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十佳養老護理員」|70後奉獻忙,用心為老人做好生活服務

2021-01-08 長沙新聞網

  張碧雙:愛心、孝心、貼心、細心、知心」五心服務

(張碧雙。)

  張碧雙,女,1979年2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共黨員,現任長沙縣青山鋪鎮敬老院院長。

  五年來,她信守對黨的忠誠,對養老事業的熱愛,以「愛心、孝心、貼心、細心、知心」的五心服務帶領13位員工全心全意照顧著全院八十餘位孤寡、失能失智老人,為老人們創造了一個安享晚年的溫馨家園。在新冠肺炎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前,她捨棄自己家人,在敬老院連續奮戰一百多天,有序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消殺、物質儲備等工作,安撫老人恐懼情緒,幫助老人通過視頻等網絡手段與家人溝通,事無巨細地為全院近百位老人的健康保駕護航。寄養老人彭正華在她的精心指導、協助護理下,護理級別從特級護理降到二級護理,最讓人欣慰的是,老人說他在這裡重新拾起了對晚年生活的信心。73歲的特困老人劉梅亮,在一次幫忙收拾餐桌的時候,突然發現椅子上有5000多元現金,見到這麼多錢,他沒有據為已有,而是主動找到張碧雙,隨後通過核實見證將錢物全部分文不少地交還失主手中。今年六月以來,該院率先開展了長沙縣內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的試點工作,根據本鎮老人的實際情況,對不能「走出來」的老年人,實施「走進去」上門服務,讓居家的老人也能享受得到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和溫馨的陪伴。

  該院始終以「愛」為靈魂,以護理質量為綜合養老服務的出發點和核心,創新地實施了「酒店式管理模式」,做到了三個一,即「每日一次安全生產早會」、「每周一次業務培訓」、「每季度一次理論和實操考核」,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工作人員的理論知識和護理水平,並在院內形成了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集中託管的老人在這裡感受到家裡都沒有的溫暖和便利,居家養老的老人則表示,張碧雙的護理隊伍比自己的兒女更貼心。

  周臘梅:耐心細緻,為老人做好生活護理

  (周臘梅。 圖片均由通訊員提供)

      周臘梅,女,1973年12月26日出生於汨羅市大荊鎮。就職於長沙市第三社會福利院。

  2007年4月,她來到長沙市第三社會福利院從事護理員工作。幹一行,愛一行,她對這份工作充滿了熱愛,把每個老年患者都當作自己的家人來護理照顧。她愛崗敬業、精準照護,曾多次被評為「長沙市優秀養老護理員」。為提高自己的護理技能,2019年9月,她參加了長沙市民政局組織的養老護理員培訓班,通過考核並取得結業證書。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她積極參與到支援武漢的隊伍中,47歲的周臘梅是先鋒隊70后里進入護理區的第一人,進入護理區後,她很快適應了程序,掌握了節奏,給老人們剪指甲、整理房間,和老人們聊天、拉家常,用心呵護了老人們的身心健康。(星辰全媒體記者 熊佳惠 通訊員 陳志偉 徐飛亮)

相關焦點

  • 探訪養老護理員:每位老人習慣都要記清(圖)
    日前,青島評出了三十位「最美養老護理員」。什麼樣的護理員才是「最美」?記者隨機採訪了其中的一位——市南區樂萬家老年公寓四川路分院護理員王敏。    上午十點半,記者見到王敏時,她正在給患病老人劉阿姨拔吊瓶。劉阿姨腿關節不好,養老院醫生給開了7天吊瓶,今天是第5天。
  • 上海的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為2-4級失能老人提供新的服務...
    家家有老人, 人人都會老養老服務事關千家萬戶上海長護險試點一經推出就倍受老人歡迎市醫療保障局局長夏科家今天在做客《2020上海民生訪談》節目時透露,本市正積極實現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相關工作,助力機構-社區-居家養老的梯度協同發展,為2-4級失能老人在居家上門照護外,提供新的服務模式選擇。
  • 天津東麗的失智老人養老
    天津東麗的失智老人養老,    在多年實踐中,頤澤以「讓父母更舒適,讓兒女更安心」為使命,以「高端服務,普惠價格」為目標,致力於提供高性價比的高品質服務,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經營模式,讓更多工薪家庭能夠享受到國際標準的服務。
  • 怎樣為老人「定製」養老方案?這幾位「金牌養老顧問」這樣做
    「大城養老」,如何體現溫度?2018年5月,上海市創新推出「養老顧問」制度,為老人提供更加周到、精細的服務。創新舉措實踐兩年多後,今年9月,市民政局開展了第一屆「金牌養老顧問」推選活動。11月初,首批50名「金牌養老顧問」從2000餘名參評人員中脫穎而出。浦東新區參加評選的養老顧問,拿下了榜單中的8個席位。
  • 安阿玥委員:將中醫健康養老護理員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李木元)「我國不僅僅是養老護理員缺,中醫健康養老護理員更缺。我們對北京市208家養老機構的調研中,68%的機構未接觸過中醫健康養老服務這個概念,90%以上的機構從未讓護理員開展過中醫健康養老服務。」
  • 澄城縣大力發展養老服務事業
    養老服務關係民生,情牽百姓。「十三五」期間,澄城縣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工作方針,積極推進「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讓更多老人老有所養。興辦公辦養老機構。
  • 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看電視打電話養老服務送到家
    ,取消其經營權-對從事養老服務的社會組織給予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對於從事社區養老服務的護理員給予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天津北方網訊:老人在家不用出門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本市將擴充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功能,將其改造成具備呼叫、配餐送餐、家政服務、便利店等功能,目前已選取部分社區作為改革試點,試點成熟後將逐步推廣到全市各個社區。
  • 養老服務有特色種類齊,老人為何拿養老補貼買包子而不買服務?
    隨著一所所養老院建成、一個個社區老年驛站設施完善,如今專門面向老年人的服務越來越多。上門助浴、接送上下樓、清掃房屋乃至修腳、量血壓、掏耳朵等服務,都有養老機構提供。不過記者調查發現,為老服務種類雖然多,但是「掙錢」並不容易,很多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都在賠錢。養老機構想方設法豐富服務、尋找其中利潤點的同時,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需要改進。
  • 至愛伴夕陽 親情為老人|一個下崗女工的養老路
    關愛老人 親力親為臺麗偉始終堅持以「至愛勝於親情,承諾重於泰山」為工作理念,以「替兒女盡孝,給家庭解難,為政府分憂」為工作宗旨,以「讓躺著的老人坐起來了,讓坐著的老人站起來,讓站著的老人走起來」為追求目標,設置了「五個中心」。即養老服務中心、醫療中心、託養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護理員培訓中心和至愛老年大學。
  • 養老護理員必看!如何跟失智老人有效溝通
    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我國失智症人數也呈上升趨勢,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失智人群數量已位居世界前幾位,日益龐大的失智老人在給家庭帶來種種不便的同時,也給眾多養老機構的護理員帶來新的挑戰,雖然失智老人的認知功能逐漸退化,但語言交流依然是他們與外界環境溝通的主要形式,所以養老院護理員跟失智老人如何有效溝通成為了良好照護的基礎
  • 打造國人的健康管理師 800名學員參加首屆中醫養老護理員師資培訓班
    在前期調研中,市中醫局發現中醫健康養老已成為中國大多數家庭、特別是中老年群體的普遍需求。此次開設的,首個中醫養老師資培訓班,體現了創新性、革命性、戰略性、全局性。屠志濤強調,無論是中醫、養老、服務,關鍵的落實在於人。中醫局此次下大力氣、整合資源、聯合中醫最高學府開設的培訓班,就是要集中力量為中國特色的醫養結合做好高端人才培養和人力儲備。
  • 甘肅兩年內將培養培訓養老護理員4萬人
    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2021至2022年,我省將培養培訓養老護理員4萬人,進一步規範養老護理職業行為,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提高養老護理職業化、專業化、規範化水平,更好滿足養老服務需求。為此,省民政廳、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聯合制定了《關於加強全省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實施方案》,並於1月4日起實施。《方案》明確,優先培訓全省各類養老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組織籤訂勞動合同或試用合約的護理服務人員(包括家政服務、物業服務以及自願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省高校醫學專業、醫學類院校和開設有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院校的畢業學生)以及失能對象家庭成員。
  • 的失智老人養老哪家環境好誠信服務
    的失智老人養老哪家環境好誠信服務,頤養天年是老人在我們的照護下的生活狀態,溫潤而澤是我們對老人的態度。的失智老人養老哪家環境好誠信服務, 通過任何不正當手段或以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方式達成交易的,如利用秒殺器等工具下單、套取優惠利差、虛假下單交易、提供虛假交易信息等擾亂活動秩序、違反交易規則的行為;用戶欠缺交易意願,如利用退款流程的便利性以實現獲取優惠權益目的,交易後出現大量退款的;其他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如有任何關於此活動的諮詢和幫助,活動期間請諮詢京喜在線客服。
  • 2020年銅川市第二期養老護理員培訓班開班
    12月24日,2020年銅川市第二期養老護理員培訓班在職業技術學院開班。市民政局副局長封長潮、銅川職業技術學院總務處處長宋海幫、職業技術學院孫思邈醫學院黨總支書記段曉峰參加開班儀式。宋海幫在開班儀式上致辭,段曉峰宣讀了教學培訓計劃,教師代表和學員代表分別作了表態發言。
  • 北京市延慶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招收中醫健康養老護理員學員112名公告
    2020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6-12月)北京市延慶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公開招收中醫健康養老護理員學員的公告為構建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運行機制,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北京中醫藥健康養老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 老人護理成為剛需 發展護理保險擴大服務供給
    來源:人民日報發展護理保險 擴大服務供給天津市武清區養老院保健站的醫護人員,為85歲老人劉木蘭梳頭保健。 李世琦攝「阿姨,再張下嘴。好了,再漱下口……」在浙江省嘉興市親親家園老年頤養中心,護理員小顧正在為98歲的老人姚靜芳做口腔清潔,動作利落嫻熟。
  • 用補貼買服務的老人為何還是有點少?養老服務想要掙錢不容易
    老人所需要的服務,在這裡都能找到,常設如老年餐、康復訓練;有些則是定期開設,如老年特色課程、健康諮詢。更新鮮的,這裡還有一個為老人拍攝口述歷史的房間,已有老人來讓工作人員把鏡頭對著自己,錄下自己年輕時候經歷的奇聞趣事。
  • 前院就醫後院養老 96歲老人的幸福生活
    上周,80歲的冀大爺突然不想吃飯,根據經驗,護理長判斷此事另有原因,便安排他趕緊測血壓,果然,高壓指數為190,體溫38攝氏度,隨後老人出現了嘔吐症狀。「別是心腦血管的問題。」護理長第一時間與家屬溝通,隨後上報院裡,走急診綠色通道,接力搶救,由專業護士陪伴老人到「前院」做各項檢查,等家屬趕到已是一個小時後。「醫生診斷老人是肺感染,繼續做抗炎治療,搶救一分鐘也沒耽誤。」顧美華說。
  • 2020年銅川市養老護理員培訓班開班
    12月2日上午,2020年銅川市養老護理員培訓班在職業技術學院開班。市民政局局長宋軍明、銅川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任斌、職業技術學院孫思邈醫學院副院長童海民參加開班儀式。來自全市各區縣及各級養老機構的90餘名管理和服務人員參加培訓。
  • 三明大田:補齊養老事業發展短板 好服務讓養老變享老
    山高路遠、居住分散,給農村老人養老帶來不小難題。面對逐漸到來的老齡化社會,如何實現老有所醫、老有所養?建平臺 養老服務有「智慧」「可以來幫我理個髮嗎?」近日,91歲的文江鄉昭文村視力殘障老人楊斯杯按下手機的SOS鍵。在大田縣澤惠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一接到電話,信息平臺自動定位,並調度附近孝老員,15分鐘後,同村的孝老員上門為老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