一天產量180公斤。  在揚中,一家餐館老闆感嘆道,這條街上,好多人靠做熔噴布「賺瘋了」,開賓館的、開超市的都在做。
  • 冷空氣殺到彈棉花作坊受歡迎 翻新一床棉被50元
    這兩天,彈棉花作坊受到歡迎,彈新棉被、翻新老棉被,一天總要彈上十幾條。翻新一條棉被耗時三刻鐘昨日上午,記者在中山南路上找到了一家棉花加工作坊。在10多平方米的小作坊裡,放滿了用來做棉被的棉花以及市民送來翻新的棉花胎,作坊裡還放著一張木板臺子和一架彈花機,舒老闆正戴著口罩,忙著彈棉被。
  • 小作坊,月賺千萬,全民瘋狂!你還敢買一次性口罩嗎?
    只要手上有點閒錢,都想投入去賺一票。手上錢不夠也沒問題,幾個湊一起合夥搞總搞得起吧。各行各業的人,都跑來做熔噴布了。有錢的,租個廠房來做;沒錢的,家裡搞個空間也來做。連超市的老闆,都買來山寨機,準備摩拳擦掌要大幹一場了。我不眼紅暴利,也不反對暴利。只要你賣的熔噴布合格,暴利也可以理解。
  • 發財樹真的能讓人發財嗎?花市老闆一句話,道出了真相!
    發財樹是室內常見的植物,它的樹幹蒼勁筆直,葉片四季常綠,家居養護,辦公室擺放,都是不錯的選擇。每次去花店或花市買花時,老闆都會說,這是一種能讓人發財的植物,不然也不會叫發財樹了,那麼發財樹真的能讓人發財嗎?這還要從發財樹的名字來源說起。
  • 海南食品藥品生產作坊大摸底 發現用鴨油生產米粉等四大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擬定了肉類熟食加工行業的「必做清單」和「禁做清單」,要求全行業按照兩個清單進行整改。  其中,海南省現制現售肉類熟食加工銷售「必做清單」和「禁做清單」中明確: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有效的健康證;從業人員加工肉類熟食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帽、戴口罩,衣著乾淨,加工前清洗、消毒雙手;必須在加工和銷售肉類熟食的場所使用防鼠、防蠅、防蟲設施;必須在加工肉類熟食的場所使用紫外光燈等消毒設施;必須保持加工銷售場所清潔;必須每天加工銷售完後,清洗、消毒接觸肉類熟食的工具、容器;必須分區加工、
  • 光棍節聶發財來鳳魚老闆送「脫單符」 一年脫單就辦賀喜宴
    當然,對於未能成功脫單的參與者,老闆同樣有福利相送。 排隊領脫單符的單身男女 據了解,這次活動有上百名單身男女慕名來領取這個特殊意義的「脫單符」。面對如此火爆的人氣,有人問老闆「楞個多人,如果都脫單了老闆會不會不兌現喲?」
  • 湖北口罩小鎮的輪迴:風來了,少於1億不叫賺;風走了,百萬存貨壓倉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彭場鎮因無紡布產業鏈而聞名,產銷量長期居全國首位,「紡布產業看中國,中國看仙桃,仙桃則看彭場鎮」的說法在業內盛行。 作為防疫的「硬通貨」,全球對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的需求今年劇增,彭場鎮這些無紡布產業鏈上的公司也再次站在了風口上。 「賺三五千萬都不算賺到錢,賺1個億以上才算賺了點錢。」
  • 好運到來,天生老闆命的生肖,發財指日可待,數錢的日子到來了!
    運勢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這一生最值得去守護的東西,運勢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去認真珍惜的一件事情,根據生肖命理推算出來的:好運到來,天生老闆命的生肖,發財指日可待,數錢的日子到來了!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和身邊的親朋好友呢?
  • 《熱血警探》:鎮上連著好幾起兇殺案,警察局長是幕後老闆
    《熱血警探》:鎮上連著好幾起兇殺案,警察局長是幕後老闆編輯:綠葉最近看了很多很多類型的電影,但是還是比較傾向於喜劇類的電影,今天看了一部喜劇電影挺好看的,這部喜劇電影就是《熱血警探》,這部喜劇電影在某瓣評分達8.3分,《熱血警探》這部喜劇片好於93%的喜劇片,好於96%
  • 調查|小作坊1天淨賺30萬 200%暴利催生假劣口罩產業鏈
    假劣口罩何處來:無資質,自家倉庫生產深夜凌晨開車駛至高速入口,這不是抗擊疫情的日夜兼程,而是為了交接車中自家小作坊生產的口罩,350元/箱成本,最高能賣到8500元一箱。即使是程冬冬這樣的小作坊,只裝得下7臺機器。但產量卻高企。「一臺機器一天生產4萬,小作坊一天7臺機器開工能生產28萬口罩。」程冬冬說,跟自己親戚比,他的口罩量不大。「我表兄弟存貨多,前期以1500元/箱售出,後來開始大量收購,3天淨利潤83萬。」
  • 露天擺放作坊製作 呼和浩特市釀皮讓人不放心
    該男子說,雖然這是小本生意,但是足夠養家餬口,他的好多同鄉都在呼和浩特市做釀皮。他們認為幹這一行沒人管,所以很自由,要貨的人多就多做點兒,要貨的少就少做點兒。  手工生產  由於這家釀皮小作坊在凌晨生產,記者沒有看到他們生產釀皮的過程。記者以多走幾家手工作坊比較價格為由,向他要了另一家釀皮作坊的電話。
  • 銅鑼灣書店老闆:現在讓你發財,不讓你做夢
    店主林老闆告訴筆者:「就這麼小的面積,每月租金要3萬港幣,一年30多萬港幣。二樓比一層底商便宜10倍!」50多歲的林老闆十分健談,一邊擺弄著手中新書,一邊與我聊天,不時還妙語如珠:「過去內地讓你做夢,不讓你發財,現在是讓你發財,不讓你做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夢不行啊!」他指著放在醒目位置上的《共產黨宣言》說,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是本好書,你可以不相信,但你要了解。
  • 自彈棉被重新走俏 小作坊裡200元就能做一床
    不少從事「彈棉花 」的老闆反映:生意很火。     棉被不掙錢,商場裡鮮見     在市區的各大超市逛了一圈,記者發現棉被區的各種被子琳琅滿目,價格也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張女士本來想買一條性價比高的普通棉被,可經過銷售人員推銷弄得自己也犯了愁。     「售貨員說這種透氣性好,那種重量輕,還有的適合過敏人群使用……不但我聽暈了,我也沒帶那麼多錢啊。
  • 武漢人和武漢人,相隔一米,摘掉口罩
    官方發布的「科學佩戴口罩」方式可以不戴口罩:· 在公園、戶外等空曠場所,保持一米安全距離時,可以不佩戴口罩· 在通風消毒良好、嚴格健康監測、保持社交距離的室內會議及活動場所,可以不戴口罩· 學生返校後,經過一段時間評估安全後,可以不戴口罩,體育健身活動可不戴口罩
  • 面相學|什麼人有老闆相?升值發財的老闆面相有哪些特點?
    人一生的運勢,從面相上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有些人天生就註定不能發大財,無論後期怎麼折騰都是無果;有的人需要在人生途中遇到貴人,經過高人指點就可以走上發財的道路;而有的人天生就自帶老闆的運勢,無論怎麼變化,都可以通過自身努力走向成功,那麼這樣的人有什麼面相特點呢?今天祭祀君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無證小作坊蒸出"黑"饅頭 記者暗訪遭追打(圖)
    2月6日,記者趕到現場進行暗訪時,不僅相機被小作坊的老闆搶走,還遭到對方的追打。後經李滄工商執法人員檢查,這家饅頭作坊並沒有經過審批,提供的營業執照上的註冊地址與實際不符。據這家小作坊的老闆娘稱,他們生產的饅頭大部分都批發給了周邊的工地和小市場。目前,這家小作坊已被查封,生產的饅頭正在接受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