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孩子都吃手?一直給寶寶吃真的沒關係嗎?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Dr.X 超能奶爸DrX

最近很多寶媽都在問寶寶吃手的問題:

我家寶寶最近老吃手,怎麼說都不行,怎麼辦?

聽說吃手的寶寶會變醜?真的麼?

今天Dr.X就從心理和口腔發育上,來幫助大家解決寶寶吃手的難題。

愛吃手的寶寶更聰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寶寶吃手是好事,是寶寶聰明的表現。

1.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吃手

你知道肚子裡的寶寶也會吃手嗎?

其實從胎兒8個月時就會出現吸吮反應,這時候寶寶會無意識的開始吃手,這也是寶寶剛出生就會吸母乳的原因。

運氣好的媽媽在產檢做B超時,就可以看到哦~

看,寶寶在吃手

2. 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哦

4~7個月寶寶,開始會用手和嘴來探索外面的世界,吃手不僅可以讓寶寶手的精細動作得到鍛鍊,也通過口腔刺激,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吃手的寶寶真的更聰明哦。

3. 吃手也是尋找安全感

當寶寶遇到驚嚇或不安時,吃手可以緩解壓力,幫助寶寶自我安慰。這和有的孩子一緊張就搓手,揉眼睛等是同樣的道理。

當然還有些寶寶無聊也會吃手,這就是養成了習慣性動作。

寶寶吃手會變醜嗎?

有些媽媽聽說寶寶吃手對牙齒發育不好,會變醜。

是的。長期「吃手」會影響寶寶牙齒和口腔骨骼的正常發育,但這是要長了牙齒以後哦。

一般寶寶 6個月-1 歲開始萌出上下門牙,這時候長期吃手,會讓上下牙齒無法正常咬合,久而久之就會讓牙齒外突,俗稱齙牙。

如果寶寶一直到5 - 6 歲還長期吃手,那顎骨發育的不良影響將是終生的。

吃手對口腔造成對影響

長時間吃手,還會影響上下頜骨、肌肉形態改變——就會慢慢影響臉型。也就是爸媽擔心的寶寶變醜啦。

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音和牙齒的咀嚼功能。

如何幫助寶寶戒吃手?

為了吃手天天和孩子較勁,打也打過罵也罵過,沒用……

為戒吃手,寶媽們真是無招不使,有些還給寶寶手指搽苦瓜、風油精等...但其實這樣的方式並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正確應該這麼做:

第一階段:2 歲以前,「想吃就吃」吧

2 歲前是寶寶的「口欲期」,寶寶對外部世界非常好奇,什麼都要摸、都要啃。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保持寶寶手指的清潔,強行制止寶寶吃手的行為,反而可能延長寶寶「口欲期」,讓吃手更難戒除。

第二階段:2 歲~4 歲,正面引導和幹預

大部分寶寶在家長不幹預的情況下,會隨著說話、玩玩具,而自己停止吃手。

但也有部分孩子會繼續吃手的行為,這種情況家長需要給孩子更多的理解和耐心。

轉移孩子注意力:當他無聊了開始吃手,遞一個他喜歡的玩具,孩子會自然地伸手接過來,或者提議一起跳舞,也會讓吃手自然停止。

如果孩子經常膽小害怕,就裝上夜燈,並停止用「嚇唬」的方式教育孩子,安慰害怕犯錯的孩子「沒關係,我剛學的時候也會犯錯,多練習就好了」;

如果孩子習慣吃手入睡,可以多陪伴寶寶,給他講故事,幫助他自然入睡。

塗苦瓜這樣的強制手段可能會給寶寶造成更嚴重的心理負擔,不建議給寶寶使用。

第三階段:4 歲以後,溝通為主「工具」為輔

對於 4 歲以上的孩子,建議和孩子有充分的溝通和交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不能再吃手了,給孩子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戒除。

如果某段時間發現孩子越來越愛吃手,也可以諮詢專業人士,排除一些心理因素和後天養育因素。

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著更深層的原因,如果我們只是關注孩子的吃手行為,是不是會事倍功半?更為關鍵的是,孩子還在經歷著一些創傷性因素,相比而言,吃手反而不是最主要的問題了。

希望更多的家長更多去關注孩子行為問題背後的隱藏因素,希望所有的寶寶能夠更加快樂、健康地成長。

你家寶寶吃手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貓媽媽真的吃她的孩子嗎?小編認為是迷信
    貓媽媽真的吃她的孩子嗎?看到很多網友寫道,他們看到貓媽媽吃孩子的整個過程,小編覺得背後有一股寒意,這太可怕了。後來,小編收集了一些資料,想知道為什麼貓媽媽會這樣做。有傳言說,老一輩的貓生孩子時,老鼠的主人是看不到小貓的,否則母貓會把自己的孩子當作老鼠吃,這被小編認為是老一輩的迷信。
  • 8歲之內不能吃蠶豆嗎?這些食物不是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吃!
    由於治療及時,孩子現在已經基本恢復了健康。醫生提醒,如果孩子的小便裡一直帶血,甚至出現乏力、胸悶、氣促、黃疸、發熱等不適,家長要及早帶孩子就醫,不要隨便吃藥。什麼是蠶豆病?非醫學角度:所謂「蠶豆病」,就是孩子吃了蠶豆後,渾身發黃,尿液呈醬油色,嚴重的可導致孩子臟器衰竭,最終死亡。為什麼「蠶豆病」只出現在寶寶身上,大人吃了蠶豆為什麼就沒事兒呢?小孩子的消化、呼吸、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有些東西孩子吃了之後,身體不能耐受,所以會引起身體的一些不良反應,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
  • 寶寶吃手吃腳抓啥吃啥,是餓了嗎?其實他是用自己的方式「探索」
    相信媽媽們都會遇見這樣一個情況,寶寶們總會經歷這樣一段時間,把遇見的一切東西都往自己的小嘴裡放,似乎變得特別嘴饞。然而對於媽媽來說,這可實在是頭痛:一來寶寶「見啥咬啥」,萬一吃到了髒東西有細菌的東西怎麼辦?二則寶寶為什麼會突然變得如此「嘴饞」難道是生病了?
  • 寶寶吃手要不要管?專家詳解寶寶吃手
    寶寶吃手是否需要制止?頻繁吃手究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對寶寶吃手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我們今天來說說寶寶吃手的那些事兒。   大家看下面的照片,這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所以吃手首先是一種本能,是生理吸吮要求,寶寶常常在飢餓時或睡前自吮手指,用以自我安撫。
  • 千萬別再阻止寶寶吃手了,他這是在給自己接種疫苗!
    寶寶愛吃手怎麼辦?不少家長把它看做洪水猛獸,一發現立馬阻止。但近日某育兒公眾號提出了「孩子吃手等於打疫苗」的觀點。這個說法靠譜嗎?(圖片來源攝圖網)寶寶吃手真的可以提高免疫力據統計,存在於手上的細菌種類可高達100多萬種,比如導致手足口病的諾如病毒、導致發燒腹瀉的沙門氏菌等等。因此,很多爸媽發現寶寶吃手,就會立即阻止。
  • 你家寶寶喜歡吃自己的小手手嗎?家長們需正確對待寶寶的這一現象
    這裡還有一個例子,來我家的親戚說,以後孩子一定要給他戒掉吃手的壞習慣,不然以後對他的傷害很大,她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吃手吃得很嚴重,有時候還直接弄出血來,手也弄得裂開了,但是孩子還是一點都不在乎,一直吃,後來她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將孩子吃手的毛病改了過來,幾乎所有的辦法都試過了,什麼塗苦瓜,塗辣椒啊,雖然過程很艱難,但是孩子不會再吃手她就覺得值得。
  • 愛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寶寶吃手那些事,你知道多少?要不要糾正?
    我們才聊了一會,表妹懷裡的寶寶就開始把手放在嘴裡津津有味吃了起來。這時見表妹趕緊將寶寶的手從嘴裡拿掉。 寶寶好像和媽媽唱對角戲一樣,孩子趁媽媽不注意,又將手放進嘴裡吮吸起來。孩子還發出很大的「吧唧吧唧」的響聲。 這時表妹生氣了,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就愛吃手,這樣多不衛生,快把手放下來,你再吃手,我打你。」
  • 寶寶吃手該不該戴手套?媽媽了解寶寶的發育,讓寶寶自由「探索」
    當奶奶看到一張膩膩吃手的照片時,隨手說了一句:「你怎麼都不給她戴手套?像你們小時候都是戴手套的。」 我回應奶奶:「寶寶吃手很正常的,她想吃就讓她吃,不用戴手套的……」 好巧不巧的是,正當我話音剛落,一張膩膩臉上被自己抓傷的照片映入眼帘。
  • 每次吃飯都得「求」孩子吃,家長這樣做,孩子主動找你要飯吃
    很多寶媽表示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發愁,其中最讓寶媽煩心的就是寶寶的挑食行為,很多寶媽認為寶寶的挑食行為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而改善,但事實上寶寶挑食的行為並沒有改善。而且寶寶挑食的種類也是千奇百怪,有些寶寶不喜歡吃綠葉菜,有些寶寶吃到肉就往外吐,有些寶寶只愛吃白米飯和麵條。
  • 寶寶愛吃手該不該制止?真的會影響腦部發育嗎?
    原標題:寶寶愛吃手該不該制止?真的會影響腦部發育嗎? 3個月【自然探索】 2-3個月的嬰兒將手放進嘴裡的時候,不知道手是自己的,會吃得很香甜很滿足,這是寶寶的探索行為,家長不需要阻止。 引導孩子學習用手。小嬰兒的手經常握拳,當碰到物體有時會張開,可以讓他摸一摸不同質地的物品。如果在寶寶視野手能夠到的地方,懸掛一些玩具。
  • 寶寶吃手、吐口水,是性格不好嗎?6歲前的「敏感期」家長別忽視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布布媽發現布布最近總是吃手、吐口水,每次看見都會告訴孩子這種行為不好,因為不僅不健康而且還會非常的不禮貌,所以非常有耐心的在告訴孩子,不要這樣做。當時布布的媽媽明顯是感覺布布是聽懂了,可是不要幾天布布又開始吃手、吐口水,有時候還會說媽媽是壞人。
  • 寶寶到了這個時候還吃手,家長就要幹預了!
    小寶寶一邊吃手,一邊睜著澄澈的大眼睛看著你,這種模樣特別可愛,萌化人心。除了媽媽的奶,手是寶寶最喜歡吃的了。寶寶把一兩根手指塞在嘴裡,有時候甚至想要吞下整個小拳頭。但當寶寶長到四五歲,還喜歡吃手的話,家長或許就不覺得可愛,反而覺得這是種特別討厭的壞習慣了。1歲內的小寶寶總喜歡吃手,對此,有些媽媽擔心。
  • 都說吃魚補腦,但三類魚不能給孩子吃,最終越吃越笨拙
    導語:都說吃魚補腦,這也是普通家庭經常吃魚的原因,自己不愛吃沒關係,孩子願不願意也沒關係,只要能促進小孩大腦發育,那麼全家必須動員起來。的確目前物質的提高,孩子健康長大不是問題,但是在社會上的成就,還是需要靠腦力獲得的,這不是以往了。
  • 孩子都要吃打蟲藥嗎?醫生:別亂吃!需不需要看這點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吃過的寶塔糖嗎?寶塔糖雖然叫糖,但其實是一種打蟲藥,只是為了讓孩子們願意吃下去,加了很多糖做成了寶塔的樣子。相信很多70後、80後,甚至是90後的寶爸寶媽們都會有印象吧!還記得我小時候還挺喜歡吃,但吃完之後就會拉出蟲子,把自己嚇得不輕,可謂是印象深刻。
  • 寶寶吃手變聰明還是變醜,家長到底要不要阻止?需分情況區別對待
    的確啊,生活中也經常看到愛吃手的小寶寶,從五六個月大的小寶寶,到三四歲的大寶寶,吃手比吃飯還香。可是,為什麼寶寶都愛吃手呢?吃手的行為家長到底要不要阻止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分析分析。為什麼寶寶都對「吃手」樂此不疲?其實,寶寶吃手是有原因的,而且要從「在媽媽肚裡」說起。出生後的寶寶愛吃手不僅是一種生理需求,也是情感和心理需求,家長要正確認識。
  • 寶寶「見啥吃啥」並非太貪吃,而是孩子掌握了新本領,家長要注意
    比如說孩子愛去家裡的一些地方翻垃圾桶和翻鞋櫃,而且手裡拿到什麼都愛往嘴裡送,就連大人發現不到的東西,寶寶也能迅速看到。其實這些壞習慣麗麗倒不是很在意,最重要的是擔心孩子的安全和衛生問題,害怕寶寶吃到一些不衛生的食物或者是其他不能吃的東西,家人們紛紛感慨女兒真的是一個「小饞貓」,啥都想自己嘗嘗。
  • 7歲前給孩子立規矩,套路都在吃和睡
    給蛋糕做裝飾跟寶寶商量好這些步驟後,最好給每個步驟拍照,或者跟寶寶一起把它們畫下來,孩子們喜歡看到自己一件件做完需要做的事情。舉個例子:這是一張從早上 7 點起床到 8 點上幼兒園的日常慣例表。每一個步驟的照片,能夠幫助孩子識別對應時間段主要的任務;時鐘能幫助孩子意識到,時間點的變化。或者這樣的:Step 3.
  • 寶寶為什麼總是喜歡吃手?這4個原因很少有人知道,寶媽不能忽視
    很多人喜歡看寶寶們萌萌的樣子,覺得特好玩,但是有些可可愛愛的動作看在寶媽眼裡,就會更關心寶寶這樣是否健康,比如寶寶興致勃勃地吃小手。寶媽看見孩子吃手,會擔心「病從口入」,導致寶寶拉肚子。事實上,吃手幾乎是全世界小朋友的共同愛好,當他們啃起自己的小手,似乎就進入了自己的小世界。
  • 什麼時候吃益生菌才合適?寶寶可以一直吃嗎?今天為你答疑解惑
    「這益生菌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那我是不是得多買點,天天給陽陽吃?」而且長期服用益生菌會使寶寶逐步喪失自身繁殖益生菌的能力,對益生菌產生一定的依賴性,一旦產生依賴性之後將終生依靠人體合成的口服益生菌產品來維持身體健康。 媽媽們,想要更好有效的提高寶寶免疫力,不如多在寶寶的飲食上「動手腳」。 強健的身體離不開各種營養元素的支撐,而這些營養都藏在各種食物中。
  • 寶寶多大該吃打蟲藥?該怎麼吃?
    那麼,只要注意衛生,不吃下去蟲卵,孩子無論多大,一輩子都不需要吃打蟲藥。 相反如果不注意衛生,那麼任何年齡都可能有寄生蟲。 寶寶臉上的白斑真的不是「蟲斑」