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們的8個顯著特徵

2021-01-09 騰訊網

在世界範圍內,許多的心理學家都開始關注一個現象:情緒上不成熟的個體數量正在急劇增加。許多人在30歲、40歲甚至50歲時仍然像個孩子!——是的,他們可能有一個家庭,一套公寓,一輛汽車,還有一份好工作。但在這些「巨嬰」的內心深處,他們總是在尋找那些能夠幫助他們的人,比如政府、年邁的父母、心理學家、同事等等。

媽媽,他們傷害了我!

心理上陷入「巨嬰」階段的人總是會不斷地抱怨和求助。因此,他們的行為就像受害者,希望尋找一個救世主,並為他控制一切和解決一切問題。

巨嬰們如何做?——就像沒有父母的小孩子,很脆弱,當他們感覺不好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哭。

怎麼辦?——心理學家稱這種狀態為「責任缺失症」,並建議他的親友不要替那些表現得像孩子的人承擔責任。而是讓他們面對他們所抱怨的後果。

等我長大了,我就要成為百萬富翁了!

你可能總會遇到這過總是夢想著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的人。例如,他們想贏得100萬美元的頭獎,或者成為一家大公司的老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通常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沙發上或玩電腦遊戲上。

巨嬰們如何做?——一個孩子還不能評估他們的能力,所以他們很容易聲稱自己長大後會成為總統、百萬富翁和超人。

怎麼辦?——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贏得超級球還是百萬富翁的機率都在1.75億比1左右。所以最好等到你的朋友摘下他們的玫瑰色眼鏡,然後建議他們找到另一種致富和成功的方法(比如參加培訓課程或找一份薪水豐厚的工作)。

我不明白,再跟我解釋一遍

當我們在網際網路上交流時,我們通常會看到用戶寫下「我無法理解、解釋」或「我在哪裡可以找到它?」——這樣的人也許在線下的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打擾健身教練和售貨店員要求免費服務。他們會常說:「給個建議又有什麼難的?不是嗎?「——他們根本是未學會尊重別人的個人界限,並且也不珍惜自己的時間。

巨嬰們如何做?——一個人下意識地對待另一個人,就像他們的媽媽應該詳細解釋一切,或者像操場上的朋友應該給他們一個玩具。

怎麼辦?——不要幫助一個不能處理簡單任務的人。最好是說,「谷歌會幫忙的。」(小編說:或許用「自己上網搜去!」更有力度!)

我感到很悲傷和孤獨

這些人不能忍受孤獨。他們在情感上依賴他人,並總是試圖取悅他人。結婚後,「巨嬰」們把責任推給配偶,甚至不放過已成年的子女。

巨嬰們如何做?——孩子總是需要保護,只有和父母在一起才會感到安全。

怎麼辦?——醫生稱這種狀態為「依賴性人格障礙」,而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應該求助於心理醫生。

告訴我該怎麼辦

「巨嬰」們相信每個難題都會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他們自己卻找不到。或許他們明白,所有的收穫都是給那些努力工作的人的。

巨嬰們如何做?——一個「孩子」總是在等待奇蹟,他知道也許會有一個善良的巫師會揮舞魔杖,讓一切都好起來。

怎麼辦?——如果你朋友的生活出了問題,你將是罪魁禍首。所以,在伸出援助之手或給出任何建議之前,最好三思而後行。

沒什麼新鮮事。取關!

這種行為經常出現在評論中,並伴隨著諸如「我不這麼認為」或「聰明人會另闢蹊徑」之類的話。在這樣的對話中,他們貶低別人的意見,並經常開始侮辱別人的長相、年齡等。

巨嬰們如何做?——這看起來像是一個青少年試圖證明誰是最好的,並顯示出他們想要在別人的地盤上證明自己的願望。

怎麼辦?——最好不要在這樣咄咄逼人的網際網路用戶身上浪費時間,因為你的憤怒和回擊會成為他繼續的興奮劑。

我可以做任何事,甚至更多

心理學家在分析了一組在一起工作的人中,其中那些做任何事情的人,和那些花半天時間喝茶和滾動社交媒體新聞的人。心理學家說,這兩種情況都表明這些人不成熟:他們要麼做得太多,要麼相反,做得太少。

巨嬰們如何做?——孩子需要大人的批准。即使在學校,他們也試圖成為第一個回答問題的人。儘管他們因為未完成的任務而受到懲罰,但這不是問題——他們確信每個人仍然愛他們。

怎麼辦?——老闆應該根據員工的職責平均分配所有的任務。那些喜歡工作的人不應該完全忘記休息。

你會對我做什麼?

這些人不明白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包括一些人用印有安全帶團的T恤衫愚弄交通官員,以及那些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讓別人的生活變得更加複雜的人,比如在市場的過道中間無意識地把購物車留在過道中間,或者問一些他們為什麼不能懷孕的問題。

巨嬰們如何做?——一個好鬥的少年只會服從他們狼群中最強壯的一員。如果他們認為某人很軟弱,他們會抓住機會堅持自己。

怎麼辦?——當涉及到像圖片中那樣的t恤衫的情況時,最好記住所有的安全規則都是重要的,而不是愚蠢的試著解釋原因。至於粗魯的人,建議大家一起避免他們吧。

教育就是人點亮人

教育的質量與結果,取決於教育者本身!

相關焦點

  •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將來很可能是巨嬰
    巨嬰的後果,這麼慘烈,爸媽們可得管好自家子女,別讓孩子發展成為巨嬰!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將來很可能是巨嬰,家長要及時糾正:1 太任性小孩子太任性,出門很豪橫,總拿著爸媽的身份壓人,拿金錢示威。這樣的孩子有可能會發展成為巨嬰,心智停留在幼兒階段,為人既不成熟,處處惹人厭惡。
  • 巨嬰心理:長不大的成年人,有2點特徵,很明顯
    還有一種巨嬰屬於自卑的,是在童年時期由於撫養不當造成的,比如,很早的時候就喪失父/母,在家裡存在感低,經常被父母否定等等,長大後,就開始四處同,求安全感,求愛……巨嬰都有什麼特徵?特徵一:思維極端且幼稚巨嬰的思維,通常在辨別事物上有兩種看法,要麼就是好的,要麼就是壞,常以自我為中心,就像一個嬰兒一樣,你給我一個好的蘋果就是好的,你給我一個壞的蘋果,有蟲洞的,就是壞的,對別人善意的謊言,以及開玩笑的話無法理解,你給巨嬰撒一個壞的謊,雖然本質上是為了巨嬰好,但是他就一根筋,當成真的。
  • 巨嬰心理:成年人心智沒有成熟,有2點非常明顯的特徵
    還有一種自卑型的巨嬰,是由於曉得時候因為撫養失誤而造成的,就像很早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在家裡沒什麼存在感,往往不被父母認可等等,長大後,就開始到處尋求認同和安全感,求愛……巨嬰的特徵是什麼?第一種特徵:極端幼稚的思維巨嬰的思維,往往有兩種分析事物的看法,不是好的就是壞的,經常覺得自己就是中心,就和一個孩子一樣,你給我一個好蘋果就是好人,你給我一個壞的蘋果,有問題的,就是壞人。始終無法理解別人善意的謊言和開玩笑的話,你給巨嬰撒一個善意的謊言,即使初心是想讓巨嬰好,然而他就是死腦筋,覺得是真的。
  • 武志紅:90%的中國成年人都是「巨嬰」
    武志紅說,嬰兒和巨嬰都有三個基本心理特徵:共生、全能自戀和偏執分裂。6個月之前的嬰兒,認為自己和整個世界渾然一體,一切需求都會被母親滿足,「我就是媽媽,媽媽就是我」,不需要溝通就知道你是怎樣的。嬰兒和母親構建起一個母嬰共同體,這是最原始的共生。可是,中國人的集體心理發展水平普遍沒有超過6個月,還停留在共生期。病態共生的表現,沒有界限、以己度人、統一思想等。
  • 巨嬰?為什麼要做巨嬰?
    什麼是巨嬰?「巨嬰是一個網絡流行語,拼音是jù yīng。指雖然已經成年,但心智仍然停留在幼兒階段,極不成熟的人。巨嬰在哪裡?有人可能會問,現在有多少人是你定義的巨嬰?國人沒有那麼差吧!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不只有,還不少。
  • 怎樣判斷你的親戚朋友是不是巨嬰
    在過去的三年裡,我最幸運的事情,就是失去了一些朋友,有些是互相拉黑,有些是主動疏遠,一些多年不見的舊人,互相看了看彼此的朋友圈,發現人與人之間最大的距離,並不是半個地球,而是三觀上的巨大差異。
  • 巨嬰症知多少?
    巨嬰症知多少? 平均新生嬰兒體重大約為3.4公斤(7磅8盎司左右)。嬰兒出生體重高於4.5公斤(9磅15盎司)就會被認為是超重甚至是巨嬰。在2009年,出生在英格蘭和威爾斯所有嬰兒中有1.7%患有巨嬰症。 要如何知道將來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了巨嬰症?
  • 社會上的每出現一個「巨嬰」,他背後的父母都居功至偉,功不可沒
    在網絡上有一個閱讀1.3億的熱門話題#如何看待巨嬰現象#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這個話題的起因是之前造謠生事的郎某父親,在面對媒體採訪的時候用「小朋友開玩笑」作為為郎某開脫的理由,讓不少網友忍不住發笑。這名造謠者郎某,不僅僅是個成年男子,而且已經成家生子,是一個家庭的支柱,是一個女人的丈夫,是自己孩子的父親。就這,居然還是個「小朋友」?
  • 從社會上的「巨嬰現象」,淺談家庭教育中的「123」
    他語言犀利,字字珠璣,直接喊話那些疫情防控中的"巨嬰"們:"國家有保護你們的責任,但沒有慣著你們的義務。""建設祖國你不在,享受福利你比誰都快,我們中國不養巨嬰。"拉薩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賈凱勝在現實生活中,並不乏這樣的"巨嬰現象",我們應當引以為戒。
  • 為什麼會成為「巨嬰」?
    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很多人在感情上,就是一個"巨嬰"的存在,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感。例如,以前有個女孩告訴我,從童年到成年,她一直受到父母的管教,她不敢在任何事情上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樣一個例子,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事實上,這是一個人在感情中扮演的一個"巨嬰"的角色。1「巨嬰」首先我們先來講講什麼是「巨嬰」。當一個孩子出生時,他沒有自我意識,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是一個人,也不知道自己正面臨著巨大的恐懼,因為在他出生之前,他有一個溫暖的環境,不需要吃,不需要喝。
  •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神秘「巨嬰」,為何趴在這裡這麼長時間?
    大千世界,可以說是無奇不有,這個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令人匪夷所思的事物,有的一些還吸引了不少遊客,比如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神秘的巨嬰,而這個神秘的巨嬰存在於是沙漠之中。在中國甘肅瓜州的一片沙漠之中,為什麼會存在著這樣一個「巨嬰」呢?
  • 剛出生就獲得全世界關注的巨嬰,如今怎麼樣?網友:還好回歸正常
    在老一輩看來,生一個「胖寶寶」是一種福氣,如果兒媳婦生了個胖寶寶,老人會認為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也會忍不住到處炫耀。但新生兒的體重超標,對媽媽以及對寶寶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 成年人的巨嬰心理,到底有多可怕?
    在這個時代有很多被寵壞的孩子,雖然身體年紀一天天成長,但心理永遠都停留在小孩子時期,因此「巨嬰」這個詞也在群體之間流傳起來。那麼,巨嬰是什麼意思呢?指的是已經成年的人極度自私,以絕對的自我為中心,世界應該圍繞著他而轉,不在乎別人的感受,沒有規則意識,沒有法律概念,沒有道德約束,只知道索取而沒有奉獻精神與意識,會把別人的幫助和贈予視作理所當然,毫無感恩的心。
  • 量能明顯放大 股指破位特徵顯著
    隨後隨著上海國資改革題材的率先反彈,滬深兩市企穩並小幅回升,尾盤更是在金融股大力拉抬下,滬指跌幅顯著收窄。此外,伴隨著兩市指數振幅的加大,市場量能出現了明顯放大。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992.00點,下跌58.17點,跌幅為1.91%;深證成指收報10405.85點,下跌446.36點,跌幅為4.11%。
  • 缺失的環節:從熊孩子到巨嬰
    所有人的一生都始自呱呱墜地時的白紙一張,無論熊孩子巨嬰,還是聖人賢者,都不曾例外,即《三字經》所云,「人之初,性本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熊孩子長成熊孩子,巨嬰發展成巨嬰,都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其間,必然是部分環節的缺失。
  • 「巨嬰式」父母,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2020年8月20日,一個男子抱摔幼兒的視頻在各大網絡上瘋狂傳播,視頻中的幼兒看起來2歲左右,被高高舉起後扔到沙發上,幼兒傳出撕心裂肺的哭聲。 以上父母皆具有"巨嬰式"父母身上的特徵,他們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中國和國外的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導致中國在"巨嬰式"父母的比例遠高於國外。筆者大致分析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 遇事耍官威:成年巨嬰的全能自戀與偏執分裂
    巨嬰什麼是巨嬰?巨嬰原來是指體型巨大的嬰兒,近年來,由於某些成年人的迷之行為,巨嬰逐漸被用來指代那些心理髮育停滯在嬰兒階段的成年人。此時的楊某,和其他成年巨嬰一樣,其實內心是自戀而慌亂的,他看不起方某的職業,既希望方某滿足自己的全能幻想,低聲下氣地向自己道歉,又對方某阻斷自己執行「權力」感到憤怒,認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尊嚴受到了侮辱,「你是針對我嗎?」。當白衣男子鄧某出現,楊某心虛,卻又試圖表現出自己的「理直氣壯」,於是試圖以父親的「官威」震懾對方,聲稱自己父親是公安局副局長(其實是個普通民警)。
  • 值得深思,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這些「巨嬰」行為
    特殊時期,竟有人在公然「吐槽」核酸檢測收費180元太貴了;稱國家這次發財了...還配上了和防疫人員的微笑合照,這一下子就點燃了網友們的怒火,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到底怎麼一回事兒?18日下午,網友@王昭翬發了一條微博,內容如下:「今天去醫院做了核酸檢測,就是用棉籤在舌頭根部刮兩下,2秒鐘就完事了,24小時出結果,收費180元,醫保不報銷。
  • 電競巨嬰隨時哭泣是什麼梗啥意思 怎麼來的出處
    電競巨嬰隨時哭泣是個什麼梗?很多朋友都不是很清楚這個梗是在說誰,其實這個電競巨嬰說的就是現在的英雄聯盟戰隊RNG的ADC簡自豪(uzi)以至於為什麼叫uzi是電競巨嬰這個就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梗了,流傳的時間也比較久了,那麼這個電競巨嬰隨時哭泣又是因為什麼火的,一起來看看吧!
  • 缺失的環節:從中孩子到巨嬰
    所有人的一生都始自呱呱墜地時的白紙一張,無論熊孩子巨嬰,還是聖人賢者,都不曾例外,即《三字經》所云,「人之初,性本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熊孩子長成熊孩子,巨嬰發展成巨嬰,都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其間,必然是部分環節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