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用處,科學家設計出獨特的「發光」蛋白質!

2021-01-10 博科園

太棒啦,科學家設計出獨特的「發光」蛋白質!莫斯科物理與技術研究所的生物物理學家與來自法國和德國科學家合作,創造了一種新的螢光蛋白。除了在紫外線和藍光照射下發光外,它在高溫下非常小且穩定。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光化學與光生物科學》上,這種蛋白質具有螢光顯微鏡的前景,這項技術被用於癌症、傳染病和器官發育等方面的研究。

螢光顯微鏡是研究活體組織的一種方法,它依賴於誘導發光。在特定波長雷射照射下,一些蛋白質會發出不同波長的光。這種誘導的「輝光」可以用一種特殊的顯微鏡來分析。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將這種螢光蛋白附加到其他蛋白上,使後者在顯微鏡下可見,並觀察它們在細胞中的行為。螢光顯微鏡的科學價值被證明是如此之高,以至於一個諾貝爾獎因其發現而被授予。另一個則因其從根本上提高了該方法的準確性而被授予諾貝爾獎。

到目前為止,用於這種觀察的螢光蛋白有幾個缺陷。它們容易受熱,體積相當大,只有在氧氣存在時才會發光。來自MIPT膜系統結構分析和工程實驗室的該論文第一作者薇拉·納扎倫科(Vera Nazarenko)說:首先,蛋白質比它的類似物更耐熱,它只在68攝氏度時變性,它也是微型的,而目前使用的螢光蛋白大多體積較大。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發光,研究小組最初在嗜熱細菌a的細胞中發現了這種蛋白。

這種細菌生活在高溫環境中,比如溫泉。然後,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設計了一個DNA序列,該序列複製了蛋白質的螢光部分,但沒有複製其他部分,這將使分子變得更大。通過將編碼該蛋白的基因導入另一種細菌大腸桿菌的細胞,研究小組將其轉變成一家大規模生產具有獨特特性的螢光蛋白工廠。研究活細胞中發生過程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等待一種結合這些關鍵特徵的蛋白質。通過將其引入細胞,現在可以獲得有關細胞生死的基本數據。

舉幾個例子,螢光顯微鏡被認為是研究惡性腫瘤發生發展機制的最佳工具之一,對研究細胞信號和器官發育也很有用。先前用於螢光顯微鏡的蛋白質體積龐大且熱不穩定,限制了該方法的應用,多虧了MIPT團隊,這個障礙已經消除了。光氧電壓(LOV)域是植物、細菌和真菌中光感受器的保守部分,它結合黃酮作為色團並檢測藍光。LOV結構域的變異被發展成為螢光報告蛋白,由於其在厭氧條件下具有螢光性、快速摺疊動力學和尺寸較小,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生物過程實時定量分析報告系統。

熱穩定黃素為基礎的螢光蛋白CagFbFP從可溶性LOV域含有組氨酸激酶從嗜熱細菌氯氟雷克薩斯聚集,LOV光受體蛋白中負責信號轉導的關鍵殘基穀氨醯胺具有兩種構象。分子動力學模擬表明,這兩種構象能夠快速地相互轉換。在1.22 A解析度下測定野生型氯氟雷克薩斯聚合體LOV結構域的晶體結構證實了穀氨醯胺側鏈存在兩個替代構象。總的來說,由於其穩定性和易結晶性,該蛋白有望成為LOV結構域的超高解析度結構研究和螢光報告材料。

博科園|研究/來自:莫斯科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參考期刊《光化學和光生物科學》DOI: 10.1039/c9pp00067d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發現1800顆超新星,有58顆Ia型超新星在80億光年外!

雷射技術將打開電子產品使用堅硬材料的大門!

重磅:實現超過340微米的量子隱形傳態!

相關焦點

  • 讓科學家痴迷的螢光蛋白 能使所有動物都發光
    這種蛋白質先從陽光中吸收紫外光,然後以能量較低的綠光形式呈現出來。綠色螢光蛋白質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細胞工作的過程,這種神奇的蛋白質已經成為當代生物化學研究的最為重要的工具之一。  綠色螢光蛋白質不僅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細胞機制如何工作。而且,利用轉基因技術,科學家可以讓所有細胞和動物都可以產生螢光蛋白質。
  • 科學家改造出植物界「螢火蟲」 能在黑暗中自發光
    中新網5月4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科學家利用生物技術,成功將發光蘑菇的基因移植到菸草植物上,讓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都能持續散發明亮的綠色可見光。據報導,生物發光是指生物體內發生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進而自體發光的現象,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為螢火蟲。
  • 科普知識:發光生物
    曾有報導稱,雪茄達摩鯊被捕撈出水面後,會持續3個小時發出綠色的光。巴氏黑巨口魚是生活在深海的兇猛掠食者,有尖利的像針一樣的牙齒。在被惹惱的時候,它會「點亮」整個身體,包括魚鰭。巴氏黑巨口魚具有自己的發光器官,而且還能發出獨特的紅光,以及在其他發光動物中常見的藍光。
  • 神奇的螢光蛋白:讓老鼠和豬也發光
    北京時間10月13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憑藉在綠色螢光蛋白質(GFP)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3名科學家上周最終問鼎諾貝爾化學獎,他們分別是馬丁·查爾菲(Martin Chalfie)、錢永健(Roger Y.
  • 新工具幫科學家看到活細胞蛋白質—新聞—科學網
    而這場顯微鏡學革命,則是由3篇論文組成的,科學家首次能窺見細胞內部並追蹤單個分子的行為。 「每個分子是一臺機器,一臺納米機器。」Bewersdorf說。其中,蛋白質是尤為複雜的分子,它們以多種方式彎曲纏繞,執行細胞新陳代謝和生長需要的反應。「我們感興趣的是,這些微型機器是如何整合在一起完成細胞機能的?」
  • 除了下圍棋 AI還能預測"難纏"的蛋白質結構
    困擾科學家近50年的難題我們的生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它是運輸氧氣的載體,是幫助抵禦病毒的抗體,也是消化食物的酶。蛋白質之所以能夠承擔多種多樣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具有豐富而複雜的空間結構。可是,蛋白質如何摺疊成這些獨特的形狀呢?這是生物學領域的一個重大挑戰,已經困擾科學家們近50年時間。
  • 「皮卡丘」老鼠:在實驗室發光發熱的轉基因小鼠
    早在1997年7月,「發光小鼠」就在日本大阪大學誕生了。大阪大學微生物研究所的岡部勝和伊川正等人,將發光海蜇的發光遺傳基因「GFP」注入到老鼠的受精卵中,從而培育出這種在黑暗中能發光的小鼠。
  • 是什麼讓夜光水母發光?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後來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是什麼讓水母發光?對於科學家來說,這個簡單的問題的答案造就了一個強大的新工具,它徹底改變了醫學,並讓三個人贏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其中一個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2007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能夠實時觀察乳腺癌細胞的遷移。
  • 科學家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元蛋白質
    科學家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元蛋白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32:56 美國華盛頓大學David Baker和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manuel Derivery團隊合作研發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元蛋白質二級結構
  • 中美海洋科學家對話 深海中的動物8成會"發光"
    來自美國的深海科學家艾迪·韋德博士,和剛剛凱旋的中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現場科學家王春生,帶領聽眾步入數千米深的海洋底部,揭開深藍之下的奧妙與美麗。在深海中,80%~90%的動物都會發光。  小魚們靠發光,獲得生存——找到食物、吸引伴侶和進行防衛。  在海底深處,因為陽光的折射關係,很多生物體發出藍光,卻看不到紅光。但有種魚有三種不同的發光體,能夠發出藍光和兩種紅光,而且能夠看到紅光。這條特別的魚,它的本領就是自己可以看到別的魚,而別的魚卻看不到它。  食人魚的下顎上有發光的鬍鬚,會吸引小魚前來。
  • 這些會發光的洛麗塔小裙子,上身獨特又驚豔,深受lo娘們的喜愛!
    而今年在lo圈當中,突然火一種洛麗塔小裙子,上身既獨特又驚豔,深受lo娘們的喜愛,你入手了沒有?而這種洛麗塔服飾,就是自帶bilingbiling特效的「發光裙」,由於它獨特的面料材質,肉眼看起來就會有反光的效果,因此穿在身上之後十分吸睛。正是因為這一優勢,使得它成為了lo圈當下的小萌款,那麼接下來,就讓lo醬來跟大家安利幾款,這種會發光的洛麗塔小裙子吧!
  • 科學家培育發光斑馬魚 便於觀察進入魚體汙染物
    網易探索4月25日報導 英國科學家日前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出一種身體內外都能發出綠光的斑馬魚。他們希望通過觀察這種斑馬魚來查出汙染物會在魚體內部如何作用,會對魚體產生哪些影響,從而解決一些醫學難題。據悉,很多工業產品都含有內分泌幹擾物成分,例如塑料製品和多種避孕藥。這些化學成分若是進入人體或者動物體內,會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性激素的角色,從而導致出現一系列生育問題。
  • 修身v領短袖,搭配破洞牛仔褲,設計獨特,氣場十足
    v領服飾是女孩子們經常穿的,無論是長袖還是短袖,夏天的出場率都很高,穿著涼爽舒適,不同的v領設計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氣質。小v領給人一種大氣端莊的感覺,深v的設計看起來很性感,表現出成熟女性的氣質。女生身上穿的這款白色修身V領短袖,胸前的交叉打結設計,十分獨特,充滿了設計感,讓整件衣服看起來更有層次感,不像單一的V領服飾那麼顯得呆板,沒有新意。而且,這件衣服完全展示了女孩性感的鎖骨和魅力的脖子曲線,穿著衣服走在街上,霸氣十足,女孩強烈的氣氛瞬間顯現出來。
  • 科學家發現變色蜥蜴在紫外線下能以令人驚豔的圖案發光
    科學家發現變色蜥蜴在紫外線下能以令人驚豔的圖案發光2018-01-18 10: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一些變色蜥蜴可能可以適應「阿凡達」的發光世界。
  • 科學家給出對抗耐藥菌新思路—新聞—科學網
  • 日科學家發現可抑制基因組損傷的蛋白質
    據新華社10月15日消息,日本科學家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網絡版的論文說,他們經動物實驗發現,人類以及許多動物體內都有的Zuc蛋白質在抑制轉位子造成的基因組損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助於解開不孕症發病的機制。
  • 不止螢火蟲,兩棲動物也會發光,科學家發現「螢光蛙」
    會發光的兩棲動物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蟲兒飛》螢火蟲會發光,屬於一種生物螢光現象。何為生物螢光?當生物體吸收光能之後發出螢光,這種現象便是生物螢光。生物螢光的潛在機制可能包括皮膚、分泌物和骨骼中存在螢光蛋白和化合物,也有可能與某些生物體中色素細胞的化學結構有關。而且不僅螢火蟲會產生生物螢光現象,個別兩棲動物同樣存在生物螢光。
  • 機器學習遇見生物學:詳解蛋白質摺疊預測中的算法
    圖 1: 蛋白質的三種表達形式(圖源:https://bair.berkeley.edu/blog/2019/11/04/proteins/)蛋白質摺疊問題如上文所說,各種蛋白質的作用都取決於其獨特的 3D 結構。例如,構成我們免疫系統的抗體蛋白為「Y 形」,類似於獨特的鉤子,通過鎖定病毒和細菌,這種蛋白能夠檢測並標記致病微生物以對這些病毒進行消滅。
  • 科學家實現小分子結合蛋白的從頭設計
    科學家實現小分子結合蛋白的從頭設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6 14:16:33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William F. DeGrado、Nicholas F.
  • 玻璃幕牆發光字深化設計製圖方案
    玻璃幕牆發光字深化設計製圖須以結構合理、安全穩定為基本原則,所有細節部分與施工方案將嚴格按照比例關係出現在施工計劃書中,它是施工單位在現場工作時的參照。同時,對技術的可行性以及費用和成本問題進行核實,必須根據設計的內容以及實際情況來滿足各種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