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句漢語不會說寫的漢字書法讓人驚訝,愛書法的我們該反省啦

2020-12-01 寫字鴨

今天在韓國首爾有一個小型的書法繪畫展覽,是楊衛磊博士的韓國弟子們的作品展!小編收到圖片以後,通過微信簡單採訪了一下楊衛磊老師,整理如下!

晴江先生是律師,是一個位非常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朋友。

他每次在看中國古代電視劇像《秦始皇》、《大宅門》等,看到裡有書法的畫面,不認識的字或者古蹟,都會截屏發過來,讓我給他解釋!在韓國的他是眾多喜歡中國文化藝術的一個代表,這麼愛好中華文化,令人敬佩!

他每周給自己定下來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時間,還在專門的韓國書院學習《資治通鑑》、《詩經》等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這次展覽的作品他還專門畫了一幅畫,整體寫得還是挺不錯的。

悟山先生呢,平時不愛說話。

他一說起話來展現就自己獨特的特點,那種冷幽默的方式。楷書他寫了將近一年,這一次最大的作品就是他寫的這部楷書作品。

他跟我講,「我寫作品的時候,老是覺得不如平時練習,為什麼呢?」,後來他自己找到了原因,因為拿到好一點兒的寫作品的紙,老是害怕寫不好,擔心寫廢了,把紙都給浪費了。嘿,他作品紙都給寫完了,還沒寫成。

我勸他直接在練習紙上寫作品,然手在作品上當練習紙,寫不好沒有關係,試一試!結果還就寫成了,我看他的這次我感覺還算是不錯的。

平進齋先生是一個生活很豪爽的律師!

在美國做了了20年的律師,然後回到韓國。他說在美國的時候,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常常去唐人街吃中國菜,在中國餐館和中國朋友聊天,他只能用英語。

困惑的他就自己買了學習漢語的一本韓語書叫301句漢語。自己偷偷練習,再到中國餐館的時候,出來幾個漢語,讓在中國朋友捧腹大笑。他覺得這很有意思,因為中國人很親切。他喜歡寫大字行書和草書,這次規規矩矩的寫了隸書!

敦和先生是一位比較內向的朋友,他在韓國的大集團SK公司作董事。

他也有自己的非常獨特的想法,尤其是對行書非常的痴迷,其他的朋友寫行書的時候,我都會告訴他們「慢下來、慢下來」,但是對於敦和先生,我根本不用講,因為他自己就寫得非常的慢。

有一句話說得好「慢工出細活」,他就是在自己的慢性子的指導下,對行書進行仔細的研究,平時又加一些草書的營養,還算是很有收穫的。

弘遠先生是一個愛開玩笑的朋友,他在LG公司集團做總裁。

對於學習書法常常有問題。偶爾有朋友會讓他寫點作品,他都會下來找我,讓我給他仔細講一講作品中漢字具體是什麼意思?寫出來有什麼樣的寓意,然後他再給朋友寫!

他平時雖然愛開玩笑,但是在寫作品的時候非常的認真,有的時候寫到凌晨三四點鐘還給我發微信過來,問問題!我覺得這些朋友都是非常愛中國文化,緣起他們有儒學的底子,當然也與有我這個中國朋友有點兒關係哈!

志山先生是一位學者型的律師,他經常在韓國的首爾大學、延世大學等大學做法律方面的演講。

也是幾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平時寫書法是他的特別愛好之一,他也畫油畫,但是書法對於他來說是每天必需的東西。他給我講,每天早7:00起床(中國時間6:00),第一件事情就是寫20分鐘到半小時的書法,感覺一天才才是非常好的開始。他寫楷書比較久,行書稍短一些,但是很下功夫,對臨、背臨是經常聯繫的方法!

明川是韓國的著名牙醫,他開辦的牙科醫院已經做了30年,沒有換地方,我偶爾去他那裡洗牙。

到他的辦公室都能看到他滿辦公室掛的都是的中國書法、繪畫等等。他對於中國文化的喜愛,也是沒得說。他平時也愛看中國電視劇、中國電影,還聽中國歌曲(尤其愛鄧麗君的歌,雖然聽不懂)。

前一段時間,我在他突然給我發過來一張照片,我一看竟然是我朋友圈裡發的一些練習作品,我跟他說,「你可不能寫我的作品,一定要寫傳統經典的作品才是」!他最近練習行書,對米芾比較感興趣,楷書寫的是顏真卿學書法,剛剛學習半年,進步非常快,手上的感覺很不錯,這次展覽在所有作品中還算是不錯的。

朋友,您好!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我們每天發表傳統書畫藝術文物相關文章,同時發布一些書法臨帖,繪畫練習指導,以及博物館館藏品照片!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吧!

更多的視頻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會陸續更新,請大家多關注,多提寶貴意見。請您在文後留言,我們會及時回復!謝謝!

相關焦點

  • 寫書法該怎樣對待簡化字,一次全講清楚了!
    引言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簡化字的時代,書寫習慣早已革新,書法最基本的核心就是書寫性,筆墨當隨時代,簡化字也是脫胎於古漢字,國家早已大力推行簡化字,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書法到底能不能寫簡化字?書法寫簡化字就是沒文化嗎?書法寫簡化字不符合規矩嗎?
  • 寫書法的時候,筆畫的「粗細」該如何掌握?
    我們知道,筆畫是構成漢字最基本的單位,所以筆畫的粗細也是書法中比較基礎性的問題。要想清楚的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清楚的知道:筆畫為什麼要有粗細的變化、筆畫怎麼樣才能有粗細的變化以及筆畫何時才可以進行粗細不同的變化。
  • 越南書法:不寫漢字寫拼音,形不美神不具,實在難以欣賞
    但對於越南人而言,他們選擇了書法,但如今在紙上筆走龍蛇已不再是漢字了,離開漢字的書法依舊在越南盛行。堅強的漢家書法在越南當年廢除漢字的之前,書法就已風靡越南,中華的很多文化都隨著文字在越南的傳播而傳遍整個越南。他們成功地廢除了漢字,但書法這門基於漢字的藝術卻怎麼也廢不掉。
  • 要學好書法,先釐清概念!寫字與書法並非一回事
    引子書法和寫字的區別與聯繫,二者是一回事兒還是兩回事兒?這是個許多書法愛好者都說不清楚的問題。有人認為學書法就是學寫字,書法老師就是教你怎麼寫字的,把字寫「好看」了就是書法。真是這樣嗎?本文將帶你抽絲剝繭,逐層分析。一、寫字的概念若簡單地回答,寫字和書法肯定不是一會兒事。但又不能如此武斷地把兩者一分為二。
  • 黑白的藝術——折服日本的漢字書法
    但在軟實力——文化藝術上,我們依舊缺乏自信。曾經無限輝煌的漢唐文化,並未因為經濟實力的強大而甦醒。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畢卡索曾說,如果他出生在中國,他不會成一名畫家,但一定會成為一名書法家。日本,一個在經濟,科技,文化都屬於高度發達的國度,2019年,選擇在他們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向漢字書法致敬。
  • 越南人用紅字毛筆書寫拼音書法,外形很像漢字但中國人看不懂
    越南自從有文字以後就使用漢字,漢字使用歷史兩千多年,越南古籍大南實錄就曾記載阮朝皇帝嗣德帝曾說:「我越文明,自錫光以後,蓋上自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喪、祭、理數、醫術,無一不用漢字」。可見漢字對越南影響深淵,不過後來法國侵越推行法文和羅馬拼音,使得在1945年越南胡志明廢除漢字,最終越南使用羅馬字至今。廢除漢字後越南人還是受漢文化影響,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越南字書法。越南字書法承襲了越南古代漢字書法,在越南使用漢字後,書法藝術也在越南產生,至今越南書法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直到20世紀推行越南羅馬拼音文字後,越南漢字書法被拼音書法取代成為主流。
  • 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日常練習鋼筆字
    利用書法字典來研究筆順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呢,有很多字的寫法變化比較多,尤其是很多字在書法裡的處理,跟我們《現代漢字字典》裡的筆順是不一樣的,這裡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左右」的「右」,一個是「必須」的「必」,雖然這兩個字我在公眾號或者微信群裡已經提到過多次了。
  • 「書法問集」68、為什麼練書法要寫繁體字?
    原問題:為什麼練書法要寫繁體字?就是因為繁體字有前人的字抄襲或者模仿嗎?都不與時俱進呢?我是一人。繁體字也是漢字,不要神化也不要貶低。漢字繁體簡體,是一個爭論幾十年的事情。提問者說:書法繁體字是因為前人寫的字,抄襲或者模仿,不與時俱進。我們先說說,不要對繁體字有偏見。書法和練習繁體,傳承也是發展書法練習方面,繁體字確實有天然的優勢。
  • 鑑賞書法經常說要看「出處」,該如何理解呢?
    王羲之《黃庭經》局部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書法作品有出處,就是指他的書寫法度是不是有出處,看他學的是魏碑、李斯、二王、孫過庭、還是歐、顏、柳、趙等等,比如我們經常會聽人們說,這個人的字寫得好,明顯學的是米字,而且還有趙孟的影子
  • 美術研究|中國文字造型本身就是書法!
    漢字在和語言的匹配過程中,發展出了一套高度有序的偏旁、筆劃體系,這套體系即使脫離了漢語,也一樣具有漢字的魅力。日本的書法,徐冰的天書,都是這種類型的東西。它們不是因為和漢語言相匹配而成為書法,而是因為和歷史上的漢字具有系統性的相似。把單個的漢字放大,把寫好的字揉成字球,這些舉動貌似背離傳統,實際上恰好是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上的。當然,在傳統中進行創作和利用傳統來進行創作是全然不同的。
  • 硬筆書法技巧:三連撇漢字行書如何寫得多姿多彩?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帶三連撇的字,有的在左,有的在右,有的在下,在漢字當中較為常見,也較為難寫。書寫要領:(1)行書中三撇連寫,上緊下松;(2)在一些字當中可以靈活變通,寫出多種美妙形態。
  • 醜書代表創夢幻書法,拋棄傳統毛筆用孔雀毛,還十分不滿現代漢語
    書法大家王冬齡曾經說過,作為藝術家,身上肩負著一種責任。這種責任就是引領大眾開創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帶領藝術,讓藝術更好的發展。同時,很多書法家還說過,他們開創了新的書體,這是值得鼓勵的事情,因為有人有勇氣做了這件事。
  • 易中天最新書法作品,4字寫出藝術美!原來是書法高手!
    文 / 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肯定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臨摹歐陽詢的書法,還有的網友喜歡田英章的「田楷」,也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這些書法名家把中國的漢字寫出了藝術美,正是他們的努力讓我們的漢字文化發展到了巔峰,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
  • 射書大師邵巖寫漁網書法,寫出來的是啥東西?自稱當代《蘭亭序》
    這兩天,寫射書的大師邵巖又火了,現場表演加口出狂言,自比書聖王羲之,硬是活生生把自己點著了,今天又有文章說自己寫的漁網書法,包括射墨書法,是當代的《蘭亭序》,無人能及,天下第一,誰再寫射書就是模仿,就是學他。這是要把自己烤焦的節奏嗎?
  • 花一年時間學習書法,只練會了一個字,別人說我傻,我該怎麼辦?
    實際上,這些技巧的實質,在於人的記憶的訓練。而我們常說,重複則是技藝之母,不斷地重複保證了我們對於技巧越來越熟練的掌握。其實我們學習書法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對技巧技能手熟於心的訓練,那麼我們的書法技巧也就成為一句空話了。
  • 媒體街頭採訪漢字書寫 九成人不會寫腌臢、烤麩
    這次隨機調查再次驗證了本報連續推出的應對「漢字危機」系列報導所提及的現象——「失寫症」正在蔓延。  漢字是中華文明傳承和發展最主要的工具和載體,漢字深深體現出東方文明特有的思維和文化。重視漢字書寫訓練,是中國幾千年的教育傳統。「語言文字是人類最為重要的交流工具以及信息載體,是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的標誌,是促進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 書法的美:自然、邏輯、形態、觀念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哦伴隨著社會發展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書法造型藝術變得更加被大家所青睞,不同年齡段、各行各業內的人群相繼開始關心和學習培訓書法。可是,伴隨著書法實踐活動的推廣和擴展,大家愈來愈傳出慨嘆,為何許多人寫的字愈來愈不理解了?形狀愈來愈怪了?
  • 這些書法「錯別字」令人哭笑不得
    錯謬問題的層出不窮,不僅會對書法愛好者造成錯誤的引導,破壞學習書法的良好氛圍和環境,還會制約書法藝術的發展。一、為啥會寫「錯別字」?最容易產生錯別字的一個原因,是書寫人的隨意性。如八大山人寫的《歐陽修〈晝錦堂記〉》(南京博物院藏)。八大山人是畫畫的,他寫一個字,如「年」,比別的字要長十來倍,他是把一個字當成一幅畫來寫。
  • 讀書郎網校小學硬筆書法課上線,書法名家帶孩子寫好中國字
    》歌詞中這樣寫道「一橫挑起千鈞擔,一豎擎起一片天,一撇踢開攔路虎,一捺劈開萬仞山」,方正有型字正腔圓的中國漢字傳承千年,自有其風骨神韻。俗話說字如其人、寫字好看的人一般會給人留下好印象。寫得一手好字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漢字文體美、筆畫多困擾著每一個初學寫字的孩子。特別是9月新學期開學,進入新年級的一二年級小學生要開啟識字、寫字的歷程。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6歲的小朋友邊抹眼淚邊埋怨父母取的名字難寫,自己為什麼不叫一一,父母對著孩子作業本上「鬼畫符」的字發愁。六七歲的小朋友遇上筆畫多的漢字,足以讓家長老師頭疼不已。
  • 「青少年寫好漢字促進活動」在京發布
    該活動將以「寫好漢字進社區」作為提升青少年漢字書寫水平的突破口,從社區基層做起,為青少年的漢字書寫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青少年在很小的年齡就能潛移默化地受到漢字文化的薰陶,逐漸提升漢字書寫水平。據介紹,「青少年寫好漢字促進活動」由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著名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擔任總顧問,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葉培貴擔任組委會執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