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酉陽疑似有「雲豹」出沒

2021-01-08 上遊新聞

07-19 15:22:20 來源:酉州城事客戶端

酉州城事客戶端消息,7月17日,有讀者向記者反映,一遊客在木葉鄉學堂村拍攝到了疑似「雲豹」的野生動物。

隨即,記者聯繫到了通過微信群發出疑似「雲豹」圖片的木葉鄉政府幹部何開祥。他介紹,圖片的拍攝者叫盧才華,是一名到木葉鄉避暑的攝影愛好者。

7月10日,盧才華計劃到學堂村拍攝雲海風光。上午7點左右,在步行經過矮洞溪(小地名)的公路上偶遇了3隻長著豹紋、外形像貓的動物。盧才華急忙舉起相機,拍攝到了其中的一隻,另外兩隻鑽進了樹林。

盧才華和何開祥把拍攝到的照片放到網絡上對比,發現所拍攝到的動物與雲豹十分相似。

據何開祥介紹,木葉鄉許多區域或屬於或緊挨大阪營原始森林,森林植被茂密,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近年來,當地村民還經常能看到野猴、紅腹錦雞等珍稀野生動物出沒。

原標題:木葉鄉疑似有「雲豹」出沒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慶酉陽桃花源:春起桃花笑 人間別有天
    中國青年網酉陽5月5日電 (記者 鄒暢)「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自東晉詩人陶淵明道破「世外桃源」以來,桃花源便成了世人心之所向的聖地。5月4日,全國百家網絡媒體記者來到重慶酉陽,「穿越」2000年,遊覽夢中的桃花源。
  • 酉陽有個猴王谷,出沒的野生獼猴越來越多!
    酉陽有個猴王谷,出沒的野生獼猴越來越多! 生態環境變好了, 猴兒也來安家。
  • 永嘉山區有雲豹出沒? 林業部門:這是豹貓!
    永嘉縣金溪鎮婁川村的公路上近日出現一隻動物的屍體,有目擊者說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它究竟是不是雲豹呢?且聽老師伯道來。這正是:斑紋漂亮似雲豹,個頭不大又像貓;鑑定結論是什麼?且聽專家說分曉。  公路上出現一隻動物屍體,身上有豹紋  「個頭看上去和貓一樣大小,我們以為是一隻小豹子。」
  • 廣東南崑山自然保護區雲豹出沒 伯樂樹難尋(圖)
    第1頁:南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雲豹影出沒 伯樂樹難尋 第2頁:南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雲豹影出沒 伯樂樹難尋②巖杜鵑,又叫鹿角杜鵑,生於海拔1000-2000米的雜木林內。③竹柏果實。竹柏屬羅漢松科常綠喬木,盛果期單株產果100-200公斤,種子含油率30%,經處理可成為優質食用油。
  • 臺灣雲豹是否已滅絕成待解"謎團"(圖)
    這只在桃園縣飼養戶所拍,是臺灣雲豹或進口雲豹待查。(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10月24日電 「臺灣雲豹至今行蹤成謎!」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黑熊與臺灣雲豹都屬大型食肉性野生動物,在臺灣具指標性,其中臺灣黑熊在玉山等地區,仍可見活躍,但臺灣雲豹從1985年最後1次發現紀錄後,一直未再有相關發現文獻,到底這種野生動物還有多少存活?成了亟待解開的謎題,特生中心動物組助理研究員劉建男從2003年起,持續展開調查。
  • 江西七旬翁堅稱菜地撞見老虎 專家稱或是雲豹(圖)
    吳德濂指著腳印說是老虎的  江西七旬老人菜地裡撞見兩隻老虎 專家稱很可能是雲豹  事發南康 發現疑似老虎腳印 另有村婦稱聽見老虎叫聲  79歲的吳德濂說:我看到一大一小兩隻老虎下山尋食,他和老虎偶遇後嚇跑了老虎。
  • 浙江金華現疑似野生雲豹 糞便已被提取進行化驗
    他這麼做的原因是,當地發現了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的蹤跡,而且它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在他的養豬場周圍,夏維寒擔心會危害家畜。  村民反映兩次看到神秘動物,尾巴有一米長  最早發現情況的,是東夏村65歲的村民王柏根。
  • 浙江金華發現疑似野生雲豹 村民:眼睛泛綠光(圖)
    他這麼做的原因是,當地發現了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的蹤跡,而且它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在他的養豬場周圍,夏維寒擔心會危害家畜。 村民反映兩次看到神秘動物,尾巴有一米長 最早發現情況的,是東夏村65歲的村民王柏根。
  • 黑熊雲豹華南虎……浙江的山林裡還藏著多少猛獸?
    金錢豹是國家Ⅰ級野生保護動物,溫州一帶將其和老虎一起稱為「大貓」,成年體重可達50公斤以上,全身遍布黑色斑點和環紋。雲豹(資料圖)雲豹的新聞也出現不少,2004年,桐廬山區有人報告發現雲豹蹤跡。林業局工作人員進山找尋,但只得到疑似腳印和糞便痕跡,沒有看到雲豹活體。另一條公開報導說,天目山景區駐山管理員汪明華在2011年7月16日發現了雲豹,地點在開山老殿。當晚他下樓看見一隻金黃色的、有大塊深色雲狀斑紋、四肢短而粗、尾巴幾乎與身體一樣長的東西,叼著一隻雞就跑。這些被「目擊」的猛獸最後究竟是什麼,都沒有得到證實。
  • 酉陽土家族擺手舞申遺正進行(圖)
    民間自古就有「北跳喪,南擺手」之說。擺手舞是土家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顯著文化標誌之一,流傳在重慶、湖北、湖南、貴州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尤以酉陽為甚。酉陽擺手舞以其原生性、祭祀性、民族性和群眾性以及質樸、粗獷、自然、厚重之美贏得了「東方迪斯科」的美譽,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2002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擺手舞之鄉」。
  • 酉陽可以做冠狀動脈CT檢查了
    本報訊 (酉陽報全媒體記者劉 琴 通訊員孫單單) 6月30日,記者從重醫大附一院酉陽醫院獲悉,該院引進的西門子Edge光子束超高端CT Defition Edge正式投入使用,填補了我縣不能做冠狀動脈CT檢查的空白。
  • 惠州有雲豹出沒!華南虎也曾來溜達
    南都記者近日從惠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辦、惠州市林科所等單位獲悉,目前在惠州活動的兇禽猛獸,主要有黑翅鳶、蛇雕、鳳頭蜂鷹、蒼鷹、黑耳鳶、雲豹等,多為國家二級和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而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華南虎也曾在惠州地界出現。「一種野生動物被列為保護動物,是因其稀有、瀕臨滅絕。」
  • 漸行漸遠的中國雲豹
    德宏銅壁關保護區的植被保存得很好。黑鸛 攝前兩天我去了重慶動物園,這裡面養著中國動物園裡碩果僅存的兩隻雲豹。重慶動物園對貓科動物的丰容工作做的不錯,雲豹和兩個鄰居:豹和金貓看上去狀態都不錯,不遠處一個未經丰容的籠舍裡的豹貓看上去就要緊張得多。
  • 已經宣布滅絕的臺灣雲豹,為何又疑似在臺灣被發現?
    據報導,今年2月份,在我國臺灣的臺東縣,有原住居民聲稱發現了雲豹的活動蹤跡;臺灣雲豹屬於臺灣特有的貓科動物,這個已經在2013年就宣布滅絕的臺灣雲豹,或許重新回歸人類的視線。但是缺少照片和視頻資料的證實,研究人員在附近也沒有發現雲豹活動遺留的確鑿證據,所以這個消息是否屬實,還得等待後續的跟蹤消息來證實。那麼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宣稱已經滅絕的動物還能現身呢?
  • 長寧梅硐一居民撿到小雲豹 放歸山林(圖)
    記者昨日從長寧縣林業野保部門獲悉,該縣梅硐鎮一居民近日發現了兩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雲豹,其中母雲豹受到驚嚇後竟棄子而逃,當地居民將小雲豹(下圖)撿回家中精心餵養,當地林業野保部門經過研究,決定將其放歸山林。
  • 陝西雲豹 20年未見 希望安好!
    但臺灣雲豹已經被認為滅絕,它首次出現在科學文獻是在1862年,學者羅伯特·斯文豪對其進行命名。20世紀80年代,臺灣雲豹有兩次可靠的目擊記錄,一次是發現了一隻死於陷阱的未成年個體,一次是發現了一張剛被剝掉的毛皮。從那以後,臺灣雲豹就完全消失了。
  • 走讀瀏陽:叢林探秘——雲豹尋蹤
    雲豹,喝的也是這種山泉水。「從這條小路上去,就能到禱泉湖。」黎尚華指的小路,是一條不足一米寬的石階路,隱藏在灌木叢中,極難發現,非常難行。    一路上,黎尚華和周平向我們介紹,雲豹是樹棲動物,它們的腿比較短,但是爪子附著力強,在樹上很靈活,又長又大的尾巴能夠保持身體的平衡,白天很少出沒,想看到雲豹機會非常難得,他們巡山的時候也只能看到雲豹梅花狀的腳印。
  • 雲豹為什麼叫雲豹?據說它們身上有劍齒虎的特點
    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這種特殊的貓科動物隸屬於豹亞科、雲豹屬,與正統的豹屬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雲豹為什麼被稱為雲豹?成年以後的雲豹體長大約為一米左右,體重通常在五六十斤。它們的尾巴很長,最多可長達0.9米。輕盈的身體賦予了它們極快的速度以及豹亞科中一流的爬樹能力。故而雲豹的獵食範圍非常廣,無論是各種走獸還是樹棲性的鳥類、猴子等也經常會被雲豹獵殺。根據分布範圍以及形態特徵的不同,雲豹共計有三個不同的亞種:其一是臺灣雲豹、其二是尼泊爾雲豹、其三是雲豹指名亞種。
  • 雲豹到底是幾種貓科動物?臺灣雲豹是大陸雲豹的亞種嗎?
    2019年3月,有臺灣媒體報導了關於雲豹的最新「目擊事件」,但未得到證實。以上,就是20世紀後半葉及21世紀前幾年雲豹屬的劃分情況,共包括1個物種、4個亞種。這幾個亞種都是在19世紀被描述的,進入21世紀之後,分類學及物種的概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科學家要從更廣泛的物種範圍內取得樣本,然後進行分類學修訂工作,雲豹屬的分類也因此有了較大的變化。
  • 海口石山鎮疑出現豹子動物 專家否定是海南雲豹
    海南豹貓資料圖南海網海口2月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 昨日,南海網報導了《海口石山鎮神秘怪獸5秒叼走60斤大狗 ,疑似豹》一文後,不少網友紛紛猜測這怪獸是否是海南的雲豹。2月2日,海口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的韓副站長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時給予否定,他稱海南雲豹最大體型不超過40斤,顯然無法叼走60斤的大狗,這個動物體重至少在100斤以上大型貓科動物。據了解,海南屬島嶼地區,很早年就與大陸分離,因此,海南大中型食肉動物很少,僅有黑熊、雲豹、豹貓3種。而其中,雲豹是一種廣布物種,是海南過去常見猛獸之一,但近幾十年裡也未曾有野外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