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耳鳶
蛇雕
鳳頭蜂鷹
黑翅鳶
惠城區矮陂大利村欣輝農場3天被偷走13隻雞,後來查明偷雞賊竟然是兩隻老鷹。農場主嚴先生知道老鷹是國家保護動物不敢捕殺,無奈只能將雞轉移到其他地方養殖(詳見南都惠州讀本10月14日相關報導)。南都記者近日從惠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辦、惠州市林科所等單位獲悉,目前在惠州活動的兇禽猛獸,主要有黑翅鳶、蛇雕、鳳頭蜂鷹、蒼鷹、黑耳鳶、雲豹等,多為國家二級和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而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華南虎也曾在惠州地界出現。「一種野生動物被列為保護動物,是因其稀有、瀕臨滅絕。」惠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辦主任陳偉誠等人呼籲,市民要保護和愛護野生動物,切勿私自處理傷害瀕危野生動物,遇到捕獵、殺戮受保護野生動物的行為,應提醒制止並及時舉報。
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受嚴重威脅
每年初冬,大批候鳥長途跋涉飛抵惠州的溼地、灘涂與山林,把這座城市作為漫漫徵途中的歇腳之處。
「東亞候鳥遷徙路線中,目前有3條經過廣東,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初期,為候鳥的遷徙高峰期。」據惠州市林科所所長周紀剛等人介紹,惠州地處「東亞-澳大利亞」線的中間,數千萬隻候鳥在這13000公裡的路途上往返,完成年復一年的生命延續。惠州成為南北候鳥重要棲息地之一,每年住在或途經惠州的鳥類有近600種。
「目前我省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仍受到嚴重威脅,每進入秋冬時節,各地亂捕濫獵鳥類的情況就多發。」陳偉誠說,進入11月,全省將重點打擊在候鳥等野生動物分布地區以及餐飲單位、集貿市場、中藥材市場、花鳥寵物市場等場所非法獵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行為。近期惠州森林公安正在開展2016年候鳥保護專項行動。
236種鳥兒被記錄在冊
據惠州林業部門調查統計,全省已知鳥類約500種,惠州境內目前就發現了約310種,隸屬13目46科,種數佔全省鳥類總種數的53%,佔全國鳥類總種數的21.7%。其中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有2種,分別為中華秋沙鴨和黑鸛;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有33種,分別為白鷳、海南虎斑鳽、黑耳鳶等。
周紀剛是鳥類攝影愛好者中的「鳥痴」級人物。從2005年3月至2014年5月,記錄了惠州236種鳥兒的「倩影」,填補了惠州鳥類圖譜的空白。「惠州境內或仍有新的鳥類未被發現。」
據了解,惠州林鳥主要集中在南崑山、象頭山、羅浮山以及各級自然保護區,而惠東天然紅樹林和潼湖、大亞灣等溼地公園也吸引了鳥類尤其是灘涂型鳥類來取食和繁衍。惠東白盆珠與蓮花山一帶,每年3月都會有中華秋沙鴨,9月還有鸕鷀來,下一年3月才走。在龍門天堂山,則有黑耳鳶、鷹等。
39種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惠州共有野生動物約320多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39種。」陳偉誠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在惠州活動的兇禽猛獸,主要有黑翅鳶、蛇雕、鳳頭蜂鷹、蒼鷹、黑耳鳶、雲豹等,而在歷史上華南虎也曾經在惠州出現,在新中國建國以前曾經有多例目擊報告,直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前後才絕蹤跡。
「近年來,惠州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的形式加強對動植物的保護。」陳偉誠說,目前惠州共建立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類型保護區26個,佔全市面積的7.9%,有效保護了惠州自然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其中象頭山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305種,34種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珍稀動物種類較多,區內共有210種野生動物屬「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雲豹和蟒蛇,Ⅱ級保護動物有虎紋蛙、三線閉殼龜、鳶等32種。
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16種,如豹、蟒蛇、穿山甲、小靈貓等。經近幾年調查,保護區現有植物種類增加到1694種,新發現小黑桫(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增加到210種,新發現黑耳鳶、松雀鷹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對話
市民切勿私自處理瀕危野生動物
南都:惠城區矮陂欣輝農場近期報告多次發生猛禽襲雞事件,對此你怎麼看?
周紀剛:這說明惠州近些年的生態明顯好轉,市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也提升了不少。欣輝農場嚴先生的做法值得讚賞和肯定。在他農場偷雞的那兩隻猛禽,應該是學名叫黑翅鳶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南都:市民如果發現瀕危野生動物,應該如何處理?
陳偉誠:如發現有人非法出售或食用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非法出售、運輸、販賣野生動物的行為,可立即向當地林業主管部門舉報。我們呼籲市民切勿私自處理瀕危野生動物,如果發現國家保護動物或者放生野生動物,應聯繫當地野生動物保護站,如在惠城區範圍,可撥打2881365或2881319。
●黑耳鳶
黑耳鳶在惠東、博羅、龍門均有分布,數量較稀少。黑耳鳶是一種體型略大的猛禽,體長約65釐米,白天常單獨在高空飛翔,秋季有時亦呈2- 3隻的小群。通常呈圈狀盤旋翱翔,邊飛邊鳴,鳴聲尖銳,似吹哨一樣,很遠即能聽到。黑耳鳶主要以小鳥、鼠類等為食,偶爾也吃家禽和腐屍。當發現地面獵物時,即迅速俯衝直下,用利爪抓劫而去,飛至樹上或巖石上啄食。
●蛇雕
蛇雕留鳥,在惠東地區、白盆珠自然保護區有分布。蛇雕是一種珍貴的大型猛禽,成鳥體長約50釐米,常在高空翱翔盤旋。主要以各種蛇類為食,跗蹠上覆蓋著堅硬的鱗片,像一片片小盾牌緊密地連接在一起,能夠抵擋蛇的毒牙進攻,這就是它之所以能成為捕蛇能手的主要原因。蛇雕將蛇吞入之後,往往要停下來歇會兒,同時做出一個十分古怪的動作:首先朝著太陽的方向,不斷地挺胸和揚頭,用呆滯的目光凝視太陽,就像人在進食的時候被噎住的表情一樣。
●鳳頭蜂鷹
鳳頭蜂鷹在惠州地區為候鳥,在惠東、博羅、龍門地區均有分布,數量較稀少。成鳥全長約65釐米,飛行時振翼幾次後便作長時間滑翔,兩翼平伸翱翔於高空。常單獨活動於森林邊緣,到村莊農田、果園等處覓食。一般在高大的喬木上搭窩,有時也利用蒼鷹的舊巢。它有偷襲蜜蜂及黃蜂巢的習慣,也吃其他昆蟲和幼蟲。
●黑翅鳶
黑翅鳶在惠州各地區均有分布,體長約30釐米,是惟一一種可振羽停於空中尋找獵物的白色鷹類,喜立在死樹或電線柱上。食物主要是昆蟲及小型鼠類、蛙類,有時也捕食小鳥。
採寫:南都記者 黃海林 通訊員 周少亭
攝影:周紀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